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門:曾經在瀋陽矗立三百多年

2021-01-18 盛京文化網

  □荊紹福

  提起小西門,瀋陽人應該都知道。它的確切位置在今天的西順城街和中街路的交匯處。小西門確實有門,而且是瀋陽城八座城門之一,但絕大多數的瀋陽人都沒有看見過小西門,因為1951年7月它就被拆除了。

  小西城門樓與甕城

  天聰五年(1631),皇太極下令改建瀋陽城的城牆。

  改建後的城牆由原來的2.5丈增高至3.5丈,厚達1.8丈,女牆高7.5尺。原來城牆為外磚內土,改建後的城牆以石為基礎,內外牆均為磚砌,牆內夯土充實。新改建的城牆,設城門樓8座,角樓4座,垛口651個。天聰八年(1634),皇太極親自詔令給城門命名:「南之左曰德盛(大南門),南之右曰天佑(小南門);北之東曰福勝(大北門),北之西曰地載(小北門);東之南曰撫近(大東門),東之北曰內治(小東門);西之南曰懷遠(大西門),西之北曰外攘(小西門)。」其內涵頗有上承天佑,下感地載,內修文治,外攘兵患,安撫已得之民,懷柔外藩諸部,以福德之盛去開創天下的大志宏圖。

  外攘門,俗稱小西門,城門亦稱明樓、戰樓或敵樓。

  小西門和其他七座城門樓結構都是一樣的,門樓下部是順著城牆方向為11.8米、與城牆垂直方向為22.8米的長方形稜台狀基座,基座比城牆高,寬出城牆16米多。整個基座也是以磚石相砌內裡夯土。基座下部中間是拱形磚砌的券洞,券洞中門的寬度約4.8米。城門是厚木板包鐵皮加包丁的兩扇大門,門檻是活的,但一個人拿不起來,門扇朝開晚閉,但也多是要兩人聯手,門扇、門框被鑲在拱形磚砌券洞的中間。基座之上為氣勢宏偉、雕梁畫棟的三層、三開間帶有圍廊的歇山單簷式的門樓,樓頂覆有黃色琉璃瓦。門樓外設大炮一尊,樓內設石桌案一套。

  小西城門外和其他七個城門外一樣,也修有凹字形狀的甕城。甕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而在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特例)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屬於城牆的一部分。瀋陽城牆所修的8座城門的甕城都是方形的,具體說來為凹字形狀。小西門甕城高度和城門樓基座的高度相同,正面封閉,兩側與城牆連在一起,各開一拱形門,拱形門的寬度約4.6米,為防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甕城兩側城門與所保護的小西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小西門甕城正面長59.8米,城牆厚8.9米;甕城兩側各長32.1米,城牆厚約10.9米。甕城內順城牆方向長29米,與城牆垂直方向寬19.2米,甕城內佔地面積556.8平方米。

  外攘門(小西門)名稱都分別用磚石雕刻成門額,鑲嵌在城門內外和甕城券洞的上方,「外書滿文,內書漢文」。

  英國人杜格爾德·克裡斯蒂在其所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一書中寫到:「古老的奉天城面積並不大,努爾哈赤統治時期所修建的厚重並帶有垛口的城牆,最高處可達40英尺,最寬處可達30英尺,城牆所環繞的面積不超過一平方英裡。除城中的鼓樓和鐘樓外,在城牆的四角上,在八個城門上,都建有塔樓,因此,從遠處看,奉天倒像一座真正的塔城。由於這些磚石建築已經不太穩固,大部分的塔樓被拆除了,減少了城市古香古色的味道。但是,灰色的古老城牆仍然挺立在那裡,向人們傾訴著昔日古城的堅固與完美。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安裝在幽深拱形門洞裡,裝飾著粗糙鐵製門釘的巨大城門仍然要笨拙地按時關閉,使人們在夜間不得隨意出入。」

  小西門附近的真武廟、萬壽寺

  從一百多年前一些小西門照片中可以看到,小西門甕城下有一座小廟,它緊貼著甕城牆根,長不超過40米,寬不超過8米,這座廟就是真武廟。《奉天通志》上記載瀋陽城中的真武廟只有這一座。真武廟建於清初,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修。真武就是道教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等,全稱真武蕩魔大帝,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及記錄著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

  在小西門西一百多米、小什字街(今太清宮街)和大什字街(今萬壽寺街)之間的小西關路(今小西路)北,曾有一座萬壽寺,主要供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等,是瀋陽城內一座頗有影響的佛教古剎。萬壽寺,原名慈惠寺,俗稱譚家庵。初建於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創建者為豁峰和尚。康熙五十年(1711)重修,規模始大,有大殿、配殿、經樓、配房、耳房、碑亭、鐘鼓樓等建築。寺前有一座大牌樓,匾曰「萬壽無疆」。

  萬壽寺至晚在清代初年已成為瀋陽最著名的漢傳佛教寺廟之一,稱「佛教十方常住叢林」,即來自各地的有戒單(受持比丘戒的證明書)的僧人都可在此居住讀經禮佛、論道說法,所以流放盛京慈恩寺「奉旨焚修」的僧人函可詩中有「此地足雲水,往來多遠蹤」之句。形成這種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寺中原即藏有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御賜《大藏經》一部716函,至雍正十三年(1735)四月,又獲清帝御賜新刻《大藏經》一部724函,在當時瀋陽城內,擁有如此豐富漢文藏經的寺院只此一處,所以從四面八方來此學佛講經的僧人多於他處。加之清朝皇帝對此寺也十分看重,清聖祖玄燁曾賜御書「遼海慈雲」,又有御賜「慈意妙雲」匾額懸掛於寺中藏經樓,所以萬壽寺影響日隆。每逢佛教節日、朔望(農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齋期之際,善男信女、達官顯貴接踵而至,絡繹不絕。寺內香菸繚繞,經聲朗朗;寺外商販雲集,呼喊嘈雜,平日裡清淨的佛門聖地,頓時成為熱鬧的市場。民國初年,寺中香火仍然繁盛,有殿宇二十六間、僧侶50多人,中華佛教總會奉天分會設置於此。萬壽寺今已無存。

  小西門內的奉天市政公所

  在小西門內南50多米、瀋陽西城牆牆根(今瀋河區西順城街)東10米左右,設有1923年8月成立的奉天市政公所。奉天市政公所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左右,其前身分別為盛京第一旅館、奉天法政學堂、奉天公立外國語專門學校、奉天公立文學專門學校。1923年奉天公立文學專門學校併入新成立的東北大學後,奉天市政公所在此辦公。

  奉天市政公所是瀋陽近代歷史上第一個正規的市政領導機關。建市之初,奉天市區面積僅為43.04平方公裡,負責原瀋陽城的八門八關地區及奉天商埠地,今瀋陽站以東至和平大街一帶為滿鐵奉天附屬地,其行政主權由日本人管理。奉天市政公所共設六個部門,分別是總務課、財務課、工程課、衛生課、教育課、事業課。奉天市政公所的職掌有七項:財政及公價;管理和處理公產;街道溝渠橋梁之建築及其他土木工程事項;公共衛生及其他公共事項;戶口調查及選舉;教育風紀及慈善事業;交通、電力、煤氣、自來水等公用事業。

  1929年4月,奉天市政公所改為瀋陽市政公所。

  從1923年奉天市政公所成立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瀋陽市有兩任市長。首任奉天市市長為曾有翼,今瀋陽市蘇家屯區人,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畢業。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他當選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三次出任國會眾議院議員。他歷任奉天行政公署教育諮議官、東北鹽運使兼山海關監督、奉天督軍公署秘書等職務。1923年,出任奉天市首任市長兼奉天電燈廠廠長。1926年9月,他辭去奉天市市長等本兼各職,任東三省鐵路督辦公署參贊兼秘書長。接替曾有翼的瀋陽市第二任市長為營口人李德新。李德新是曾有翼當市長時的助手,這位日本帝國大學的高材生,在曾有翼當政期間參與了大量實際工作。曾有翼卸任後,李德新成為理所當然的繼承者。東北淪陷後,李德新拒絕當漢奸,逃到南京謀職。1931年9月20日,瀋陽市政公所被日本關東軍改為奉天市政公署,1936年4月改為奉天市公署。日本關東軍大佐兼奉天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從1931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擔任了一個月的市長,之後大漢奸趙欣伯擔任偽奉天市政公署的市長。1937年12月,在今市政府廣場旁建設的偽奉天市公署大樓竣工後,偽奉天市公署從小西門內遷入。奉天(瀋陽)市政公所辦公樓今已無存,原位置今為瀋河區房產局供暖公司和幾座居民大樓。

  1951年初,為了解決市區公共運輸工具不足的問題,瀋陽市決定開闢由瀋陽站起,沿中山路、小西路、中央路(今中街)至大南門的無軌電車公共運輸線路。1951年7月,經請示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同意,瀋陽市將無軌電車線路必經之處的小西門城門樓、甕城及甕城下的真武廟全部拆除。至此瀋陽城牆八座城門中最後一座城門樓、甕城等城門組成部分最完整齊全、保存最好的城門——小西門徹底消失了。

  從1631年至1634年改擴建瀋陽城牆,到1951年拆除,梁枋彩繪、朱紅地杖、氣勢雄偉的小西門在瀋陽城矗立了近320年。

  設想和建議

  1、運用現代科技將小西門等城門在原城門處予以標識。

  2、結合西中街改造,利用西順城街以東、西中街以南的一片空地籌建瀋陽城牆博物館,展示瀋陽城牆的歷史,宣傳瀋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具體包括:按照歷史原貌,運用現代科技在外攘門(小西門)原址,重建外攘門(小西門)城門樓、甕城、馬道等;按照瀋陽城牆原貌,復建一段瀋陽城牆;將復建的城牆內部掏空,騰出較大的空間,以圖片、實物、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系統展示瀋陽城牆的歷史面貌及其在瀋陽古城建設發展中的輝煌歷史。

相關焦點

  • 「小西門社區」
    大觀街道兩個社區合併新建小西門社區據介紹,為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社區設置工作,進一步理順社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切實提高社區治理水平,經區委、區政府批准,大觀街道大觀商業城社區與東風西路中段社區合併,新建小西門社區,成立小西門社區黨委,將於2020年12月11日正式啟用新印章。
  • 烏魯木齊小西門的百姓市場
    烏魯木齊小西門驚現百姓市場?各類服裝、鞋帽、水果小吃、一應俱全人來人往的小西門市場說說你們知道烏魯木齊小西門嗎?
  • 衢州小西門重現昔日繁華
    (衢州話,意為非常好吃)」2月25日上午,在市區小西門29號「西門烤餅」餐飲店前,市民張女士拿到剛剛出爐的烤餅,開心不已。當日天氣晴好,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購買烤餅的顧客絡繹不絕。據「西門烤餅」老闆相告,他們重新營業僅2天時間,目前只提供外賣服務,不提供堂食。同時,為了確保店內環境衛生安全,店家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店員都會做好防護措施。
  • 小西門公交售卡點恢復營業
    掌上春城訊4月10日起,昆明公交小西門售卡充值中心恢復營業。小西門售卡充值中心營業時間為每天上午8點30分至下午5點30分,開放業務為愛心卡年檢、學生卡年檢及充值等業務。其中,愛心卡年檢需要根據卡的最後一位數字對應日期,錯峰辦理年檢業務。
  • 李濟成總隊長督察烏魯木齊小西門商圈消防安全
    李濟成總隊長督察烏魯木齊小西門商圈消防安全李濟成總隊長督察烏魯木齊小西門商圈消防安全 8月1日下午14點30分,新疆消防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李濟成帶領防火部副部長羊廣袖對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小西門商圈的成功廣場消防安全進行了督察
  • 曾經,我們的三百勇士遠勝斯巴達的那三百
    楊再興大戰金軍壁畫當年,好萊塢的《斯巴達三百勇士》掀起一股英雄狂潮的時候,我曾跟朋友說過一句話:「西方的《三百》算什麼,我們只是缺乏了一個好導演罷了。」當時朋友不解,我沒說什麼,我只是叫他去看一下宋史,去了解一下當年的小商河戰役,去了解了解那個叫楊再興的真男人。
  • 烏魯木齊小西門商圈人氣漸旺
    天山網訊(記者曹華 王琦銘攝影報導)T恤25元一件、襪子10元三雙、兒童玩具100元可以買五六件……9月15日,記者在位於烏魯木齊市小西門商圈的天山西門百姓市場看到,前來購物的市民熙熙攘攘,商戶們的吆喝聲、顧客的問價聲此起彼伏。
  • 曾經瀋陽的那些老品牌,你還記得多少
    那些曾經屬於瀋陽的馳名品牌,如今卻難覓聲跡。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回憶一下那些曾經和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瀋陽名品。 一、白山自行車
  • 公交小西門售卡點恢復營業 地鐵東風廣場站B出入口17日起啟用
    公交小西門售卡點恢復營業 地鐵東風廣場站B出入口17日起啟用 2020-04-11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瀋陽40多年的麵館,一碗雞湯麵4塊錢,是瀋陽人難以割捨的老味道
    瀋陽有一家國營麵館,迄今大概有40多年,是很多老瀋陽人曾經無比眷戀的味道。40多年前,市場經濟沒有現在這麼繁榮,好吃的食物也不多,老四季抻麵館裡的面,對於老瀋陽人來說可以說是難得的美味佳餚,他們家的雞湯麵,深深地刻在很多老瀋陽人的記憶中。
  • 瀋陽老建築-德盛門遺址
    簡介現在瀋陽方城內道路格局保留了原來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中街路、瀋陽路與正陽街、朝陽街就是在原來貫穿城市的四條「井」字道路基礎上擴建的。四條道路將故宮圍在中間,與四條道路相對應的就是8個進出城的城門。城的東向,北為小東門(內治門),南為大東門(撫近門)。
  • 瀋陽的市歌《瀋陽啊瀋陽,我的故鄉》
    瀋陽的市歌《瀋陽啊瀋陽,我的故鄉》青年歌唱家曾靜在演唱《瀋陽啊瀋陽,我的故鄉》「瀋陽啊瀋陽,我的故鄉,馬路上燈火輝煌,大街小巷人來人往,披上了節日的盛裝……」這首《瀋陽啊瀋陽,我的故鄉瀋陽啊瀋陽啊我的故鄉馬路上燈火輝煌大街小巷是人來人往披上了節日的盛裝社會主義的高樓大廈矗立在古老的瀋陽那是我常年居住的地方自力更生重建家鄉親人啊朋友啊慈祥的母親願你在平安的路上生活的道路是多麼的漫長而令我嚮往的地方有朝一日我重返瀋陽
  • 無極縣教育局小西門小學等學校多媒體、計算機等信息化設備項目...
    一、項目編號:HB2020113600020133  二、項目名稱:小西門小學等學校多媒體、計算機等信息化設備採購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供應商名稱
  • 「走進身邊的瀋陽歷史」懷遠撫近、內治外攘:盛京城的門
    位於瀋陽故宮門前的瀋陽路,全長1275米,它西起西順城街,東至東順城街。在這條路的兩頭分別聳立著一座盛京城的高大城門,西邊的叫懷遠門(俗稱大西門),東邊的叫撫近門(俗稱大東門)。它們始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11月30日,記者在遼瀋著名地名學家王正所著的《瀋河區地名》一書中看到:「瀋陽城八座城門,八個名字,兩兩相對,寓意深刻。
  • 第一次去瀋陽應該怎麼玩?
    瀋陽世博園位於瀋陽市東郊,鄰近清福陵與棋盤山風景區,曾經是瀋陽植物園,2006年為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擴建為世博園,是迄今世界歷屆園藝博覽會中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
  • 瀋陽這家30多年的小店,把普通的一塊肉,做成了東北名小吃
    瀋陽有著悠久的歷史,這座城市藏有太多的美食,壇肉是瀋陽人喜歡吃的美食之一,特別是冬日裡,一碗熱騰騰的壇肉,既解饞又暖胃。壇肉看似製作簡單,其實從選料到烹製以及佐料的選擇上都是很有講究的。瀋陽這家不起眼的30多年小店,把普通的一塊肉做成了東北名小吃,並獲得遼寧省優秀餐飲店的稱號,這家店就是盛京美食佳壇肉館。這家30多年的小店,擁有很多的回頭客,每天早上8點多開門營業,便迎來大批的客人,夜裡9點多關門的時候,店裡仍然有不少人。這家店外觀看起來很普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他家的壇肉卻在瀋陽很有名氣。
  • 【美拍欣賞】瀋陽老建築的今昔(三)
    永安橋經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橋面損壞嚴重,1963年該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46年國民黨壟斷了瀋陽的圖書發行權。1948年瀋陽解放後,東北書店重建馬路灣門市部,是解放後瀋陽市開業時間最早的綜合性書店。1949年東北書店瀋陽分店改稱新華書店瀋陽分店。馬路灣新華書店隸屬瀋陽分店。
  • 影響了日本三百多年的這位高僧,當年竟是從廈門出發!如今……
    三百多年前有一位隱元禪師帶著弟子一行從廈門出發東渡日本開創了黃檗(bò)文化三百多年後,2015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講話時就提到這一歷史事件內藤香林告訴記者,在文化方面,日本的油畫、水墨畫,甚至享譽世界的日本浮世繪都受到黃檗文化的影響,即使三百多年過去了,現在日本的著名畫家仍運用黃檗文化的繪畫技藝。隱元禪師一行還帶去了印刷術以及如今日本新聞出版普遍使用的明朝體。
  • 瀋陽「興順夜市」:東北第一大夜市,曾經的中國最長夜市
    瀋陽作為東北第一大城市,自然不會缺少夜市,坐落在這個城市的興順夜市很早以前就已經是遠近聞名,北起建設大路,南至瀋陽工業大學,全長近1.8公裡,曾經是我國最長的夜市街。瀋陽:塔灣興順夜市興順夜市如今已經變身成了「瀋陽塔灣興順國際夜市」,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夜市,儼然開啟了國際化歷程。
  • 《瀋陽啊瀋陽》這首歌在瀋陽版裡有多少人會唱!
    《瀋陽啊瀋陽》這首歌在瀋陽版裡有多少人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