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午門前的廣場為什麼不能鋪平?傳說中的金磚原來藏在這裡

2021-01-11 古代有什麼

以前和現在都流傳故宮的地板都是由金磚鋪就而成的,甚至還有人夜裡偷偷潛進故宮希望能夠偷出一兩塊金磚留作紀念。可是偷出金磚留作紀念還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小編真的為這個人的智商捉急。

網圖

其實皇宮的地磚都是金子做的這個說法主要是在民間流傳的,因為民間的普通老百姓沒有機會進入皇宮,而他們對皇家的終極想像也就是到處都是金銀珠寶,連地板都是金磚鋪成的。就像有一個故事說一個農民問另一個農民皇帝的生活是怎樣的?那個農民說皇帝的生活就是每天拿著金鋤頭下地種田,睡覺睡在金床鋪一樣。

網圖

其實故宮的地板不是金磚鋪成的,之所以被叫做金磚是因為這種磚的製作工藝很複雜,原材料很珍有。所以製作一塊這樣的地磚基本上都需要兩年的時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就有了一塊金子一塊磚的說法。也就是說製作這個地磚的耗費相當於一塊金子,所以被叫做金磚也是合情合理。

網圖

但是清朝覆滅後,有了很長時間的戰亂,導致民不聊生。大家紛紛四處奔走,躲避戰爭。而那些會製作金磚的師傅們也慢慢就走散了。況且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市場需求,導致會這種工藝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金磚」日益珍貴。現在製作手法和原材料都成了很珍貴的東西,而真正的金磚就被當成文物收起來進行研究和保護。

網圖

而故宮午門前的廣場為什麼不能鋪平是有原因的,其實它以前是鋪平的。但是每天的遊客很多,人流量很大,就對地板產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地面下陷。但是午門面積太大,維修的話會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而且現在金磚技術很複雜,短時間內很難大批量生產出來。還有一個傳說,是說皇帝故意將午門前的路鋪不平,目的在於道路不平馬車坐著搖晃,這樣他們就會下馬車步行,以示對皇權的尊重和臣服。

網圖

相關焦點

  • 故宮的這些小知識你都知道嗎?原來故宮大缸是這個作用,午門不是...
    文丨看乎Li(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一座紫禁城,寒來暑往多少風霜吹不散他的過往,金磚紅瓦多少來客猜不透他的神秘。世人都愛雪中的故宮,漫天鵝白的大雪覆壓著琉璃金瓦,點點雪花的間隙中閃耀的,不是青磚紅牆,鎏金尖頂,而是遺留在這片巍峨城樓中的回憶。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故宮筆記
    雖是講故宮,卻把歷史、建築、處世之道與審美意象等等都融了進去,也符合中國人以小見大的習慣。邊看邊感嘆中國思想之浩瀚,不知哪個國家的建築群似它這般,連一瓢一壺都寄託著寓意。[前3集] 總括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禁,是權力。城,是連綿大地上的輝煌建設。庭院是古代的廣場,是聚居、圍攏、安全、相互關懷、照應與守望的場所,是倫理與親情的象徵。
  • 故宮大奔撒歡事件沸沸揚揚 講一講事件的發生地太和門廣場
    前段時間某女士駕大奔在故宮太和門廣場前炫自拍照的新聞成了網上最熱門的話題,網民觀點主要集中在質疑故宮管理以及所謂特權等問題上,某些自媒體文章更是五花八門,比如有的自媒體說太和門廣場上的一塊地磚都要價值上萬元,這就說的有點兒離譜了。小編相信這件事最終肯定會有個官方的說法,在真相出來之前暫不做評論,今天小編也來蹭個熱點,就和大家聊聊這件事情的發生地太和門廣場。
  • 故宮的「午門」:哪裡會是斬首的地方!
    故宮的「午門」:哪裡會是斬首的地方!如今的古裝影視劇中,常見這樣的情景:當皇帝或皇族人惱火了,立馬決定要殺人時,常會聽到一聲「推出午門斬了午門分上下兩部分,下為墩臺,高12米,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座掖門。午門前有東西兩座對稱的小屋,原是侍衛值班房。
  • 細說故宮:午門是做什麼用的?「推出午門斬首」真的是在這裡嗎?
    午門,紫禁城的南門,也是正門,是紫禁城中最大的門。我們進入故宮的第一道屏障。 從前這個午門城樓,是皇上在大軍凱旋時候,在這裡接受「獻俘禮」。居高臨下,俯瞰下方,體現君王的至高無上。清代皇帝每年陰曆十月初一,在這裡頒發第二年的曆書。經常聽到說的「推出午門斬首」,那是謬傳。
  • 最東方:故宮午門
    校尉舁亭,御仗前導,樂部和聲署作樂,三科官導引,堂官後隨。自長安左門中門進,至午門前。監官由亭內恭奉進呈《時憲書》,安設黃案上。頒賜王公大臣《時憲書》,安設紅案上。校尉撤亭置兩旁。監官奉書由午門中門入,至太和門,設黃案上,堂官行三跪九叩禮,授內務府官恭奉進呈。退出。公百官齊列午門前,鴻臚寺官贊引。宣制行禮。王公以下跪領如儀。
  • 推出午門斬首?古代的午門可不僅僅是行刑重地
    ◆作者:吳關青史◆本文作者原創,洗稿、抄襲必究卷首語大家好,這裡是吳關青史,我是關叔。想了解更多有趣歷史知識,請點擊關注哦。故宮咱們都熟悉,北京天安門廣場,過了金水橋就是故宮。再從天安門前面進去,正對著的就是午門。
  • 故宮午門的城樓上,花壇裡種了什麼?美麗的花朵
    午門前留影8點走到午門前方的廣場,這個時候已經聚集了不少的遊客,大家紛紛留影,希望自己的北京之行有故宮的影子,畢竟是歷經了600年的古建築,是明朝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前兩周網上訂好的票,需要排隊到窗口激活才有效,工作人員的管理嚴格。初秋的北京空氣水汽少,藍藍的天空,琉璃瓦,紅牆,三種鮮明的顏色,加上高牆,更明白人類智慧的偉大。當時的皇家貴族們站在午門上,居高臨下就是一種巨大的權力象徵。遠遠看到午門上種有植物,到底是哪一種花草,帶著好奇走了上去。
  • 「午門問斬」不是在故宮午門,大臣:這是讓我們「尿褲子」的地方
    我們大家在看古裝電視劇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犯了重罪的犯人就會被判處在「午門問斬」。那故宮的午門真的是犯人砍頭時的行刑場嗎?回答當然不是。  據史書記載:故宮的午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是故宮的正門。而故宮整體的建築朝向都是坐北朝南,所以午門的朝向也就是在南邊。
  • 明故宮端門午門與端午節無關 「午門斬首」系謠傳
    明故宮的午門南京明故宮是明朝早期的皇宮,又稱南京紫禁城,是北京故宮的藍本,它也曾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與故宮一樣,明故宮也有端門和午門,合在一起恰好是「端午」二字。那麼,它們與端午節有什麼關聯呢?馬渭源對記者說,比如皇帝要接見草民時,到端門位置,就會有官吏提醒草民整理自己的衣冠,不能戴草帽進去。馬渭源對記者說,在歷史上,端門多與朝廷政變有關,在明朝歷史中,有關端門的闡述並不多,端門主要作用是擋住午門,兩者之間距離大概在十米左右。馬渭源告訴記者,提到端門,都是作為附屬提一提。端門城樓一般可用於臨時存放皇帝儀仗用品,顯示封建皇權的威嚴,但放東西很少,只是臨時應用,並無太多功效。
  • 故宮的午門內有千金閘嗎?
    一般問題小編都會很快用手機就回復了,但前兩天有朋友問了一個關於故宮午門的問題,午門裡有沒有千金閘?由於上周一直在出差,周末終於有時間來聊聊這個話題了。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說實話這麼多年小編去故宮的次數少說也有上百次了,紫禁城裡的犄角旮旯可以說能拍的都拍遍了,但關於千金閘這個問題一時還真沒法回答上來,因為的確沒有注意過,而像這樣的問題上網搜是查不到的。
  • 千萬別錯過 今早8點第三場故宮直播:「午門、三大殿、東六宮」
    隔著屏幕 仿佛能聞到花香昨天上午和下午進行了兩場直播,兩名解說員帶著觀眾走了故宮東西兩條路線:午門—御路橋—太和殿廣場—慈寧門—慈寧宮花園和西華門—武英殿—午門展廳—文華殿—東華門。通過直播鏡頭,可以看到4月的故宮繁花盛開,紅牆襯託下甚是唯美。
  • 神奇的故宮午門,除了皇帝,只有這些人一生可以走一次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興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傳說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 故宮西六宮詭異的陰陽道,恐怖的傳說!
    在清代,後宮妃嬪住在西六宮,其中有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鹹福宮及長春宮等等;如慈禧太后就住在西六宮,這裡曾經有過多少屈死的冤魂,現在也無法考證了;我們應該知道,故宮對外開放也僅是一部分,其餘是不對外開放的。
  • 漲姿勢 為什麼戲劇裡總說「推出午門問斬」?
    故宮午門文 | 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轉自「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公眾號(微信ID:gugongwx),本文經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授權轉載。現今的人們去故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它是從漢代的門闕演變而來,沿襲了唐朝大明宮含元殿以及宋朝宮殿丹鳳門的形制,平面呈「凹」字形,共設五座城門。中門為皇帝專用,東側門供文武官員出入,西側門供宗室王公出入。兩掖門只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開啟。午門整座建築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又有「五鳳樓」之稱。每逢重大典禮及重要節日,都要在這裡陳設體現皇帝威嚴的儀仗。
  • 女子開大奔進故宮太和門廣場,誰為特權開了綠燈?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曾在演講中講述過一段阻攔總統車隊的故事:「我們堅決發出公告,所有車輛不許穿行開放區。但是難以制止的就是國賓,可以開到紫禁城內下車。那麼,照片裡這位前國航乘務員,是如何乘車進入故宮的呢?根據照片判斷,停車位置在故宮太和門廣場南部,南邊面朝午門城樓,北邊緊靠金水橋。這片區域是開放區,也是觀眾進入午門後遊覽故宮的起點。涉事女子在微博解釋稱這裡是「停車場」,顯然與事實不符。
  • 故宮600年午門大展!天大策展人帶你看展覽!
    故宮600年午門大展!天大策展人帶你看展覽!本次展覽展出了圖冊中的兩頁,觀眾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門及太和殿廣場的真實情景,發現紫禁城建築在明清兩代變遷的蛛絲馬跡。朱瞻基行樂圖卷
  • 老照片說故事|先在午門前轉轉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中國故宮一圖一故事影像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國家的宮殿能成為一首詩一幅畫中國的故宮這裡是故宮故宮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館。成立於1925年的故宮博物院,建立在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歷經五百年興衰榮辱,帝王宮殿的大門終於向公眾敞開。
  • 秋遊故宮誰相約?午門往東海棠深處,好幾個「蘇軾」在等您
    10月17日午後,「在故宮尋找蘇東坡」公益讀書分享活動詼諧開場,故宮研究院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祝勇解釋,我們現在所在的故宮書店,斜對門兒正在舉辦「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上個月,這場大展在故宮文華殿開幕,78件文物精品邀觀眾穿越千年,對話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說,以文物為載體、以展現蘇軾藝術造詣與其人格風範的展覽,在故宮尚屬首次。
  • 隔斷古今的界門——午門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故宮在多樣多彩的文化衝擊下,依舊巋然不動。端坐在首都北京的正中心,仿佛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隱者,又像一處超脫世外的空間。走進故宮,風停了,雨也淡了。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也是今天故宮博物院的正門。午門位於紫禁城乃至京師南北軸線的正南方,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直至天啟年間才修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