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天龍八部」指的是什麼?

2021-02-19 上海玉佛禪寺

大家聽過「天龍八部」

很多是因為金庸的小說

不過,「天龍八部」這個詞

本身卻來自於佛教

天龍八部是佛教中

八類與人不同的眾生

分別是:天、龍、夜叉

乾達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因以「天眾」和「龍眾」為代表

故稱為「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有善有惡

各有其出身、本領和性格

經佛陀教化後

都成為了護法神

也往往是佛陀說法時的會眾

如《法華經·譬喻品》中

就提到了「天、龍、夜叉

乾闥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

摩侯羅伽等大眾

見舍利弗於佛前

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心大歡喜,踴躍無量」

天眾,梵語Deva,亦可音譯為提婆,意為「天」或「天神」,如護法神中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天等都屬於天眾。

天眾的壽命也會完結,天眾臨死前會出現「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出汗,不樂本位」這五種徵兆,也就是所謂的天人五衰,最後再次進入輪迴,轉世為人或其他眾生。

龍眾,梵語Nāga,音譯那伽,亦可譯為神龍。《增一阿含經》:「龍僅憑意念,便能興雲致雨,是名不可思議。」眾龍王中娑竭羅龍(海龍)最出名,其女兒龍女便是觀音菩薩的脅侍之一。

龍眾雖然厲害,但是天龍八部中的迦樓羅,也就是金翅鳥,卻是他們的天敵。《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中載,金翅鳥「日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既是死敵,又同是護法,這是如何做到的?

迦樓羅,又音譯作揭路荼,漢譯大鵬金翅鳥或金翅鳥,印度神話中的一種巨鳥,是主神毗溼奴的坐騎。

迦樓羅原以龍眾為食,後來二者同受八關齋戒、皈依三寶。以至於,迦樓羅再與龍王共處一地時,迦樓羅絲毫沒有想要吃龍王的惡念,龍王自念必死,卻也沒有竄逃躲藏。

夜叉,也譯為藥叉。在古印度神話裡,夜叉與羅剎同時由梵天腳掌生出,但雙方通常相互敵對。

男性夜叉形象多變,有時被描述為迅速、怖人的武士,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在佛教中,多聞天王率領夜叉八大將,「維護眾生界」。又有十二藥叉大將守護修持藥師佛法門眾生。

在佛教傳說中,乾闥婆是天界的樂神,居住在須彌山上,侍奉帝釋天。他們追逐香氣為食,或說其本身就會散發香氣。

緊那羅,音樂神。男性緊那羅擅長音樂,女性緊那羅美麗動人擅長舞蹈,他們也是我們所常見的手持樂器的飛天形象。

《楞嚴經》中將阿修羅依胎、卵、溼、化四生而分四種。

阿修羅男性貌醜陋、女性美貌,嗔怒心重、嫉妒心重、好爭鬥,歷史上常與天人戰爭,屢戰屢敗,曾在敗後籤署「和平條約」同意皈依三寶。

佛教傳說中的蟒蛇之神,也是音樂神。該神原本是腹行類,但由於其智力較低而無知,反而能得道挽回前因,擺脫腹行類的命運,脫胎換骨成為神祇。

相關焦點

  • 揭秘佛教中的「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佛教專有術語,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我國「龍」的歷史已經被推到8000年前,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非常尊敬,認為水中生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尊稱德行崇高的高僧為「龍象」,如「西來龍」指從西方來的高僧。古印度人以為下雨是龍從天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這點也和我國古代文化中的龍很相近。曆書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該年雨量的多寡。
  • 《天龍八部》中,「八部」指的是哪8個人?天龍又是誰?
    在金庸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天龍八部》可謂金書之最,小說以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的武林爭鬥和民族矛盾鋪陳開來,寫就一幅跌宕起伏的史詩巨著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製圖:曉愚)多數網友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專有術語,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龍眾」中的「龍」,跟我國傳說中的「龍王」或「龍」大致差不多,不過沒有腳,主要生活在水中。我國「龍」的歷 天龍八部——護法神像石刻史已經被推到8000年前,就時間來說,應該是我國的龍文化被印度吸收,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非常尊敬,認為水中生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尊稱德行崇高的人為「龍象」,如「西來龍」指從西方來的高僧。
  • 佛教天龍八部詳解
    大多數人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那麼天龍八部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 【佛教常識】佛教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 【佛教知識】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很多人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專有術語,為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 佛教所說的「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佛教術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1天眾
  • 傳聞中的天龍八部,究竟是哪八部?
    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有關它的翻拍電視劇都不下十種,裡面的精彩故事劇情時至今日都不算過時。可是大家知道天龍八部到底是什麼意思嗎?天龍八部又是哪八部呢?下面就由筆者來告訴大家。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的一門術語,指的是八種似人非人的生靈,它們分別是天眾、龍眾、夜叉、幹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和摩呼羅迦。 此八位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天眾與龍眾,故而稱之為是「天龍八部」。
  • 北京上空出現「真龍」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中的龍
    近日,微信佛教圈中流傳著一組照片,有網友聲稱在北京上空拍攝到「真龍」,據稱照片拍攝於2015年6月8日下午,是否「真龍」,還請各位親們自己趕腳。以下是原圖和經小編效果增強後(未做其他修改)的照片對比:
  •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分別指哪八個人?
    金庸老爺子已駕鶴西去,留下了14部皇皇經典武俠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射鵰英雄傳》是儒家的正義、《笑傲江湖》是道家的灑脫、《鹿鼎記》是世俗的修煉,而《天龍八部》則是佛家的眾生皆苦。
  • 天龍八部——何為天龍?何為八部?
    若說集大成者,筆者看來莫過於《天龍八部》了,想必大家都曾看過小說或相關的影視作品,那麼你可知道天龍是指什麼?有哪八部?你也許記得小說裡曾多次提到了大理國無量山的天龍寺,天龍也許就是這裡了,八部也許是天龍寺內的八位高僧,其實不然。
  • 《天龍八部》之「八部」,其實分別指8組主角,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或看到「天龍八部」這4個字時,或許並沒有在意它是什麼意思。但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念頭:「天龍八部」跟小說的主題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我們實在想不出「天龍八部」跟小說所講的故事有什麼奇妙的關聯。
  • 「天龍八部」--佛教的高富帥護法們
    「天龍八部」The Demi-Gods and Semi-Devils首先先把金庸筆下的《天龍八部》從腦海中擦掉我們來討論下真正的天龍八部這八類護法神中,以諸天和龍神的福報最大,又以他們為上首,故稱為「天龍八部」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天與阿修羅▼
  • 天龍八部和《天龍八部》
    最近在整理以前在四川遊覽的照片,發現了幾張非常有意思的天龍八部摩崖石刻。想單獨拿出來說一說。 先來說一說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分別是: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他們原本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和外道的精靈神怪,經佛陀教化後皈依佛門,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的角色又是誰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巨著,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金庸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了,但是看完天龍八部的武俠迷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疑惑,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他們都指的是啥?金庸先生不光國學功底深厚,佛學功底也是很深厚的。而天龍八部正是出自佛教經典,又叫做八部天龍,龍神八部,或者叫八部眾。
  • 你知道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為什麼叫天龍八部?其實跟印度有關
    對於一些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的情節,許多人應該都能說上一段。在這些個小說中,有一本很有名,叫做《天龍八部》,對於這個叫法大家都是滿頭的問號。而至於金庸的其他小說比如射鵰、神鵰什麼的大家大概都能了解書名與故事情節之間的關係,但是,唯獨這一本,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其實,「天龍八部」這個詞源自于于古印度,是佛教中的說法,它又可以被叫做「龍神八部」和「八部眾」,主要是用來指代佛教中的幾種護法神。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天眾」就是生活在各層天的眾生,他們的生活比人間優勝得多,壽命也長得多。天眾當然也包括天王,如帝釋天主、大梵天王等,民間常稱天王為神。中文常用省略語,所以「天」字至少包括四義:一、蒼穹;二、天界;三、天人;四、天王。天眾指的就是天人和天王。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六道眾生處於輪迴之中,所以儘管天人的福報大,但他們的壽命終了之後,還是要死的。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六道眾生處於輪迴之中,所以儘管天人的福報大,但他們的壽命終了之後,還是要死的。天人臨終之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第五個徵狀或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人最大的悲哀。帝釋是眾天人的領袖。二龍眾
  • 《天龍八部》金庸巔峰之作 深度解析"八部"與書中人物對應關係
    《天龍八部》是金庸15部小說中的花小編最喜愛的一部,知名度十分高,堪稱"絕作"!故事主要以喬峰、段譽和虛竹三人為主,故事主線也是分布於三個性格和遭遇完全不同的"大俠"身上。翻拍成電影電視劇已經有數十個版本了,而黃日華陳浩民李若彤主演的97版的天龍八部無疑是很多觀眾最喜愛的天龍版本。天龍八部為何叫天龍八部?原來書中主要人物與天龍八部神道怪物都能一一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