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千萬不要忽略,很有可能已經有抑鬱症的傾向

2020-12-23 騰訊網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壓力在不斷的增大,也有很多想不開的家庭,漸漸的走向陌路,對於心理輔導專業的需求在社會上越來越加大,抑鬱患者的增多也使得社會壓力更加的緊張,很多人有著誤區,就是壓力只會存在於家長身上,對於孩子來說,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不可能出現抑鬱的傾向,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千萬不要忽略,很有可能已經有抑鬱症的傾向。

1、情緒低落沒有活力,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情緒低落是抑鬱症的前兆,對於情緒抑鬱的人來說,對身邊的事物不會再感興趣,仿佛這些事情與自私沒有關係,而對於小朋友來說,這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齡,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作為家長就要注意了。

2、出現嚴重的失眠厭食情況

對於兒童來說睡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求量也是非常的大,時間上會佔到9~13個小時,所以當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在睡眠上有所減少時,那麼可能他處在焦慮的狀態,而且對於零食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因為小朋友總是喜歡零食不離手,如果對於零食的興趣減少時,那麼很有可能健康狀況受到了影響。

3、習慣性的無助狀態

習慣性的無助狀態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家長重複的懲罰以及孩子重複的失敗,導致孩子的內心再也沒有希望的可能,也正是由於這種消極的狀態存在,才會使得孩子自卑性加強,所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進行鼓勵,在一個家庭中鼓勵長大的孩子和懲罰長大的孩子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

相關焦點

  • 抑鬱症通常有5個特徵,若發現自己有,警惕有抑鬱症的傾向
    當今,抑鬱症已經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詞語了。很多人可能會因為經常不開心而懷疑自己患上了「抑鬱症」,抑鬱症屬於一種心理疾病,而患上抑鬱症的人在患病前幾乎都有一段時間的抑鬱傾向。在這個階段人們通常會不夠重視,從而錯失了最佳幹預的時期。
  • 抑鬱症通常有5個特徵,若發現自己有,警惕有抑鬱症的傾向!
    抑鬱症通常有5個特徵,若發現自己有,警惕有抑鬱症的傾向! 在當今社會,由於人們的生活壓力都普遍較大,患上心理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當今,抑鬱症已經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詞語了。
  • 懷疑孩子總是有受虐傾向?家長這種誤區,耽誤了多少孩子
    前有轟動一時的sm事件,後又出現了pua事件!在你不知道的角落,存在了太多人心黑暗和性格扭曲的事件!很多人都無法理解「sm」,特別是承擔受虐傾向角色的人,難道他們就不知道痛嗎?>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受虐角色,這些有受虐傾向的朋友,會想通過他人的拒絕、責罵獲得滿足感,而且他們並不會感到痛苦,反而是樂在其中,能中這裡面找到人生價值。
  • 女性陰蒂很脆弱,這4種異常表現不能忽略,別不好意思了
    女性陰蒂很脆弱,這4種異常表現不能忽略,別不好意思了!1、陰蒂腫瘤說起這個可能很多女性朋友都不相信,但是女性朋友的陰蒂確實非常的脆弱,很有可能出現腫瘤,一開始很多人覺得陰蒂上出現了一個小動畫,並不再覺得這可能是毛囊炎或者是上火引起的,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這個小腫塊越長越大,摸起來比我偷偷的感覺,但是,卻極容易感染出血,這很有可能就是陰蒂腫瘤
  • 出現這4種表現,可能是抑鬱症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失眠或過度嗜睡 抑鬱症患者失眠是因為長期處於消極狀態,神經遞質方面出現失衡,導致神經衰弱,出現失眠。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易怒、易暴躁 暴躁、易怒是抑鬱症的典型表現,尤其在青少年身上尤為突出
  • 「我的孩子患了抑鬱症,我卻不重視」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抑鬱症患者是孩子,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重視,以為自己的孩子,只是壓力大而已。    但是孩子不會自我調節,不懂得如何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如果不及時疏導,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出現。  Nikki Webber 是一名黑人女性。  她從小也被教育,千萬不能對別人展露脆弱。所以,在她被診斷為抑鬱症後,她一度不承認這個事實,覺得自己脆弱,情緒低落,扛不住壓力,是件十分羞恥的事。
  • 抑鬱症絕不能輕視,患抑鬱症有這幾個表現?很多人忽視了
    不少人關於抑鬱症有著很多的不解,我們也常常看到有抑鬱症的人都會有自殺的傾向,甚至還有很多明星得了抑鬱症後,最後選擇自殺,令人唏噓不已。因此,絕不能輕視抑鬱症。抑鬱就是抑鬱症嗎?而抑鬱症就是一種精神類的疾病,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都認為抑鬱症只是患者自己想不開而已,其實這就是對抑鬱症的誤解,抑鬱症同發燒感冒一樣,都是一種疾病,是需要治療的。患者的情緒低落也不是一時的,是長時間且身體和精神都會發生一些變化,甚至會出現幻覺等等。
  • 多少人有了抑鬱症而不自知?這6種異常表現,佔一半就要警惕了!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但是所面對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相信大家會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夠看到一些明星患上抑鬱症的新聞報導;對此很多人認為,只有那些處於各行各業風頭浪尖的集千萬種壓力的人才會患上抑鬱症,如果你要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朋友表示自己已經被家裡的調皮小子氣死了,原以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能夠輕鬆一些。可是事與願違,只不過是父母的幻想,孩子越是長大,"壞習慣"也越多,家長也是在無時無刻不教育孩子,似乎越管越亂,現在的孩子打不得、也罵不得,自己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了。有多數家長都發現在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孩子的壞習慣也越來越多,多數孩子喜歡整天往嘴巴裡塞東西,家裡也弄得亂七八糟。
  • 微笑抑鬱症你聽說過嗎?若有這3種表現,說明你真的不開心
    抑鬱症就是常見的心境障礙,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多有顯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現,這是大部分抑鬱症患者會有的身體表現,但是,少部分的抑鬱症患者屬於微笑抑鬱症,在發病過程中,很難通過外表的表現來察覺到疾病的苗頭,這些患者往往會有微笑來掩飾自己的病情,沒有經驗的人可能察覺到這些人有抑鬱症在威脅健康。
  • 抑鬱傾向的人,4句話常掛嘴邊,不要認為很正常
    因為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可能走在過去人們對於這種症狀並不是特別的關注,可是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抑鬱症患者選擇輕生的新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讓人不得不重視。前段時間有一組數據的公布令人難以置信,我國抑鬱症患者高達9,500萬。
  • 心理學家表示:患上抑鬱症的人,一般會出現這6種症狀表現
    最近幾年抑鬱症患者的人數在不斷的上升,根據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抑鬱症患者人數有將近3億之多,在我們國家有將近9500萬,然而這麼龐大的數目中每年有將近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因為抑鬱症所自殺,這種疾病可以說是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第二大疾病了,輕度的患者可能只是情緒上有問題,但是重點的患者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
  • 抑鬱症不只是情緒低落,若經常有這5種跡象,你可能已經病了
    相比之前來講,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與此同時壓力也更大了,而長時間的處於強壓下面,讓人越來越不開心,甚至會出現心理疾病,而大家最熟知的就是抑鬱症。簡單來說,抑鬱症屬於心理障礙,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不開心。
  • 狗狗出現這幾種表現,千萬不要摸它!否則後果很嚴重
    狗狗出現這幾種表現,千萬不要摸它!否則後果很嚴重狗狗們非常的可愛,忠誠,都說 狗狗是人們最好的朋友,所以狗狗們憑藉著自己的外表還有自己的性格受到了我們人們深深的喜愛。我們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養狗,並且我們主人們經常會把狗狗們當作我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 孩子。
  • 懷孕後有這3種表現,暗示胎兒可能發育不良,這一種常被孕媽忽略
    當初上班是多掙了幾千塊,但寶寶沒能健康的出生在保溫箱裡多住了幾天,好幾萬又花出去了,這簡直是得不償失。其實小佳孩子的這種營養不足,還是比較輕微的。很多嚴重的胎兒,甚至不能夠挨到出生的那一刻,就直接胎死腹中,所以了解寶寶在肚子裡面是否有營養不良非常重要。 那胎兒營養不良時可能會有哪些表現?
  • 如果出現3個表現,還是別忽略了
    如果出現3個表現,還是別忽略了。其實孕婦在懷孕之後會出現很多的生理變化,這是因為孕婦體內的激素會因為懷孕而出現改變。其中一個變化大概所有的孕婦都能夠體驗到,那就是懷孕之後內褲總是溼溼的,那麼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正常的現象呢?其實,你媽媽懷孕之後內褲溼溼的,是因為孕媽媽體內的子宮和盆腔供血量增加,所以就會導致私處的分泌物增加。
  • 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千萬別當這3種爸爸,容易「毀」了孩子
    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千萬別當這3種爸爸,容易「毀」了孩子 父親在家庭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同時父親的價值觀、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調查發現由父親親自教導帶大的寶寶其智商相對比較高,以後走向社會更容易擔負責任,也更容易成功,但是相對如果父親的教育不恰當卻是會毀了孩子,對孩子的一生都將造成影響。
  • 常說這5種口頭禪的人,很大概率有暴力傾向,不要被蒙蔽
    早些年由梅婷馮遠徵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安嘉和表面上溫文爾雅,實際上卻是一個具有家庭暴力的丈夫,有一次他家暴妻子的畫面被鄰居拍了下來,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形象和將來的仕途,安嘉和將其害掉,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他走上了不歸路,暴虐再次升級,整個人也變得心狠手辣。
  • 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智商高,尤其是第一種!
    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生就會哭,是與生俱來的的一種能力。3、孩子繼續嘗試讓母親與自己互動,但是母親仍然面無表情。父母跟孩子的互動,對孩子的情緒和心智發展尤為重要。千萬不要吝惜孩子的笑顏,那是孩子聰明的表現,錯過了也就沒有了。聰明的孩子通常模仿能力強,學習的速度比同齡孩子快。體現在這幾個方面:模仿早、專注力、記憶力、好奇心。有的媽媽會發現,自家的小朋友不知不覺中在模仿自己。
  • 超越抑鬱的「微笑抑鬱」,常常會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沒有
    導語:現代社會,很多人都面臨著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有些人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調節就會變成抑鬱症,但仍有很多人認為抑鬱症不過自己太過矯情,現在抑鬱症已經位列影響中國人健康疾病的第二名,大家必須要對抑鬱症重視起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