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東方莫扎特」,郎朗到底有多牛?你根本想不到

2020-12-20 娛樂小號手

近日,因為吉娜在社交平臺發布的一組照片,大眾針對吉娜和之前上《幸福三重奏》時期的顏值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很多人因為那期綜藝節目,喜歡上了這個一口東北普通話的外國姑娘。

對於二人的婚姻,很多人表示祝福。

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吉娜,而是她的丈夫,世界著名鋼琴家郎朗。

說起郎朗,很多人只知道他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卻不知道他曾經付出過的努力。

郎朗究竟有多牛?

常有人說,不就是個彈鋼琴的嗎?還有人拿李雲迪和他比。

很負責任的說,李雲迪和郎朗不在一個咖位,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鋼琴領域裡,郎朗都在最頂尖的位置。

他畢業於世界古典音樂學院排名前三的柯蒂斯音樂學院,師從當今世界最重要鋼琴家之一的加裡·格拉夫曼。

他是第一位受聘於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中國鋼琴家,獲得古典音樂多項權威獎項。

他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現場水平已經徵服了全世界所有鋼琴家。

他在世界矚目的多個重要場合演出,包括北京奧林匹克開幕式、美國白宮、英女王鑽禧慶典活動……

有人曾經在知乎上提問,郎朗這種級別的鋼琴家,是不是從沒看過的譜子第一遍就能彈得很好?

郎朗本人給出的答案是:當然。

2007年,郎朗就以1.5億年收入名列中國福布斯名人榜,時至今日,身價早已超過十個億。

郎朗的成功,付出了平常人難以想像的代價。

郎朗第一次和鋼琴打交道是1984年。

兩歲的孩子看著電視裡播放的動畫片《貓和老鼠》,有點痴了。

屏幕裡,湯姆那隻傻貓穿著燕尾服,端正的坐在演出大廳裡,開始彈奏鋼琴,死對頭小老鼠傑瑞開始從琴鍵上冒了出來,兩人又開始了不停的爭鬥,隨著小傑瑞在黑白琴鍵上不斷跳動,湯姆的節奏也越彈越快。

普通人看這個動畫片,可能更多就是好笑,郎朗的反應就不一樣。

他立刻踮腳跑去了家裡的那家立式鋼琴邊。然後模仿著剛才屏幕裡湯姆的樣子,彈出了幾個細碎的音符。

這個舉動被他父親郎國任捕捉到了。他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郎國任自己學二胡已經很多年了,而且也對音樂頗有鑽研。一個孩子有沒有天分,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郎朗從未學過鋼琴,卻彈得似模似樣。他心裡立刻閃出了一個詞——天才!

年輕時候未競的音樂夢想一下子就在郎國任身上覺醒了。

他馬上帶郎朗去拜訪了當時瀋陽最好的音樂老師。彈了一會兒,老師的結論和他一致,郎朗相當有天分。

「那您覺得,郎朗有可能在全世界,拿到第一嗎?」那位老師聽到了郎父這樣的問話,頓時心裡一驚,他感受到了這位父親寄托在郎朗身上的,那種澎湃的野心。

老師沒有回答。

但郎父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培育神童之旅,郎朗就是他最大的試驗品。

郎朗3歲正式學琴,5歲在瀋陽公開獨奏,9歲拿了全國第一。

形形色色的比賽成為了他們最大的試煉場。而年幼的郎朗,也格外聽話,他好像天生也喜歡各種比賽。

郎父開始做出他人生中一個極為重大的決定。

他們去了北京。臨別前,郎父辭去了自己警務系統的公務員鐵飯碗。全家的重擔,落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

所有的人都覺得郎父瘋了。他斷送了自己的安穩生活,就為了一個渺茫的希望奮力一搏,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但郎父不管,他的目標是讓兒子上全國最好的音樂學院,那只能去北京上。

他們到了北京,住在了條件極差的地下室。幾家人公用衛生間,琴譜都被老鼠啃了。

到了北京就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郎父又立刻帶著郎朗四處拜師。

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聽完了郎朗的演奏,平淡地告訴郎父,郎朗不是天才,這樣的孩子在北京一抓一大把。

這樣的結論給了郎父莫大的刺激。

窘迫的生活,是自己選的,只能咬著牙走下去。

這一天,郎朗從學校回來晚了,耽誤了練琴的時間。

他小心翼翼步入家門,做好了準備父親會責難自己,因為父親一向都是非常嚴苛的。但是沒想到,這次父親幾乎是歇斯底裡的大吼著——

「你上哪兒去了!回來得這麼晚?!你把自己的人生毀了!你把我們所有人的生活都毀了!」

更可怕的是,父親手裡拿著一個藥瓶,裡面裝滿了藥丸。郎父就這樣瘋狂地搖晃著手裡的瓶子,一邊遞到他手裡,一邊嘶吼著告訴他——

「你只有兩個選擇!你吃,或者我吃!」

年幼的孩子完全嚇呆了。他不敢去接父親遞過來的藥瓶,看到父親要給自己餵藥,趕緊奮力過去把父親拉開,然後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良久,父親過來抱著他,兩個人哭成一團。

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在郎朗的心裡成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這也是郎國任在當時環境下累積起來的各種壓力的一種集中宣洩。

但是,它真的有效。

郎朗之後有一段時間非常厭惡鋼琴,甚至有一點躁狂症。他厭惡鋼琴,厭惡父親,用拳頭砸著牆壁,想要再也不練琴了。

然而很快他就認識到,他和鋼琴是無法分割的。

他也很早熟。父親的行為模式,給他帶來創傷,但也讓他努力去思索,父親為什麼會這麼做。

父親太渴望成功了。他最愛的音樂家是莫扎特,莫扎特的父親正是把自己兒子培養成了一個神童。而所有年輕時候的夢想,全都沉甸甸的壓在了郎朗的頭上,已經離開的家鄉,註定是回不去的,再艱難的路途,郎父也只能走下去,郎朗,就是他唯一的指望。

換成其他心理脆弱的孩子,可能早已發瘋。

郎朗不同於常人,他也天生有著過人的忍耐力,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他再次坐在了鋼琴上,腦子裡只有曲譜,天地萬物已經捨棄。

他繼續貫徹著7歲起就適應了的練琴強度——早晨5:45起床練琴,上課之餘,每天起碼6個小時的強度,只多不少。

15歲,郎朗奔赴世界音樂名校,柯蒂斯音樂學院求學。

天才雲集的學院裡,這個中國少年依然鬥志勃勃參加各種比賽。這和素質教育第一的國外孩子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有朋友勸他,享受鋼琴,而不是一門心思想著贏。

17歲,納維尼亞音樂節,原本的鋼琴師身體不適,郎朗是第五替補,前面四個替補要麼身體不適要麼譜子不熟,輪到他上場了。

郎朗一戰成名。一曲彈罷,臺下掌聲雷動,之後的一個星期內,美國五大樂團有四個打電話邀約郎朗去演出,17歲的他登上了各大報紙版面。

天才!神童!東方莫扎特!西方人也對這個東方少年不吝讚美之詞。因為他真的太年輕、彈得太好了。

然而這些人不知道,17歲的他,之前已經經歷了無數比賽,吃過無數的苦,有過無數的辛酸時刻。父親的狼性教育,早已經把他磨鍊成了一個任何比賽都不怕的武林高手,機會來的時候稍縱即逝,成年人都可能會害怕,他一點都不怕。

17歲的他,早已歷遍滄桑。(待續)

相關焦點

  • 如果只看郎朗的八卦,你根本不會知道他有多厲害
    剛傳出婚訊的時候,網友們就因為「郎朗到底配不配得上吉娜」吵了個天翻地覆。所以,大家對郎朗的私生活喜聞樂見,要多正常有多正常。但和班長那種沉浸於低級趣味的人不同,學委覺得有必要正本清源一下,來聊聊郎朗成名的根本原因——他的音樂才華,繼而讓大家知道他到底有多牛。
  • 東方「莫扎特」郎朗與妻子官宣迎來小生命,曬圖溫情滿滿
    網友們紛紛前來道賀,有網友連名字都起好了。提到郎朗大家都很熟悉,郎朗在很小的時候就進行系統的學習,甚至能夠無師自通的彈出基本音樂節奏,在5歲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在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他的自傳也將被改拍為電影,由此可見郎朗是多麼的優秀。
  • 野田妹&郎朗: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
    《土耳其進行曲》,是莫扎特的《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V.331)》的第三樂章,又稱為 Alla Turca(土耳其風迴旋曲),該曲莫扎特1778
  • 莫扎特的《魔笛》到底有多魔?
    莫扎特之友特邀專稿《魔笛》是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完成的,當時莫扎特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這看上去有點兒悲傷,但是這部歌劇是充滿歡樂的。《魔笛》這部作品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在莫扎特生活的時代,歌劇的主要流派是在義大利,義大利正歌劇通常講述一些神話故事和古代英雄傳說,屬於相對嚴肅的歌劇,這些故事大部分來自於聖經,主要是為了向大家傳遞主流思想。與之相對的是義大利喜歌劇,題材大多來自日常生活,音樂也相對輕鬆幽默,帶有喜劇因素,結局通常是人們喜歡的大團圓結局。
  • 「渣男郎朗根本配不上吉娜!」
    前腳因在機場與妻子同行,沒拎行李被罵上熱搜的郎朗,後腳就憑《幸福三重奏2》撒了一波狗糧,惹人豔羨這對夫妻。今年夏天郎朗在微博上曬出兩人郎才女貌的婚紗照,大家第一印象:女方圖的是郎朗的才華和名氣;男方圖的是女方的顏值和身材。結果兩人在節目裡狠打了觀眾的臉:明明是兩個有趣的靈魂走到了一起,開開心心過著煙火生活。
  • 郎朗&巴倫博伊姆聯袂演繹莫扎特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
    演奏:郎朗&巴倫博伊姆
  • 郎朗王羽佳的美國老師,柯蒂斯音樂學院院長格拉夫曼說:「教學沒有固定的程式......」
    他曾經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霍洛維茨教會我最多的,是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你不能強迫他去接受你認為正確的東西。所以我教學生的時候,不會強制灌輸他們這個應該怎麼彈,那個表達什麼情緒,這一切都由學生自己去發揮想像。」他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著獨特的演奏風格,也正是由於他們身上那獨特的閃光點,才使他們能夠踏入柯蒂斯的大門。
  • 曾經,我們羨慕的是郎朗的成就;如今,我們羨慕的是他的婚姻
    他是百年難遇的天才,擁有一雙被上蒼親吻過的雙手,被稱為中國的莫扎特。他叫郎朗,17歲一戰成名,讓無數歐洲頂級藝術家為之驚嘆。郎朗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天賦以外,更離不開他後天的努力,曾經的苦難成就了如今的輝煌。我們都曾驚嘆於郎朗的非凡成就,但如今羨煞旁人的卻是他的婚姻。
  • 莫扎特「神奇的」K448
    同時,根據「英國癲癇病組織」的研究發現,聆聽這首奏鳴曲能增強空間推理能力,減少癲癇症發作的頻率!醫學與科學的研究雖好,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欣賞音樂的初衷,即感受音樂的美。莫扎特於1781年,25歲的年紀寫出了這首驚為天人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高傲愛耍酷的他設計此曲是為了和大姐Nannerl一起向人們炫耀高超的鋼琴技巧。
  • 郎朗夫婦和方錦龍父子帶你遊遍四大名著
    郎朗在國內外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國內即使是對古典音樂不感冒的人只要提起鋼琴家估計大部分都會想起郎朗。去年郎朗結婚的消息傳出後,他的妻子吉娜·愛麗絲也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雖然她在鋼琴上的成就不及丈夫郎朗,但也是小有造詣的。
  • 莫扎特的音樂到底難在哪?
    你可能會說:是「驚天地泣鬼神」的♫ 李斯特超技練習曲 《鬼火》或者說:是傳說中「相當於鏟10噸煤」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莫扎特《第六號鋼琴奏鳴曲(K284)》-第三樂章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休止符,充滿了妙不可言的童趣6歲開始作曲、不到20歲就進入了創作成熟期的莫扎特,在內心卻一直像個孩子般純真。在莫扎特的手稿中,手稿邊緣會有一些數字或字母。那是他作曲時玩的數字遊戲,或者在推導基礎數學公式。
  • 「周杰倫、李雲迪、郎朗」爭相演奏的作品,告訴你有多牛!
    提到洗腦神曲,在鋼琴界裡,有一首永不過時的神曲。沒錯,它就是由克羅埃西亞鋼琴王子馬克西姆演奏後廣為人知的炫技曲《野蜂飛舞》。極快的旋律節奏使得該曲時常被後人作為「炫技」的演奏曲目。俄羅斯作曲家尼古拉﹒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於1899年至1900年間創作該曲:開頭強勁而短促,將整首樂曲瞬間帶入到了一種緊張的氣氛當中。野蜂上下盤旋,四處飛舞,以尋找他的復仇對象。
  • 郎朗高徒、「少年鋼琴家」陳坦銳首場個人鋼琴音樂會將在平安夜上演
    12月24日,著名鋼琴大師郎朗先生的學生,被譽為「少年鋼琴家」的陳坦銳將在濟寧孔子國際學校舉辦個人首場鋼琴音樂會。屆時,蕭邦、貝多芬、莫扎特等經典名曲將通過陳坦銳的演奏,給現場聽眾帶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  據了解,陳坦銳4歲開始學習鋼琴,當今樂壇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被郎朗稱讚為優秀的少年鋼琴家。現就讀於孔子國際學校實驗班,性格開朗,多才多藝,曾多次與優秀鋼琴家同臺演出。
  • 郎朗根據鞋子把胡可認成吉娜,氣得吉娜飆東北話:你根本不在意我
    郎朗根據鞋子把胡可認成吉娜,氣得吉娜飆東北話:你根本不在意我。,只是再甜蜜的小夫妻也會因為一些事發生小口角,吉娜郎朗也不例外,女孩子的穿衣風格是多變的,尤其是像吉娜這樣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子,都很喜歡換各種風格來挑戰自己。
  • 從藝術家到綜藝咖,郎朗也飄了?
    作為代言人的郎朗則被負面新聞纏身。外界不斷有聲音對他表示失望,認為他的過度商業化失去了鋼琴家應有的高雅。郎朗對此不以為然,放言莫扎特若是活著早成富翁。 「勞力士、奧迪這些高檔商品在品質上和古典音樂是相通的,他們可以推動古典音樂的進一步發展,讓更多人聽古典音樂。而且做商品代言並不代表商業化。
  • 有一種「夫妻」叫郎朗和吉娜,你是我的迷妹,我是你的迷弟
    之前郎朗因為不幫吉娜拿行李就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爭議,但如今大家對他倆很有好感,因為兩人就算相差12歲,還是能做到「心有靈犀」。不僅在生活上有默契,就連在彼此最喜歡的音樂上也能互通,最新一期的郎朗,讓大家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原來不只是吉娜很崇拜郎朗,郎朗也是吉娜的「迷弟」。
  • 楊照專欄----聽見樂曲、看見光亮(莫扎特第十號C大調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第十號鋼琴奏鳴曲K330 C大調 霍洛維茨蘇聯鋼琴家裡赫特擁有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手指技巧,許多其他鋼琴家望而生畏的艱難曲目,到了他手下像切豆腐般就解決了。然而在他生涯的不同階段,裡赫特反覆申言,最不容易演奏的,必須花最多時間練習的,是莫扎特的作品。怎麼會是莫扎特?不是很多小孩學琴兩三年,就開始彈奏莫扎特嗎?
  • 高山峰親自揭秘:動感101到底有多牛?
    今天,就跟廣播君一起聽高山峰解讀——動感101到底有多牛?又為啥這麼牛?* 以下編輯自高山峰主題演講內容動感101於1992年開播,今年25歲,包括我們的《東方風雲榜》、《音樂早餐》、《音樂萬花筒》這些節目,陪伴了70、80、90的青春,也陪伴著更年輕的人的生活,動感101始終保持著最年輕的姿態和朝氣蓬勃的狀態。
  • 吉娜自曝是個好妻子,隔空喊話郎朗:希望重現一次婚禮
    郎朗被譽為是「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中國的莫扎特」,而著名鋼琴家傅聰更是評價他是「一百年才出一個的天才」,足以看出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郎朗多年來也熱衷於公益事業,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和喜愛。而他的妻子吉娜·愛麗絲不僅長相甜美,身材窈窕,而且也同樣特別有音樂才華
  • 《搖滾莫扎特》用特別的方式致敬莫扎特傳奇人生
    廣州·音樂劇之城  近些年,廣州觀眾看到原版引進經典音樂劇的機會越來越多了。8月底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剛在廣州連演20場,一票難求火爆非常。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廣州,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世界頂級藝術院團的目光。在今後日子,廣州觀眾將欣賞到更多高水平的經典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