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天龍八部詳解

2021-02-08 菩薩道0611

大多數人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那麼天龍八部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天龍八部,是佛教專有術語,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眾生,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下面便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佛教宇宙觀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之說。

欲界有六重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天眾」就是生活在各層天的眾生,他們的生活比人間優勝得多,壽命也長得多。天眾當然也包括天王,如帝釋天主、大梵天王等,民間常稱天王為神。中文常用省略語,所以「天」字至少包括四義:一、蒼穹;二、天界;三、天人;四、天王。天眾指的就是天人和天王。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六道眾生處於輪迴之中,所以儘管天人的福報大,但他們的壽命終了之後,還是要死的。天人臨終之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第五個徵狀或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人最大的悲哀。帝釋是眾天人的領袖。

「龍眾」中的「龍」,跟我國傳說中的「龍王」或「龍」不同,主要生活在水中。我國「龍」的歷史已經被推到8000年前,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非常尊敬,認為水中生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尊稱德行崇高的高僧為「龍象」,如「西來龍」指從西方來的高僧。古印度人以為下雨是龍從天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這點也和我國古代文化中的龍很相近。曆書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該年雨量的多寡。龍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羅(意為海)龍王,他的幼女八歲時到釋迦牟尼說法的靈鷲山前,聽釋迦牟尼講說《妙法蓮華經》之後,向釋迦牟尼佛進獻寶珠,即刻轉為男身,騰空而起駕祥雲往南方無垢世界示現成佛度眾。這一罕見盛況,為天龍八部所見。

「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其中首領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夜叉」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維摩經」註:「什曰:『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空虛,三、天夜叉也。』」現在人們說到「夜叉」常指惡鬼。但在佛經中,很多夜叉受佛教化轉為護法善神,夜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

乾達婆又稱為「香神」,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天的專管奏樂演唱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有「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乾達婆」,海市蜃樓叫做「乾達婆城」。香氣和音樂都是隱約縹緲,難以捉摸。我國敦煌莫高窟中大量的飛天壁畫形象,其中手持鮮花、瓔珞等供品的即是乾達婆。

「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戰鬥,因為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搶奪,每有惡戰,總是打得天翻地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往往戰敗,上天下地無處可逃,於是化身潛入藕的絲孔之中。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釋迦牟尼說法,說「四念處」,阿修羅王也說法,說「五念處」;釋迦牟尼說「三十七道品」,阿修羅王偏又多一品,「說三十八道品」。《大智度論》卷三十五:「阿修羅其心不端故,常疑於佛,謂佛助天。佛為說『五眾』,謂有六眾,不為說一;若說『四諦』,謂有五諦,不說一事。」「五眾」即五蘊」,四諦是佛法中的基本觀念。阿修羅王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愛搞「天下大亂,越亂越好」的事,阿修羅又疑心很重,在聽佛說法時,疑心佛偏袒帝釋,故意少說了一樣。

「迦樓羅」指「金翅鳥神」。這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顆凸起的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每天要吃一條龍及五百條小龍。到命終時,體內積聚諸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曾有舊小說稱嶽飛是「大鵬金翅鳥」投胎轉世。

「緊那羅」是歌神,或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形象,敦煌莫高窟壁畫中著名的那些飛天形象,其中手持各種樂器演奏飛行的,即是緊那羅。是專門演奏法樂的音樂家。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們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在《首楞嚴經》中對摩呼羅迦有以下解釋:「摩呼羅伽,此雲地龍,亦云蟒神,腹行之類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聾呆無知,故樂脫倫。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脫彼倫類也。」也就是說,摩呼羅迦是與天龍相對應的地龍,原本是腹行類,但「由痴恚而感此身」,由於「聾呆無知」,反而能「故樂脫倫、修慈修慧」,最終挽回前因,擺脫腹行類,脫胎換骨。

由此我們知道,「天龍八部」出於佛經,金庸以「天龍八部」命名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實則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因各自的貪嗔痴而掙扎於人性的悲苦與佛性的解脫之間。但是小說中的人物究竟對應天龍八部中的哪一部,金庸並未做過詳細的說明。

相關焦點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製圖:曉愚)多數網友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專有術語,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
  • 【佛教常識】佛教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 【佛教知識】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很多人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專有術語,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 揭秘佛教中的「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佛教專有術語,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
  • 佛教中的「天龍八部」指的是什麼?
    大家聽過「天龍八部」很多是因為金庸的小說不過,「天龍八部」這個詞本身卻來自於佛教天龍八部是佛教中八類與人不同的眾生分別是: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因以「天眾」和「龍眾」為代表故稱為「天龍八部」「天龍八部
  • 佛教所說的「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佛教術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1天眾
  • 北京上空出現「真龍」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中的龍
    近日,微信佛教圈中流傳著一組照片,有網友聲稱在北京上空拍攝到「真龍」,據稱照片拍攝於2015年6月8日下午,是否「真龍」,還請各位親們自己趕腳。以下是原圖和經小編效果增強後(未做其他修改)的照片對比:
  • 「天龍八部」--佛教的高富帥護法們
    「天龍八部」The Demi-Gods and Semi-Devils首先先把金庸筆下的《天龍八部》從腦海中擦掉我們來討論下真正的天龍八部這八類護法神中,以諸天和龍神的福報最大,又以他們為上首,故稱為「天龍八部」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天與阿修羅▼
  • 天龍八部——何為天龍?何為八部?
    若說集大成者,筆者看來莫過於《天龍八部》了,想必大家都曾看過小說或相關的影視作品,那麼你可知道天龍是指什麼?有哪八部?你也許記得小說裡曾多次提到了大理國無量山的天龍寺,天龍也許就是這裡了,八部也許是天龍寺內的八位高僧,其實不然。
  • 《天龍八部》中,「八部」指的是哪8個人?天龍又是誰?
    在金庸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天龍八部》可謂金書之最,小說以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的武林爭鬥和民族矛盾鋪陳開來,寫就一幅跌宕起伏的史詩巨著
  • 天龍八部和《天龍八部》
    最近在整理以前在四川遊覽的照片,發現了幾張非常有意思的天龍八部摩崖石刻。想單獨拿出來說一說。 先來說一說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分別是: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他們原本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和外道的精靈神怪,經佛陀教化後皈依佛門,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 傳聞中的天龍八部,究竟是哪八部?
    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有關它的翻拍電視劇都不下十種,裡面的精彩故事劇情時至今日都不算過時。可是大家知道天龍八部到底是什麼意思嗎?天龍八部又是哪八部呢?下面就由筆者來告訴大家。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的一門術語,指的是八種似人非人的生靈,它們分別是天眾、龍眾、夜叉、幹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和摩呼羅迦。 此八位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天眾與龍眾,故而稱之為是「天龍八部」。
  • 你知道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為什麼叫天龍八部?其實跟印度有關
    在這些個小說中,有一本很有名,叫做《天龍八部》,對於這個叫法大家都是滿頭的問號。而至於金庸的其他小說比如射鵰、神鵰什麼的大家大概都能了解書名與故事情節之間的關係,但是,唯獨這一本,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其實,「天龍八部」這個詞源自于于古印度,是佛教中的說法,它又可以被叫做「龍神八部」和「八部眾」,主要是用來指代佛教中的幾種護法神。第一個說的是天眾,這裡的天就是神的意思。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的角色又是誰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巨著,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金庸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了,但是看完天龍八部的武俠迷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疑惑,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他們都指的是啥?金庸先生不光國學功底深厚,佛學功底也是很深厚的。而天龍八部正是出自佛教經典,又叫做八部天龍,龍神八部,或者叫八部眾。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即二十諸天以及其他天神,天眾中的天神,著名的如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陀、閻王等。一般供奉在大雄寶殿的兩側。開除「天」籍,落入「三惡道」的可能。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其實「八部」對應8人,你知道都是誰嗎
    但是主角僅僅只有三個人,為什麼當時金先生卻把這部作品起名為《天龍八部》呢?我們知道《射鵰英雄傳》這個名字是因為郭靖早年是蒙古國的「射鵰大賽五省狀元」,《神鵰俠侶》這名字也讓人一下就能想像到小龍女和楊過與一隻雕不得不說的故事,而只有《天龍八部》這個名字卻讓很多人摸不到頭腦,這究竟是不是老先生給我們留下的伏筆呢?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呢?
    「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即二十諸天以及其他天神,天眾中的天神,著名的如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陀、閻王等。一般供奉在大雄寶殿的兩側。開除「天」籍,落入「三惡道」的可能。
  • 天龍八部是八種神道怪物名字出自法華經
    天龍八部這個名字一看就高大上,西遊記白龍馬取經功成,獲封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金庸小說看完了也沒弄明白,天龍八部和這個北宋為背景的武俠小說有什麼關係。天龍八部究竟是哪些天龍,八部又是哪八部呢?迷迷糊糊的一頓找,略有心得、一偏之見,聊聊這個天龍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