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
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
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
中國食用菌協會藥用真菌委員會主任委員
閩商雜誌-閩商網訊(陳麗媛/文 孟吳強/圖)「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武夷山脈三江源頭,李曄以福建浦城縣「仙樓山」為起點,繪就「仙草事業」藍圖,故得名「仙芝樓」。
李曄,一面在浦城打造後方的生態靈芝種植基地,一面在福州建立產品研發中心,以此保障從種植源頭到系列成品每一環節的嚴絲合縫。
結緣靈芝32年
聯合國南南合作特別貢獻獎、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中國品牌企業創新人物等等,這一系列殊榮的背後,是李曄對靈芝的孜孜以求。
李曄與靈芝的緣分,可以從1989年的第一口靈芝茶說起, 那年夏天,他為了給奮戰期末考的舍友補一補、解解乏,摘了兩朵實驗室培育的靈芝,煮了一壺靈芝茶和宿舍同學分享,靈芝從此在他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專業課老教授只說靈芝對身體很好,可沒說靈芝會苦成這樣!人生第一口「芝」味直教李曄永生難忘,而這令人難忘、初學有成的1989,也成了他註記自己邁向靈芝路的原點。至此,李曄開始走上了鑽研靈芝的道路……
李曄舊照
1999年,「仙之樓」與「仙芝樓」商標先後問世;2001年,李曄在福州創立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第一個國家保健食品批文,同時在浦城縣大力推廣有機種植……目前,仙芝樓已布局100多個城市,開設100多家直營、加盟專賣店,擁有5000多個仙芝樓聯盟專櫃,並成功進駐多家海內外知名藥店、醫館。
「有機」打開品質的差異化
在與李曄的交談中,他提到最多的詞眼就是「有機」。
國內經營靈芝生意的企業大大小小有1000餘家,但最早清醒認識到「有機」重要性的當屬仙芝樓。其實在早年間,國內民眾對於「有機」的概念相當模糊甚至茫無所知,仙芝樓又為何多此一舉拉高生產成本呢?
這就是掌舵人李曄的先見之明。仙芝樓早期靠靈芝出口起家,長期與海外客戶打交道,李曄見識到「有機」在海外的熱銷,也明白「有機」必將是未來的趨勢,因此十幾年前就預判性地緊抓「有機」方向,既規避產品質量風險,也能開拓國內外市場。
那麼,如何才能保證靈芝的產品質量?李曄的答案是從源頭做好管控,建立「從山林到產品」的有機靈芝全產業鏈可追溯體系。
自 2006 年起,仙芝樓就率同業之先,以國際有機標準種植靈芝,連續15年同時通過全球 GAP(良好農業操作規範)以及中國、美國、日本、歐盟四大國際有機認證,更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認定的「食藥用菌種植加工技術示範基地」。在每年第三方權威機構多達300多項的農殘檢測中,仙芝樓靈芝的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
2015年仙芝樓被聯合國工發組織授牌「食藥用菌種植加工技術示範基地」
如今,這片靈芝基地還是2018年全國首批「三無一全」品牌藥材基地,即無硫加工、無黃麴黴素汙染、無公害標準化種植及全程可追溯。
2018年入選全國首批「三無一全」品牌藥材基地
質量的保證帶來了品牌效應,仙芝樓先後獲評「中國馳名商標」和「武夷山水」品牌。作為國內第一家在武夷山脈閩江源頭自建基地的靈芝企業,仙芝樓讓有機靈芝在新時代有了全新演繹。
「科技創新」賦予品牌活力
「企業要做大做強,比拼的不僅是企業規模、產品質量等硬實力,更要注重科技創新和品牌軟實力建設,才能在保持差異化發展的同時繼續往前走。」
在李曄看來,沒有什麼比「創新」更富有品牌活力的了。在他的帶領下,仙芝樓始終將自主創新與產學研相結合,不僅建立了兩大國家級科研中心,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建立了靈芝行業的首個院士工作站,圍繞項目與人才培養展開深度合作,不斷創新靈芝藥理、技術方面的研究。截止目前已獲得了25項國家發明專利,覆蓋靈芝栽培、質量控制、深加工技術、產品開發等各個核心環節。特別是在孢子粉破壁、靈芝水提取/醇提取、有效成分分離、孢子油萃取等技術領域,都有著業內領先的科研實力。
如今的仙芝樓不僅是首個孢子粉國家標準的主導制定者,還是靈芝提取物、靈芝孢子油等國際商務標準的領銜制定者和參與制定者,累計參與制定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多達15項。
2020年由仙芝樓承辦的孢子粉國家標準修訂啟動會
在談到現有的科技成果時,李曄還特別提到,仙芝樓去年承擔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閩產高品質道地中藥材靈芝規範化種植及精準扶貧示範研究」項目。據他介紹,這個項目是福建省首次承擔的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實現了「靈芝」品類在該領域研究上升到國家層面的「零」突破。
「一帶一路」上的靈芝文化
仙芝樓的系列有機靈芝原料及深加工產品,最早出口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現在已出口到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及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靈芝文化的世界展示窗口。
當前,福建正全面加快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而浦城更是中國有機靈芝的起源地和核心產區,無疑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這一切也在李曄的規劃之中,近些年一直與海外各國的企業家頻繁互動,將中醫藥靈芝文化成果逐步推廣到全球。
2009年以來,作為全國靈芝出口龍頭企業,仙芝樓積極參與南南合作,先後舉辦不同類型的國際食用菌技術培訓班30餘次,不僅為全球培育數百位食藥用菌栽培和管理人才,更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並通過該產業帶動發展中國家就業和經濟發展。憑藉多年來在促進南南合作及三邊合作的突出貢獻,2014年仙芝樓在全球南南發展博覽會上榮獲「聯合國南南合作特別貢獻獎」。
2014年仙芝樓在美國華盛頓被授予「南南合作特別貢獻獎」
為了更好更生動地傳承中國傳統靈芝文化,2016年11月,仙芝樓舉辦「2016國際靈芝大會」, 並首次將國樂、國畫和國藥進行創新結合,用全新的視覺向世界展示中國靈芝深厚的文化沉澱。2017年起,仙芝樓連續三年舉辦國際規模的靈芝文化節,通過論壇、沙龍、音樂、旅遊、文學、攝影、剪紙、美食等形式豐富的子活動,將傳統靈芝文化與健康生活締結起來。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中國的好靈芝,還要做世界的好靈芝。」自2018年起,仙芝樓海外分公司GanoHerb就連續三年受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世界500強企業和龍頭企業同臺亮相,以全新形象展示仙芝樓的國際品牌魅力。
仙芝樓靈芝產品在2020進博會上展出
2020年9月16日,作為中國靈芝產業中的龍頭企業,仙芝樓成功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務產業新銳行動」,未來,將與新華社深入合作一同致力於將中國靈芝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仙芝樓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務產業新銳行動」
達則兼濟天下
作為福建南平首批「武夷山水」公共品牌授權使用者,仙芝樓靈芝在2019 年連續三度進京品鑑,併入選2019「一縣一品」品牌強縣經典案例。
全新仙芝生物科技研發中心
仙芝樓很早就積極投身浦城打贏脫貧攻堅戰中,2009年仙芝樓在南平浦城成立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標準化靈芝示範基地、菌包生產車間、中藥飲片生產車間的仙芝科技產業園,推動靈芝產業升級。同時,為貧困戶免費提供菌包,降低貧困戶的種植成本,並且通過派駐技術人員,對靈芝種植戶進行培訓,提升種植戶的種植技術,且採取保護價收購措施,幫助貧困戶真正脫貧。
2017年起實施的產業扶貧項目覆蓋全縣11個鄉鎮,惠及貧困戶210戶。近年來,仙芝樓還用「市場+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種植模式發展靈芝特色扶貧產業,2019年帶動農民1000多戶,其中貧困戶400餘戶,實現了每戶每年平均增收1萬多元。
「我們在浦城仙陽鎮殿基村等地建立1000多畝靈芝基地,帶動貧困戶1000戶,每戶每年增收1萬多元,幫助他們擺脫貧困。」李曄表示,仙芝樓在做好自主品牌建設的同時,還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以品牌效益、產業效益支持革命老區縣脫貧攻堅。
同時,仙芝樓也在浦城積極推動靈芝文化與旅遊、健康產業、綠色農業的有機融合,通過發力第三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如每年舉辦的會員基地遊活動和定期舉辦的「南南合作」食用菌培訓班活動,為各鄉鎮的靈芝基地帶來觀光人潮,將浦城薏米、剪紙等浦城特產推廣和銷售出去。
此外,仙芝樓還承辦了中國癌症基金會「囊螢計劃」福建南平項目,通過聚集社會愛心的點點「螢光」,幫助中國貧困癌症患者家庭的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該計劃針對貧困癌症家庭子女,大學期間每人每月提供500—800的現金資助。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李曄又第一時間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組織籌集醫用口罩、潔淨服、一次性手套、靈芝健康產品等物資,通過中國癌症基金會、福建省慈善總會、福建浦城縣紅十字會等機構定向捐贈給援鄂醫療隊、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當地政府部門等,幫助他們增強免疫力,對抗病毒、更好地投身疫情防疫戰。截至目前,已累計捐贈口罩27000隻、手套2000雙、潔淨服20套、靈芝健康產品約500萬元、人民幣10萬元。
2020年2月17日,仙芝樓向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捐贈愛心靈芝產品
實際上,專注於靈芝健康事業的仙芝樓,歷來也將救困扶貧作為自身的社會責任,自2009年起先後與福州、南京、北京等地的康復協會建立幫扶公益機制,每年為大病貧困家庭贈送愛心孢子粉。
2020年8月,仙芝樓與福建新聞廣播先後聯手打造「共享大醫生」「名醫面對面」兩大公益直播平臺,大力倡導「治未病」的健康理念,架起醫患溝通的橋梁,讓更多三甲名醫走出醫院,幫助更多百姓解決看病難題。
李曄說,當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就會想要盡公司所能回饋社會,這是企業家的一份責任。他也呼籲更多的愛心企業和社會力量能加入到慈善行動中,做有愛、有擔當的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