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有一座御窯金磚博物館,藏在千餘塊金磚,故宮的地磚來源如此

2021-01-18 xiao小小吳說旅遊

提到燒酒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蘇州是第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城市,有近2500年的歷史,像杭州一樣有「人類天堂」的名聲。蘇州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平江路、蘇州博物館、七裡山塘、拙政園、寒山寺、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等都是遊客熱衷打卡的景點。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是近年來蘇州新晉的網紅卡景點,位於蘇州市上城區陽城湖西路附近,顧名思義,是以「魚窯金磚」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個博物館,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參觀不需要門票。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成立於2013年,2016年正式開館,館內包括御窯遺址、殘窯遺址群、金磚藏品1400多個及旅遊配套設施。魚費磚博物館在網上印上紅牌與這裡的建築風格有很大關係。一拍就像擁有ins風的美麗大片,受到少女們的喜愛。

從蘇州市中心到這裡的交通也很方便。你可以去5路公共汽車,88路,軌道交通4號線。

整個博物館的景觀設計非常與眾不同。不採用蘇州最經典的公式園林風格,採用「野生園林」的設計風格,特別是門口的那個門廊。其設計參照蘇州園林漏水景的設計手法,通過那個磚洞可以隱約看到園林的景色,這景色與傳統磚窯很協調。

進入博物館內部後,可以看到耀眼的荒野金磚,這裡珍藏著1400多塊金磚,據說時間橫跨明永樂年至清宣統年間生產的金磚。這個「磚」被稱為金磚是有原因的。

金磚的全稱是荒野金磚,是我國傳統窯磚中的珍品,尤其受到皇室貴族的喜愛,是皇宮、宮殿等建築物的專用窯磚,當時建設紫禁城時鋪地磚是荒野金磚,充分可見其珍貴程度。

魚費磚博物館主樓是其核心。內部分為三章:狗糧、生殖器、實用,通過場景和文化遺產的展示,讓觀眾了解金磚的生產、運輸、使用等過程,還展示明清王語用金磚展品。

當時蘇州生產的金磚被廣泛用於皇室,這與當地土質分不開,交通也非常便利。蘇州接近京杭大運河,可以通過水路直接運往北京。據歷史資料顯示,當時為了生產窯磚,在當地建了很多窯灶,其中窯村數量最多,當地村民普遍珍藏著金磚。

除了欣賞昂貴結實的金磚之外,還有當年保存下來的御窯遺址,這也是遊客來打卡的主要原因。沉浸在御窯遺址中,隱約回到那個時代,眼前看到的東西時代感很高,令人感慨不已。如今,魚窯已經在蘇州的小著名網子上打卡,而且沒有門票,這引起了很多遊客的慕名,遊客多的時候,要站在這裡拍照,都要排隊。

相關焦點

  • 江蘇蘇州新晉網紅打卡地:金磚御窯博物館,國家4A景區門票免費
    這就是蘇州的御窯金磚博物館,與蘇州那些著名的景點相比,這裡明顯要低調很多,了解到這裡的遊客也不多,位於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西路上,距離地鐵4號線孫武紀念館比較近,還可以自駕過去,景區自帶停車場,也比較寬敞。
  • 這些蘇州小眾博物館,你知道幾個?
    聽說,認識一座城市就一定要去逛逛它的博物館不同於蘇博的包羅萬象小眾博物館著眼於獨特的主題向你訴說蘇州的韻味吸引無數人駐足御窯金磚博物館:陽澄湖西路95號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位於元和街道御窯花園北面,包括遊客中心、金磚博物館、交流中心、生產用房、附屬景觀工程及遺址保護構築物。
  • 為一塊磚、一片瓦,建一座博物館,這12座專題博物館在收藏什麼?
    在長沙簡牘博物館所藏文物中,收藏了總數約在10萬餘枚(目前已辨識出有字簡牘76551枚)的走馬樓三國孫吳紀年簡牘,藏品還包括數百枚東漢簡牘和2千餘枚西漢初年紀年簡牘。
  • 傳承文化 書寫經典 蘇州御窯小學百名金磚福娃現場書寫春聯
    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御窯小學舉辦了百名金磚福娃「傳承文化 書寫經典」現場書寫春聯的活動,為牛年獻禮,為新春賀歲。本次活動,御窯小學邀請到了蘇州市硬筆書法協會會長李昉,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陸偉來校指導,還特意邀請了53位家長代表觀摩整場活動。開幕式上,首先由支俊華校長致開幕詞及新年祝詞,並對蒞臨指導的專家和觀摩的家長代表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 洛杉磯郡立博物館亞洲館館長等講述金磚、G20作品
    10月28日,「御窯遺珍——G20及金磚五國會議官窯瓷器展」在上海浦東御承堂博物館開幕。
  • 故宮地磚損壞,工匠修復時發現600年前秘密,專家:朱棣的心真狠
    當你來到故宮時,一定會忍不住感嘆,這座巨大的皇家宮殿簡直就是一本活歷史,又忍不住產生疑問,為何故宮能屹立600年不倒?保存的如此完好?其實也很好理解,為的就是防止有人通過挖地道的方式刺殺皇帝,所以我們在故宮幾乎看不到一棵樹,因為樹沒有地方紮根。  這15層地磚還不是普通的地磚,而是澆過桐油的「金磚」,這種金磚的大小誤差幾乎微乎其微,所以才能讓金磚之間保持非常小的縫隙,這也意味著做工和鋪墊都非常有難度。
  • 昔日皇城今日博物館:600年,從紫禁城到故宮
    宮城的地磚來自魚米之鄉蘇州。蘇州一帶土質好,燒工精,工部最終選定在蘇州陸慕鎮餘窯村生產地磚。這裡土質優良、燒制有方、產磚顆粒細密,「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朱棣賜封此地為「御窯村」,御窯所產地磚得名「金磚」。黏土磚為什麼冠名金磚?
  • 故宮午門前的廣場為什麼不能鋪平?傳說中的金磚原來藏在這裡
    以前和現在都流傳故宮的地板都是由金磚鋪就而成的,甚至還有人夜裡偷偷潛進故宮希望能夠偷出一兩塊金磚留作紀念。可是偷出金磚留作紀念還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小編真的為這個人的智商捉急。網圖其實皇宮的地磚都是金子做的這個說法主要是在民間流傳的,因為民間的普通老百姓沒有機會進入皇宮,而他們對皇家的終極想像也就是到處都是金銀珠寶,連地板都是金磚鋪成的。
  • 一場地震把故宮地磚震裂,引出了驚天秘密,專家感慨:朱棣太狠了
    不管哪種說法正確,紫禁城這三個字,在朱棣時期就登上了歷史舞臺,距如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故宮,因為種種原因已經有了很多次的翻修了,但是原來的樣子還是沒有多大的變化。故宮在我國屬於重點保護區,所以故宮要是出了問題,工匠們就要及時進行修補。故宮的建築物和其他基礎設施需要定期維護,上世紀70年代末,修復專家在修復故宮地磚時,發現了隱藏在故宮地磚下的驚人秘密。
  • 工匠修復故宮地磚時,意外發現一個秘密,揭露了朱棣的殘忍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還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在明清兩代,故宮作為皇家宮殿,是當時權力與威嚴的象徵,雖然現在已經對外開往,我們普通人都可以進入故宮內遊覽參觀,但故宮裡的秘密卻是數之不盡。其中,有這樣一個秘密,讓專家都大吃一驚。
  • 以磚為主題的博物館,卻憑設計翻了身,成了免費網紅打卡地
    這是中國首家以展示「御窯金磚」為主題的博物館,落成於2016年,短短4年便迅速走紅。「金磚」不是用金子造的磚,而是因製作工藝太過珍貴的比喻。按照《金磚墁地》中的解釋:「專為皇宮燒制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稱金磚」。
  • 蘇州,免費出遊好去處,它隱藏於鬧市適合拍照打卡知道的遊客不多
    而在蘇州的聖誕節期間,如果說想要外出遊玩,欣賞和感受一下蘇州這座城市的美好的話。在蘇州,有這麼一個地方,那裡不僅免費好玩,適合拍照打卡,而且它隱藏在鬧市當中,知道的遊客卻不多。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這個地方到底是在蘇州哪裡呢?那裡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的那些事。
  • 故宮宮殿地磚損壞,工匠修復時發現一「玄妙」,感慨:朱棣做太絕
    是以故宮雖然全是由木頭建造的,但是由於奇特的設計藝術,故宮可以承受住雷劈電擊,也可以在地震中屹立不倒,但是故宮的地磚卻因為鑲嵌著不能承受住地震,所以在多次地震之後,故宮的地磚已經有了裂痕,並且層次不齊,失去了原有的光澤和潤性。而在修復地磚的時候,工作人員也發現了地磚的秘密,情不自禁地感嘆道:「朱棣心真狠。」
  • 蘇州:由表入內,大巧若拙
    畢竟也是人人盡說的好江南,美好的事物豐富得有如礦藏供人採選,而這熟悉的水土也還有許多收集新鮮驚喜的可能。想起了木心說的那句:「不知該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皆可原諒」,只是如此動心的話語又該聽幾分。園林建築雖是有邊界的死物,可是園景園境可以無界。古人說「藝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臺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以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意境。藝圃也是如此:難以一一列舉園中花木魚蟲,但是它們構成了這裡的夏天。
  • 蘇州—金澤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開館啦!
    2020-12-24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故宮地磚受損,工匠修復卻發現一個秘密,專家:揭開朱棣狠心一面
    前言 北京城是我國的四大古都之一,作為一座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都城,它孕育了眾多的名勝古蹟。一如天壇、頤和園等,但若說北京城中那座建築最有代表性,那麼故宮定然當仁不讓。 為什麼要如此說呢?因為故宮不僅僅是建築物,還是中國明清兩朝歷史的親歷者。
  • 故宮前副院長晉宏逵:故宮是怎樣建成的 | 紫禁城六百歲生日
    商務印書館,2002年)記錄在《大明會典》上永樂時期的磚窯有臨清窯和蘇州窯,實際上這是兩大磚窯系統。燒造地段並不只是臨清、蘇州兩地,而是分布在南、北兩京的直隸地區,和山東、河南兩個省的運河沿線。燒造工作包括了徵採蘆柴,煉泥制坯,設窯燒造,運送北京等一系列工作,從朝廷到地方都需要設官管理。
  • 先定一個小目標,去黃金博物館淘塊金磚
    黃金博物園區位於臺灣新北瑞芳區金瓜石山城,由昔日臺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是臺灣第一個生態博物館。館內的鎮館之寶是一塊重達220公斤,999.9純金的大金磚,它曾在2004年獲得金氏世界紀錄。
  • 臺灣有一塊世界上最大的金磚,價值人民幣8000多萬元,哪來的
    蜀黍曾經去過3次中國臺灣省,每一次都喜歡去九份逛逛,除了喜歡九份老街以外,還對金瓜石金礦和陰陽海充滿了興趣,蜀黍今天就來說說九份黃金博物館裡那塊大金磚的故事吧。在九份黃金博物館裡所有的展品中,最有「價值」 的一個,就要數照片上的這塊大金磚了。
  • 200多公斤大金磚,我在臺北金礦博物館試圖搬起它
    博物館館藏(二):金礦博物館中展示許多九份採礦的數據與圖片,詳細介紹著九份的採金歷史及採金至鍊金的過程,館內也擺設多塊金礦原石、雅石等等難得一見的早期礦石......最為著名的金磚九份金礦博物館有一塊鎮館之寶,重達220千克的金磚,價值2億多臺幣,折合人民幣要5000多萬。過去有一種傳說:如果有人可以將金磚搬起來,就可以歸其所有,現在看來也僅是趣談,金磚被嚴嚴實實的罩起來,只留下兩個洞口供遊客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