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香港康文署邀請,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赴港演出團在李梅團長的帶領下,攜兩臺精品折子戲晚會奔赴香港,參加「2017香港中國戲曲節」暨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紀念演出活動,於7月22日、23日,在香港高山劇場精彩亮相,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現場極為火爆。
李梅《遊西湖·鬼怨》
香港觀眾對秦腔並不陌生,省戲曲研究院近年來多次赴港,此次更是第二次參加香港中國戲曲節。為了展示陝西戲曲的魅力與風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組成了以二度「梅花獎」獲得者李梅、李東橋為代表,李娟、李小峰、譚建勳、齊愛雲、任小蕾、王新倉、張蓓、李軍梅、趙揚武、衛小莉等12朵「梅花」共同加盟的強勁演出陣容,精選了能體現各劇種、各行當特色的經典折子戲,包括秦腔《放飯》《殺廟》《蘇武牧羊》《鬼怨》《挑袍》,眉戶《屠夫狀元.訂親》,碗碗腔《桃園借水》《十八裡相送》《貴妃醉酒》,關中道情《隔門賢》等,不僅代表了當今陝西戲曲的最高水平,而且極富陝西地域文化特色。
李東橋、衛小莉《鍘美案·殺廟》
連續兩天的演出,精準的演繹,精妙的絕技,精美的唱腔,精彩的呈現都令到場觀眾嘆為觀止,不斷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香港康文署的官員看完演出後難捺激動,興奮地對團長李梅說道:「演出太完美、太精彩了!秦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非常好,所有參加演出的同志颱風嚴謹,唱腔優美動聽,動作乾淨嫻熟,展現了戲曲大院的風採。」
任小蕾、官小良《桃園借水》
周嘉儀女士自從多年前看過戲曲研究院的演出後,就成為了劇院和陝西戲曲的鐵桿粉絲,不僅在香港雜誌發表文章推介陝西戲曲,而且對於陝西戲曲赴港的演出,她更是一場不落地觀看,她表示,陝西文化博大精深,陝西戲曲豐富多彩,每看一次都是一次美的享受。當晚很多香港觀眾雖然是第一次觀看陝西戲曲,但也深深地被陝西戲曲的魅力和精湛的演出所震撼,對這些飽含西北地域文化風情的戲曲劇種表現出了由衷的喜愛。
譚建勳、齊愛雲《放飯》
演出團團長李梅看到陝西戲曲演出在香港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也是倍感自豪,她表示:「我們這次來港演出,不僅要讓香港同胞欣賞到高質量的戲曲節目,也希望通過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使他們從中感到民族藝術的魅力,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王新倉、趙揚武《蘇武牧羊》
「香港•中國戲曲節」,由香港特區政府文化機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不僅是大力推廣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和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平臺,也是香港民眾感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橋梁。該活動自2010年推出以來,已成功舉辦八屆,每年都邀請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劇種的優秀院團參與演出。今年第八屆中國戲曲節適逢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主辦方精心選調了更強勁的陣容和更精彩的節目,於6月13日至8月13日進行集中展演。
點擊下方連結至研究院赴港演出團折子戲音頻賞析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研究院 | 碗碗腔《貴妃醉酒》李梅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 | 研究院·秦腔《出五關·挑袍》李東橋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 | 研究院·眉戶《屠夫狀元》李娟、穆曉鵬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研究院 | 碗碗腔《十八裡相送》李君梅 李小青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研究院|關中道情《隔門賢》張蓓 官小良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研究院 | 秦腔《鬼怨》李梅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研究院 | 碗碗腔《桃園借水》任小蕾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研究院 | 秦腔《放飯》譚建勳·齊愛雲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研究院 | 秦腔《鍘美案·殺廟》李東橋·衛小莉
【先聽為快】中國戲曲節·研究院 | 秦腔《蘇武牧羊》王新倉·趙揚武
FM106.6 AM693 陝西新聞廣播
每天午後14:00 《梨園秦聲》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