《隱居通議》有言:而其輒去者若背叛,非忠也。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逐漸發展,現如今,各個國家都進入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當中,而在這樣一個信息飛速發展的年代裡,許多人的個人隱私都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對世界上的許多隱私案件進行了解之後可以發現,如果不是因為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那麼,人們的隱私也不會遭遇如此嚴重的破壞。
曾經,美國的「稜鏡計劃」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而在這一計劃被曝光之後,所有的美國民眾也對政府的這一行為感到非常不滿。在了解過「稜鏡計劃」的內幕之後,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關鍵人物,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曝光,「稜鏡計劃」也很難被公之於眾。那麼,這位暴露美國「稜鏡計劃」的人究竟何許人也?在逃亡到俄羅斯七年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這位暴露了美國「稜鏡計劃」的人就是愛德華·斯諾登,他出生於1983年。在2004年的時候,斯諾登加入到了美國陸軍的隊伍當中,而當時的他也希望能夠參與到伊拉克戰爭裡。
然而,在一次訓練的過程中,斯諾登意外跌斷雙腿,就這樣,他也被迫退役。而在此後的日子,斯諾登為了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便加入了國家安全局,當時,憑藉著高超的電腦技能和網絡知識,斯諾登獲得了破格提升機會,而在2007年時,他也被派到了瑞士日內瓦地區,負責維持計算機網絡安全。當時,美國方面對斯諾登授予了外交身份掩護,而在這一階段之內,他為美國計算機安全領域所做出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由於在工作期間,斯諾登接觸到了「稜鏡計劃」,所以,他也對這樣的工作感到十分不安。據了解,斯諾登對於隱私的價值十分關注,而為了保障人民的隱私,最終,斯諾登也決定向全美人民披露美國政府的秘密監控行為。
雖然說當時的他有著約二十萬美元的年薪,而他的生活也是非常優渥的,但是,他卻並不願以出賣自己良心為代價,來獲取這樣的工作機會。就這樣,在準備好一切事宜之後,斯諾登便向公司請假,並隱匿在香港的一家酒店內,而在事發之時,他也準備從香港飛到俄羅斯。
據了解,在斯諾登曝光的文檔當中,許多公司秘密收集民眾信息的行為都被進行了披露,而這一舉動也讓美國方面的人民開始對歐巴馬和美國政府進行了嚴重的抨擊。除此之外,斯諾登也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局自2009年起,便對香港及中國內地的計算機進行了入侵,而在四年時間之內,美國在全球也進行了約6.1萬次的滲透行動。
當時,在這一消息被傳出之後,許多人都感到十分震驚,畢竟美國的這一行為觸犯了法律的底線,而對於各國的發展來說,美國的入侵行為,也使得很多國家的機密被意外洩露了出去。
當時,美國國家安全局向司法部提交了對斯諾登行為的犯罪調查,而為了躲避這樣的審查,最終,斯諾登也決定前往俄羅斯地區避難。雖然說在那個時候,美國給許多國家都施加了外交壓力,但是,俄羅斯方面卻並不在意這樣的壓迫,就這樣,斯諾登獲得了來到俄羅斯避難的機會,而在此之後,他也定居到了俄羅斯地區。
曾經,斯諾登的家人也來到俄羅斯,並對他進行著勸返,但是在斯諾登看來,如果他回到美國的話,那他也必將會遭到國家政府的審查。而在俄羅斯生活的七年時間內,斯諾登也過上了較為安穩的日子。
在「稜鏡計劃」被洩露之後,許多人都參與到了對此次事件的討論當中,在一些人看來,斯諾登勇於披露國家秘密的舉動,是十分具有正義感的人,而在另一方面,卻有一些人表示,斯諾登並不熱愛自己的國家。
其實,無論斯諾登本人作出怎樣的行為,美國方面的窺探行為都是不合理的,畢竟隱私權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對他人的隱私進行侵犯的話,那麼,這也不是一個發達國家該有的作風。
結語
在對斯諾登的故事進行了解之後就可以發現,雖然說在最開始的時候,他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高薪工作,但是,為了其他民眾安全,他卻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安穩優渥的生活。即使在曝光「稜鏡計劃」之後,他的生活條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他也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曾經的決定。
可以看出,對於各個國家而言,這些英雄的出現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那麼,整個國家的發展也不會得到正面的推動。
參考資料:《斯諾登獲挪威「比昂松言論自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