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明明只有五部,為何要叫「八部」?其他三部去哪了?

2021-02-22 園藝屋

金庸一生創作創作的武俠小說都是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其中《天龍八部》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天龍八部》於1963年開始在金庸自己的報紙《明報》上連載,歷時四年完成。小說一共50回,前後歷經六次修訂,是金庸武俠作品的集大成之作,陳世驤先生稱其為「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

《天龍八部》小說的每一回的名字連接在一起,就成了五首詞:

第一卷:少年遊 (段譽十回)

青衫磊落險峰行,玉璧月華明。馬疾香幽,崖高人遠,微步觳紋生 。

誰家子弟誰家院,無計悔多情。虎嘯龍吟,換巢鸞鳳,劍氣碧煙橫 。

第二卷:蘇幕遮 (段譽蕭峰合十回)

向來痴,從此醉,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劇飲千杯男兒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

昔時因,今日意,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雖萬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門,絕壁無餘字 。

第三卷:破陣子 (蕭峰十回)

千裡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莽蒼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蕩寇鏖兵。草木殘生顱鑄鐵,蟲豸凝寒掌作冰。揮灑縛豪英 。

第四卷:洞仙歌 (虛竹十回)

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且自逍遙沒誰管。奈天昏地暗。鬥轉星移,風驟緊,縹緲峰頭雲亂。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夢裡真,真語真幻。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胡塗醉,情長計短。解不了,名韁系嗔貪。卻試問,幾時把痴心斷 。

第五卷:水龍吟 (蕭峰、虛竹、段譽合十回)

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王霸雄圖,血海深仇,盡歸塵土。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枯井底,汙泥處。

酒罷問君三語,為誰開?茶花滿路。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敝屣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教單于折箭,六軍闢易,奮英雄怒 !

第一首用《少年遊》,寫的是年輕公子段譽出入江湖的奇歷。第二首《蘇幕遮》,轉入喬峰的故事敘述,其中涉及「胡漢恩仇」,而「蘇幕遮」三字,正是胡語,為西域舞曲,暗與本事相符。第三首《破陣子》,寫喬峰追蹤帶頭大哥和大惡人不遂,由中原返回遼國,後助耶律洪基平定南院大王之亂的經歷。此調拗怒激越,又是寫軍情,不論題材內容或聲情,也正是合適。第四首為《洞仙歌》,洞仙歌一調,極為清淨幽渺,此部又以虛竹為主角,其經歷更為匪夷所思,兼及逍遙派往事,奇幻飄渺,正是洞仙歌的本色。末首為《水龍吟》,前事各種冤孽情由,盡皆在此部收束,《水龍吟》一調,清壯頓挫,兼有鬱勃言之不盡的聲情,用在此節,也是頗為合適的。

但是可能有人會問,這《天龍八部》只有五部,為什麼叫「八部」,那三部去哪裡了?

其實這個問題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的開篇就已經解釋過了,大體就是這麼回事:

天龍八部,佛教術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

金庸先生用「天龍八部眾」象徵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和芸芸眾生,表面上和小說絲毫沒有關係,但是其實卻是極其契合小說的主旨的。

比如喬峰天人,當為八部之「天」(即帝釋天)。且天人死前有五哀,喬峰正是哀莫大於心死。段譽出身龍脈,當為八部之「龍」。虛竹接掌靈鷲,振臂天山,以宅心神技統領三十六洞,七十二島諸魔,使之棄惡從善,殲敵保國,是為夜叉。

現在大家知道了為什麼《天龍八部》明明只有五部,卻為什麼叫八部了吧?

開心一刻:                                                                                                   

1老師:小明,你說一下你對家的理解。小明:家是一個離開一天特別想回去的地方。老師:嗯,非常好!!!小明:老師我還沒說完呢,家還是一個回去5分鐘就特別想離開的地方。老師:為什麼?小明:因為吃完飯了。。。   

                

2閨蜜弟弟上學前班,名叫趙亞超,某次考試弟弟忘記自己的名字怎麼寫,只記得好像是走亞走,就填「走亞走」在試卷上。髮捲當天,老師念到「走亞走」,沒人上去領試卷,最後老師問:「還有誰沒有發到試卷?」弟弟悠悠的站起來了。到家後,一頓狂揍,他媽說:「把你名字默寫100遍!」               

                    

3今天騙寶貝玩彈皮筋,就是兩個人都套在手指上一人拉一邊然後我鬆開,把她彈哭了,她還要玩,我以為她不會,就得意洋洋的說:「來呀來呀!」誰知她套上之後使勁一拉就鬆開了……然後說了句:「來呀來呀!互相傷害呀!」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若楊過娶了郭芙或郭襄,他會幫著郭靖守襄陽嗎?隱居真不怪楊過

金庸筆下,帶經字的武功,有一個共同特點,想當天下第一必備之

金庸筆下,最惹人憐香惜玉的三個女孩,一想到她們,就想保護她們

相關焦點

  • 金庸武俠的秘密:「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八部是哪八部?
    金庸老爺子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巔峰,也為現代人打開了一扇與古代俠客神交的大門,生活中有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事,就去金庸的武俠中遨遊一番,在那裡可以快意恩仇、行俠仗義。金老一生創作14部小說,部部精品,被人總結成一幅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中《天龍八部》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 《天龍八部》都有哪「八部」,天龍又為何物?
    ▲點擊關注,每晚欣賞最走心的優美圖文天龍八部,又稱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即二十諸天以及其他天神,天眾中的天神,著名的如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陀、閻王等。一般供奉在大雄寶殿的兩側。開除「天」籍,落入「三惡道」的可能。
  • 天龍八部——何為天龍?何為八部?
    若說集大成者,筆者看來莫過於《天龍八部》了,想必大家都曾看過小說或相關的影視作品,那麼你可知道天龍是指什麼?有哪八部?你也許記得小說裡曾多次提到了大理國無量山的天龍寺,天龍也許就是這裡了,八部也許是天龍寺內的八位高僧,其實不然。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呢?
    「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即二十諸天以及其他天神,天眾中的天神,著名的如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陀、閻王等。一般供奉在大雄寶殿的兩側。開除「天」籍,落入「三惡道」的可能。
  • 金庸哪部作品人氣最高?是天龍八部還是鹿鼎記?
    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射鵰英雄傳,但據我號裡很多網友的私信和留言,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天龍八部》,當然誰也沒法忽視這部金庸揉捏了佛學元素的武俠小說之精彩和意義,更主要的還是小說本身盪氣迴腸。事實上,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所有小說中花了最長時間寫作而成的一部,整整四年的時間。
  • 《天龍八部》小說為什麼只有一部?其他七部去哪兒了?
    題記:小學三年級看《天龍八部》,覺得應該有八本吧,為什麼只有上中下三冊呢?或者是不是有八個主人公,作者還只寫了段譽、喬峰和虛竹三個呢?到處找人打聽其他的部分在哪裡。直到很多年後,才從網絡上找到解釋,也不知道準不準確:天龍八部是指佛家的八位神,小說中是描寫八類人人生的走向。喬峰是天神,帝釋;段譽是龍神;夜叉是四大惡人;鳩摩智是迦樓羅;慕容復是阿修羅;阿朱是乾達婆;阿紫是緊那羅(乾達婆和緊那羅都是天神的侍者);摩呼羅迦是虛竹。
  • 佛教所說的「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佛教術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1天眾
  • 《天龍八部》中,「八部」指的是哪8個人?天龍又是誰?
    在金庸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天龍八部》可謂金書之最,小說以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的武林爭鬥和民族矛盾鋪陳開來,寫就一幅跌宕起伏的史詩巨著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製圖:曉愚)多數網友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專有術語,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眾」就是生活在各層天的眾生,他們的生活比人間優勝得多,壽命也長得多。天眾當然也包括天王,如帝釋天主、大梵天王等,民間常稱天王為神。中文常用省略語,所以「天」字至少包括四義:一、蒼穹;二、天界;三、天人;四、天王。天眾指的就是天人和天王。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六道眾生處於輪迴之中,所以儘管天人的福報大,但他們的壽命終了之後,還是要死的。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的角色又是誰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巨著,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金庸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了,但是看完天龍八部的武俠迷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疑惑,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他們都指的是啥?金庸先生不光國學功底深厚,佛學功底也是很深厚的。而天龍八部正是出自佛教經典,又叫做八部天龍,龍神八部,或者叫八部眾。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其實「八部」對應8人,你知道都是誰嗎
    要說金大俠的武俠小說中,故事線最多,刻畫角色最成功的作品,可能就是《天龍八部》了。這部作品其實有3個主角,喬峰、段譽和虛竹,故事主線也是分布於三個性格和遭遇完全不同的「大俠」身上,而要說這幾個人身世的話,其實也各有各的特點。喬峰為契丹人之子,但是被漢人養大,處於一種尷尬的狀態。虛竹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他父親是少林方丈,段譽就更不用說,他繼承者段家大理國的血脈。
  • 傳聞中的天龍八部,究竟是哪八部?
    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有關它的翻拍電視劇都不下十種,裡面的精彩故事劇情時至今日都不算過時。可是大家知道天龍八部到底是什麼意思嗎?天龍八部又是哪八部呢?下面就由筆者來告訴大家。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的一門術語,指的是八種似人非人的生靈,它們分別是天眾、龍眾、夜叉、幹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和摩呼羅迦。 此八位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天眾與龍眾,故而稱之為是「天龍八部」。
  • 佛教天龍八部詳解
    大多數人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那麼天龍八部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 天龍八部究竟是哪八部,有什麼特點,又對應金庸同名小說哪個人物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經知道我要介紹的是誰了,沒錯,正是「天龍八部」,這是佛教的八種護法,在佛和大菩薩說法的時候幾乎都在場聽法並護持供奉。這一篇咱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同時也看看他們和金大俠小說中的哪個人物相似,大家不妨先猜一下,看看是否準確。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
  • 《天龍八部》金庸巔峰之作 深度解析"八部"與書中人物對應關係
    《天龍八部》是金庸15部小說中的花小編最喜愛的一部,知名度十分高,堪稱"絕作"!故事主要以喬峰、段譽和虛竹三人為主,故事主線也是分布於三個性格和遭遇完全不同的"大俠"身上。翻拍成電影電視劇已經有數十個版本了,而黃日華陳浩民李若彤主演的97版的天龍八部無疑是很多觀眾最喜愛的天龍版本。天龍八部為何叫天龍八部?原來書中主要人物與天龍八部神道怪物都能一一對應。
  • 三版《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只有他最貼近原著
    金庸的《天龍八部》無疑是一部偉大的著作,自問世以來深受武俠小說迷的喜愛。因這部作品氣勢磅礴,也曾多次被搬上銀幕。電視劇版《天龍八部》較為知名的有三部,分別是97年黃日華版,03年胡軍版和13年的鐘漢良版。
  • 97版《天龍八部》是李若彤和陳浩民首次合作,再次重聚是哪部作品
    說到97版本的《天龍八部》,被認為是演藝圈裡一部很經典的電視劇,此部作品由黃日華參與主演。這次說到97版本的《天龍八部》,觀眾們看到李若彤和陳浩民出演,這是他們在演藝圈裡首次合作出演作品,他們再次熒幕重聚是哪部作品,你們有所了解嗎?
  • 天龍八部和《天龍八部》
    最近在整理以前在四川遊覽的照片,發現了幾張非常有意思的天龍八部摩崖石刻。想單獨拿出來說一說。 先來說一說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分別是: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他們原本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和外道的精靈神怪,經佛陀教化後皈依佛門,成為佛教的護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