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漢景帝,到底有多無情?

2020-12-24 不正經歷史觀

因為「文景之治」的關係,漢景帝劉啟的歷史評價較高,在位期間繼續休養生息,平定七國之亂,承接「文景之治」,又奠定了「漢武盛世」的基礎。但事實上作為皇帝,劉啟也是一個性情中人!

劉啟當太子的時候,他的堂兄弟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京,找劉啟喝酒下棋。兩位都是公子哥,性格比較跋扈,為了棋路爭執起來,劉啟抄起棋盤來就把對方給砸死了。史書沒有記載劉啟的心理變化,從劉濞憤恨不已來看,多半是劉啟當時不知悔改,且處理事情簡單粗暴。漢文帝當然替兒子謝罪,因此劉濞發動叛亂推遲到漢景帝任內。

劉啟是一個容易記恨別人的人。鄧通是漢文帝的寵臣,據說還是男寵,相士說鄧通最後會窮困而死。漢文帝不以為然,把一座銅礦賜給鄧通,允許他私自鑄幣,從此鄧通富可敵國。一次漢文帝背上長了膿瘡,鄧通親自為漢文帝吮吸膿血,漢文帝感動不已。漢文帝後來讓劉啟吮瘡,劉啟忍不住吐了,後來知道鄧通曾為漢文帝吮瘡,劉啟憤恨不已,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將鄧通革職查辦、抄沒家產,鄧通因此餓死街頭。

漢景帝在位期間諸侯王勢力過大,晁錯提議進行「削藩」,吳王劉濞家仇國恨一起發作,最終釀成了「七國之亂」。漢景帝沒有經歷過戰爭,一遇到聲勢浩大的叛軍慌了手腳,叛軍打出「殺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起兵。漢景帝認為殺掉晁錯就能安撫叛軍,於是果斷把自己的老師晁錯殺掉,甚至還殺掉了晁錯全家,可見漢景帝之無情,戰亂平息之後沒有為晁錯平反,實在是不應該!

漢景帝的冷酷還體現在對待「飛將軍」李廣上。李廣這個人運氣特別差,一輩子都是功過相抵,未得封侯,但李廣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的功勞僅次於周亞夫,封侯是綽綽有餘的。不過因為李廣曾經接受過劉武的令牌,相當於接受劉武的指揮,李廣無意中捲入了立儲的漩渦。但李廣本意是平叛,卻被漢景帝銘記在心,說不定臨終前還授意漢武帝不要重用李廣,漢武帝後來確實沒有重用李廣。

漢景帝對待親兄弟劉武同樣無情。早年漢景帝曾說過將傳位給弟弟梁王劉武,劉武雖然謙讓,但心裡很高興,以至於在七國之亂中超常發揮,劉武依靠梁國竟然抵擋住了叛軍主力。後來漢景帝廢黜了太子劉榮,劉武滿心希望自己被立為太子,結果漢景帝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劉武對參與議嗣的大臣非常怨恨派人刺殺,陰謀敗露,漢景帝寬恕了劉武,但劉武仍然鬱悶而死,要知道劉武是立有大功的親兄弟。

同樣遭遇的還有廢太子劉榮。劉榮被廢為臨江郡王,因擅自在宗廟土地修建宮室被囚禁,本來算不上什麼大事。但漢景帝偏偏請酷吏郅都審問,過程非常嚴苛,也不許劉榮寫信向漢景帝謝罪,最後自殺了。竇太后得知劉榮自殺後,要求處死郅都,漢景帝卻拒絕執行,漢景帝大概是故意借刀殺人。想來劉榮活著也不會對漢武帝造成什麼困擾,只能說明漢景帝暴戾。

此外周亞夫的境遇雖然活該,但也讓人同情。周亞夫的父親是開國功臣周勃,後來平定諸呂之亂,周勃又是首功。周亞夫嚴於治軍的故事名垂青史,在平定七國之亂中居於首功,雖說後期跋扈了一點,兩代功勳之臣怎麼就不能給個善終。周亞夫對漢景帝的勸諫,其實很像《高山下的花環》中的靳開來,話固然不好聽,但說的都是實話,至少罪不至死。漢景帝怕劉徹駕馭不了,削職為民也就行了,給個謀反的罪名逼周亞夫絕食而死,是很敗人品的。

本文講述的都是漢景帝的負面故事,側面看來漢景帝是一個刻薄寡恩的暴戾之君。但事實上漢景帝在用人、發展經濟、鞏固中央集權等方面還是很有能力的,有興趣可以從本書中了解!

不僅有漢景帝的生平,還有漢朝其他所有皇帝的功績。

相關焦點

  • 漢景帝,為何在歷史上名聲很好,並且還能得到仁君稱號呢?(一)
    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並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漢景帝和其父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公然的明君,然而漢景帝的背後藏著另一幅不為人知面孔。
  • 漢景帝,為何在歷史上名聲很好,並且還能得到仁君稱號呢?(二)
    文景之治,顧名思義,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兩代在位期間治理天下的成果。那麼,漢景帝在文景之治起到的關鍵作用有哪些呢?他又具有哪些人格魅力呢?知人善用,御人有術漢景帝在用人方面,絕對是有一套的。軍事上,重用將軍周亞夫平定七囯之亂。
  • 為什麼漢景帝死後子孫沒有給他上廟號?
    一個個都自稱是漢景帝之後,可為什麼就沒一個人給他上個廟號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政績不夠麼?提起漢景帝劉啟沒廟號這個事兒,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漢朝廟號審核嚴格,漢景帝「黑點」太多、政績不夠等等之類的。只是劉啟還用計羞辱周亞夫,再加上晚年周亞夫因兒子的過失,被以謀反罪關進大牢,最終在獄中絕食而死,這無形之中就更成了漢景帝私德不行的證據。4、廢后、廢太子。漢景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下詔廢掉皇后、廢掉太子的人,而且,據歷史記載,薄皇后和太子劉榮也都沒有什麼明顯的過錯,所以漢景帝廢后、廢太子之舉更多的只是個人的喜好而已。
  • 竇太后為什麼讓漢景帝傳位劉武?漢朝歷史差點被改寫
    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但立儲一事起先並不順利,加上竇太后又希望漢景帝把皇位傳給他的弟弟劉武,這件事差點改變了漢朝的歷史。竇太后一直很寵愛劉武,而劉武又立有大功,受封於大國,共有四十餘城。竇太后這樣做明顯是想照顧自己的愛子,但朝中百官一直勸阻漢景帝別這樣做,弄得他們母子和兄弟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尷尬。實際上漢景帝原本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但還是不夠果斷,才會使得局勢差點無法控制。
  • 冤殺忠良,釀成大亂,漢景帝真的是好皇帝?
    然而,文景之治的背後,卻隱藏著漢景帝的無數槽點,以致即便有這份盛世之功護身,還是讓人們產生了漢景帝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皇帝的疑惑。一、白玉微瑕早在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便是一位不拘禮法的熊孩子。有一次,吳王遣子入京朝見,漢景帝聽說後,便來找這位堂兄弟下棋解悶。誰知兩人下著下著,竟突然產生了爭執,結果熊孩子漢景帝當場抓起棋盤砸過去,一下子打死了吳王之子。
  • 漢景帝的寵妃如廁時被野豬突襲,侍衛為何不救?事後一語道破真相
    導語翻閱史料,不得不說,歷史上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提起來有點荒誕,卻是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件。漢景帝的寵妃在外面上廁所的時候遭遇了野豬的突襲,侍衛卻不去救,這很讓人費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在現代人看來這件事或許奇葩,但是這件事情卻真真正正地發生在歷史上,並記載在正史中記載其實是關於漢朝著名的大臣致都的故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漢景帝劉啟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在位期間非常寵愛賈姬。
  • 史上真實的武林盟主有多強?勢可敵國,若非他漢景帝可能丟了天下
    軍令如山安天下——名將周勃周亞夫父子(14)漢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吳王劉濞率吳楚等七國諸侯王起兵造反,漢景帝劉啟大驚,乃立刻提拔車騎將軍周亞夫為太尉,任平叛總指揮,將三十六將,率漢軍主力迎戰吳楚聯軍;又遣曲周侯酈寄擊趙,燕相欒布攻齊,以鉗制二地叛軍;另拜竇太后從兄之子竇嬰為大將軍,使之率領機動兵力屯於滎陽,
  • 為漢武帝打下堅實基礎的漢景帝,人品確實不行,簡直沒有人性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是劉邦打下了天下,之後的文景之治為漢武帝的大展宏圖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這其中漢景帝的功勞是最大的。雖說他是位開明的君主,不過有些事情他做的實在是有些過分的,其人品實在太差了,有點兒太在乎自己的利益,連最起碼的親情也不顧及。雖說不少君主都是如此,可是像他這樣極品的是少之又少的。
  •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不給筷子?西瓜視頻網友解讀其意你「筷」沒了
    在西瓜視頻上的西瓜視頻創作人「張生全精彩歷史」就在他的作品中詳細的講述了漢景帝是怎麼一步一步除掉周亞夫的,以及漢景帝與周亞夫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可以說,到這裡,漢景帝就有了除掉周亞夫的意味了。那麼漢景帝到底和周亞夫有什麼矛盾呢?周亞夫一生戰功赫赫,按理說對國家忠心不二,漢景帝應該也是心知肚明,可是為什麼當有人告密的時候,漢景帝還是把他抓了起來,還讓人那樣羞辱他?他們到底有什麼不可調和的恩怨,漢武帝對周亞夫的行為到底是積怨已久還是處於理智考慮?
  • 漢朝皇帝哪幾個有廟號的,為何漢景帝治國有功績,卻沒有廟號
    漢武帝劉徹的廟號是漢宣帝劉詢上的,漢武帝的功績擺在那裡,開疆拓土,打敗匈奴,收復南越,開闢漢四郡,是西漢歷史上功績最高的皇帝,沒有之一,漢武帝肯定是有廟號的,但漢宣帝給漢武帝上廟號,也有當年漢景帝給漢文帝上廟號的意思,因為漢宣帝是漢武帝的曾孫,是當年太子劉據的孫子,但他接的是漢昭帝的班,漢昭帝是漢武帝的小兒子,所以為了證明正統,他也應該給漢武帝上廟號。
  • 一號講解員•第三站 | 打開文化之門 踏入漢景帝陽陵的「地下...
    >01漢景帝王朝 文景之治的歷史縮影漢景帝劉啟在位期間,輕徭薄賦、減笞去刑,和親匈奴,與民休息,與其父漢文帝,共同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早期的黃金時代>據傳,漢景帝重視農業,強調以德化民,讓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在景帝後期,國家糧倉豐滿起來,庫府裡大量銅錢多年未動用,甚至穿錢的繩子腐爛,散錢多得無以計量。
  • 文景之治—漢景帝
    漢景帝,原名劉啟,大漢帝國的第六位皇帝,父親是漢文帝,母親是大名鼎鼎的竇太后。漢景帝和其父漢文帝共同開創了大漢王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盛世又稱文景之治!劉啟出生的時候,父親劉恆還在代國做代王呢。劉恆為代王時,與代王后生有四子,劉恆未即位之前代王后便已去世。公元前180年,劉啟登基成為漢文帝。而後與代王后生的四個孩子相繼去世,劉恆就成為了漢景帝的長子,不久後被漢文帝立為太子,其母親竇氏被立為皇后。劉啟被立為太子之後,有一次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宮參拜,然後和劉啟喝酒下棋。
  • 釋讀中國歷史139: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倆開創了「文景之治」
    當然這種方式是有爭議的,到底和親政策對保持和平能起多大作用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不清楚。另外,文明程度高又是皇家血統的女兒嫁給野蠻落後的遊牧部族首領,在很多人看起來是很屈辱的事。所以像後來的宋朝和明朝,這種純粹的漢民族當政、儒家思想為主導的時期,是根本不予考慮的。
  • 四大名捕無情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很多讀者都非常喜歡無情這個人物,那麼作為武林中人,無情的武功到底如何呢?《名捕震關東》無情劇照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無情是一個雙腿俱廢的殘疾人,所以無法練習深厚的武功心法。但是上天是公平的,無情的智謀卻是舉世無雙的。
  • 漢文帝與漢景帝是怎麼死的,他們活了多少歲,算不算短命
    漢景之治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同時也是西漢王朝第一個治世,這就是由漢文帝與漢景帝父子合力創造的,漢文帝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藩王身份繼承帝位的人,因為呂雉去世,同時因為漢文帝看起來比較軟弱,年僅22歲時就被周勃、陳平等功臣立為皇帝而入宮繼承大統。
  • 漢景帝為何將皇位傳給劉徹?
    封建王朝在皇位繼承上一直是遵行「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制度,但劉徹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漢景帝劉啟,卻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 張儀在歷史上到底有多牛?
    一批對當時的國家間的政治形勢非常嫻熟,善於辭令和權術,從中獲取功名利祿的說客應時而生,史書上稱他們為「縱橫家」。看過《羋月傳》中智商爆表、舌戰群儒的張儀,小編要跟你講講歷史上的張儀,其實更厲害。真相:歷史上張儀究竟有多牛?
  • 漢景帝陽陵出土文物之一
    【漢景帝陽陵出土文物(一)】在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的鹹陽塬上,眾多帝陵封土巍峨屹立。這片地勢高亢、平坦開闊的黃土塬下,長眠著九位曾君臨天下的西漢帝王,隔河南望,正對著當年繁華似錦的都城長安,無言地訴說著昔日的大漢雄風。
  • 三藩之亂意外爆發,索額圖建議殺明珠洩憤,康熙:你當朕是漢景帝?
    觀史,清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和漢朝漢景帝年間的「七國之亂」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最先主張削藩的大臣結局卻截然不同。 其實,漢景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晁錯對漢朝忠心耿耿,漢景帝之所以要狠心殺掉晁錯,只是想多爭取一些準備時間。雖然最後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但晁錯之死,卻成了歷史悲劇。
  • 漢景帝的一個失誤,錯把宮女當寵妃,卻無意間挽救了大漢江山
    但是,漢景帝的錯事並非一錯到底,直到一百多年後,世人才感受到漢景帝錯的非常英明,挽救了大漢江山。常言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漢景帝又怎麼會錯的英明呢?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漢景帝臨幸妃子說起。一、唐姬的出現當時,漢景帝劉啟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妃子,叫做程姬。可以說,漢景帝對這個程姬可謂是情有獨鍾,甚至達到「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