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大的貪官:滙豐銀行存100多萬兩白銀,活到民國六年

2020-12-24 騰訊網

只要一說起清朝最大的貪官,很多人都會想到是和珅,其實並不是他,還有一人比起和珅來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就是慶親王奕劻。奕劻是乾隆皇帝兒子永璘的孫子。光緒三十四年的時候,奕劻獲得世襲罔替的至上榮耀,成為清朝十二位鐵帽子親王中的一員,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奕劻的政治歷程達到了一個高峰。

奕劻作為晚清權臣,執掌內政長達八年之久,此外,他還主持了很多年的外交事務,經歷過辛丑條約的談判事宜,也參與過新政的籌謀等事,一度成為炙手可熱政壇上的風雲人物。但是關於他本人的評價,一直以來都是褒貶不一的,有人說他為清朝奉獻了很多,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功臣。但也有人說,奕劻本人貪汙腐敗、昏庸貪鄙、唯利是圖、碌碌無為。而這其中最為嚴重的一點便是——貪汙腐敗。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鐵帽子王究竟貪汙得有多嚴重呢?

我們都知道,清朝和以前的王朝都一樣,所實行的還是以扶持小農經濟為主。從地主階級的角度來看的話,國家很大程度上就保護和維持了他們的收租權力,因而也就保證了他們佔有小農經濟所生產的大部分剩餘的權利。而也正是因為取得了這樣的剩餘,才使得地主階級有了充裕的時間從事農耕意外的事業。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一個知縣年均收入是三萬兩左右,總督級別的是十萬兩。而作為像奕劻這樣的皇親國戚來說,其基本工資加上養廉銀等收入,其收入不下於20萬兩,但是這些收入在奕劻的王府中不過是九牛一毛。清朝士人劉體智就曾說道:

「慶邸勢利之交、金錢作用,夫人而知之。託活洛氏陶齋制府於無意中,與壽州孫文正語時,為慶邸憂貧,言王府費用每年輒三十餘萬,雖有俸祿養廉,相差甚巨,云:邸中用度不足,鹹知取之北洋,然究於何項開支、何人過付,無人能測也」。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慶親王府如此龐大的開支,如果僅僅是靠著奕劻本人的俸祿和養廉銀是根本難以為繼的,所以他只能通過其他違法的渠道去獲得額外收入。

當時奕劻獲得額外收入的渠道大致可以分為三個;

第一是利用自己的身份肆意索取。奕劻借著職位之便,利用北洋系下屬的私人關係,公然的賣官鬻爵,將可以支配的官職明碼標價。這裡我們說明一下,清朝的時候想當官的話,基本上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參加科舉考試,另外一種是「捐納」,也就是拿錢買官。雖然同樣是買官,但是朝廷搞的捐納制度,目的是想要收到更多的錢來充歸國庫,而像賣官鬻爵,就是利用自己的職位便利,肆意將朝廷官員職位進行售賣,而這個錢也並非是歸於國庫,而是歸奕劻本人所有。

第二種就是受賄。古語有言:「千裡為官只為財」,在晚清這樣的特殊時期,這一特點極為突出。義和團之亂後,清廷的政情每況日下。張之洞就曾感嘆道:「方今世道凌夷,人心放態,奔競賄賂相習成風」。由此可見,此時的政治氛圍極為糜爛。清廷中的很多官員都相互鑽營,上下互通,就連清廷的掌權人慈禧太后也覺得收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上面如此,下面更不用說。

第三種就是結拜乾親,謀求私利。奕劻位高權重,來找他與他結拜乾親的人不在少數,而結了乾親之後,接下來的就是為了為自己謀求私利,因為只要結拜,那麼人家就會送禮給他。這實際上跟貪汙受賄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途徑不一樣而已。據記載,奕劻的門生故吏、乾兒幹女遍布天下。還有一點便是以過壽慶祝為由來收取「份子錢」,當然了,這種分子錢和一般的份子錢截然不同,前來為其慶祝之人,都是為了巴結他而來的。

比如他的七十壽誕的時候,全國各省的一些長官都帶著厚禮前來祝賀。值得一提的是,所收到的禮物按厚薄可分為四個等級;一級是福字冊,但凡現金在萬金以上的禮物,那麼就屬於第一等級。二級是祿字冊,凡是現金在五千以上的就可以進入此名單。三級是壽字冊,但是禮物價值在三千以上的就可以進入此名單;四級是喜字冊,凡是現金在百位的就可以進入此名單。至於其他禮物則重新計入一冊。據記載,當時所收到的現金總數不下五十萬,至於禮物則不下百萬。由此可見,其所收到的禮金禮物之多。除此之外,奕劻還在滙豐銀行私存了白銀一百多萬兩。

但是,雖然奕劻貪汙受賄,但是皇帝本身拿他也沒有辦法。因為光緒在的時候,大權由慈禧掌控著,光緒即便是想懲處他,也沒有說話的權力,但慈禧本身就是一個極度奢靡的人,再者來說,她也要依靠奕劻,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也沒有提出要處置他什麼的。

但即便是後來宣統皇帝即位之後,其地位雖有過波動,但是其地位一直都是穩固的。奕劻一直活到了民國六年(1917年),享年七十九歲。在清朝的眾多貪官中,大多數人都以和珅為最,但其實,最嚴重的還是奕劻本人,因為這絕不僅僅只是貪財而已,最重要的還是當時社會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的集中體現。

可以說,奕劻貪汙腐敗對晚清的政局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雖然說貪汙受賄屬於個人違法行為,但是在晚清那樣的政治環境下,貪汙已經介入到了權力消長的過程中,成為了爭奪權力無形的工具。奕劻貪汙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到晚清的權力機構和發展態勢,與政治失衡和權力競逐有密切關係。

所以說,奕劻的貪汙腐敗其嚴重性要遠高於和珅等人,其所收納的財物也不低於和珅。

相關焦點

  • 滙豐銀行構陷華為?100多年前,巨商胡雪巖也倒在他們的陰謀下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一眾魑魅魍魎中的一員--滙豐銀行。滙豐銀行構陷華為的事件早已眾所周知,不再贅述。但甘做幫兇,構陷他人,滙豐銀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00多年前,清朝的傳奇巨商胡雪巖就隕落於滙豐銀行參與的陰謀之下。
  • 罪大惡極滙豐銀行,從鴉片貿易起家,現在還在試圖阻礙中國復興
    但是,東印度公司對中國卻沒有多少辦法,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而英國的產品卻很難進口到中國。有數據統計,歐洲人在美洲發現了13.3萬噸白銀,但是有4.8萬噸流入了中國。為了扭轉這種貿易逆差,東印度公司開始大量向中國走私鴉片。通過幾十年的鴉片貿易,中國的白銀大量流失,而東印度公司變得富可敵國。
  • 《走向共和》誰說貪官都沒有好下場?那都是騙人的,請看巨貪慶親王奕劻的幸福人生
    奕劻先生本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精神,不顧吃相不顧名譽哪裡能來錢他就把手伸到哪裡。 賣官 奕劻最擅長賣官,往往還能賣出個高價來。他一生賣了多少官並無確切記載,因為奕劻不可能讓這種醜事都載入史冊。不過還是有個例子暴露了出來。 1911年,郵傳部尚書(郵政部部長)一職空缺。奕劻一看賣大官的機會來了,標價白銀三十萬兩。大富豪盛宣懷提出想買,奕劻很會做買賣。
  • 從毒販到PPT:滙豐銀行的牛排館大戲
    1864年,上海三餘錢莊的「跑街」王槐山,挪用客戶2000兩白銀,給回英國籌資的大衛•麥克林(David McLean)做盤纏,年底被發現後遭開除。而大衛•麥克林籌資歸來,成功開辦滙豐銀行上海分行後,出於感謝,邀王槐山出任上海分行首任買辦。比香港晚一個月開業的上海分行,依靠王槐山等中國班底,不久,營業額便遠超香港總行,並逐漸成為業務中心,向內陸擴張。
  • 從毒販到PPT:滙豐銀行的牛排館大戲-虎嗅網
    1864年,上海三餘錢莊的「跑街」王槐山,挪用客戶2000兩白銀,給回英國籌資的大衛·麥克林做盤纏,年底被發現後遭開除。而大衛·麥克林籌資歸來,成功開辦滙豐銀行上海分行後,出於感謝,邀王槐山出任上海分行首任買辦。比香港晚一個月開業的上海分行,依靠王槐山等中國班底,不久營業額便遠超香港總行,並逐漸成為業務中心,向內陸擴張。
  • 從毒販到PPT:揭秘滙豐銀行如何用一出牛排館大戲構陷孟晚舟
    1864年,上海三餘錢莊的「跑街」 王槐山,挪用客戶2000兩白銀,給回英國籌資的大衛麥克林(David McLean)做盤纏,年底被發現後遭開除。而大衛麥克林籌資歸來,成功開辦滙豐銀行上海分行後,處於感謝,邀王槐山出任上海分行首任買辦。比香港晚一個月開業的上海分行,依靠王槐山等中國班底,不久,營業額便遠超香港總行,並逐漸成為業務中心,向內陸擴張。
  • 渣打銀行和香港滙豐銀行為何能夠發行港幣?
    港幣主要是由香港政府(不過它主要發行的是10元貨幣)、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和中國銀行這幾家一起發行,所以不同鈔票上的發行銀行是不一樣的。到了1935年,殖民香港的英國當局授權給滙豐銀行、有利銀行(後來這家公司被滙豐銀行給併購了)及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也就是後來的渣打銀行)發行五元以上的港元紙幣。但是面額一元及以下的港元紙幣則還是由香港當局發行,這個習慣也傳到現在,不過發行的已經是紙幣了,而且貨幣面額也已經變成10元了,畢竟1塊錢在現在的香港是買不到啥的。
  • 《庚子賠款》只給了十年清朝就滅亡了,那後面的賠款是怎麼付清的
    鎮壓義和團革命運動之後,帝國主義列強在《辛丑條約》裡又強迫清廷付出一筆數額達4.5億兩白銀的巨大賠款。這筆賠款按規定分39年還清,如果加上利息額,到全部償清時數額將達到9.82多億兩,再加上各省地方性的賠款近2000萬兩,庚子賠款的總數就超過了10億兩白銀。
  •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不是和珅,而是位大將軍竟貪了三十多個億
    要是說到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貪官,我想很多人的腦海中會閃出一個名字「和珅」。 中國歷史第一大貪官真的是和珅嗎? 在乾隆去後不到一個月,他的兒子嘉慶就把和珅抄家入獄。當時在和珅家裡查抄出來的白銀幾千萬兩,還有不計其數的古董字畫,珍寶田產等,這些財產折合白銀竟然抵得上清政府13年的財政稅收收入。
  • 凱申物流為太君送錢存錢的活雷鋒故事
    庚子年間,大清與洋人開戰,敗了,被判定賠付列強白銀4億5千萬兩,這就是所謂的庚子賠款。後來耶,民國替代了大清,民國接的是大清的爛攤子,窮得要死,只好找列強借錢。列強說可以借啊,但你得替大清擔戴債務,接著還庚款,這就是所謂「先認賠款,再說借款」,於是天朝又被迫套了雙重債務:庚子賠款——簡稱「庚款」或「賠款」;善後借款——簡稱「債款」。
  • 古代1萬兩白銀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古代1萬兩白銀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白銀萬兩放到古今到底有怎樣的意義,現代人有萬兩白銀算富有嗎?
  • 孟晚舟被捕的幕後黑手,出賣華為的滙豐銀行,最大股東究竟是誰?
    而之前我們也講過了,就是因為美國滙豐銀行做的偽證,才導致孟晚舟的罪名成立,一直和華為有合作的滙豐銀行直接出賣華為,以此來獲得美國政府的好感,而原因也是因為旗下的銀行,參與了洗錢等違法活動,在這件事之前就已經被相關部門調查,滙豐這樣的舉動,也是為了能減輕自己的處罰。
  • 清朝官員的真實形象:與電視劇中的差距大,圖6是大貪官和珅
    ,「養廉銀」則是清朝特有的官員的薪給制度,創建於雍正年間,本意是官員工資高了,就不會想著貪了。 通常養廉銀是俸祿的10到100倍,一品官員的養廉銀多達1萬多兩白銀,不過到乾隆時期,官員貪汙成風,雖然高工資,也沒有保持清廉。
  • 和珅巔峰時期貪了8億兩白銀,放現在相當於多少錢?一算嚇一跳
    ——朱珪和珅是我國歷史上極其「有名」的大貪官,手上握有錢、權兩大法寶,成為了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當年馬戛爾尼訪華時就聽聞,在江湖百姓之中,和珅就直接被稱為「二皇帝」,可見和珅之位高權重。乾隆死後,嘉慶一攬政,便立即開始了對和珅的調查和處罰,在1799年時,嘉慶就把和珅的家給抄了,總計抄得了8億兩白銀,要知道,幾十年後的清朝籤訂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加起來的賠款都沒達到這個數目,和珅一個人的家產,相當於對清朝進行了一次大侵略了 ,難怪嘉慶帝一上臺之後就要弄和珅了。
  • 滙豐銀行面臨16億欺詐訴訟!中國網友:這是欠孟晚舟的
    6月24日電據加拿大彭博商業新聞臺23日報導,滙豐銀行因涉及對迪士尼等多家公司電影融資的稅收減免,日前被數百名投資者起訴,涉案金額達高達13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14億元)。投資者在訴訟書中稱,滙豐銀行應對其客戶「Eclipse夥伴」公司作出的虛假承諾承擔責任。
  • 第一次抄和珅家時,啥都沒搜到,嘉慶只說2個字,卻搜出十幾億兩白銀!
    第一次抄和珅家時,啥都沒搜到,嘉慶只說2個字,卻搜出十幾億兩白銀! 眾所周知和珅是清朝著名的貪官,他有名的原因一是他確實貪汙巨大,二就是因為電視劇,因為電視劇詼諧搞笑的講述了清朝時期皇帝乾隆在位時的黑暗統治,因此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歡笑。
  • 孤煙暮蟬:博爾頓事先知道孟晚舟被捕,並收受滙豐銀行高額出場費
    @孤煙暮蟬:【博爾頓事先知道孟晚舟被捕,並收受滙豐銀行高額出場費】據華盛頓郵報揭露,提前「獲知」孟晚舟會被捕的美國白宮顧問博爾頓曾分兩次收受來自滙豐銀行的出場費,公開報導的已知金額高達30多萬。與提前知情的博爾頓截然不同,包括華為公司在內的中方各界,直至孟晚舟被捕月餘,才從美國司法部的起訴中獲知,滙豐提供了關鍵證據,直接導致了孟晚舟被捕。
  • 辛丑條約約定賠償金額10億兩白銀,但實際賠了多少錢呢?
    1901年清廷與11國籤訂的《辛丑各國和約》,規定中國賠償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關平銀),分39年還清,本息總和10億兩,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筆賠款。那麼這筆賠款中國最終賠付了多少?中間經歷了怎樣的坎坷?最終又是如何被廢止的呢?
  • 民國時期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
    尤其是1946年末發行,有著「黃魚」美稱的民國金條,更是以精美著稱。這款金條由當時的「上海外灘造幣廠」加鑄,分為「5錢」至「10兩」等多種款式,其中10兩重的金條,就是民國劇裡常刷臉的「大黃魚」。其金光閃閃的造型,至今常惹得好些「民國粉」們嘖嘖稱奇:看人家民國多繁華,金條都造的這麼漂亮。如此漂亮的物件,價格當然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