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這是平遙國際影展辦的第四年,是我第二次去,去年的平遙非常冷,一直在下雨,我在電影宮裡凍得像個鵪鶉,匆匆看了幾部片就回北京了。
今年的平遙沒有去年冷,天氣一直挺好,節奏也很快,基本就是放片——發布會——論壇交流,來了很多演員,也沒什麼架子,就跟大家一樣都是觀眾來得,我好幾次看到廖凡、田壯壯、張大磊他們,當然還有不離不棄的科長和濤姐。
🍑待了一整周,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精力充沛,看了15部片子,還擼了無數隻貓。
這個數量還好,畢竟有的人一天5部。今年整體感覺就挺微妙的,有些特別沒勁的片子就略過,挑10部我印象比較深的講一下。
《由宇子的天枰》
劇本元素非常豐富:冷漠國民、畸形職場、混亂情感、校園霸凌、親子關係,而核心是「女性貧困」,原生家庭之殤、未成年性交、弱女援交、懷孕、育兒、工作等等困境,但巧妙的是地方在於形式是女性凝視,世界如此混亂,真相已經不重要了,由宇子經歷這一切「羅生門」,只能用眼睛和鏡頭無奈地記錄,感覺這幾年日影有意識塑造「伊藤詩織」這類女性,堅強而無所不能,只是大部分女性又沒有伊藤那般完美,她們會被工作、家庭、情感所束縛,正如搖擺不定的由宇子。除了一點問題,兩個半小時,真是拍得太長了!
《小事兒》
張元女兒自導自編自演,《看上去很美》2.0,長大的方槍槍和長大的寧元元談了一場戀愛。
小姑娘21歲,中戲表演系,但是已經能夠拍電影,有諸多大佬保駕護航,叔叔阿姨們全力支持,真是令人留下了檸檬精的淚水。
《平靜》
齊溪放空的時候,我也是,當她和觀眾搞映後Q&A,感覺在鄙視坐在現實世界觀眾席上昏昏欲睡的我,而當她聽著歌劇流淚的時候,我嚇壞了。
不過有一說一,女導演這次發掘了齊溪的極致溫柔,她太美了,值得一個影后。
《藍色列車》
頻出現的迪斯科舞曲和長鏡頭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會讓人覺得好有逼格好有品位,實質上跟《囧媽》差不多,人追尋過去的種種,可惜甚至沒有人一首《紅梅花開》這樣具備印象點的片段,那個一口東北大碴子味兒的俄羅斯人彼得洛夫有看點,但出場就5分鐘,剩下140分鐘全是老爺們兒的無病呻吟和裝腔作勢。《太陽照常升起》之後所有拍蘇聯情懷的中國導演都是給姜文提鞋。「大人玩的事,小孩兒玩不起」這句臺詞原樣返給張大磊。
《他與羅耶戴爾》
藏族公路音樂片,主線跟鄭均那部《搖滾藏獒》差不多,但底色還是《塔洛》那種傳統被現代衝擊的悲哀。進入西寧城區後的故事更自然點,但是有個誤解,西寧的繁華其實很空,所以牧區和城市的對比衝擊感並不夠強。
《荒野咖啡館》
其實挺有翁子光的調調,淡淡的欲望,詭異的浪漫,還有一個特別令人驚喜的地方,真正透視了西北的荒蕪與死寂,上一回看到如此表現還是史傑鵬的《玉門》。但是黃璐監製,懂?後半段完全瞎搞,對話不知所云,什麼去南方離人碎空流淚,腦殼痛。
《我們四重奏》
之前已經寫過了,裡面的主角許多和小海還給文章留了言。自由文藝工作者、農村大齡剩男、小縣城新婚夫婦、農民工子女四條線都特別完整,有很多非常自然的設計過渡了原本的苦難性,直說吧,中國電影的未來在紀錄片。
《野馬分鬃》
竟然是喜劇,#野馬分鬃#原來是監獄裡的一套體操.....當代北電廢物大學生的真實寫照。其實男主和女朋友那條線特別沒勁,男人的欲望是車子和女人,倒不如純拍錄音系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大鬧京圈,諷刺個徹底,結果第三幕居然是去內蒙補拍鏡頭,車燈前的做愛戲也沒做成,最後男主因為無照駕駛被逮捕xswl,感覺看了個寂寞。還有最後一段文藝旁白啥玩意兒?#李夢又演歡場女性#
《漢南夏日》
晃得頭暈,就是一個迷你春夏扮演的陰鬱少女和迷你黃軒扮演的腹黑少年因為共同的秘密維持了一段彆扭的關係,核心還是家庭關係,00後很缺愛,還是挺小清新的,真正發生的事情只有少女來了月經。
《不期而遇的夏天》
被童真的動畫片頭騙了,根本是農村殘酷物語,人間真實版《我和我的家鄉》,留守兒童倒沒什麼,主要觸碰到的是農村底層單身漢的苦悶生活,沒錢沒女人,要麼自毀要麼毀人,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計劃生育和新農村建設騙局。ps:代入片中女性的視角還挺嚇人的。
最後有幾個彩蛋,這次兩部最熱門的片子,我都沒看哈哈哈哈!
一個是《不止不休》,只有小範圍放映,一票難求,拿到了最佳導演,聽朋友反饋是表演大於劇本,白客的表現尤其亮眼,王大錘終於要支稜起來了。
本屆最大咖科長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因為安排太后面了,很多人都沒機會看,當然我也沒看,同樣據朋友反饋,很文學很浪漫,對於鄉村生活、鄉村經驗的一種回顧。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離開家鄉,離開小村莊,進入城市,到我們背後都有一個忘不了的地方,就是我們出發的地方,它塑造了我們今天的性格,塑造了我們今天行為方法,它是我們精神上重要的一個地方。餘華部分最有趣,似乎是本屆所有影片風格的集大成者。
這次影展還有兩部神片,我也沒看hhhh!
《伊比利亞的派對》和《紙騎兵》,據說刷新了中國電影的下限,還是不同維度的爛法,連畢志飛看了也要大呼內行,直喊冤屈。
尤其是《紙騎兵》,豆瓣短評把我笑yue了。
最後再說說桃這次參加平遙影展的感想吧,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要辦一個影展真的非常不容易,實在是沒有那麼多影片可以入圍,而且很多是匆匆製作完成,片子的種類確實沒有去年豐富,我還發現了一個華點,只要你的片子裡有縣城、舞廳、蘇聯、青春和宇宙元素,基本就可以入圍。
導致很多片跟拆盲盒一樣,同時充滿驚喜和驚嚇。加上這一次很多國外的主創沒有來到現場,是個遺憾。
但是就一個扶持青年導演的影展而言,我覺得賈樟柯和金主陌陌影業確實盡了最大努力,讓人們看到當代青年導演的現狀,他們的優勢和缺點一樣多。
不論好還是壞,我依舊願意看到新人、新片這種新鮮的東西源源不斷的出現在華語電影市場,所以明年,咱們平遙再見!
設計/視覺:YAN
明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