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木犴為何不顧警告堅持滅殺犀牛精?

2021-02-13 葉之秋讀書

  誰才是真正的偷油賊呢?

  這個答案並不難尋找。既然犀牛精的後臺不是如來佛,那膽敢在靈山腳下假冒佛祖的,必然是連如來佛也招惹不起的大人物。

  這樣的大人物,在西遊世界中,唯有兩個人。

  其一,太上老君;

  其二,玉皇大帝。

  真正偷香油的,不是如來,不是老君,而是三界之主,高居於天庭的玉皇大帝!

  為何這麼說?

  首先,四值功曹是玉帝指派下凡,是唯一進入妖洞且離開的仙人。

  四值功曹與五方揭諦,一共有九位仙人。這九位仙人中,日值功曹與老君關係親密,曾經暗中把唐僧師徒的消息洩漏給金角大王。其他八位仙人,尤其是五方揭諦使,是玉帝的鐵桿心腹。

  他們下界,名為保護唐僧,實為監視取經團隊的一舉一動,最終保護的是玉皇大帝的利益。

  按照四值功曹的說法,他們暗中陪同唐僧,與三個犀牛精一起來到了妖怪洞府。然後,他們留下佛派的護駕伽藍等仙人,讓他們寸步不離唐僧。自己一方,則藉口給孫悟空報信,帶著一千五百斤香油,匆匆離開。

  若四值功曹真正是給孫悟空報信,那應當主動找尋孫悟空。事實卻是,孫悟空來到青龍山,看到四個人形容古怪,且在渺無人煙的荒山野嶺趕著三頭羊。孫悟空起了疑心,才上前攔住四個怪人去路。孫悟空運火眼金睛,道破四值功曹身份,他們才不得不說些犀牛精的來歷,敷衍一番。

  說完來歷,這四值功曹就消失了,極有可能就是跑到天庭交貨去了。玉帝需要的高檔燈油數量,絕對不會比如來少!

  四值功曹說犀牛精喜歡吃香油,貌似說出犀牛精作亂的根源,但與太白金星的話一對比,就會發現兩撥人必有一方在撒謊。

  前文多次說過,太白金星明面上是天庭文臣首領,暗中卻是老君一方的代表。

  孫悟空剛到天庭,就看到太白金星在西天門前與看守天王閒聊。很明顯,太白金星是在西天門外等候孫悟空。他告訴孫悟空一番話,目的除了指點孫悟空找四木禽星降伏犀牛精,還有就是提醒孫悟空,犀牛精的特性不是愛喝香油,而是愛洗澡。

  其次,玉帝一開始不派四木出馬,讓人懷疑。

  孫悟空求見玉帝,把前因後果說明一番,請求派天將下凡降伏犀牛精。

  聽完孫悟空敘述,玉帝詢問:「教點那路天兵相助?」

  在後文中,奎木狼等人聽說請他們四人下界擒拿犀牛精,就說:「若果是犀牛成精,不須我們,只消井宿去罷。他能上山吃虎,下海擒犀。」連奎木狼等人都知道二十八宿中的井木犴是犀牛剋星,玉皇大帝怎麼會不知道?

  很明顯,玉帝最初想要保護犀牛精,不想派出厲害人馬。

  孫悟空卻說:「老孫才到西天門,遇長庚星說,那怪是犀牛成精,惟四木禽星可以降伏。」

  見孫悟空搬出太白金星,玉帝意識到老君一派必定會揪住犀牛精假扮佛爺,妨礙取經不放。於是他才下定決心,派出四木,消滅犀牛精。

  奎木狼等人提出,只要井木犴一人去就可以降伏犀牛精,玉帝的心腹許天師生氣了,說:「你們說得是甚話!旨意著你四人,豈可不去?趁早飛行,我回旨去也。」玉帝既然決心殺人滅口,就務必乾淨利落。單派井木犴一位,三個犀牛精還有可能逃脫。一旦有逃脫,就有可能將玉帝才是幕後大老闆的事情洩漏。

  若是如來派出三位佛,在靈山腳下收取香油做保護費,那天經地義,合理合法。

  若世人知道,是玉帝讓犀牛精假扮佛祖,收取香油,那玉帝必然背負坑蒙拐騙的汙名,他的顏面何存?

  再次,從龍王的反應看,早就知道犀牛精上面有人。

  在四值功曹的口中,三個犀牛精都是草根妖怪,在天界毫無背景。可是,當孫悟空與井、角二星追趕三個犀牛精來到西海時,西海龍王說:「快點水兵,想是犀牛精闢寒、闢暑、闢塵兒三個惹了孫行者。今既至海,快快拔刀相助。」

  西海龍王一聽是有三個犀牛前來,立刻知道是闢寒、闢暑、闢塵。可見,連住在偏遠西海的他,不但知道三個犀牛精的大名,並且極有可能早就相熟。

  犀牛精為何逃亡西海?必然是因為與西海龍王關係不錯,想要借西海避禍。他們萬萬沒想到,西海龍王一看到是孫悟空在追他們,尤其還跟著來自天庭的井木犴,立刻明白,是玉皇大帝要收拾犀牛精了。

  既然如此,一貫擅長見風使舵的西海龍王立刻下令,拔刀相助,一起殺牛。

  最後,井木犴與孫悟空對待犀牛精的態度,證明他們都是知情人。

  眼看犀牛精後有追兵,前有攔路,已經無路可逃。孫悟空大喊:「消停消停!捉活的,不要死的。」

  孫悟空的目的,是要把犀牛精帶回金平府,讓官員百姓做個見證,以抬高他取經降妖的身價。摩昂太子成人之美,率領蝦兵蟹將把闢塵捆綁。

  可是,那井木犴卻仿佛沒有聽到孫悟空說話,現出本相,正在大口大口啃吃犀牛精中的老大闢寒。摩昂高叫:「井宿,井宿!莫咬死他,孫大聖要活的。」就是這樣,那闢寒還是被咬斷了脖子。

  三個犀牛精中,估計就是闢寒負責與四值功曹接頭,每年傳遞香油。許天師在傳遞命令的時候,偷偷傳音告訴井木犴,務必把唯一知道內幕的犀牛精老大闢寒弄死。故此,無論摩昂如何高喊,井木犴依然要殺死闢寒!

  後來,孫悟空帶著個死犀牛,牽著兩頭犀牛,帶著四位星宿來到了金平府。

  孫悟空讓豬八戒當眾砍下闢暑、闢塵的頭,然後鋸下六根犀牛角。四根犀牛角,送給了四木禽星,進貢給玉帝。一根留在金平府做了物證,一根留在取經隊伍中,說到了靈山獻給佛祖。

  這千年犀牛精的角非常珍貴。聽聞有四隻角相送,「四星心中大喜,即時拜別大聖,忽駕彩雲回奏而去」。孫悟空把戰利品的大頭送給玉帝,就是要向玉帝表明自己的誠意。孫悟空的意思是說,殺犀牛精並非他的本意,而是犀牛精禍害金平府千年,民憤極大;有辱佛門聲譽,不殺犀牛精,如來佛祖也氣憤難平。

  只是,讓如來大跌眼鏡的是,孫悟空當眾表態,最後一隻犀牛角會上靈山獻給自己,可是,到了靈山後,唐僧師徒誰也沒提犀牛角的事情。那珍貴無比的犀牛角,最終落入了取經團隊的小金庫中。

相關焦點

  • 一起來捉妖井木犴新套路,一技能可做到0消耗0CD!
    不過除了現如今大家知道的這幾個妖靈之外,如果依靠陣容搭配的話,還能夠創造出一個同樣的妖靈,說起井木犴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吧,雖說作為星宿妖靈,但是這個妖靈卻因為強度一直都被大部分玩家所嫌棄,不過最近則是有一個玩家發明出了一套能夠使井木犴變得強勢的陣容。
  • 孫悟空為何進貢四隻犀牛角給玉帝?西遊記裡犀牛精的後臺又是誰?
    孫悟空為何進貢四隻犀牛角給玉帝?西遊記裡犀牛精的後臺又是誰?  孫悟空為什麼要給玉帝送四隻犀牛角的大禮?孫悟空為什麼開始偏向玉帝了呢?是什麼事情讓他有了轉變?姜子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從《西遊記》第九十一回到九十二回,孫悟空的遭遇,是怎樣一步步引著孫悟空重新審視評判玉帝與如來的高度,從此心中的天平開始有了大逆轉。
  • 一隻猴子與三隻犀牛的故事
    犀牛三兄弟是不是罪該萬死,這個我們不好說,由佛祖說了算,我們只說故事。沒有前戲,直接來看悟空帶人群毆仨犀牛的高潮——猴子自然鬥不過犀牛,可他不擔心,因為有天庭的尚方寶劍在手。這個大寶劍不僅僅是天庭的實力,更是民心,降妖除魔、為民除害,哪個不拍手叫好?天庭中有專門降犀牛的高手:四木禽星,角木蛟、鬥木獬、奎木狼、井木犴。
  • 李天飛講西遊第九十一講:為什麼四木禽星打得過三隻犀牛,孫悟空反倒不行?
    四木禽星是二十八宿裡的井木犴、角木蛟、鬥木獬、奎木狼。這二十八宿是當年孫悟空的手下敗將,起碼奎木狼還和孫悟空單獨交過手,還是被虐。為什麼孫悟空兄弟三人都打不過的犀牛精,這四木一來忽然就完爆了?四木禽星的邏輯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應該從原文中找到答案,原來,這個故事邏輯是根據「演禽術」而設計的。
  • 《西遊記》中的玄英洞「三牛精」,真的是犀牛麼?
    孫悟空和三妖大戰後發現他們是三個犀牛精,於是到天上搬請二十八宿中的角木蛟、鬥木獬、奎木狼、井木犴,除了三妖。最後: 八戒發起性來,掣出戒刀,將闢塵、闢暑兒頭砍下,又隨即取鋸子鋸下四隻角來。大聖更有主張,就叫:「四位星官,將此四隻犀角拿上界去,進貢玉帝,回繳聖旨。」把自己帶來的二隻:「留一隻在府堂鎮庫,以作日後免徵燈油之證。我們帶一隻去,獻靈山佛祖。」
  • 滅了三隻犀牛精,孫悟空為何後怕不已?你看他發現了誰!
    既如此,孫悟空必然要除之後快,登時駕筋鬥,追趕而去,豈料三隻犀牛精本領高強,孫悟空竟連連受挫,就在此時,孫悟空做了一件極其蹊蹺的舉動,近在咫尺的靈山他不去,卻偏要跑到天庭玉帝跟前找人相助,太白金星指點「那是三個犀牛之精。他因有天文之象,累年修悟成真,亦能飛雲步霧。若要拿他,只是四木禽星見面就收」。
  • 五百年前孫悟空慘遭圍剿,獨角鬼王和七十二洞妖王被玉帝殺了嗎?
    殺幾個軟柿子出出氣,那是必須的。你說,這第二個押上斬妖臺,除了倒黴的獨角鬼王,還能有誰呢?總不能讓劊子手空手而歸吧。理由3,這次圍剿,28宿可都是參加了的。這28位大仙都是什麼角色?本體大多為兇殘動物,如井木犴、奎木狼、角木蛟等。比如,原著第92回,井木犴不顧大聖的勸阻,殘暴吃掉犀牛精闢寒。這次圍剿抓了這麼多美食,李天王能按得住這28位的味蕾麼?恐怕不能!
  • 西遊記中的元宵節情節: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
    大的個使鉞斧,第二個使大刀,第三個使藤棍,後引一窩子牛頭鬼怪,搖旗擂鼓,與老孫鬥了一日,殺個手平。那妖王搖動旗,小妖都來,我見天晚,恐不能取勝,所以駕筋鬥回來也。」八戒道:「那裡想是酆都城鬼王弄喧。」沙僧道:「你怎麼就猜道是酆都城鬼王弄喧?」八戒笑道:「哥哥說是牛頭鬼怪,故知之耳。」行者道:「不是,不是!若論老孫看那怪,是三隻犀牛成的精。」
  • 戀愛的犀牛 | 把所有美好的東西堅持到底
    《戀愛的犀牛》是當代中國戲劇旗幟性作品,它以嶄新的敘述風格、表演方式和舞臺設計賦予話劇新的形態;以犀利而無畏的姿態探討痛苦、堅持和孤獨。突破性的詩性臺詞成為一代文藝青年的集體記憶,也見證了無數人的成長,影響著幾代人對愛情、夢想、自我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