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是漢景帝長子,自身本無過錯,為何卻被廢除太子之位?

2021-01-18 騰訊網

榮行,祖於江陵北門。既已上車,軸折車廢。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

漢景帝是漢文帝的兒子,他繼承了父親豐富的政治遺產,遵循前人的足跡,創造了和文帝齊名的盛世,被後人並稱為文景之治,再加上他在任時平定了七國之亂,基本肅清了境內的不安隱患,所以得到了後世較高的評價。

上圖——漢景帝像

然而,一代雄主漢景帝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他子嗣雖多,卻沒有嫡長子,這種情況使得太子之爭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古人對國君未出嫡長子時的繼承順位也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這只能稱為是特定背景下不得已的妥協。從景帝立劉榮為太子又將其廢除一事,便可以看出他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壓力。

一、 劉榮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人選

按照古人的立儲習慣,嫡長子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人選,這種情況也許會將真正有才能的後人埋沒,不過卻因為其成功維護了父系和母系的絕對利益被廣大貴族接受,在古代貴族佔據了社會絕對話語權的情況下,嫡長子繼承制度也被所有人奉為圭臬:

嫡長子繼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

上圖——嫡長子繼承制度

假如嫡長子存在,那麼其他的子嗣無論數量多少、年齡老幼、能力高低,一概會失去繼承權(也有例外,那就是國君特意指定)。不過,越是地位高的貴族,其後人即使失去繼承權,也會憑藉和嫡長子的感情以及宗族巨大的名望,過著不錯的生活。

順著上邊的思路向下推,我們會發現當嫡長子不存在時,其他本沒有繼承權的子嗣瞬間都得到了平等的機會,去爭取前人的遺產,這往往是他們各顯神通,尋求幫助的好時機,這就會令許多有心侵入的外部勢力獲得良機,對宗族造成潛在的傷害。

上圖——廢太子劉榮影視形象

因此,古人在嫡長子繼承制度上有做了補充,為庶出子制定了明確的繼承順序,這就是完整的嫡長子繼承制度——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

按照這種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劉榮自然而然憑藉年長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太子人選。或許會有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然而在絕大多數朝堂勢力和社會輿論都認可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敢造次。

二、 劉榮被廢之禍源自生母慄姬

在成為太子後,劉榮的地位基本無人可以撼動,除了自己的年齡優勢外,他的母親還生下了景帝二子劉德、三子劉閼於,這都是他在政壇上的重要助力。從這點上看,他應該感謝自己的母親慄姬。

然而禍依福所兮,劉榮後來的厄運,也正是拜慄姬所賜。

景帝的正室皇后是薄皇后,從慄姬的封號來看,即使她生了太子,也仍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妃子,除非景帝去世,她或許可以母憑子貴成為皇太后,直接跨過皇后成為後宮之主。

上圖——不光是景帝,統治者往往都憎恨巫蠱之術

正因看到了這種希望,慄姬開始變得驕橫跋扈,不僅在後宮趾高氣揚,還做出了最令景帝厭惡的舉動:

慄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

這裡的祝唾其背,指的就是巫蠱之術,這種法術是令統治者極度厭惡的,因為這種邪術施法簡單,手段殘忍,很容易傷害到他人的健康,如果會這種邪術的人存在於後宮,那麼就對景帝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不過景帝出於昔日的恩情,還是容忍了慄姬,希望她能夠有所收斂。結果慄姬非但不領情,時隔不久後還又鬧出了要皇后封號的鬧劇,這讓景帝忍無可忍,最終怪罪於她,並且順手將劉榮廢除。

不難看出,景帝廢除劉榮,是擔心劉榮日後聽從母親的命令,對自己展開清算,所以他先下手為強,徹底拔除了這個隱患。

三、 慄姬失勢的背後是新老外戚間的暗中角逐

雖然慄姬的行為確實有不妥之處,但是她也很難料到事情的影響會如此巨大。歸根到底,這件事情絕非表面上後宮爭鬥這般簡單,其背後是新老外戚間的暗中角逐。想要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還要從文帝說起。

上圖——權傾朝野的竇太后

景帝的正室乃是薄皇后,薄氏是何人?正是文帝母親薄姬的家族成員。文帝外戚家族和文帝兒子的聯姻,實際上是為了鞏固薄氏的利益。不過功臣集團對之前諸呂之亂引發的外戚亂政極為忌憚,對薄氏進行了極大的打壓,所以薄氏很難崛起,當文帝去世後,失去靠山的薄氏也基本衰敗。

所以對於景帝外戚竇氏來說,薄氏的教訓歷歷在目,他們不甘心重蹈薄氏的覆轍。

如果劉榮繼位,那麼慄氏必將成為新外戚,在朝堂上呼風喚雨,而竇氏則只能日漸衰敗,這是無法避免的現實,也得到了歷史的檢驗。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竇氏主動接過了王氏(漢武帝生母)遞來的橄欖枝,雙方聯合起來,趁著竇氏還有一定勢力,強行用各種手段打壓慄姬(慄氏代表),並且將事情鬧大到景帝面前,逼著他在王氏(代表竇氏利益)和慄氏之間戰隊。

起初,景帝並不願意放棄慄氏,然而慄姬卻在此時犯下了兩個嚴重的錯誤,這才使得景帝以維護後宮秩序的理由,徹底放棄了慄氏,這也意味著老外戚竇氏在和未來新外戚慄氏的角逐中勝出。

上圖——劉榮的老師竇嬰

四、結語

倘若沒有劉榮的被廢,那麼也就沒有後來的劉徹打敗九個哥哥,成為開疆拓土的漢武大帝,或許華夏文明的版圖和歷史都會被重寫,幾千年的後世發展也發生了改變。要是從這點上來看,劉榮的被廢或許也是一種好事。

然而,以結果反推過程的歸因並不能成為評價歷史的準則,要知道在劉榮擔任太子和後來治理封地的過程中,他不僅沒有犯下過錯,還得到了封地百姓的熱愛,這說明他是有著卓越能力和民意基礎的。

不能否定的是,劉榮的生母慄姬在政治上的表現極不成熟,她在沒有完全成為真正外戚時,卻忽視了過去外戚竇氏的力量,以至於失去了打擊竇氏、維護自身利益的最好時機,最終不得不吞下失利的苦果,也連累了無辜的劉榮。

相關焦點

  • 漢武帝劉徹開始並不是太子,為何漢景帝卻廢了之前的太子而選他呢?
    劉榮是漢景帝庶長子,本來按照古代嫡長子繼承制度,劉榮是沒有資格被選為皇太子的,可是他運氣好了些,當時景帝的嫡妻薄氏無寵無子,最後這個太子的位置只能落在他的身上。不過該他倒黴,劉榮這個太子的位置並沒有坐穩,因為他母親的緣故,劉榮太子的身份被廢了。 劉榮太子之位被廢這件事,我們還要從竇太后的長公主劉嫖說起。
  • 慄太子劉榮為何會被漢景帝廢黜?只因為有一個坑兒子的母親!
    人生的過山車漢景帝的皇后薄氏無子,作為皇長子的劉榮在17歲這年被立為太子。為人本本分分,孝敬父母,恭愛兄弟,也從不曾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皇后薄氏一生無子,作為皇長子的劉榮在17歲這年被立為太子,本以為可以順順利利登上皇位,像自己的爺爺和父親一樣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結果21歲這年的一紙詔書,徹底破滅了劉榮的願望。
  • 漢景帝為何將皇位傳給劉徹?
    封建王朝在皇位繼承上一直是遵行「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制度,但劉徹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漢景帝劉啟,卻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 文景之治—漢景帝
    漢景帝,原名劉啟,大漢帝國的第六位皇帝,父親是漢文帝,母親是大名鼎鼎的竇太后。漢景帝和其父漢文帝共同開創了大漢王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盛世又稱文景之治!劉啟出生的時候,父親劉恆還在代國做代王呢。而後與代王后生的四個孩子相繼去世,劉恆就成為了漢景帝的長子,不久後被漢文帝立為太子,其母親竇氏被立為皇后。劉啟被立為太子之後,有一次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宮參拜,然後和劉啟喝酒下棋。
  • 景帝十三王:漢景帝為何選擇武帝即位,背後原因也很無奈
    漢景帝劉啟有十四位皇子,第十子劉徹成為了後來的漢武帝。如此眾多的皇子競爭皇位,精彩程度應該不亞於清代「九子奪嫡」。然而漢武帝的繼位卻是風平浪靜,少有波瀾。今天就讓文史君告訴你:漢武帝繼位,那是全靠同行襯託!漢景帝的正宮是薄皇后。薄皇后是漢文帝生母薄氏的遠房孫女,因此這是一場典型的政治婚姻。薄皇后無寵無子,選立儲君就成了問題。
  • 漢景帝,為何在歷史上名聲很好,並且還能得到仁君稱號呢?(一)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3月4日—公元前141年3月9日 ),漢文帝劉恆嫡長子,孝文皇后竇氏所生 ,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享年48歲,諡號孝景皇帝,葬於陽陵。劉啟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
  • 漢景帝逼死自己太子,改立皇子劉徹,他為什麼這麼狠?
    西漢未央宮不過深宮內,漢景帝的心情不是很輕鬆,為什麼會這樣?這還得從他的太子劉榮說起。古代大凡皇帝立太子,都講究一個規定,那就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漢景帝早些年有一個老婆叫慄姬,長得非常對景帝胃口,景帝沒忍住就把她給「皇恩浩蕩」了。於是慄姬生下了景帝第一個兒子-劉榮。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因母被廢的太子為何最終選擇了絕望的自殺
    因為他被動的開創了史無前例的太子被廢潮,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廢的太子劉榮,說來也甚是荒唐,太子本無過,只因他母親的緣故,他就不幸的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廢黜了太子之位,之後他雖有祖母竇太后的保護,他卻依然選擇了自殺,這又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漢景帝死後子孫沒有給他上廟號?
    只是劉啟還用計羞辱周亞夫,再加上晚年周亞夫因兒子的過失,被以謀反罪關進大牢,最終在獄中絕食而死,這無形之中就更成了漢景帝私德不行的證據。4、廢后、廢太子。漢景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下詔廢掉皇后、廢掉太子的人,而且,據歷史記載,薄皇后和太子劉榮也都沒有什麼明顯的過錯,所以漢景帝廢后、廢太子之舉更多的只是個人的喜好而已。
  • 劉彊是劉秀皇長子,母親郭聖通是皇后,為何要主動辭去太子之位?
    劉彊是皇長子,母親是皇后郭聖通,因此劉彊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子,在公元26年被封為太子,於光武帝駕崩第二年去世。劉莊(漢明帝)是第四子,母親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女陰麗華。既然劉彊是嫡長子,且又未英年早逝,劉秀還為何傳位於第四子劉莊?如果劉彊太子不稱職被廢,為何劉秀不傳位第二子、第三子……而偏偏傳位第四子劉莊?
  • 歷史上的廢太子下場都很悽慘嗎?漢朝和唐朝的態度截然不同(上)
    一:歷史上首位被廢掉的皇太子劉榮劉榮是漢景帝的庶長子,他的母親慄姬是漢景帝最寵愛的妃子,所以愛屋及烏,立他為皇太子,當然,這也是因為,在劉榮受冊封時,正宮薄皇后無子。在他當上皇太子兩年後,薄皇后被廢,本來,他的母親慄姬很有希望當上皇后,這樣的話,劉榮將從庶長子升格為嫡長子,那麼,他的位置就算穩噹噹了。可惜,慄姬太驕傲,自己受到漢景帝寵愛,兒子成了太子,就目空一切,拒絕了漢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想把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的示好舉動,激怒了劉嫖。
  • 歷史上立了太子之後要廢掉,困難嗎?
    能夠廢太子的,基本屬於??帝。因為太子屬於國本,也是士大夫瘋狂拱衛的對象。投資皇帝有困難,也得需要機遇才行,但太子基本就屬於比較穩定的家族投資對象了。別看電視劇,太子身份有保障。史上被廢的太子不少,但正常繼位太子多幾倍。從頭到尾數,明確被正式廢除的太子也就下列這些:西周:周幽王—宜臼。西漢:漢景帝—劉榮。漢武帝—劉據。劉據的影視形象。
  • 歷史上真實的漢景帝,到底有多無情?
    因為「文景之治」的關係,漢景帝劉啟的歷史評價較高,在位期間繼續休養生息,平定七國之亂,承接「文景之治」,又奠定了「漢武盛世」的基礎。但事實上作為皇帝,劉啟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劉啟當太子的時候,他的堂兄弟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京,找劉啟喝酒下棋。
  • 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的大漢名將,為何慘遭漢景帝打壓,被迫絕食而亡
    但後來周亞夫力保太子劉榮,反對漢景帝廢長立幼,引起景帝的猜忌,最後被逼絕食而亡。漢景帝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但他為何要害死忠心耿耿的周亞夫,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出身名門周亞夫是漢朝名將周勃次子,早年擔任河內郡守。周亞夫本來無權繼承其父的爵位,但因為其兄周勝之殺人被廢為庶人,漢文帝又感念周勃的擁立之功,所以封他為條侯。
  • 漢景帝當初的一句戲言,卻引發了皇族內部的瘋狂殺戮!
    當然,自己的親弟弟大老遠的來看望自己和母親,一家人在一起吃個團圓飯自然是應該的。然而,在飯桌上,政治上尚且還不太成熟的漢景帝,在酒精的作用下,對自己弟弟梁孝王劉武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千秋萬歲之後傳於王」。意思就是說,將來等我駕崩之後,皇位我就傳給你啦!
  • 太子難當:漢朝5個太子的心酸過往
    在古代封建社會,太子是國之儲君,也是未來的帝王,地位自然和其他皇子不同。然而身為太子,卻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比如秦昭襄王的太子,足足挨到53歲才登基,結果當王只有三天就去世了。縱觀古代歷史,太子真是很難當。 以西漢王朝為例,在西漢的兩百多年歷史裡,就有5個太子差點被趕下臺去。
  • 竇太后為什麼讓漢景帝傳位劉武?漢朝歷史差點被改寫
    漢景帝是漢朝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
  • 慄姬,從漢景帝寵愛無比到下場悽慘,學者:認清自己很重要!
    古往今來的權力之爭,不過是人力之爭。而在權力博弈之中逆風翻盤亦或是被對手翻盤的比比皆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人,慄姬是絕對會被提及的名字。慄姬的丈夫便是歷史上那位有名的、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
  • 封建王朝廢太子困難嗎?至少要過哪三關?首先外戚、群臣不會答應
    比如說漢高帝劉邦時期,他的太子劉盈是個文弱之人,雖然善良,但是不得劉邦的喜愛。為此劉邦更加偏愛次子劉如意。因此劉邦就打算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做太子。沒想到呂后動員了大量臣子前來求情,自己又按照張良的計劃,請來了商山四皓。劉邦一看,這麼多人支持劉盈,看來他想要廢太子可沒那麼容易了。所以劉邦便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2、漢景帝廢太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