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人一旦習慣了孤獨,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情。"——《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前言:
如果愛情只有快樂和美好,那麼也就不會有人因此而悲傷了。誰都不願意活在痛苦和悲傷裡,可能有一種愛,是真的想要你過得好,得到幸福,我怎麼樣都可以。就像今天提到的這部影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它的原本是來自於韓國的電影,中國進行了翻拍,很多深受情傷的人都跑去看了這部電影,雖然感動人心,但是的的確確三觀不是太正,引起了一些紛爭。一起去看看這部電影是怎樣的吧。
劇本改編中加入了新的元素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同病相憐,都是被家庭所拋棄的孩子,能夠心心相惜,同居在一起。儘管住在一起,同吃同住,做著情侶該做的所有,但他們並沒有在一起。K並沒有向女主表白過自己的心意,可能你們會感到奇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男主角身患重病,可能時日無多了,他不想讓女主角跟著難過悲傷,甚至他希望自己可以為心愛的女人把後半輩子的幸福都安排好,這樣他也能安心的離去。
他明知女主角愛上了自己,也知道自己心裡滿滿的都是女主角,可是他做不到坦誠自己的病,所以故意安排了相親對象給女主角,女主角也同意了,先是把這個男人的未婚妻搞黃了,再上位給自己,這簡直是令人無語的三觀,然後讓這個男人愛上自己,娶了自己,全心全意享受著這個男人對她的愛和好。
最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主角早就知道了男主的病,所以一直在迎合男主角,為了讓他放心,答應了男主的一切介紹,濫用別人的真心,真的無語。雖然說男女主的感情挺令人感動的,是那種超越生死的感情,可是同時傷害了另外一對戀人,特別是男二號,也太慘了,自己愛上的每一個女人,都給自己致命的傷害,最後為女主付出了一切,卻沒有換回來應該有的一切,他只得到了一份離婚協議書,和一句對不起。讓大眾觀看的心裡特別不舒服,感覺很心疼男二號,不過不得不說,男女主的愛情可謂是太堅定了,跨越了生與死,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影片文藝氣息濃厚,宣傳得很到位
之所以這部電影票房還不錯,是因為他們在宣傳上做得很到位,不管是預告片,還是微博公眾號等媒體平臺的推送,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再加上所有海報的文字都是手寫體,圖片也是濾鏡很復古文藝,這給了年輕女性,誰能受得住呢?紛紛都想跑到電影院裡,趕緊拍個照,告訴大家自己來看這部電影了。但隨著後期評價不太好了以後,這部影片就很快下滑了,而且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花錢來看了一部三觀有問題的電影,挺莫名其妙的。
同樣是港臺地區的影片,像《我的少女時代》就拍得很真摯很感人,《致青春》也是一樣的經典和美好,這部影片呢,就顯得不太好了。不過還是得誇獎一下這部影片的設計和製作以及宣傳部門,做得很成功,噱頭很到位,自然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覺得為了那個片頭也要去看,還有電影中的經典臺詞,這都是很多女性追逐的熱點,在小編看來,這部電影這方面做得還是很不錯的,可以很好地為自己進行包裝。
陪你試婚紗,送你嫁給別的男人
男主角K好不容易讓女主角答應嫁給了男二號醫生,自然是心裡又開心又難過的,他陪伴著女主角去試了婚紗,拍了合影,在婚禮殿堂上,牽著女主角的手,像父親一般,把女主角的手交給了對面那個男人,叮囑他,要好好愛她一生。
這樣的婚姻,實在是對男二號不公,他傻傻的被兩個人玩弄於鼓掌之中,最後男主角要不行了,去世了,女主角也隨他而去了,兩個人埋在了一起,共用一個墓碑,留下離婚協議書和對不起就這樣自殺了,男二號站在墓碑前,真不知道是難過還是悲憤,怎麼這樣的事情就被他攤上了呢?最可憐的人物,非男二號莫屬了。本來他也可以和漂亮的攝影師未婚妻順利結婚,幸福的度過一生,生生被這對苦命鴛鴦給害慘了,不過他也是甘願被女主蒙在鼓裡的,因為愛一切都值得。
不過這部影片的臺詞確實設計得還挺好,比如"她為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原本將我困在孤獨裡的窗。"、"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那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人一旦習慣了孤獨,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等,名言警句很多,說的也是很在理,所以大家會為了這些臺詞句子去看,截個圖也好,拍個照也好,都是文藝和宣洩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藉由他人的嘴,來抒發自己的情緒,現在都是這樣子的。這部影片還有一點好,就是演員選擇的不錯,陳意涵那麼開朗,笑起來那麼陽光的女孩子,來飾演女主角很合適,一旦悲傷落淚,更能引起觀眾的心碎。男主角長得也很日系,特別文藝風,符合角色的設定。
結束語: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影片推薦指數三顆星,演員演技在線,特別是哭戲,很動情。整部電影的臺詞還是非常吸引人的,喜歡文藝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小編不僅喜歡這部影片的臺詞,十分戳人心,還很喜歡這部影片的色調,很復古很有韻味,喜歡調色的朋友去學習一下也不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女主角陳意涵的表現,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還能演繹出二十歲少女的姿態,並且哭戲動人,笑起來又那麼陽光,真的很難得,導演選擇女主演很厲害,選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