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閃耀的年代 臺灣新北黃金博物館

2021-02-13 中國寶石雜誌


臺灣新北黃金博物館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內本山五坑旁,黃金博物館依山而建,山間是百年前金礦的礦址所在,因此在這裡可以領略到原汁原味的金礦地理風貌。黃金博物館充分利用地利優勢,並在此之上打造了歷史文化與自然風景相結合的觀覽模式,是臺灣第一家生態博物館。


黃金博物館外景

百年風霜,見證金都

在探訪博物館之前,我首先了解了九份與金瓜石兩地的一些基本信息。大約一百年前,九份與金瓜石都是臺灣地區重要的金產地,兩地雖僅一山之隔,但隨著歷史的演變,卻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礦業人文景觀。

九份是臺灣的一個地名,據說原來只有九戶人家,如果某一戶要下山買東西,就會帶回九份,後來這裡因此得名。而今,九份已成為臺灣地區重要的旅遊聖地。日據時代的民居建築完好的保存下來,當夜幕降落、燈盞點醒,山間的來客可以透過窗稜望著滿山的星火,或駐足深思、或淺吟低唱。北處朦朧的海岸線勾勒成為山光最合拍的搭檔,海潮拍擊著礁石,為漫漫長夜奏響契合的序曲。


九份山區夜景

相隔不遠的金瓜石地區,直到清代之初,一直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山地荒野。光緒十九年,第一次有人在這裡發現黃金礦脈,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搬遷至此,淘金尋寶。光緒二十一年,這裡進入了日據時期。大批日本人來此處開採金礦,這裡也日益繁榮起來,一度有「東南亞第一金都」之稱。隨著採礦事業逐步落寞,礦區的原始風貌得以較完整地保存下來。

     

追史溯源,鑑而為今

黃金博物館共有三層樓,每層的展覽主題各不相同。一樓展覽室的常設展分為幾個版塊。首先是「溯歷史金河」版塊,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按時間順序劃分的幾個不同時代的展覽信息。細分為大航海時代(公元一十六世紀)、清領時期(十九世紀末期的1890-1895年代)、日治時期(1895-1945)、民國時期至臺金結束營業(1945-1987)四個時代。



黃金博物館外景

緊接著是「大金瓜露頭」版塊。大金瓜露頭是這裡的一座山頭,它形似一顆巨型南瓜。金瓜石的地名即從這座貌似南瓜的山頭而來。臺語的金瓜即為南瓜,所以就叫做金瓜石。但是由於臺金公司的開採,所謂的大金瓜露頭如今已不復存在了。之後我們會看到「本山坑道模型」展示板塊。本山下的坑道全部接連在一起,全金瓜石地區坑道總長度達600多公裡,深度則到達海平面下132公尺。「早期採礦流程」版塊則是將爆破鑿洞到礦石開採的過程完整呈現在民眾眼前,它與「坑外運輸系統」版塊共同展出,讓人們了解到最早被當作運輸工具的馬、電車至柴油車的發展,還有少數供人乘坐的平臺車等相關信息。


私人鍊金情境模擬活動

「私人鍊金情境模擬」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內容。金瓜石當地鍊金時多採用氰化煉製法,稱私入礦坑盜採金礦的淘金客為散花仔,以土法提煉有別於臺金公司以機械化的選礦與煉礦,情境模擬得十分逼真。參觀者在此處也像是過了一把「礦工癮」。「盟軍戰俘營」則是著重介紹了1942年英軍將領在新加坡俘虜的523名戰俘帶來金瓜石,這些戰俘在日治時代從事採礦的工作,每餐僅配給少量的糧食,在惡劣的環境中幹著礦坑中的工作。當時一度有出現過在攝氏40度的本山六坑礦坑中人員出現病死或是虛弱到無法工作的狀況,因此新的戰俘陸續來此地補充,總計共有1135個戰俘曾在金瓜石為日本人勞役,這些陳年往事會觸動每一位觀覽者的內心,給他們帶來深思和緬嘆。


黃金博物館展示的展品

黃金博物館的二樓也有常設展,共分為「金的運用」、「家」、「大金磚」三個專題。參觀者可以在這裡了解到金子在日常生活中和科學技術上的實際應用有哪些。還可以在 「家」版塊體驗到由523隻金螞蟻為主體的生態作品,每隻螞蟻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而「大金磚」則展示了一塊重達220公斤的999.9純金的大金磚。這塊金磚在2004年獲得金氏世界紀錄,220公斤的黃金可是需要開挖4000萬公噸的礦石才有可能集成的,制來十分不易。


黃金博物館展示的展品

黃金博物館的三樓是「淘金體驗區」 ,民眾們可以在這裡親身體驗用淘金盤淘洗砂金的樂趣,並可以用博物館贈送的小瓶子將淘洗到的砂金帶回家。


 黃金博物館展示的展品     

展覽多元,精彩紛呈

博物館除了常設展之外,還會不定期的舉辦很多人文文藝活動。如「臺灣金工首飾藝術展」,「礦業發展史展」等各種有意義的展覽活動。在我去到此處之前不久,剛剛結束了一場「金·九礦業歷史展」為主題的展覽。重點介紹了博物館的的崛起、歷經繁華盛世,到金盡人散,沒落蕭條。前後不過一百年的時間,但就好像是一部劇情跌宕的影片,留給後人無限的思念。金瓜石的黃金歲月,以及它所留下的採金遺蹟,可以讓後人懷念、遊客憑弔,金瓜石本身所具有的秀麗天然景觀,也是在其它處所見不到的,這兩者的景觀都是金瓜石做為觀光最主要的資源。金瓜石現在還有一座金泉寺,就是用來存放當年從中國來金瓜石採金的溫州人因故病死後的遺骸。據當地人士說,兩岸開放來往後,曾經有溫州人來祭拜,而此間的歷史則需要有心人的重拾了。


 黃金博物館展示的展品  

在博物館欣賞展覽之餘,此處久負盛名的太子賓館、金瓜瀑布等景點也是參觀旅行不錯的選擇。山間水澗採金遺蹟仍然處處可尋,天然美景讓人心曠神怡,是一處絕佳的人文與自然因素兼具的旅遊點。

編輯/撰文/張帥 

圖片提供/詹宜真,臺灣藝術教育館,黃金博物館園區  

(文章有刪減,完整閱讀請查看《中國寶石》總第107期,2016年3-4月刊 p40-p43)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寶石》雜誌社淘寶連結地址:
http://chinagems2217.taobao.com


相關焦點

  • 黃金歲月的集體記憶:再現20世紀50-60年代的臺灣
    臺灣臺北--(美國商業資訊)--臺灣「文化部」臺灣文化記憶庫和數字增值應用項目旨在實現博物館藏和本地知識的數位化。它還設立了一個公共許可機制,以加速公眾的文化輸入和輸出。 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完整新聞稿可在以下網址查閱: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00101005125/en/ 為響應臺灣文化記憶庫項目,臺灣中央通訊社建立數字檔案館,介紹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臺灣的那一年)至1960年臺灣的那段歷史。
  • 金光啟示錄 進入臺灣布袋戲魔幻世界
    書名:《金光啟示錄-臺灣金光藝術的起生》  作者:邱武德  出版社:發言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3月14日  內容介紹:   《金光啟示錄:臺灣金光藝術起生》,是作者邱武德從小經驗臺灣布袋戲美學的洗禮,歷經七、八年的文字整理,爬梳出獨特的臺灣美學觀點。
  • 金光閃耀,品相頂級
    拍品分類: 機制金幣拍品估價: RMB 30000拍品專場: 上海泓盛2020年秋拍-金銀錠 機制幣拍賣公司: 上海泓盛拍賣狀態: 流拍拍品描述:1921年尼珀爾沙阿王朝阿什拉菲(Ashraphi)金幣一枚,打制深峻犀利,底版平整,金光閃耀
  • 北布拉班博物館(斯海爾託亨博斯)
    是荷蘭北布拉班省的首府。城內有座博物館叫做北布拉班博物館(Noordbrabants_Museum)。博物館的一些建築是17世紀的耶穌會修道院,正面建築建於1768-69,當時是軍政府的所在地。1983年改為博物館。博物館前的一個雕塑,看不懂意思。
  • 金光舞臺車,臺灣花車音樂節明天閃亮硬起來!
    大家湊陣做夥來,臺灣硬起來!,這是史上第一次音樂節與攝影家的跨界合作,也是史上第一次集合了來自全臺各地三十臺金光舞臺車──屬於臺灣土生土長的庶民娛樂、更是史上第一次將大型藝術展覽與音樂節結合!當90年代的年輕人將來自遙遠西方的搖滾套上了本地的語言、穿著當時流行而今日看來俗氣的花襯衫,吶喊著臺灣青年的夢想、憤怒及猶豫,於是我們對搖滾熟悉了,兇猛的吉他聲響撞擊著時代───撞出臺灣搖滾百花齊放的年代。
  • 那一片金光閃耀--PRS SE Santana Single Trem
    不同於品牌內其他兄弟型號,SE Santana Single Trem有著些許的不同尋常。時間回到2018年,PRS推出了TCI技術,Carlos Santana聽過這個革新性技術加持的拾音器後,立刻決定要在他的新SE籤名款上使用相同技術但並不需要切單的拾音器。
  • 光興閣金光布袋戲傳承第二代 一出大戲呈現掌中戲配樂精華
    華夏經緯網1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光興閣曾締造空前盛況,接手第二代團長鄭成龍原本從事科技,整理父親資料,發現5000多集劇本,決心讓金光布袋戲光彩再次被看見,入選臺灣傳統藝術中心開枝散葉計劃補助,演出經典名作大俠百草翁,最大亮點是北管和現代樂團結合演出,帶來不同凡響體驗,增添掌中戲更多創造力和可能性
  • 臺灣自由行從黃金的故鄉到貓的天堂,都不曾被遺忘
    ▲經過金採廣場後,會來到第二主區域「本山五礦與黃金博物館區」,這裡有很知名的豆花,可惜是甜的,我們都興趣不大。休息區有一部老式電話機,喜歡的可以擺拍。黃金博物館分為兩層,博物館入口在二層,將一段段黃金城歷史軌跡逐一展示,還有立體礦坑構造模型、採礦工具等,可以花幾分鐘時間仔細看一看▲順著指示走到一層,牆上有九份金地圖;那年代的黃金飾品,做工很精美;黃金原石;超大金磚
  • 先定一個小目標,去黃金博物館淘塊金磚
    比如說先去臺灣黃金博物館淘金~        摸一摸220公斤的大金磚        感覺離一個億的目標也更近一些   黃金博物園區位於臺灣新北瑞芳區金瓜石山城,由昔日臺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是臺灣第一個生態博物館。館內的鎮館之寶是一塊重達220公斤,999.9純金的大金磚,它曾在2004年獲得金氏世界紀錄。
  • 黃金內衣 美女模特穿上露出巨乳金光閃閃很誘人
    黃金內衣 美女模特穿上露出巨乳金光閃閃很誘人時間:2015-06-16 23:47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金內衣 美女模特穿上露出巨乳金光閃閃很誘人 6月15日,鄭州兩位女模身著黃金內衣亮相某金店,吸引了全場觀眾目光。
  • 屬於莆田北高人的傳奇行業:一座小鎮坐擁千億「黃金帝國」
    位於北高的莆田黃金珠寶博物館明朝時,北高就留下了打金人的足跡,子承父業、師徒傳承,走街串巷,為天下人製作項鍊、戒指、手鍊、項圈等黃金首飾。位於北高的莆田黃金珠寶博物館1949年之後,隨著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很多老字號店鋪連同金銀帶模具都收歸國有,打金技藝荒廢。
  • 臺灣電影收藏家博物館開館
    新華社臺北7月28日電(記者齊湘輝何自力)老式的電影放映機沙沙作響,光影投在幕布上,上世紀60年代的老電影正在放映……28日下午,電影收藏家博物館在臺北舉行開幕典禮,讓人仿佛走進時光隧道,回到臺灣早期的電影時代。  上百位電影、藝術界人士出席了開幕典禮。
  • 200多公斤大金磚,我在臺北金礦博物館試圖搬起它
    九份金礦博物館:第三次來臺灣,第二次來九份,竟然是第一次走進金礦博物館,所以這一次我們不說九份老街、也不講《千裡千尋》和《悲情城市》,只來認真的說說金礦博物館......清政府於光緒十八年(1893)在金九地區設立了「金砂局」;光緒二十一年甲午戰爭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本繼續仿效清朝繼續設「砂金署」使金九地區持續發展。初期這裡只有金礦生產黃金,後發現硫砷銅礦後轉變為金銅礦,金九地區又得到一輪發展而進入興盛期......
  • 臺灣寫真:瑞芳老礦區煥發新活力
    中新社臺北4月10日電 題:瑞芳老礦區煥發新活力  中新社記者 鄭巧 董會峰  臺灣知名導演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讓鏡頭裡的九份小城聞名遐邇,幾乎成為到臺灣的遊客必去之地。而同屬瑞芳區的金瓜石、水湳洞,近年來也有了特殊風貌,讓整個老礦區煥發了新活力。
  • 你可知道臺灣「頭北人」也來自泉港?
    但是到目前為止上面所有的論證只是大陸這邊的記載,臺灣那邊對頭北人、頭北厝的考證又是怎麼樣的呢?經過數年對新竹市和苗慄一帶進行各姓族譜與田野調查,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韋煙灶發現,遷居竹苗沿海地區各聚落,主要祖籍地為入墾臺灣的頭北裔家族。新竹市香山區至苗慄縣竹南鎮這一帶均為頭北人聚居的主要分布區,其中泉港「頭北人」人口約佔一半以上。
  • 上海電影博物館,電影博物的無限可能
    同時上海電影博物館將電影與城市、大眾生活相連接,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都市電影美學生活方式,推動了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為上海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做出了重要貢獻。作者:上海電影博物館漕溪北路595號的電影故事上海電影博物館地處漕溪北路595號,這裡能夠串聯起一大段上海電影的歷史。
  • 【展覽】木乃伊、黃金面具……「失落的黃金國」亮相三峽博物館
    【展覽】木乃伊、黃金面具……「失落的黃金國」亮相三峽博物館 2020-06-25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首歌紀念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年代
    作為90後的小夥伴,肯定經歷過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年代,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回憶一波。「記憶是陣陣花香 我們說好誰都不能忘」一首《花香》成功帶人們進入《薰衣草》時代。當初追劇時,多少人淚流滿面,又多少人帶著紅彤彤的眼圈去上課。還記得我們收到或送出的裝著薰衣草的玻璃瓶嗎?
  • 甜梅號《金光之鄉》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發行時間:2013年12月13日   出版者:風和日麗   甜梅號的新專輯取名《金光之鄉(Hometown of Glitter)》,關鍵字在於Glitter的一字二義,它既代表某個金光閃閃、扣人心弦的事物,又代表耀眼的光芒背後,一種深沉而惆悵的迷惘。
  • 臺灣的袖珍博物館(第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