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後金遷都瀋陽後,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改建瀋陽古城時,在四座角樓下面都建了仙人洞。這是因為滿洲人都信仰薩滿教,有信奉仙靈的思想。仙人洞,就是狐仙廟。當時盛京有民謠:早菜行,晚胡同,不早不晚仙人洞!(另一說為,初一十五仙人洞)就是說,這裡很熱鬧的。菜行指小東門城外一帶的菜市場。
【民間故事】仙人洞和仙家衙門
瀋陽有句老話常在老年人的嘴邊念叨:早菜行,晚胡同,初一十五仙人洞。說的是城牆東南犄角的仙人堂,裡邊有一個說挺深能直通輝山的洞,和當初小東城門外的菜行,還有九門臉的胡同都是盛京城的熱鬧所在。特別是仙人洞,說是不光香火旺盛,還真的挺靈驗呢。
傳說在努爾哈赤打興城受傷,臨死的時候曾囑咐給皇太極這樣幾句話:「從打進了瀋陽,我該封的都已經封了,就是狐、黃、豆、柳、艾這五家我沒封。進瀋陽咱借人家不少的力,往後,也還得用人家。這幾天一直跟我討封呢,你可千萬要把他們封為仙家,不然我死了也要受他們的罪。」皇太極就應了下來,等到登基後就遵照努爾哈赤的旨意封狐、黃、豆、柳、艾五家為大仙家。可這五大仙家不封不怎麼鬧,一封他們仙家,他們可就鬧哄起來了,成天東遊西逛,滿哪去討人嫌去。誰也不服誰,誰管誰也管不了。得想個什麼辦法把他們管住,得設一個管神仙的衙門。就這麼把五大仙家聚到了一起,叫他們自己選出一個管事的來。可這幾個誰都想當這個頭,沒有一個謙虛、禮讓的。誰也不同意誰。最後,是長蟲提出個辦法來,說比比本事,誰能耐大誰就是頭。比什麼呢?比吐冰片,看誰吐得高吐得大。這是長蟲最拿手的,別人肯定比不過他。他哪知道叫人家狐仙給佔了先,人家狐仙吐得也高也大,老半天都落不下來,誰也趕不上人家。所以狐仙就當了這五大家的頭。他在東南犄角的狐仙洞當然也就是仙家衙門了。擱那才修了仙人堂也就是仙家衙門,專管狐、黃、豆、柳、艾的是非不是。誰要是叫這五大家糟蹋、禍害了,告到仙人堂,上黃表準保管用。說是有那麼一戶人家新結婚的媳婦叫黃鼠狼子給調戲上了,每天地裡家裡鬧。這家的老公公就求人寫了黃表,告到仙人堂。等到第二天清早,仙人堂前邊的兩個旗杆就給掛出來了。這邊是血淋的一個頭,那邊是血淋淋的一個身子。禍害人的黃鼠狼就再也沒有了。這家兒媳婦的病也立刻量地好了。從那往後,這老公公就信上仙人洞,遇見誰告訴誰,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這仙人洞也就熱鬧起來了。上香拜廟大老遠的就來呀。就連張學良兩口子也拜過仙人堂。他捐錢重修了仙人堂,修得挺老大,還立了一個大石碑呢。
仙人洞和仙人堂就是這麼一回事。
舊影
來自楊樹先生微信公眾號《瀋陽圖景》
為庇仙雲願許酬
狐仙廟不光吸引本地人的關注,外國人也很感興趣。東北開埠以後,很多外國人到瀋陽來遊覽觀光,也現了角樓下的這片盛景,有的拍照留念的,也有的著文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