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電影股大幅拉升走高,華誼兄弟開盤一字漲停,報5.25元,封單超28萬手。
在此帶動下,傳媒板塊異動,截至收盤,華誼兄弟、美盛文化、北京文化、光線傳媒等6股漲停,奧飛娛樂、華策影視、金逸影視漲幅超7%。
消息面,由華誼兄弟出品、管虎執導的《八佰》正式定檔8月21日。該片是院線復工後,定檔上映的首部全新大片。該片投資方為華誼兄弟,聯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業、光線傳媒、騰訊影業等公司。
波折定檔路 八佰走了404天
8月2日下午,電影八佰官微公布定檔消息。
隨後,華誼CEO王中磊更新微博「《八佰》8月21日,翹首以待,中國電影加油」。
網傳影片成本8000萬美元,超過5億人民幣的《八佰》定檔一波三折,2017年9月9日電影《八佰》在蘇州正式開機;2018年4月27日,經過長達230天的拍攝,《八佰》宣告殺青。但就在去年6月上映前夕,影片卻被突然下檔。
王中磊的微博宣傳
原計劃去年6月15日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之一的電影《八佰》,因為技術原因取消放映。僅十天後,同年6月25日晚,電影《八佰》官方微博發聲明宣布撤檔,聲明指出:「經片方與各方協商,《八佰》取消原定7月5日公映的安排,暫別暑假檔,新檔期擇日公布。」
經歷404天,電影《八佰》再度定檔,官宣今年8月21日電影院見。
多位院線高管表示看好該片,在如今電影市場新片缺乏的環境下,《八佰》有望成為救市之作,但因有上座率限制,樂觀預計該片票房有望衝擊15億大關。
生死牌《八佰》 能否助華誼兄弟走出危機?
《八佰》對華誼兄弟來說,意義重大。
這兩年華誼兄弟日子不好過,創始人、董事長王忠軍(王中軍)一度賣畫、賣房自救。2018年的導火索《手機2》,引發「稅務風波」,影視行業陷入到巨大的輿論風波中,電影產業也由盛轉衰。
2018年華誼兄弟多部電影無法上映、加上商譽減值等影響,出現了2003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虧損額度高達10.93億元,華誼兄弟進入到了風險爆發的集中期。
2019年,情況並沒有出現好轉,報告期內,華誼兄弟實現營業收入21.86億元,同比減少43.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9.60億元,同比減少262.32%,扣非後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9.66億元,同比減少235.70%。
2020年一季度,華誼兄弟營收2.29億元,同比下降61.4%;淨虧損1.43億元,同比下降52.64%,其帳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剩2.68億元。若公司在2020年未能盈利,華誼兄弟將面臨退市危情。
業績不振也影響到了公司現金流,華誼兄弟在2020年間不斷籌錢解決現金流危機。
4月29日,華誼兄弟披露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7月31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與招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招行將向華誼提供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的非承諾性綜合授信額度。
與現金流危機同至的,是股價問題,2018年以來,華誼兄弟的股價已經從10.8元的價格一路下跌,最低至今年4月的3.21元,跌幅一度超過70%。即便按照目前最新5.25元的收盤價格算來,跌幅也超過50%。
由於股價連續下挫,高比例質押的華誼兄弟兩大股東王忠軍、王忠磊去年一度遊走在爆倉的邊緣。6月的公告顯示,華誼實控人王忠軍、王忠磊合計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達到93.42%。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公司股價仍然波折走低,可能導致公司兩位實控人質押的股權被平倉,從而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
《八佰》上映,有助於華誼兄弟緩解現金流問題,若票房表現較好,有望帶動影視行業整體回暖。
「救市之作」《八佰》定檔 電影行業的強心劑
疫情影響下,影視行業直到7月中旬才迎來了轉折。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7月20日,電影院正式復工。
影院雖然復工復業,受上座率、優質新片缺乏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客流量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到正常水平,再加上毛利率極高的零食、飲料暫時停賣,影響影院收入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於觀影人群的吸引力,市場各方一直處於觀望狀態。
近期上映影片多為復映片和小眾文藝片,多位院線從業者表達了對於商業大片的期待,認為只有不斷提振市場的商業大片上映,市場才能帶動。
商業片《八佰》定檔的意義,預示電影行業正在逐步「回血」,許多電影人紛紛轉發《八佰》定檔的消息,都把這部影片的復出視為給電影行業的強心劑,稱之為「救市之作」。而春節檔沒能公映的《奪冠》《唐人街探案3》《急先鋒》等,隨時會闖入接下來任何一個重要檔期。
天風證券認為,《八佰》的定檔為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有望強勁提振市場,行業復甦或將加速。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8月1日,全國復工的影院數量已達到7159家,復工率達到63.09%,較前一日增長3.78%,單日總出票量則已增加至工作日60萬-70萬張,周末休息日130萬-150萬張左右,而未來仍將有38部新片陸續上映。
影視行業有望回暖 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受疫情影響,不少影視公司上半年業績堪憂,被認為是疫情影響的「重災區」。
從已公布的業績預告來看,歡瑞世紀、奧飛娛樂、華凱創意、金逸影視以及萬達電影等多家影視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均為虧損狀態。萬達電影預計上半年虧損15億至16億元;金逸影視則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虧損3.1億元~3.9億元。
對於板塊後市投資邏輯,機構觀點普遍認為,在政策扶持及疫情逐步緩解背景下,文體傳媒板塊有望迎來復甦,看好下半年板塊估值修復機會。
據中原證券研報顯示,
目前全國影院已經有序復工,雖然復工前期包括票房、觀影人次、上座率、票價等經營數據相比過往暑期檔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影院可能還處在虧損運營之中,但從大的趨勢來看,目前的復工率正在穩步恢復,單日票房也開始逐日提升。預計隨著更多影片在影院上映,觀眾和行業的信心都能有效恢復,國內電影產業也會進一步恢復到正常的經營秩序之中。
華安證券傳媒團隊認為,
隨著電影院的開業,上半年積壓的優質電影將密集上映,有望催生出多部爆款電影,從而帶動板塊的關注度迅速提升,電影產業上下遊公司也有望迎來一波估值修復行情。10月份隨著國慶檔的開啟,如果屆時電影院的常態化防控成果得到驗證,預計上座率將回升到往年同期水平,同時上半年積壓的優質電影也將扎堆上映,電影板塊有望迎來遲到的「報復性消費」。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則表示,
在電影行業逐漸復甦及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電影行業至暗時刻正在過去,但考慮到全球疫情形勢仍嚴峻,目前仍缺乏疫情特效藥,民眾對疫情傳染擔憂仍在,而電影行業上下遊產業鏈暢通也需要一個過程,意味著本輪電影行業「元氣」恢復需要較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