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彊是劉秀皇長子,母親郭聖通是皇后,為何要主動辭去太子之位?

2020-12-25 諸史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幾乎都遇到過傳位問題,仿佛集體得了「挑選繼承人障礙症」,秦始皇的沙丘之變,漢武帝的巫蠱之禍,唐太宗的李承乾謀反,朱元璋之後的朱棣靖難,康熙帝的九龍奪嫡……這些早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那麼被網友戲稱為「位面之子」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他在傳位選擇上有什麼故事呢?

光武帝劉秀共有十一子,即劉彊、劉輔、劉康、劉莊、劉延、劉焉、劉英、劉蒼、劉荊、劉衡、劉京。神奇的是,除了第十子劉衡幼年去世之外,其他都順利長大成人,這在古代社會非常罕見,給劉秀傳奇又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劉彊是皇長子,母親是皇后郭聖通,因此劉彊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子,在公元26年被封為太子,於光武帝駕崩第二年去世。劉莊(漢明帝)是第四子,母親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女陰麗華。

既然劉彊是嫡長子,且又未英年早逝,劉秀還為何傳位於第四子劉莊?如果劉彊太子不稱職被廢,為何劉秀不傳位第二子、第三子……而偏偏傳位第四子劉莊?

劉秀有二位重要妃子,即郭聖通、陰麗華。欲要了解劉秀傳位謎團,就要先了解一下這二位妃子在劉秀眼裡的地位。

公元23年,在綠林軍的擁戴下,劉秀族兄劉玄稱帝,史稱「更始帝」。但在推翻王莽新朝過程中,劉秀功高震主,讓劉玄忌憚不已,但由於天下未定,黃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觀望態度,還沒有歸附更始政權,赤眉軍在山東聲勢日隆,尤其是能不能平定河北(黃河以北,非今日河北),關係到更始政權的命運。劉玄左右為難,不讓劉秀招撫河北,其他人很可能做不好,進而威脅更始政權;讓劉秀去河北,更會讓劉秀功高震主。最終,丞相曹竟的一番勸說,劉玄同意派劉秀前往河北。

然而,河北形勢非常複雜,除了一些郡縣割據之外,河北還有三王,即趙繆王、廣陽王、真定王(漢景帝劉啟七代孫)。其中,一個叫王郎的人在邯鄲稱帝,不僅得到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的擁戴,而且廣陽王之子劉接也起兵相應劉林。一時間,劉秀的處境頗為艱難,甚至有南返逃離河北之心,幸虧得到上谷、漁陽兩郡的支持才堅持下來。

因此,劉秀想要儘快扭轉河北局勢,就要得到真定王的支持。劉秀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聯姻。為了拉攏真定王劉揚,促成和真定王劉楊的聯盟,於是劉秀親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禮儀迎娶了劉楊外甥女——郭聖通,因此這是一場標標準準的政治婚姻。

郭聖通是陽康思侯郭昌之女,古郭國後裔,真定王劉揚外甥女,郭家為真定侯國的名門望族,因此對劉秀幫助很大。隨後,在郭家、真定王劉揚等幫助下,劉秀取得南欒之戰勝利,攻破了邯鄲,擊殺了王郎等人。

公元25年,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河北邢臺稱帝。可以說,劉秀之所以能夠縱橫河北,固然與個人能力有關,但郭聖通助力甚多。沒有郭聖通,劉秀或許能夠一統河北,但至少應該會推遲數年。

陰麗華,春秋名相管仲之後,南陽新野的豪門大戶。劉秀姐夫名叫鄧晨,家住南陽新野,而鄧晨與陰氏有親緣關係,藉助於這層關係,劉秀少時接觸到了陰麗華,當時陰麗華的美貌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之後,劉秀長安求學,一次見到執金吾率軍出行,盛大場面震撼了劉秀,猶如二百年前劉邦、項羽見到秦始皇出巡一樣,劉秀也發出一句類似感慨:「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不過,劉秀當時雖有宗室身份,但總歸是一窮小子,地位與陰麗華相去甚遠。昆陽之戰後,劉秀立下大功,後被更始帝劉玄封為武信侯,之後於宛城迎娶陰麗華為妻。

新婚燕爾才三個月,劉秀接到鎮撫河北的凋令,於是劉秀將陰麗華送回新野娘家,自己前往河北,並在河北娶了郭聖通,踏上了稱帝之路。

公元25年10月,劉秀入主洛陽,建立了東漢王朝,並同時冊封郭聖通與陰麗華為「貴人」。但劉秀對待這兩人明顯有所不同,比如封其兄陰識為陰鄉侯,使陰麗華的娘家的政治爵位高於郭聖通娘家。

一年之後,劉秀政權逐漸穩固,中宮後位的人選也提上了日程。劉秀以陰麗華「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希望能夠立原配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認為自己不夠資格推辭不受,「後固辭,以郭氏有子,終不肯當」,於是劉秀遂立郭聖通為皇后。同年,劉秀冊立郭聖通之子劉彊為皇太子。

客觀地說,冊立郭聖通為皇后是眾望所歸,原因有四:一是郭聖通對劉秀統一河北至關重要,二是郭聖通與劉秀共過患難,兩人有困厄之情,三是當時郭聖通與劉秀已育有一子,母憑子貴,四是郭聖通好禮節儉,有母儀之德。

然而,劉秀最愛的女人並非郭聖通,而是陰麗華。在劉秀內心深處,一直想把陰麗華推上皇后寶座。

公元39年,劉秀為了增加賦稅的丈量土地,遭到土豪強烈反彈,甚至郡國大姓武力反抗。第二年,盜賊四起,州郡動亂,交趾造反,又出現日食這個天象,導致朝堂動亂,初生的東漢王朝迎來一次大危機。面對天象示警,度田(丈量土地)造成的憂怖,以及光武帝多年來心許陰麗華,最終都壓在了身為皇后的郭聖通的身上。

公元41年,儘管遭到諸多大臣反對,劉秀還是以「行事有呂霍之風,不可以託以幼孤,恭承大位」為由,廢除了郭聖通皇后之位,立陰麗華為皇后。史家譏諷劉秀廢后指出:光武帝能容功臣,獨不能容一妻子,廢后之舉,全出私意。

或許,劉秀對郭聖通心懷愧疚,在廢除郭聖通皇后之後,隨即封郭聖通二兒子劉輔為中山王,封廢后郭氏為中山王太后,以常山郡劃給中山國,以二郡奉養郭氏,讓郭聖通成為兩漢第三位皇帝沒死而被封為「太后」的女人。與此同時,劉秀還對郭聖通娘家進行了安撫,兄弟郭況、堂兄郭竟、堂弟郭匡、郭家外戚女婿南陽陳茂都被封侯。

作為郭聖通長子的劉彊非常聰明,母親既已廢位中宮,他的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多次請求退位為藩王,都被劉秀拒絕。二年之後,朝廷暗流湧動,劉彊更是危險,於是再一次上書懇求「引愆退身」,主動辭去太子之位,最終得到劉秀同意,之後封為東海王,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主動的退居藩王得到善終的太子。

劉彊辭去太子之位,但比劉莊大的還有兩位,為何劉秀偏偏傳位第四子劉莊?原因很簡單,另兩位是郭聖通所生,而郭聖通與劉秀一共生有五子,陰麗華與劉秀也生有五子,其中劉莊是陰麗華第一個兒子。而且,劉莊「十歲能通《春秋》,光武奇之」,自小表現不凡,所以劉秀在劉彊辭職之後就立劉莊為太子,即後來的漢明帝。

歷史上的劉莊是一代明君,與其子漢章帝劉炟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班超傳奇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總得來說,劉秀廢郭立陰,變相的更換皇位繼承人,本質上是出自一己私心,但卻意外地為東漢挑選了一位好皇帝,或許這就是「位面之子」的無敵氣運吧。

參考資料:《後漢書》等

相關焦點

  • 光武帝劉秀皇后郭聖通幾個兒子結局如何?
    換句話說,劉秀心中原本所愛就是陰麗華,迎娶郭聖通,更多的還是出於利益上的考慮。不過劉秀對待郭聖通也很好,甚至可以說還是相當寵愛的,尤其是在公元25年,郭聖通先於陰麗華為劉秀誕下了長子劉彊,這也成為了後來郭聖通得以封后的主要原因。
  • 古代第一位主動辭職太子,父皇多次勸他三思,他為何執意放棄皇位
    ,這或許讓人感到好奇,為何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劉彊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和皇后郭聖通的長子,在公元26年,郭聖通被冊封為東漢的第一位太后,而劉彊名正言順的被父皇立為了儲君。等到他稱帝的第二年,劉秀原本想要立陰麗華為妻,但陰氏深明大義,主動讓賢,再加上群臣勸諫,劉秀最終還是將郭聖通作為了正宮的皇后。
  • 歷史上的廢太子下場都很悽慘嗎?漢朝和唐朝的態度截然不同(上)
    劉嫖轉頭就和宮中的王美人結盟,把女兒許配給了王美人之子膠東王劉徹,然後跟王美人合謀讓慄姬失寵於漢景帝,隨後,劉榮的皇太子之位被廢掉,改封臨江王。劉榮被廢掉後不到三個月,膠東王劉徹的母親王美人就被冊封為皇后,劉徹成為皇太子,也就是未來的漢武帝。
  • 東漢第一個廢太子:他如何化解命運的玩笑
    光烈皇后陰麗華生育五子,即漢明帝劉莊、東平王劉蒼、廣陵王劉荊、臨淮公劉衡、琅邪王劉京,許美人生一子,即楚王劉英。劉疆是皇長子,而且還是嫡長子,光武帝最終為何把皇位傳給了皇四子劉莊呢?光武帝的後宮中,最愛的女人原本是陰麗華,但他為了安撫河北軍閥幫派,在建武二年(公元26年),違心冊立河北籍的郭聖通為皇后,立長子劉疆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以「行事有呂、霍之風,不可以託以幼孤,恭承大位」為由,廢黜郭皇后,降為中山國太后,遷居北宮,改立心愛的陰麗華為皇后。
  • 皇后遭廢,兒子太子之位被奪,為何郭聖通還會是最幸運的廢后
    劉楊手下有10萬兵馬,所以劉秀不想和劉楊硬碰硬,他派人去遊說劉楊,劉楊為了自身利益,也有意歸順劉秀,但提出要和劉秀聯姻,讓劉秀娶自己的外甥女郭聖通。劉秀為了獲得劉楊和河北豪強的幫助,娶了郭聖通為妻,而在這之前的一年,他剛娶了他喜歡的富家小姐陰麗華。劉秀和郭聖通是政治聯姻,但婚後兩人關係還可以,生了5個皇子1個公主。
  • 郭聖通:無過而被廢的皇后,十萬大軍嫁妝,5子1女,換來千古罵名
    更讓人不得不多想的是,郭聖通的長子劉疆雖然早早被封為太子,但一直不能入住東宮。甚至在建武七年(公元31年),也就是劉疆七歲那年,還發生了尚書令申屠剛因多次諫言讓太子劉疆就東宮而被貶黜出京的事件。雖然劉秀給出的理由是他喜歡劉疆不忍心看劉疆小小年紀獨居東宮,但就劉秀的做法來看,實在難以讓人相信他是心口如一。
  • 陰麗華當了皇后以後,是怎麼對待被劉秀廢黜的皇后郭聖通的
    雖然此時,他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不得已又娶了真定王劉揚的女兒郭聖通,並且生下皇長子劉疆。但還是迫不及待地遣人,將陰麗華接回自己的身邊。建武二年,立後之事被提上了議程。劉秀認為陰麗華「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欲崇以尊位」,但陰麗華卻百般推辭不受,堅持讓劉秀賜封郭聖通為後。陰麗華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雖然她是劉秀的髮妻,雖然她和劉秀彼此真心相愛,沒有摻雜任何的政治因素。
  • 郭聖通:一個輸給了「愛情」的女人
    她願不願意嫁給劉秀並不重要,甚至是陰麗華主動讓出正室之位,讓劉秀心中對陰麗華更加虧欠,看待郭聖通難免有了難言的情緒。但這些一開始同郭聖通何其無辜?史書記載,劉秀迎娶郭聖通的婚禮極其隆重,劉楊甚至在婚禮上親自擊築歡歌。這時距離上次劉秀娶陰麗華為妻尚不到一年。但婚後不管是政治需要,還是從劉秀本性出發,他對郭聖通也非常好。
  • 郭聖通被廢之後,陰麗華成為皇后,如何對待她的
    太學學生劉秀成為了漢光武帝劉秀,不過至於妻子陰麗華的皇后之路,卻頗有挫折,而橫亙在前的最大阻礙便是郭聖通。 於是,郭聖通便又成了劉秀的新妻子,隨後郭聖通更是誕下了皇長子劉疆。 隨著劉秀的成功稱帝,於是擺在面前的便又是立誰為皇后的問題。雖然劉秀本人認為陰麗華「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欲崇以尊位」,但是一方面陰麗華堅決不受;另一方面便是其實當時的環境而言,天下大亂,郭聖通又有十萬真定軍為後盾,還誕下了皇長子,顯然冊立郭聖通是最明智的選擇。
  • 郭聖通:十萬大軍嫁妝,生5子1女,劉秀功成名就後,卻把她拋棄
    相反,郭聖通不僅出身河北的名門望族,她的父親郭昌是一郡之功曹。郭昌雖然早死,但郭家卻沒有沒落。郭聖通的母親是景帝第七代孫——真定恭王劉普的女兒劉氏,劉楊就是她的兄長。劉氏嫁給郭昌後,有「郭主」的稱號,可見在郭家其地位之高。劉氏生有郭聖通和兒子郭況。郭昌死後,劉氏獨自撫養兒女長大,史書說她「好禮節儉,有母儀之德」。
  • 賢后郭聖通對東漢劉秀的幫助遠大於陰麗華,為何還會被廢後?
    (劉秀劇照)三、郭聖通成為皇后是陰麗華辭讓的結果。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做了皇帝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髮妻陰麗華接到了宮中,並以「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為由,要立陰麗華為皇后。陰麗華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在劉秀打江山的時候,一直是郭聖通在軍中照料著劉秀的飲食起居,將士們自然更願意郭聖通為後。另外,郭聖通為劉秀先後生下五子一女,而自己尚無子嗣。這讓滿朝文武也會覺得於郭聖通不公。因此陰麗華斷然拒絕了母儀天下的機會,也正是因為她的拒絕,劉秀才封郭聖通為皇后,同時立長子劉疆為太子。
  • 劉秀廢黜郭聖通改立陰麗華既是為換太子鋪路也是完成光武度田
    雖然劉秀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會改立太子,事實證明他撒了謊。劉秀為何非要改立皇后和太子呢?其實就是出於政治需要。 劉秀為何要改立皇后?聖旨中劉秀宣稱:「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
  • 劉榮是漢景帝長子,自身本無過錯,為何卻被廢除太子之位?
    上圖——漢景帝像 然而,一代雄主漢景帝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他子嗣雖多,卻沒有嫡長子,這種情況使得太子之爭變得撲朔迷離。 二、 劉榮被廢之禍源自生母慄姬 在成為太子後,劉榮的地位基本無人可以撼動,除了自己的年齡優勢外,他的母親還生下了景帝二子劉德、三子劉閼於,這都是他在政壇上的重要助力。從這點上看,他應該感謝自己的母親慄姬。 然而禍依福所兮,劉榮後來的厄運,也正是拜慄姬所賜。
  • 封建王朝廢太子困難嗎?至少要過哪三關?首先外戚、群臣不會答應
    因此立太子這件事上,皇帝必須要慎重。自己立的太子,一般情況下,含著淚也要讓他登基稱帝。比如說晉武帝司馬炎,他明知道太子司馬衷是個腦子不好的傢伙,自己分明還有25個兒子,可他偏偏讓這個傢伙繼承了皇位。那麼有沒有反悔的呢?當然還是有的,而且還比較多。不過立了太子,再想要廢掉,那可就比較困難了。那麼有哪些困難呢?一、太子有賢臣們保駕護航。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三十九:「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羅貫中刪光戲份
    咱們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此前用了四章的篇幅,介紹了漢末意見領袖劉表,從一騎定荊州到坐困愁城、淪為籠中之虎的人生經歷。在漢末三分的亂世歷史中,素來有漢末「劉氏三牧」之說,也就是東漢末年先後有三位姓劉的皇室宗親擔任過州牧一級的封疆大吏。
  • 郭聖通廢后待遇好?光武帝劉秀其實另有所圖
    光武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郭聖通被廢後不僅沒被打入冷宮,還當上了王太后,兒孫和郭家都被善待,看起來劉秀已經夠仁至義盡了。然而,郭聖通與大部分廢后本身就是有區別的,她完全當得起如此待遇。皇后被廢大多因為過錯,比如後宮傾軋、家族謀反,無權無勢的皇后能否長久則全憑皇帝喜好。而郭聖通不僅無過反而有功,更重要的是她對劉秀來說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