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四屆平遙國際影展看了15部新片

2020-10-19 北戴河桃廠電影修士會

如題,這是平遙國際影展辦的第四年,是我第二次去,去年的平遙非常冷,一直在下雨,我在電影宮裡凍得像個鵪鶉,匆匆看了幾部片就回北京了。

今年的平遙沒有去年冷,天氣一直挺好,節奏也很快,基本就是放片——發布會——論壇交流,來了很多演員,也沒什麼架子,就跟大家一樣都是觀眾來得,我好幾次看到廖凡、田壯壯、張大磊他們,當然還有不離不棄的科長和濤姐。

🍑待了一整周,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精力充沛,看了15部片子,還擼了無數隻貓。

這個數量還好,畢竟有的人一天5部。今年整體感覺就挺微妙的,有些特別沒勁的片子就略過,挑10部我印象比較深的講一下。

《由宇子的天枰》

劇本元素非常豐富:冷漠國民、畸形職場、混亂情感、校園霸凌、親子關係,而核心是「女性貧困」,原生家庭之殤、未成年性交、弱女援交、懷孕、育兒、工作等等困境,但巧妙的是地方在於形式是女性凝視,世界如此混亂,真相已經不重要了,由宇子經歷這一切「羅生門」,只能用眼睛和鏡頭無奈地記錄,感覺這幾年日影有意識塑造「伊藤詩織」這類女性,堅強而無所不能,只是大部分女性又沒有伊藤那般完美,她們會被工作、家庭、情感所束縛,正如搖擺不定的由宇子。除了一點問題,兩個半小時,真是拍得太長了!

《小事兒》

張元女兒自導自編自演,《看上去很美》2.0,長大的方槍槍和長大的寧元元談了一場戀愛。

小姑娘21歲,中戲表演系,但是已經能夠拍電影,有諸多大佬保駕護航,叔叔阿姨們全力支持,真是令人留下了檸檬精的淚水。

《平靜》

齊溪放空的時候,我也是,當她和觀眾搞映後Q&A,感覺在鄙視坐在現實世界觀眾席上昏昏欲睡的我,而當她聽著歌劇流淚的時候,我嚇壞了。

不過有一說一,女導演這次發掘了齊溪的極致溫柔,她太美了,值得一個影后。

《藍色列車》

頻出現的迪斯科舞曲和長鏡頭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會讓人覺得好有逼格好有品位,實質上跟《囧媽》差不多,人追尋過去的種種,可惜甚至沒有人一首《紅梅花開》這樣具備印象點的片段,那個一口東北大碴子味兒的俄羅斯人彼得洛夫有看點,但出場就5分鐘,剩下140分鐘全是老爺們兒的無病呻吟和裝腔作勢。《太陽照常升起》之後所有拍蘇聯情懷的中國導演都是給姜文提鞋。「大人玩的事,小孩兒玩不起」這句臺詞原樣返給張大磊。

《他與羅耶戴爾》

藏族公路音樂片,主線跟鄭均那部《搖滾藏獒》差不多,但底色還是《塔洛》那種傳統被現代衝擊的悲哀。進入西寧城區後的故事更自然點,但是有個誤解,西寧的繁華其實很空,所以牧區和城市的對比衝擊感並不夠強。

《荒野咖啡館》

其實挺有翁子光的調調,淡淡的欲望,詭異的浪漫,還有一個特別令人驚喜的地方,真正透視了西北的荒蕪與死寂,上一回看到如此表現還是史傑鵬的《玉門》。但是黃璐監製,懂?後半段完全瞎搞,對話不知所云,什麼去南方離人碎空流淚,腦殼痛。

《我們四重奏》

之前已經寫過了,裡面的主角許多和小海還給文章留了言。自由文藝工作者、農村大齡剩男、小縣城新婚夫婦、農民工子女四條線都特別完整,有很多非常自然的設計過渡了原本的苦難性,直說吧,中國電影的未來在紀錄片。

《野馬分鬃》

竟然是喜劇,#野馬分鬃#原來是監獄裡的一套體操.....當代北電廢物大學生的真實寫照。其實男主和女朋友那條線特別沒勁,男人的欲望是車子和女人,倒不如純拍錄音系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大鬧京圈,諷刺個徹底,結果第三幕居然是去內蒙補拍鏡頭,車燈前的做愛戲也沒做成,最後男主因為無照駕駛被逮捕xswl,感覺看了個寂寞。還有最後一段文藝旁白啥玩意兒?#李夢又演歡場女性#

《漢南夏日》

晃得頭暈,就是一個迷你春夏扮演的陰鬱少女和迷你黃軒扮演的腹黑少年因為共同的秘密維持了一段彆扭的關係,核心還是家庭關係,00後很缺愛,還是挺小清新的,真正發生的事情只有少女來了月經。

《不期而遇的夏天》

被童真的動畫片頭騙了,根本是農村殘酷物語,人間真實版《我和我的家鄉》,留守兒童倒沒什麼,主要觸碰到的是農村底層單身漢的苦悶生活,沒錢沒女人,要麼自毀要麼毀人,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計劃生育和新農村建設騙局。ps:代入片中女性的視角還挺嚇人的。

最後有幾個彩蛋,這次兩部最熱門的片子,我都沒看哈哈哈哈!

一個是《不止不休》,只有小範圍放映,一票難求,拿到了最佳導演,聽朋友反饋是表演大於劇本,白客的表現尤其亮眼,王大錘終於要支稜起來了。

本屆最大咖科長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因為安排太后面了,很多人都沒機會看,當然我也沒看,同樣據朋友反饋,很文學很浪漫,對於鄉村生活、鄉村經驗的一種回顧。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離開家鄉,離開小村莊,進入城市,到我們背後都有一個‌‌忘不了的地方,就是我們出發的地方,它塑造了我們今天的性格,塑造了我們今天行為方法,‌‌它是我們精神上重要的一個地方。‌餘華部分最有趣,似乎是本屆所有影片風格的集大成者。

這次影展還有兩部神片,我也沒看hhhh!

《伊比利亞的派對》和《紙騎兵》,據說刷新了中國電影的下限,還是不同維度的爛法,連畢志飛看了也要大呼內行,直喊冤屈。

尤其是《紙騎兵》,豆瓣短評把我笑yue了。

最後再說說桃這次參加平遙影展的感想吧,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要辦一個影展真的非常不容易,實在是沒有那麼多影片可以入圍,而且很多是匆匆製作完成,片子的種類確實沒有去年豐富,我還發現了一個華點,只要你的片子裡有縣城、舞廳、蘇聯、青春和宇宙元素,基本就可以入圍。

導致很多片跟拆盲盒一樣,同時充滿驚喜和驚嚇。加上這一次很多國外的主創沒有來到現場,是個遺憾。

但是就一個扶持青年導演的影展而言,我覺得賈樟柯和金主陌陌影業確實盡了最大努力,讓人們看到當代青年導演的現狀,他們的優勢和缺點一樣多。

不論好還是壞,我依舊願意看到新人、新片這種新鮮的東西源源不斷的出現在華語電影市場,所以明年,咱們平遙再見!

設計/視覺:YAN

明年見!

相關焦點

  • 第四屆平遙國際影展「瘦身」致敬電影誕生125周年
    中國導演賈樟柯9日在山西晉中平遙古城說。賈樟柯作為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創始人,詳細解讀了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策展情況和影展亮點。為順應疫情要求,電影展適當「瘦身」,取消了往屆的「影展之最」和「類型之窗」單元,以及教育模塊的「平遙一角」,但臥龍和藏龍單元展映影片有所增量。
  • 賈樟柯解讀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亮點
    10月9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在開幕前夕開放媒體探班,電影展創始人賈樟柯在平遙電影宮論壇空間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本屆電影展的精彩亮點,深度解讀電影展策展及籌備情況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將於10月10日至10月19日在擁有2700年歷史的平遙古城舉行。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相關亮點:178天,125年「178天,125年」是此次平遙電影展「開幕片映前特別活動」的主題,2020年是電影誕生的第125年,卻因新冠疫情被迫停工178天。
  • 賈樟柯解讀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亮點 致敬每一個熱愛電影的人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賈樟柯發言10月9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在開幕前夕開放媒體探班,電影展創始人賈樟柯在平遙電影宮論壇空間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本屆電影展的精彩亮點雖取消了往屆的「影展之最」和「類型之窗」單元,以及教育模塊「平遙一角」,但平遙國際電影展適當增加了臥龍和藏龍單元展映影片數量。第三,第四屆電影展堅持高水準的選片、產業模塊與學術活動。本次回顧展關注「南斯拉夫時代塞爾維亞新電影」,多部修復影片更是自1992年後首次與觀眾見面。
  •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官方片單公布,電影從來不是孤城
    作者 / 無念萬眾期待,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終於公布了它的官方片單然而賈樟柯導演卻卻早早地公布了平遙的舉辦時間,既是一份美好的期待,也像是和所有人立下了一個約定:當影院的那束光重新亮起時,也是你我重逢之時。
  •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揭曉各項榮譽
    央廣網晉中10月19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潘虹 武佳麗)近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特別活動「榮譽之夜」在平遙電影宮舉辦,各項榮譽得主揭曉,電影《八佰》被授予「2020獎」。第四屆平遙電影展新增獎項「2020獎」,這一獎項每隔十年頒出,主要鼓勵具有時代開拓意義,對中國電影發展具有貢獻的電影作品。本次十年一度的重磅大獎頒給了影片《八佰》,主創人員王中磊、梁靜、張譯、魏晨現身領獎。
  •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
    時光網訊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於山西晉中平遙古城內的平遙電影宮拉開帷幕。開幕當天,開幕片映前特別活動、影片放映、電影人學術活動、新聞發布會精彩紛呈,平遙國際電影展各項榮譽評審亮相新聞發布會;導演田壯壯在「小城之春」舉辦「小城又逢春」大師班,「影迷嘉年華」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主創現身新聞發布會和映後見面,修復版「南斯拉夫時代塞爾維亞新電影」《當愛已成往事》
  • 想去平遙國際影展看片嗎,趕緊給賈樟柯打call
    10月9日下午,2017平遙國際電影展在北京三裡屯CHAO藝術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本屆影展入選片單,馮小剛新作《芳華》將作為開幕片,拉開平遙國際電影展帷幕。此外,今年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影片《魔方》(The Square)、美國大師理察·林克萊特新片《最後的旗幟》、北野武最新力作《極惡非道·最終章》等年度重量級影片均赫然在列,而「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百年誕辰回顧展」的10部最新修復版展映影片也將在平遙集中亮相。
  •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 致敬電影工作者
    評審團齊亮相平遙國際電影展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各大評審團於開幕日當天正式揭曉,羅伯託·羅西裡尼榮譽、費穆榮譽、發展中電影榮譽、陌陌·平遙創投榮譽評審團代表評審相繼在新聞發布會和映前特別活動中亮相
  •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來啦!為什麼每一屆主題海報都這麼好看
    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式開幕。這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共5個官方展映單元:「臥虎」「藏龍」「首映」「從山西出發」「回顧」,總計展映影片53部。平遙國際電影展創始人賈樟柯說:「這是第一屆電影展,實際上,我們更願意稱它為『第零屆』。」
  • 平遙影展落幕,海水仍未變藍
    那個路口掛著費穆先生的像,我經常看……」說到這裡,話語中已帶哽咽,頓了一頓。這時候,臺下發出一陣長久的掌聲,是安慰可能也是宣洩。因為就在昨天,影展創始人賈樟柯宣布,他和他的團隊將退出平遙影展,下一屆開始平遙影展將交由平遙縣政府舉辦。
  • 《不期而遇的夏天》導演易寒:我喜歡站在孩子的角度引領觀眾看世界 | 第四屆平遙國際影展
    18日晚,平遙國際影展突然召開媒體群訪。影展創始人賈樟柯透露,這將是他和他的團隊最後一次主辦平遙影展,之後將交由平遙政府,另找其他團隊運作。入選了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別了,平遙!」連續兩年見證了平遙影展的芭姐也祝福平遙,祝福電影展可以越來越好。
  • 電影劇本《河州》入圍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
    本報訊 9月24日,由我州本土影片編劇、導演曾建貴編寫的東鄉語女性題材劇本項目《河州》成功入圍第四屆山西平遙國際電影展。電影展期間,入圍電影劇本項目將有機會獲得多項現金鼓勵,與電影投資方、發行方及影展節目策劃人等產業界人士一對一洽談,獲得支持和幫助。曾建貴,臨夏人,先後畢業於河北傳媒學院、北京電影學院。2016年赴捷克布拉格電影學院學習深造。
  • 平遙影展開幕|田壯壯:拍《藍風箏》我公然與電影局對抗
    文/motion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本屆影展評審團也終於公布陣容。當天,著名導演田壯壯親臨大師班,講述從影經歷,談及名作《藍風箏》的創作感受,並透露新片《鳥鳴嚶嚶》的製作進度。疫情之下,影展瘦身,選片受限受到疫情波及,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適當瘦身了部分單元內容,取消了往屆的「影展之最」和「類型之窗」單元,以及教育模塊「平遙一角」,但增加了「臥虎」和「藏龍」單元的展映影片數量。在回顧展方面,本屆關注「南斯拉夫時代塞爾維亞新浪潮電影」,多部修復影片更是自1992年後首次與觀眾見面。
  • 新聞丨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公布本屆電影展主題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公布本屆電影展主題為:「電影,從來不是孤城(Only Film…)」,並同步發布官方海報本屆影展將於10月10日-19日舉行。該片曾入圍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單元,並將在第33屆東京電影節展映。
  • 呂星辰主演電影《日光之下》入圍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競賽單元
    昨日,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新聞發布會正式召開,由梁鳴執導、呂星辰、吳曉亮等演員主演的電影《日光之下》入圍澳門影展的「新華語映像」的競賽單元,將與來自全球範圍內的五部佳片同臺競技。 「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及頒獎典禮
  • 行業需要平遙影展,平遙影展更需要「賈樟柯」
    國內影展存活之本——繞不過的放映許可平遙國際電影展並非是今年第一個出現意外問題的影展,今年年初,創立於2003年的中國獨立影像展正式宣布無限期停辦;據行業內人士透露,年中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也遇到一些波折,項目被喊停。
  • 2020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學術活動
    而2003年拍出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制服》之後,刁亦男總共執導過4部電影,均獲得國際電影界認可。《制服》和《夜車》將刁亦男推上了世界電影的舞臺,第三部影片《白日焰火》即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銀熊兩座大獎,《南方車站的聚會》則進一步確立了刁亦男的美學風格。
  • 賈樟柯退出平遙影展,沒想到我參加了一場告別聚會
    是的,科長要和平遙影展說再見了。10月18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倒數第二天,創始人賈樟柯宣布,明年開始不再參與平遙影展的相關工作,「今年是我們這個團隊做的最後一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誰能想到,這竟然是今年平遙影展最出圈的話題。
  • 李鴻其兩部新片入圍PYIFF 洪尚秀新片平遙影展首映
    網易娛樂10月15日報導 10月14日,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式進入第四天,依然亮點不斷。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站臺」單元最佳影片獎得主《幸福城市》和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入圍影片《空間》都在平遙電影宮新聞中心舉行了發布會。14日上午,塞爾維亞電影《空間》導演奧格根·格拉夫與製片人史蒂芬·伊萬西奇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 賈樟柯退出平遙影展,留下的不止是一地雞毛
    ,原因無他,只因在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結束之際,他突然宣布退出,以後的平遙影展將交由政府接管。皆因平遙影展與賈樟柯的努力是分不開的。2017年,平遙影展第一次在平遙古城舉辦,在縣城舉辦一臺國際級別的影展不容易,從政府關係,場地的選址和安排,國內外電影人的邀請,選片,以及當地工作人員的培訓,平遙影展都是一切從零開始的。之所以能夠在四年時間內成長為成熟的國際電影展,這與賈樟柯和其團隊的經驗分不開的,但也由於其民間性質,這四年來都是以「影展」命名,而不是冠以「電影節」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