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小編仿佛進入了首富界的朋友圈,朋友圈驚現各種勵志,各種雞湯,各種給自己下目標,各種勵志要掙一個億!感覺自己朋友圈逼格滿滿,都是要定一個小目標
掙一個億!!
小編不禁目標瞬間清晰了
先給自己定一個可以實現的小目標嘛!
比如說先去臺灣黃金博物館淘金~
摸一摸220公斤的大金磚
感覺離一個億的目標也更近一些
黃金博物園區位於臺灣新北瑞芳區金瓜石山城,由昔日臺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是臺灣第一個生態博物館。館內的鎮館之寶是一塊重達220公斤,999.9純金的大金磚,它曾在2004年獲得金氏世界紀錄。220公斤重的黃金可能需要開挖4000萬公噸的礦石才有可能集成。
值得大讚一下的是:如此貴重的展示品他們沒有包圍保護,還在保護罩的兩端特地開了個大圓口子,供遊客將手伸進去跟金磚親密接觸一番。帶不走,摸摸也是好的啊。但是萬一出現一個像錦衣衛青龍那樣的大俠,力大無比,用指甲蓋摳一塊咋整?小編是不是想多了?
言歸正傳,金瓜石黃金博物館並不是單獨的一棟建築,而是一片園區,裡面包括本山五坑、黃金館、四連棟、太子賓館、鍊金樓、淘金體驗區、環境館、黃金神社。和曾經預想的黃金博物館不同,其中的黃金館內並沒有滿眼的金碧輝煌,而是像紀錄片一樣展示著金瓜石礦業的歷史變遷,在這裡,你可以通過立體微縮模型看到本山一到九坑的交錯縱橫長達六百公裡的坑道與礦脈, 可見看到當年的礦工工具、生活器具,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封、證件,陪伴見證了礦工們半世紀的採礦人生。
在坑道內,博物館通過蠟像來展示當年的採礦過程,模擬每一道工序,並且配合聲光效果呈現。現在我們看似有趣的探洞過程,對於當時來說還是條件相當惡劣的。據了解1942年英軍將在新加坡俘虜的523名戰俘帶來金瓜石,這些戰俘在日治時代時從事採礦工作,因為工作環境惡劣和糧食賠給短缺,在攝氏40度的本山六坑礦坑中工作的工人們因病而死或是虛弱到無法工作者甚眾。據統計,總計共有1135個戰俘曾在金瓜石為日本人勞役。
如今女孩子可以隨便買張門票就進入坑道內,而曾經,女性是被禁止進入坑道的哦!儘管早期坑道內有女性擔任扒土工作,但是後續為了避免搜身不變,所以金屬礦業公司在民國五十年之後便禁止女性入坑作業了。在坑道內是不可以隨便談論蛇的,因為據說這樣會導致挖不到金礦呢!當然,吹口哨也是禁止的,因為這樣的雜音會干擾工作。
在金瓜石黃金博物館,除了可以學到很多黃金的相關知識 ,這裡也是風景極佳的散步好地方。太子賓館、四連棟,日式建築與昔日礦場結合,大自然中上等的檜木、紫檀、櫻花木被精雕細琢,以榫頭銜接的建築工法而無需任何鐵定而建築成型,讓我們身臨其中有一種安靜自在的感覺,當然,這裡也吸引了很多建築學者來此朝聖。
逛景點嘛,怎麼能沒有吃呢!在金瓜石不能錯過的就是礦工便當,外面會包裹金瓜石地圖的布料,吃完之後包裹布、飯盒都可以帶走。
飯後再來個熱乎乎的豆花,瞬間幸福感爆棚!
金瓜石除了有黃金博物館外,還有黃金瀑布,處在「黃金」的環境內,離一個億是不是更近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