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尋夢環遊記》電影主題曲《Remember Me》
皮克斯的第十九部長片《尋夢環遊記》(COCO)雖非音樂電影,豆瓣9.3,爛番茄觀眾分4.7(5)的好口碑中,音樂功不可沒。
從廣為人知的mariachi和son jarocho,地方色彩更濃的norteño、banda、ranchera、huapango……到當代墨西哥電子音樂和流行音樂,貫穿始終的墨西哥音樂涉獵廣泛。影片中,「亡靈之城」的金字塔形建築縱向展示了墨西哥歷史,音樂則試圖橫向囊括墨西哥的文化地理。
川普時代,美墨之間高牆漸築,皮克斯卻叛逆地展示了一個文化燦爛、家族傳統深厚、生死觀豁達的墨西哥,而不是毒梟與暴力遍地的蠻荒之地。
《尋夢環遊記》中的墨西哥文化與習俗不再只是好萊塢主流文化的點綴,相反它成為絕對主體,意在喚醒墨西哥裔的民族認同感。皮克斯團隊的厲害之處在於,以墨西哥的家庭與死亡觀為切入點,內核卻是人類共通的祖先崇拜與原始的生死觀。同樣的,電影原聲雖以墨西哥傳統音樂為底,卻仍在現代流行音樂及好聽入耳的範疇之內。
音樂團隊的主要成員包括皮克斯的資深合作夥伴、《飛屋環遊記》(Up)原聲作者Michael Giacchino,墨西哥裔作曲家Germaine Franco,「墨西哥聲音學院樂團」(IMS)創始人Camilo Lara等。去年11月,團隊在墨西哥城花四天時間錄製了全國50位頂尖音樂人的拿手好戲,囊括絕大多數墨西哥音樂類型。
主題曲《Remember Me》由寫下《Frozen》的Robert Lopez和Kristen Anderson Lopez創作。他們在墨西哥電影的黃金年代(1933-1964)找靈感,最終完成了這首ranchero風格的作品。影片中的男歌神Ernesto De La Cruz的原型即是墨西哥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演員和歌手Pedro Infante Cruz。他不僅是墨西哥電影黃金年代的象徵,也是拉美人的全民偶像。
不同版本的演繹中,這首歌既可以由一把吉他一把清嗓唱成搖籃曲,也可以加入銅管、弦樂、打擊樂、吉他等編制,自由變成街頭mariachi樂隊的形態。
《Un Poco Loco》出現在影片的重頭戲——12歲的米格爾和「亡靈城浪子」埃克託在「亡靈之夜」才藝大賽的舞臺上。這首歌是非洲和西班牙音樂的結合,即興口語化的表達是Son Jorocho(Son音樂的一種流派,以下會提到)的精髓。
打油詩般的小品《Everyone Loves Juanita》有底層的粗俗和溫情。一杯龍舌蘭酒,一曲小情歌,送走一個亡靈的第二次「死亡」。
米格爾的曾曾祖母伊梅爾達在很久不唱歌之後,猶疑著終於唱出的一首歌叫《La Llorona》。這首歌是墨西哥亡靈節的傳統曲目,版本無數,內容關於一位女性在夜晚因失去孩子而哭泣。對演唱者Alanna Ubach來說,這首歌流淌著她的童年記憶:「小時候,我母親經常唱著它哄我入睡。」
沿這幾首歌的脈絡,可以梳理出墨西哥傳統音樂的重要類型:
1、Mariachi
還記得小男孩米格爾在唱歌前的幾聲似鳥獸的叫喊嗎?如果聽過墨西哥音樂中最為人知的音樂類型——Mariachi(流浪音樂),會發現歌者和觀眾們就愛這麼咿咿呀呀地喊。
Mariachi由Son音樂發展而來。至少從18世紀開始,它發源於墨西哥西部的高原地帶,尤其是哈利斯科州的一些地區比如納亞裡特州和米卻肯州。
西班牙人到來前,墨西哥本土已有由打擊樂、海螺號和長笛等組成的傳統民樂。西班牙人帶來的提琴、吉他、豎琴、銅管和木管樂器很快代替了傳統墨西哥樂器,加上黑奴帶來的非洲音樂,在這裡融合成一種新的音樂。
西班牙人的兩把提琴、一把豎琴和數把吉他的基本編製成為日後墨西哥幾個重要音樂流派的雛形,其中一個以弦樂為主的流派叫Son。Son依地域又分為不同派別,一個叫Son Jalisciense 的重要派別有一首歌叫《La Negra》,成為了mariachi的代表作。早期的mariachi演奏者和今日的看起來完全不同——當時他們只演奏弦樂,身著傳統的白襯衫和白色棉布牛仔褲。
至19世紀末,歌劇、沙龍音樂、華爾茲等更豐富的歐洲音樂傳入墨西哥,莊園裡由工人們組成的mariachi樂隊開始身著傳統莊園騎士服裝charro演奏。
1910-1920年墨西哥大革命後,莊園們不得不解散僱工。這些音樂人/僱工進入城市後以沙龍樂隊的形式繼續演奏這種音樂,不僅在家庭慶祝和節日中,也在城市廣場和餐館,通過收費維持生計。
到了20世紀上半葉,流傳於底層和農村地帶的mariachi開始被更高的社會階層接受,成為可以代表墨西哥的國家級音樂,這與政府在大革命後急欲建立民族認同感從而大力推動有直接關係。
傳統的mariachi樂隊人數不多,通常只由4個演奏弦樂器的樂手組成,比維拉琴(Vihuela,一種擁有尖銳音調的五根弦小型吉他,並搭配一個圓形共鳴音箱),以及擁有吉他外觀和厚實低音的弦吉他琴。
如今,一支mariachi的通常編制包括八把提琴,兩把小號和至少一把吉他。每位成員都會唱歌,因此沒有主唱,人聲來自成員們的和聲和輪流領唱。
一支mariachi樂隊都有至少幾百首歌的「庫存」,內容包括愛情、背叛、政治、死亡、革命、愛國情感、動物與自然等,隨觀眾要求點唱。與觀眾高度的融合與即興是它的特點,無論歡樂悲傷永遠有高昂澎湃的情緒。
2、Norteño
Norteño的意思是北方音樂,廣泛分布於墨西哥北部地區,以下加利福尼亞州最為著名。
馬克西米連一世是第一位把中歐音樂帶去墨西哥的人。1861年冬法蘭西入侵墨西哥,馬克西米連大公在拿破崙三世的授意下接管墨西哥。1864年之前,他已經帶了大量的軍隊樂師和樂手進入墨西哥。
他的王朝覆滅後,許多從前的軍中樂師和樂手逃亡至墨西哥北部和今天的美國西南部。Norteño音樂誕生於墨西哥及西班牙音樂的糅合,軍樂中的銅管是最顯著特徵。
它的主要樂器是bajo sexton(類似十二弦吉他)、按鈕手風琴和軍樂中的銅管,節奏來自德國及捷克移民帶來的華爾茲與波爾卡。一支傳統的norteño民間樂隊包括按鈕手風琴、bajo sexton、低音提琴、貝司、鼓和薩克斯風等。
20世紀五十年代之後,它受到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德克薩斯-墨西哥音樂tejano music的影響,開始使用英語演唱,並逐漸加入美國鄉村音樂的元素。
3、Son音樂的其它分支
影片原聲中還用到不少Son音樂的不同流派,比如瓦斯蒂克人的huapango和韋拉克魯斯地區的jarocho。
Huapango通常由小提琴、huapanguera(一種類似吉他的樂器)和一種五弦小型吉他jarana huasteca組成。人聲開始時,小提琴便停止,用鞋跟撞擊地板的拍子也減弱。
Jarocho在過去的兩個半世紀內在墨西哥灣區發展,由墨西哥原住民音樂、西班牙音樂及非洲音樂融合而成,似墨西哥殖民史的活化石,影片中有不少歌曲都採用了jarocho的風格。
4、Banda
Banda音樂源於十九世紀帶活塞的金屬樂器傳入墨西哥,主要由銅管、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組成。
它首先流行於軍中,由十九世紀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德國移民帶來的波爾卡音樂和當時的墨西哥本土音樂融合而成。然後平民音樂團體開始模仿,流行的地區在墨西哥中南部。
成立於1938年的Banda el Recodo是最知名的Banda樂隊之一,由當時年輕的音樂人Cruz Lizárraga創立並確立編制。樂隊編制巨大,通常由四個單簧管、三把小號、一種叫tambora的低音鼓、一隻小軍鼓、數個低音喇叭,以及兩位歌手組成。
其中低音鼓tambora是樂隊的核心,負責掌控整支樂隊的方向。
在這支大樂隊身上,可見墨西哥家族文化和黑幫文化的痕跡。根據2013年,墨西哥最大的暴力販毒集團Los Zetas領導人Jesús Enrique Rejón Aguilar的證詞,樂隊曾在數個私人派對上為販毒集團演出,收取演出費達25萬美元。
5、Ranchera
墨西哥大革命之前的傳統音樂,後與mariachi音樂結合,音樂元素在banda或mariachi音樂中都可見。
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文化娛樂部的微信公眾號,欄目官方微博為「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文藝範」欄目,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