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講好「中國靈芝」故事 | 封面人物

2020-12-23 中新網福建

  李曄

  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

  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

  中國食用菌協會藥用真菌委員會主任委員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武夷山脈三江源頭,李曄以福建浦城縣「仙樓山」為起點,繪就「仙草事業」藍圖,故得名「仙芝樓」。

  李曄,一面在浦城打造後方的生態靈芝種植基地,一面在福州建立產品研發中心,以此保障從種植源頭到系列成品每一環節的嚴絲合縫。

  結緣靈芝32年

  聯合國南南合作特別貢獻獎、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中國品牌企業創新人物等等,這一系列殊榮的背後,是李曄對靈芝的孜孜以求。

  李曄與靈芝的緣分,可以從1989年的第一口靈芝茶說起, 那年夏天,他為了給奮戰期末考的舍友補一補、解解乏,摘了兩朵實驗室培育的靈芝,煮了一壺靈芝茶和宿舍同學分享,靈芝從此在他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專業課老教授只說靈芝對身體很好,可沒說靈芝會苦成這樣!人生第一口「芝」味直教李曄永生難忘,而這令人難忘、初學有成的1989,也成了他註記自己邁向靈芝路的原點。至此,李曄開始走上了鑽研靈芝的道路……

  1999年,「仙之樓」與「仙芝樓」商標先後問世;2001年,李曄在福州創立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第一個國家保健食品批文,同時在浦城縣大力推廣有機種植……目前,仙芝樓已布局100多個城市,開設100多家直營、加盟專賣店,擁有5000多個仙芝樓聯盟專櫃,並成功進駐多家海內外知名藥店、醫館。

  「有機」打開品質的差異化

  在與李曄的交談中,他提到最多的詞眼就是「有機」。

  國內經營靈芝生意的企業大大小小有1000餘家,但最早清醒認識到「有機」重要性的當屬仙芝樓。其實在早年間,國內民眾對於「有機」的概念相當模糊甚至茫無所知,仙芝樓又為何多此一舉拉高生產成本呢?

全新仙芝生物科技研發中心

仙芝樓靈芝產品在2020進博會上展出

2015年仙芝樓被聯合國工發組織授牌「食藥用菌種植加工技術示範基地」

2014年仙芝樓在美國華盛頓被授予「南南合作特別貢獻獎」

2020年由仙芝樓承辦的孢子粉國家標準修訂啟動會

2018年入選全國首批「三無一全」品牌藥材基地

2020年2月17日,仙芝樓向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捐贈愛心靈芝產品

李曄舊照

仙芝樓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務產業新銳行動」

  這就是掌舵人李曄的先見之明。仙芝樓早期靠靈芝出口起家,長期與海外客戶打交道,李曄見識到「有機」在海外的熱銷,也明白「有機」必將是未來的趨勢,因此十幾年前就預判性地緊抓「有機」方向,既規避產品質量風險,也能開拓國內外市場。

  那麼,如何才能保證靈芝的產品質量?李曄的答案是從源頭做好管控,建立「從山林到產品」的有機靈芝全產業鏈可追溯體系。

  自 2006 年起,仙芝樓就率同業之先,以國際有機標準種植靈芝,連續15年同時通過全球 GAP(良好農業操作規範)以及中國、美國、日本、歐盟四大國際有機認證,更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認定的「食藥用菌種植加工技術示範基地」。在每年第三方權威機構多達300多項的農殘檢測中,仙芝樓靈芝的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

  如今,這片靈芝基地還是2018年全國首批「三無一全」品牌藥材基地,即無硫加工、無黃麴黴素汙染、無公害標準化種植及全程可追溯。

  質量的保證帶來了品牌效應,仙芝樓先後獲評「中國馳名商標」和「武夷山水」品牌。作為國內第一家在武夷山脈閩江源頭自建基地的靈芝企業,仙芝樓讓有機靈芝在新時代有了全新演繹。

  「科技創新」賦予品牌活力

  「企業要做大做強,比拼的不僅是企業規模、產品質量等硬實力,更要注重科技創新和品牌軟實力建設,才能在保持差異化發展的同時繼續往前走。」

  在李曄看來,沒有什麼比「創新」更富有品牌活力的了。在他的帶領下,仙芝樓始終將自主創新與產學研相結合,不僅建立了兩大國家級科研中心,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建立了靈芝行業的首個院士工作站,圍繞項目與人才培養展開深度合作,不斷創新靈芝藥理、技術方面的研究。截止目前已獲得了25項國家發明專利,覆蓋靈芝栽培、質量控制、深加工技術、產品開發等各個核心環節。特別是在孢子粉破壁、靈芝水提取/醇提取、有效成分分離、孢子油萃取等技術領域,都有著業內領先的科研實力。

  如今的仙芝樓不僅是首個孢子粉國家標準的主導制定者,還是靈芝提取物、靈芝孢子油等國際商務標準的領銜制定者和參與制定者,累計參與制定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多達15項。

  在談到現有的科技成果時,李曄還特別提到,仙芝樓去年承擔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閩產高品質道地中藥材靈芝規範化種植及精準扶貧示範研究」項目。據他介紹,這個項目是福建省首次承擔的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實現了「靈芝」品類在該領域研究上升到國家層面的「零」突破。

  「一帶一路」上的靈芝文化

  仙芝樓的系列有機靈芝原料及深加工產品,最早出口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現在已出口到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及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靈芝文化的世界展示窗口。

  當前,福建正全面加快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而浦城更是中國有機靈芝的起源地和核心產區,無疑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這一切也在李曄的規劃之中,近些年一直與海外各國的企業家頻繁互動,將中醫藥靈芝文化成果逐步推廣到全球。

  2009年以來,作為全國靈芝出口龍頭企業,仙芝樓積極參與南南合作,先後舉辦不同類型的國際食用菌技術培訓班30餘次,不僅為全球培育數百位食藥用菌栽培和管理人才,更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並通過該產業帶動發展中國家就業和經濟發展。憑藉多年來在促進南南合作及三邊合作的突出貢獻,2014年仙芝樓在全球南南發展博覽會上榮獲「聯合國南南合作特別貢獻獎」。

  為了更好更生動地傳承中國傳統靈芝文化,2016年11月,仙芝樓舉辦「2016國際靈芝大會」, 並首次將國樂、國畫和國藥進行創新結合,用全新的視覺向世界展示中國靈芝深厚的文化沉澱。2017年起,仙芝樓連續三年舉辦國際規模的靈芝文化節,通過論壇、沙龍、音樂、旅遊、文學、攝影、剪紙、美食等形式豐富的子活動,將傳統靈芝文化與健康生活締結起來。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中國的好靈芝,還要做世界的好靈芝。」自2018年起,仙芝樓海外分公司GanoHerb就連續三年受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世界500強企業和龍頭企業同臺亮相,以全新形象展示仙芝樓的國際品牌魅力。

  2020年9月16日,作為中國靈芝產業中的龍頭企業,仙芝樓成功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務產業新銳行動」,未來,將與新華社深入合作一同致力於將中國靈芝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達則兼濟天下

  作為福建南平首批「武夷山水」公共品牌授權使用者,仙芝樓靈芝在2019 年連續三度進京品鑑,併入選2019「一縣一品」品牌強縣經典案例。

  仙芝樓很早就積極投身浦城打贏脫貧攻堅戰中,2009年仙芝樓在南平浦城成立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標準化靈芝示範基地、菌包生產車間、中藥飲片生產車間的仙芝科技產業園,推動靈芝產業升級。同時,為貧困戶免費提供菌包,降低貧困戶的種植成本,並且通過派駐技術人員,對靈芝種植戶進行培訓,提升種植戶的種植技術,且採取保護價收購措施,幫助貧困戶真正脫貧。

  2017年起實施的產業扶貧項目覆蓋全縣11個鄉鎮,惠及貧困戶210戶。近年來,仙芝樓還用「市場+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種植模式發展靈芝特色扶貧產業,2019年帶動農民1000多戶,其中貧困戶400餘戶,實現了每戶每年平均增收1萬多元。

  「我們在浦城仙陽鎮殿基村等地建立1000多畝靈芝基地,帶動貧困戶1000戶,每戶每年增收1萬多元,幫助他們擺脫貧困。」李曄表示,仙芝樓在做好自主品牌建設的同時,還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以品牌效益、產業效益支持革命老區縣脫貧攻堅。

  同時,仙芝樓也在浦城積極推動靈芝文化與旅遊、健康產業、綠色農業的有機融合,通過發力第三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如每年舉辦的會員基地遊活動和定期舉辦的「南南合作」食用菌培訓班活動,為各鄉鎮的靈芝基地帶來觀光人潮,將浦城薏米、剪紙等浦城特產推廣和銷售出去。

  此外,仙芝樓還承辦了中國癌症基金會「囊螢計劃」福建南平項目,通過聚集社會愛心的點點「螢光」,幫助中國貧困癌症患者家庭的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該計劃針對貧困癌症家庭子女,大學期間每人每月提供500—800的現金資助。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李曄又第一時間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組織籌集醫用口罩、潔淨服、一次性手套、靈芝健康產品等物資,通過中國癌症基金會、福建省慈善總會、福建浦城縣紅十字會等機構定向捐贈給援鄂醫療隊、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當地政府部門等,幫助他們增強免疫力,對抗病毒、更好地投身疫情防疫戰。截至目前,已累計捐贈口罩27000隻、手套2000雙、潔淨服20套、靈芝健康產品約500萬元、人民幣10萬元。

  實際上,專注於靈芝健康事業的仙芝樓,歷來也將救困扶貧作為自身的社會責任,自2009年起先後與福州、南京、北京等地的康復協會建立幫扶公益機制,每年為大病貧困家庭贈送愛心孢子粉。

  2020年8月,仙芝樓與福建新聞廣播先後聯手打造「共享大醫生」「名醫面對面」兩大公益直播平臺,大力倡導「治未病」的健康理念,架起醫患溝通的橋梁,讓更多三甲名醫走出醫院,幫助更多百姓解決看病難題。

  李曄說,當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就會想要盡公司所能回饋社會,這是企業家的一份責任。他也呼籲更多的愛心企業和社會力量能加入到慈善行動中,做有愛、有擔當的中國企業。

【責任編輯:趙樸煜

相關焦點

  • 李曄:講好「中國靈芝」故事
    結緣靈芝32年聯合國南南合作特別貢獻獎、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中國品牌企業創新人物等等,這一系列殊榮的背後,是李曄對靈芝的孜孜以求。
  • 仙芝樓李曄:以品質創新立足,推動中國靈芝品牌化、國際化
    以科技為動力 做好靈芝系列產品開發李曄表示,靈芝在中國雖然歷史悠久、地位崇高,在醫學古籍《神農本草經》中的排名甚至在人參、蟲草之前,堪稱「百草之王」。但人們對靈芝的認知度遠不及人參等大眾藥材。一方面,因為靈芝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所以在過去十分稀缺,非常珍貴。
  • 浦城靈芝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
    仙芝樓將圍繞「品牌建設和企業創新發展」與新華社展開深入合作,一同致力於將中國靈芝民族品牌推向世界。品牌,是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此次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是對仙芝樓品牌在中國靈芝行業領域龍頭地位的肯定。與新華社的強強聯手,將進一步提升「仙芝樓」的品牌價值和品牌實力,更好地展現中國靈芝的品牌魅力。
  • ...重點研發項目推進會在京開幕|中醫藥|中藥|靈芝|中藥材|中國...
    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原副主任肖詩鷹對本次推進會的舉辦表示祝賀。他說,建設道地藥材基地,一定要強化質量監管,促進閩產中藥高質量發展,是振興中醫藥文化的重大舉措,意義重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陳榕虎也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藥產業要真正實現「國際化」,必須緊跟新時代,把中醫藥精粹傳承好、發展好,總結更多普惠民眾健康的技術、方法、理論和藥物。
  • 這場靈芝人的學術研討會大咖雲集
    自上世紀70年代早期,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的林志彬教授,率先進行靈芝的藥理作用研究。50年來,林志彬教授一直引領靈芝研究的發展方向,極大地推動了中國乃至世界對靈芝的藥理作用研究和臨床應用,帶動了相關產品和產業的發展,並培養了一批靈芝領域學界和業界的人才,讓靈芝在大健康領域大放異彩。
  • 講好雅安雨城故事 封面新聞雨城頻道今日上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葉海燕雅安市雨城區,因降水豐富得名「雨城」。26年前,中國第一張都市報——《華西都市報》創刊,開創了中國的都市報時代。《華西都市報》與雅安雨城區相守相知,見證著雨城區的每一次蝶變。6年前,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打造、華西都市報融合轉型的新型主流媒體——封面傳媒成立,帶著雅安雨城區的故事走上「雲端」,成為億萬年輕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你的故事可以「有價」 !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來了!
    >今年,「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深入推進地方分站賽,舉辦中國抗疫故事、決戰脫貧攻堅、冬奧等系列主題賽,並推出大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形成「地方分站賽+系列主題賽成都(龍泉驛)賽區徵集活動雲上啟動,宣告「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首次落腳成都。在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國際傳播處處長謝敏看來,今年的「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主題定為「共同命運·守望前行」,在這個背景下,來講成都提振信心與希望,合作與發展的故事,正當其時。
  • 演員李曄:話劇《哥本哈根》「抉擇」中的辯證思考
    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李曄 飾演海森堡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話劇《哥本哈根》將於2020年9月12、13、15、16、17、18、19、20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大劇場上演。「哥本哈根之謎」「超越不確定性」的力量話劇《哥本哈根》由英國劇作家麥克·弗雷恩創作。劇作完成於1998年。
  • 電影頻道《封面》今晚開播 老一輩電影人講「我的電影故事」
    為記錄、定格我國電影藝術家珍貴影像,向與新中國同齡的老一輩電影人致敬,CCTV-6電影頻道從9月1日起,每日20:10播出70集電影系列人物專題節目《封面——我的電影故事》。節目拍攝採訪了70位七十歲以上電影藝術家,一段段口述「我的電影故事」串起新中國銀幕往事。
  • 「靈芝新聞網」對第二屆中國靈芝大會特別報導:功效當後盾,消費需求打先鋒,靈芝才走得進千家萬戶──2016第二屆中國靈芝大會的啟發
    參加完為期三天的第二屆中國靈芝大會之後,第一個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靈芝如何走下神壇,走進千家萬戶〞專題討論帶來的啟發。因為臺上六位〝非靈芝產業出身〞的營銷專家,切中要害地指出,為什麼靈芝產品的銷售其實亟需加強。原來「把靈芝做好」是一套邏輯,「把靈芝賣好」又是另一套邏輯,兩者各有專業。要讓靈芝走進千家萬戶,必須有「銷售力」和「產品力」互為表裡,缺一不可。
  •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紅盒)平裝禮盒封面和內頁欣賞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本書價廉物美,採用函裝平裝本,選取了李廣、張騫、文成公主、戚繼光、李時珍、林則徐等20位中國古代有影響力又廣為稱頌的歷史人物,欣賞本套專輯,一方面能欣賞老畫家們細膩精湛的畫風,同時又能了解中國人不可不知的著名歷史人物
  • 李曄:深圳讓我成長為更好更強大的自己
    今天登場的,是李曄。 李曄:這個題目好「煽情」,看著都氣血翻湧,感慨萬千。於我而言,海上世界是我在深圳嘗到的第一個「甜頭」,一隻雪糕打上海來的。那時候,海上世界只有明華輪孤單單棲在海裡。之後真正搬來深圳,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跑聚集在蛇口的各服裝公司,還去海上世界,吃正宗西餐,逛外貿小店,買真絲襯衫,然後順著長長的海堤散步,女媧補天的雕塑佇立在海中間……嗯,對,現在它們都「上岸」了!
  • 清明節,講好三個中國故事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清明節,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引領學生共同緬懷先烈、慎終追遠、寄託哀思,匯聚起更加強大的民族力量。對各級教育部門來說,今年清明節的教育活動也應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借鑑網絡祭祀活動做法,從形式到內容進行一系列的變革,從而讓學校不會因疫情取消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教育活動。
  • 幸福來靈芝獲評「中國靈芝十大品牌」
    近日,福建幸福生物科技的靈芝產品獲評「中國靈芝十大品牌」殊榮。本次評比中,全國食用菌主產優秀基地縣、優秀品牌紛紛亮相此次活動評選,幸福生物科技憑藉良好的市場口碑、優質的靈芝產品以及貼心的個性化服務,在中國所有參評靈芝品牌中脫穎而出。
  • 做講故事的人,用民間力量講好中國故事
    ——中宇力度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故事是時代命題,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使命——主席2018
  • 徐光慶、李曄夫婦舉辦原創作品音樂會謳歌抗疫英雄
    8月18日,揚州職業大學音樂伉儷徐光慶、李曄舉辦主題為「在春天來臨的時候」抗疫歌曲原創作品音樂會,以弘揚主旋律,謳歌抗疫一線的英雄、醫護工作者和作出貢獻的社會各界人士。其中《牽引奧林匹克風》獲得奧運歌曲徵集比賽全國銅獎,《銀杏》《給夢一把梯子》獲得江蘇省大學生藝術展演合唱比賽作品一等獎,《雛燕高飛的時候》《女孩》先後獲得全國校園歌曲徵集比賽銅獎和銀獎,《好哥哥我們回家鄉》獲得包括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長三角城市匯演作品二等獎等八項大獎。此外,在《歌曲》《湘江歌聲》等雜誌上發表作品數十首,歌曲《黃燦燦的油菜花》《家鄉的歌》在2019年央視音樂頻道播出。
  • 上海配音界四大花旦之一——李曄
    李曄,上海人,女性配音演員、配音導演。被譽為上海配音界「四大花旦」之一。聲線柔美多變,曾演繹各年齡層的角色,從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到溫柔純潔的少女,再到成熟穩重的中年婦女,亦或者年少男孩,均能勝任。李曄從小在藝校和話劇培訓班學習,同時也是上海電視臺少兒演播組的成員。所以很早就有錄製經驗,與同齡且都同為配音演員的好友馮駿驊老師和金鋒老師在小學時就成為了「棚蟲」。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成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昨晚(5月17日),《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1套黃金時間播出,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新航道「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榮獲「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潘教授一直關注和支持著新航道的發展,並親任新航道「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帶領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介紹中國。對於他的獲選,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第一時間發出賀信,表達祝賀。尊敬的潘維廉教授:欣聞您榮膺「2019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消息,新航道所有師生及員工倍感榮耀和振奮。在此,謹向您及家人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
  •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進入新世紀以來,近16年的探索,數量驟增,高票房動畫大片接連出現,只要突破「講故事」的瓶頸,在未來十年必定能迎來國產動畫第三個輝煌期。進入新世紀,中國動畫電影也出過一些能把故事講好的口碑之作,如麥兜系列、《藏獒多吉》《風雲決》等,但這樣的佳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數。
  • 鄭州高新一中第一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活動舉行
    《穆桂英掛帥》講述了為國家安危的老年穆桂英披上舊日的鎧甲,滿懷豪情擂響出徵戰鼓的故事。武亦涵通過豫劇形式開啟了講好傳統文化及民族精神故事的壯麗篇章。在場掌聲不斷,紛紛驚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裡,我們擁有講好中國故事的豐富資源。本次活動主體環節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