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之前,也許每位建築師心中都有一種浪漫主義的想像——越過大師的肩膀,看到更遠的地方。踏進建築的大門,馮凡才發現,將圖紙變為現實,中間還隔著千山萬水的遙遠,具體來說,是無數個難以安眠的夜晚。
他下意識抬起左手,凌晨3:40,幾點鐘對他來說似乎沒有意義了,回家收拾洗漱一下,就可以去機場等那趟早班機了,又是當天往返的出差,過去的20小時內剛經歷過一次,但因為醒著的時間太長,像是已經隔了幾天。想到效果圖公司的小夥子一禮拜沒回過家了,工位旁邊甚至準備了行軍床,他感覺自己也沒那麼辛苦。
在建築設計院工作的那幾年,馮凡合作過各種各樣的甲方,其中一位老大哥誠懇地對他說:我還是頭一次遇到在CAD圖紙裡留自己電話的建築師,你前途無量。但馮凡覺得這沒有什麼,只是對工作負責任的一種方式。
這種習慣也延續到後來,2017年他開始參與翻譯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新聞資料,冷門得主是三位來自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建築師,而此前關於他們的中文信息幾乎為零,沒有任何參考資料——如何將普獎官方的英文資料和建築師作品集翻譯成中文,將影響國內建築界對他們的認知。為了提供精準專業的普獎官方中文資料,馮凡通宵查閱期刊論文、媒體報導等背景資料,以最貼近獲獎建築師理念的語言闡釋近百頁的作品集。有些西班牙文甚至連英文翻譯都沒有,需要從西語的語境理解和還原,而哪怕是圖說裡的一個無關緊要的詞彙,他也會花費幾個小時去研究其中的含義,揣摩出更符合「信達雅」的譯法。
創業,是讓馮凡成長最快的一段經歷,縱情於理想,著眼於未來,也讓他看清模塊化建築的發展方向。「壹宅」在誕生之初,並不是為了解決建築設計的現實問題,公司的願景是以國際化視野,改變中國建築行業的某些固有模式,因此從規模化經營的角度上看,壹宅的產品理念卻過於超前了。
經過設計院的磨練、初創企業的拼搏,以及從未間斷的建築設計實踐與學習,馮凡也逐漸理解了建築更深層次的意義,「小小建築師」工作坊由此成立。這門課程面向7至12歲小朋友研發設計,並不以培養未來建築師為目的,而是將建築作為線索和工具貫穿整個課程體系,讓孩子們自由探索大千世界的多元審美,創造和體驗空間的藝術,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以工匠精神完成屬於自己的建築作品。目前,「小小建築師」已經與多所國際學校進行ASA項目合作,成為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建築師簡介:
馮凡,生於西安,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曾供職於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參與設計中國首個百年宅建築項目,並以此榮獲詹天佑建築設計獎、上海市優秀住宅設計一等獎。2017年與合伙人共同創立北京壹宅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住宅空間智能化定製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現成立「小小建築師」工作坊,專注於這一領域的兒童教育與潛能開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