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於紫禁城角樓的傳說

2021-01-11 小草根學歷史

紫禁城始建於明代,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建築群,紫禁城有四個門,南面的午門,北面的神武門、東面的東華門以及西面的西華門。紫禁城的四個城角各有一座角樓,分別建築在故宮的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位,結構精巧、造型優美。古時,護衛皇城的侍衛在角樓內瞭望外面的世界。

紫禁城的角樓具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十分好看,建築風格獨具特色,可以說是神來之筆。關於角樓的建成,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明成祖朱棣獲取大明政權,想定都北京,派臣子去北京建築皇城,並且特別強調,在建好的皇城四個城角需各建一座造型美麗的角樓,必須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臣子領旨而去,到了北京,召集城內所有的工匠,宣讀了皇上的旨意,強調了皇上建築角樓的要求,最後限工匠們在指定時期內完工,否則就要掉腦袋。工匠們領命後,在一起琢磨如何建築這四座獨特的角樓,大家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怎樣才能建築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轉眼,一個多月過去了,工匠們一籌莫展。

當時,時值盛夏酷暑,天氣炎熱,工匠們更是心煩意亂。一日,烈日當頭,大家又聚在一起商議建築角樓的方案,一通討論之後,依然毫無結果,這時,門外傳來一片蟈蟈的叫聲,夾雜著一個老頭的叫賣聲:「買蟈蟈呦,睡不著時,聽叫聲解悶兒。」大家一聽,更是心中冒火,感覺蟈蟈的叫聲十分刺耳。一個工匠實在忍受不住蟈蟈的叫聲,便衝出門去,想趕走賣蟈蟈的老頭。到得門外,看見一個由細秫結棍插的籠子裡關著一些蟈蟈,這個籠子特別精巧,怎麼看怎麼覺得不一般,一下子氣也消了,心想:「乾脆買回去好好看看。」便向老人連蟈蟈帶籠子全買下了。

當這個工匠拎著蟈蟈籠子進了屋,屋裡愁眉苦臉的其他工匠一齊埋怨他:「你這人怎麼回事兒,什麼節骨眼了,弄些個蟈蟈回來,還嫌煩不夠呀。」這個工匠解釋說:「這個蟈蟈籠子編的很是特別,看起來很巧妙。」大家一聽,便圍過來研究籠子。其中一個細心的工匠將這個蟈蟈籠子的梁、柱、脊等細細地數了一遍又一遍,最後他興奮地說:「這個籠子正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大家聽了,十分高興,馬上又有工匠去數了一遍,證實這個籠子確實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工匠們從蟈蟈籠子的結構得到啟發,最後設計出來紫禁城角樓的建築方案,完全滿足了皇帝的要求,就這樣,便建成了紫禁城精美巧妙的四個角樓。工匠們都說:「這個賣蟈蟈的老人家一定是成了仙的魯班爺,特意來幫助我們的。」

紫禁城和角樓建好後,城內住了一代又一代的皇帝,幾百年過去了,這個紫禁城角樓的傳說如同京城其他傳說一樣,在幽深的胡同中和街頭巷尾流傳著。

相關焦點

  • 紫禁城有鎮城之寶就算了,居然還是這樣的東西
    角樓是古代最為流行的建築風格,到了明清時期,角樓遍地都是,所以角樓也成了故宮裡面最不起眼的建築了,角樓通常都是孤零零的矗立在宮城的四個角落,遠遠地與鬧市遙遙相望,冷清之中又顯得孤傲,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存在價值。但是就是在這樣被所有人忽略的角樓裡面,存放著皇帝最器重的寶貝,傳說它是皇帝天上請來的保護神,也就是紫禁城的鎮城之寶了,但是沒有人能夠料想得到如此有大用的東西竟然是這個東西。
  • 老北京的狐仙傳說,兩個都是超大牌!一個常駐鼓樓,一個在紫禁城
    老北京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有的傳說,是人民群眾的自娛自樂,有的傳說,就很有些超自然現象的味兒。其中最著名的,比如十大兇宅,西單鄭王府、府學胡同日本憲兵隊等等,說法不一。傳得最有鼻子眼的,還得說北京狐仙。
  • 「捧起」紫禁城
    3年,打造一座紙上故宮  關於這個「大工程」的故事,還要從3年前的一場講座說起,「50後」的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那場講座中提到,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紫禁城,是北京故宮的舊稱。從戒備森嚴的皇家宮殿紫禁城,到遊人如織的網紅景區故宮,它早已成為所有中國人的文化財富,同時它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江南百景圖紫禁城怎麼布局 紫禁城布局推薦
    遊戲在近期開啟了全新的地圖杭州府,在這個新地圖中,玩家可以任意打造出自己心儀的布局,杭州府中有一塊地圖是非常方正的,在這裡打造出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仿紫禁城布局是非常適合的,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江南百景圖杭州府紫禁城布局推薦吧。
  •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說明書——紫禁城100
    在第四次遊覽故宮之後,我把這本320頁的「紫禁城100」背回了家。紫禁城100仿佛每次到故宮看到的景象都是一樣的。《紫禁城100》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不僅僅是一本布滿枯燥文字的歷史書籍,裡面用使人耳目一新的繪畫方式,多方位立體呈現給我們一個最完整的紫禁城。為了最大程度地保存這裡的原樣,很多宮殿為防止高空墜物也已經安裝防護網,使得這些老建築愈發顯得衰敗。可是書中的繪本,向我們完美地展現了它落成時鼎盛的景象。
  • 解讀紫禁城磚瓦的文明密碼
    2020年春天,他們接到了一項特殊的任務——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策劃籌備一場名為「丹宸永固」的展覽。  丹,是宮牆的紅色;宸,為深邃的宮殿。六百年來,紫禁城曾見證無數風雲變幻,如今,它也成為歷史本身。展覽講述的,是有關紫禁城建築規劃、肇建、變遷、修繕與保護的種種往事,而紀錄片記錄了策展過程中,故宮人探尋紫禁城古建前世今生的獨特經歷。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歷史就在這裡
    秦時明月,漢唐風度正午的太陽,總是出現在正南方向,所以南門也叫午門,是紫禁城裡最尊貴的大門。雉鳥,朱雀。角樓:28星宿中的角宿。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是紫禁城裡建築結構最為複雜的建築,科學與美,完美的融為一體。一縷微風,如手指般,在角樓的梁柱之間,彈奏著潺潺音符。
  • 帶你穿越紫禁城600年
    帶你穿越紫禁城600年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
  • 紫禁城裡修古建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跨年播出
    故宮古建承載厚重歷史,解讀紫禁城磚瓦梁木間的文明密碼隨著午門緩緩打開,《我在故宮六百年》的故事拉開大幕。從紫禁城落成到今天,昔日的紫禁城已成為故宮博物院,跨入了第601個年頭,至今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江南百景圖》杭州府攻略 紫禁城布局分享
    江南百景圖杭州府是之前開啟的新地圖,在杭州府中也是可以建立一座紫禁城的,但是整體的位置布局要仔細,所以玩家就來看看下面的布局圖示吧!   前朝‌-金水河枕在石牌坊前,杭州特色紅傘和金黃銀杏相得益彰,官府後有「御」花園,鑄錢所還是放在身邊安心呀,就作為府邸的角樓平衡在兩邊。   後市‌-選擇文化商棧是因為升級後的紅傘與前朝呼應,桃花粉粉也喜慶,加buff的店鋪對稱布局。   左祖‌-宗祠祭祀祖先供起來沒毛病,盆景園是對應如今故宮珍寶館的位置。
  • 冰窖餐廳、角樓咖啡……老網紅創新餐飲煥發新生
    100個「網紅打卡地」包括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等12個自然景區、地鐵大興機場線等26個人文景觀、北京楓花園汽車電影院等14個文化藝術景點、故宮角樓咖啡等13個餐飲及創新零售店、前門大街等14處街區園區、北京樂多港萬豪酒店等13處住宿地、禮士書房等8處閱讀空間,涵蓋了「吃、住、行、遊、購、娛」各環節的文旅體驗和消費場景,展現了首都的城市新面貌、古都新風尚、時尚新地標、消費新場景。
  • 紫禁城四大城門,進出有什麼規則,東華門為何被稱之為「鬼門」
    紫禁城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呢,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周六裡,廣袤1680丈3尺2寸,南北236丈,東西各329丈5寸。規模的龐大可見一斑。為了紫禁城的安全,在其周圍僅僅設置了四個門,與外界相連。另外,紫禁城,城牆高三丈,垛口四尺五寸,基礎厚二丈五尺,頂收二丈一寸。四個大門與城牆,角樓相連,加上外面的護城河,組成了一個四位一體的防護屏障。那麼,四個門出入有什麼限制,有何說法呢!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講解需要
    20200207螭吻是龍的第九個兒子,坐落於屋簷兩端,喜歡吞火,有保護宮殿免招雷火的攻擊,九是貴數又是虛數,象徵著皇家門釘既起穩固大門的作用又有裝飾美觀的作用,不同府邸門釘規格不同,皇家為橫九路豎九路,一共九九八十一顆,九是天地間最高的陽數,代表至高無上的皇權天街是國與家的界限,後宮女性一生走不出去,前朝大臣若非宣詔一生進不去,內庭與外朝的中心點乾清門是紫禁城的分界線,家國之間有七道門
  • 紫禁城今年迎600歲 「陶瓷館」專館在武英殿重新開放
    2020年到了,恢弘的紫禁城正式迎來600周歲,新展覽、新文創、新數據已經趕著趟兒地發布了。今年上半年,《韓熙載夜宴圖》將率先露臉。隨後,「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國與凡爾賽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等大展也將挨個揭開面紗。國寶重器時隔數年再亮相,不僅秀貌,還將展「內涵」——近年來新的解讀、新的研究成果等也會同時揭秘。
  • 伊利牛奶金典與故宮博物院跨界聯合 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2020年適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為此,故宮博物院推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開幕式當天,伊利旗下品牌伊利牛奶金典和故宮博物院雙方合作推出了——「金典x故宮博物院聯名特別版牛奶」為紫禁城建成600年獻禮。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狗熊打卡學習筆記
    第5集 四面玲瓏  在紫禁城的四個角落上,各有一座角樓,它高居在紫禁城十米高的城牆上,作為城牆上的高點,它肩負著觀察、守望和防衛紫禁城的任務。第33集 深宮傳說  乾清宮,紫禁城的中心,明清十多位皇帝的居所,自從四百多年前火災重建後,這座宮殿就一直保存到今天,見證了兩個王朝的滄桑變遷。乾清宮重修後,住進來的主人是以藩王身份繼承大統的嘉靖皇帝。
  • 瀋陽古城角樓狐仙廟
    自從後金遷都瀋陽後,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改建瀋陽古城時,在四座角樓下面都建了仙人洞。這是因為滿洲人都信仰薩滿教,有信奉仙靈的思想。仙人洞,就是狐仙廟。當時盛京有民謠:早菜行,晚胡同,不早不晚仙人洞!(另一說為,初一十五仙人洞)就是說,這裡很熱鬧的。菜行指小東門城外一帶的菜市場。
  • 一個展看遍紫禁城六百年 寧壽宮漆紗首次展出
    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幕。展覽通過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講述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營繕與保護情況,讓觀眾穿越歷史長河,領略紫禁城600年積澱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