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紀元14年
喜歡仰望星空的人類仍然在努力,進入太空徵服星辰大海。智子近期觀測到幾條重要地球新聞:
阿湯哥的太空電影拍攝計劃實錘
之前,有消息稱湯姆·克魯斯將主演首部在外太空的國際空間站拍攝的電影。9月23日,《太空梭年鑑》(Space Shuttle Almanac)發推,坐實了這一消息。58歲的阿湯哥明年將和《諜影重重》導演道格·裡曼一起乘坐埃隆·馬斯克的 SpaceX 公司和 Axiom 公司合作的龍飛船前往太空。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也公布一項280億美元的計劃,預計在2024年將美國首位女性太空人和另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在國內,根據中新網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表示,目前中國正持續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能夠將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而在《三體》中,我們正處危機紀元,這時候三體人的艦隊正在路上,人類科技被智子鎖死。但我們還是逐步取得了有限的突破,並將在未來迎來了技術爆炸。三體文明的科技遠高於人類文明,還用超微型超級智能計算機——智子,幹擾高能粒子加速器,使人類無法再進行物質深層結構的基礎物理學研究,鎖死了人類的科技。當人類得知三體文明即將進攻地球的消息後,經過緊急討論,準備向三體艦隊發射探測器。為了使探測器可以達到百分之一的光速,行星防禦理事會戰略情報局(PIA)航天技術助理程心提出了階梯計劃:以多階核彈引爆構成航線推進的脈衝推進方式,也就是在探測器的航線上布置大量核彈,在探測器起航後依次引爆核彈,核彈的每一次爆炸都使飛船的速度增加一級,像在登一道階梯,最終達到百分之一的光速。但探測機械的自重太重,人類科技無法達到要求,PIA局長託馬斯·維德提議發射一個冬眠人類到三體艦隊,由於技術的限制,最後調整為發射一個人類大腦。期待三體人截獲大腦後,可以復活大腦,通過某種外部接口與之交流。計劃通過後,聯合國在儘可能多的國家建立了安樂死法律。在準備執行安樂死的絕症患者中挑選了階梯計劃的候選人。最終,一直暗戀程心的大學同學雲天明成為了階梯計劃的執行人。危機5 - 7年,雲天明病情惡化,隨後對其進行了腦切除,開始了階梯計劃。由於執行過程中的太陽帆故障,承載雲天明大腦的最終偏離了預定航向,雲天明下落不明。程心隨後進入冬眠,成為階梯計劃的未來聯絡員。三體危機出現後,曾久拖不決的第一代空天飛機項目也快速上馬。
空天飛機是太空梭的換代產品,可以像普通飛機一樣從跑道起飛,以常規的航空飛行方式升至大氣層頂端,再啟動火箭發動機開始航天飛行,進入太空軌道。空天飛機於危機3—8年完成技術基礎並投入建造,在危機8年,有4架正式投入使用。隨後的五年內,人類建造了更多的空天飛機,並將其用於建造太空電梯。章北海便是乘坐「高邊疆號」進入太空,成為太空軍中第一批進入太空的人之一。太空電梯,是早有理論雛形的一種技術,能夠讓人通過納米纜繩,從地表直達外太空。太空電梯對建立大規模的太空防禦體系極為重要。現實中,在1895年就有了太空電梯的最初構想:用一根紡錘狀的線纜,把末端連接的「太空城堡」固定在35,786千米高的地球同步軌道上。組織之前已經解鎖過太空電梯的相關情報,還沒有了解的成員請自行解鎖 ↓↓↓在《三體》中,為了防止人類通過太空電梯大規模進入太空,三體世界曾阻止用於太空電梯製造的納米材料研究項目,企圖撲滅太空電梯實現的可能性。但到了危機12年,三部太空電梯還是成功建成並投入試運營。這三部太空電梯的前兩部(天梯一號和天梯二號)建造在陸地上,天梯三號是唯一一部基點在海上的太空電梯。它的基點是在太平洋赤道上的一座人工浮島,浮島可以藉助自身的核動力在海上航行,因此可以根據需要沿著赤道改變太空電梯在地表位置。太空電梯的終點是一顆運行於地球靜止軌道的人造衛星。「從現在的電視畫面上根本看不到海,只有一座被鋼鐵城市圍繞著的金字塔基座,基座的頂端就是即將升空的圓柱形運載艙。從這個距離是看不到向太空延伸的導軌的,它只有六十釐米寬,但有時可以看到夕陽在導軌上反射的弧光。」隨著太空電梯的建成,人類開始了對太陽系行星的大規模探索。載人飛船相繼登陸火星和木星的衛星。三體軍隊到達地球之前,人類的科技在智子鎖死下,依舊發展到了能夠讓戰艦達到十分之一光速的水準。各國太空軍為了抵抗三體艦隊入侵設立了軍事機構。而好景不長,地球因為長時間戰備狀態陷入經濟衰退和大饑荒,艦隊們在各國力量衰落之際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實體。太空戰艦從國家武裝變成了獨立武裝,艦隊國際中誕生了新一批成長在太空中的新人類。恆星級戰艦是艦隊時代太陽系艦隊的主力戰艦,這種戰艦體型十分巨大。飛船由圓盤形的主艦體和圓柱形的發動機組成,表面光滑,如同鏡面一般。戰艦擁有聚變引擎作為能源系統,艦內擁有完整生態循環系統,可供一定數量的人類長期生存。並且搭載伽馬雷射、電磁動能炮、高能粒子束、星際魚雷(核彈)等多種武器。由於基礎理論的停滯,恆星級戰艦上的大多數科技產品都只是對危機前後某些技術的極致發展,其內在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在末日之戰中逃走及追捕的「藍色空間」和「萬有引力」兩艘恆星級戰艦,建立了星艦文明。星艦文明在威懾紀元末期偶入四維空間殘片,在地球文明的基礎上再次發生了技術爆炸,最終走在了地球文明前面。《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人類星際航行的速度始終有上限,但曲率驅動飛船,能夠接近光速的上限。用純能量加速宇宙飛船需要很大的推動力,更不用說最終會遇到速度限制。根據愛因斯坦在一個世紀前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當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達到無窮大。所以,換句話說,宇宙飛船不能像光一樣快速地運動。曲率引擎是以接近光速航行的一種方式,和「蟲洞」等時空穿越的方法不同,曲率引擎通過改變時空的曲率而得到接近光速,這是真正的以高速連續穿過時空。而在《三體》中,曲率驅動飛船最終的使用原因,卻不是探索,而是逃離「降維打擊」。在互相猜疑的宇宙黑暗森林中,歌者文明選擇對人類文明進行「降維打擊」,把三維世界降級成二維世界。降維打擊的武器是一張「小紙片」——二向箔,它可以穿過任何三維的物體,因為該紙片本身就是二維的,它只有「長」和「寬」,高度為零。它能將整個空間變成一副厚度為0的畫。原本維度的生物在跌落到下一維度後無法繼續維持生命活動,一旦開始跌落無法逆轉,且如果二向箔啟動的位置離目標文明空間距離較近,目標文明無法逃脫。但是二向箔的展開速度不能超越光速,所以接近光速的曲率驅動飛船,可以逃離二向箔的攻擊。而曲率飛船所製造的「航跡」,能製造出低光速區域,攔截二向箔的攻擊。而在建造曲率光速飛船的過程中,由於資源有限,不可能做到人人逃亡,面對誰走誰留的爭端,程心叫停了光速飛船的開發。而掩體紀元67年,太陽系開始二維化,冬眠中的程心被喚醒,與艾AA乘坐曲率驅動飛船"星環號"逃離太陽系,在宇宙中遊蕩至公元189064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