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欺少年窮》是我聽的第一首客家話搖滾,我是正兒八經一句也沒懂,到現在也不知道歌詞唱的到底是啥。
但是這首歌牛*,我說的就是理直氣壯!
聽歌別帶腦子!搖滾何須要懂?
伴隨著幾句高亢的客家話吟唱,作為聽眾,我徹底懵了。我甚至覺得字幕君可能是在糊弄我,因為歌詞我完全對不上號。
但是還沒等我開始吐槽,伴隨著阿龍那略帶壓抑的吉他悶音開始,厚重的灰色幕布好像在我眼前緩緩拉開。
阿麥幾句口白,讓我看見了這場大戲的演員們默默登場。
緊接著,一個停頓!
火力全開!整個舞臺瞬間爆炸!
我以為這就結束!然後阿麥默默拿起了小號!
瞬間,我渾身的汗毛都立了起來。
荒涼的無人區,灰色的城市,湧動的人潮,一望無盡的公路、左輪手槍……無數畫面在我眼前閃過!我鬆開了大腦的「船舵」,任由這音樂帶我陷入漩渦!
我一方面被這強力的音樂感染,情不自禁地點起了頭。同時,我又從那悠揚孤獨的小號聲和不明所以的客家話中,聽出一股戲謔、不安和無奈。
歌詞聽不懂,反而給了我更大的空間去想像這首歌。
中國人太愛咬文嚼字,平時說個閒話,都有人會揣摩這裡面是不是話中有話。
但是音樂是用來聽的,別把聽歌變成了做閱讀題!音樂沒有標準答案!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都是正確的!哪怕你是音樂的創作者也沒有資格,否定別人在你的音樂中聽到的一切!
即使小學生都會用「在音樂的世界裡翱翔」,來形容聽音樂的感受!
你第一次聽粵語搖滾的時候,歌詞聽懂了嗎?你第一次聽聽英語搖滾的時候,歌詞聽懂了嗎?你第一次聽日語搖滾的時候,歌詞聽懂了嗎?……
所以!
聽歌就別帶「腦子」!全身放鬆!別想太多!這裡沒有考官!搖滾不需要聽懂!你覺得「爽」就對了!
不用叫「刀子樂」,這就是搖滾!
「九連真人」這名字乍聽還以為是哪座山裡裝腔作勢的騙子老道,別說你之前沒聽說過,就是參加《樂隊的夏天》的這31支樂隊,也沒有人聽說過。
但是就是這麼一幫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青年,卻成了這個節目裡第一個讓我熱血上頭的樂隊!
「九連真人」在2018年春才正式成立,隊員只有三個人,分別是:身兼數職的兩位主唱阿龍、阿麥,和一心一意只彈貝斯的萬裡。
至於沒有鼓手的原因,我猜可能是在他們的家鄉廣東省連平縣這樣的邊陲小鎮,找個像樣的鼓手確實不容易,但是貝斯手還是很多的!
(今日黑貝斯手任務完成!Oh Yeah!)
玩笑歸玩笑,話說回來。
對於他們的音樂,我看到最多的評價就是「鋒利」!
《九連真人:一匹無人知曉的黑馬》這篇文章中甚至寫道:「我說用現有的風格名詞無法定義他們,我把他們叫做刀子樂,因為他們的聲音足夠鋒利。」
其實這麼說也沒啥毛病,我明白作者是為了形容九連真人帶給他的感覺,就像刀子一樣鋒利,愣生生插進心裡。
但是真的沒有必要另立山門叫個啥「刀子樂」,因為這就是搖滾!
對於玩樂隊的人來說,發自肺腑地說一句「你們真的很搖滾」,其實是一種非常高的評價!
其實在《樂隊的夏天》節目中,「超級樂迷」張亞東曾建議樂隊在寫歌的和聲進行上更加豐富一點。
但是九連真人展現出來的剛好是「搖滾」的另一種魅力——簡約!
《莫欺少年窮》中其實沒有運用什麼特別複雜的和弦,大量往復循環的riff,簡約但是卻不失有力,調式上Am7和弦的調式非常明顯,隨著音樂的推進,#F的運用讓調式帶有一種小調色彩,並且非常接近中國傳統音樂中的羽調式音樂。
我雖然沒有聽過當地的戲曲,但是我推測九連真人在歌曲中運用的這樣特別的和弦搭配,很有可能是從地方戲曲中汲取的營養!
九連真人自己其實在節目裡也說了,貝斯手萬裡實際上算得上是「九連音樂教父」,經常策劃一些鄉村的音樂活動,其中很多時候都有地方戲曲出現。
最開始萬裡讓阿龍阿麥去村裡參加這些音樂活動,他們倆心高氣傲還不太願意去,但是在萬裡的強烈要求下,他們還是去了。然而他倆沒想到的是,與地方戲曲的接觸,給了他們不小的靈感。
像《莫欺少年窮》這樣極具地方特殊的和弦進行,搭配上搖滾的編曲,自然很容易讓人覺得眼前一亮。而他們這種對於地方音樂的「再利用」其實是中國音樂未來發展最需要重視的點!
別嗶嗶風格,貓王、涅槃都是搖滾!
搖滾應該是最難被定義的音樂類型之一,因為它的範圍從誕生開始就在不斷地被擴大。
不同地區的搖滾,風格會不一樣。
不同語言的搖滾,風格也會不一樣。
不同時代的搖滾,風格更是不一樣。
我想,好多人可能都知道美國有個貓王,但是卻不一定知道貓王是第一屆就入駐美國搖滾名人堂的世界級搖滾巨星。
要是聽完貓王的代表作《Love Me Tender》,你可能會徹底蒙圈:這人和搖滾有半毛錢關係嗎?
即使是他搖滾風格的曲子《Baby Let’s Play House》,聽起來也估計也很難將它和搖滾聯繫起來!
回顧搖滾樂發展的歷史,我們必須承認這種音樂風格它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齊柏林飛艇、披頭四、皇后、老鷹、深紫、黑色安息日、AC/DC、槍花、涅槃等等,這些風格迥異的搖滾明星們讓這種音樂類型變得豐富多彩,異常迷人!
這些經典搖滾樂隊的風格一樣嗎?絕對不一樣!但是沒有人會說這裡的任何一支樂隊不搖滾!
每個搖滾樂隊,甚至每位搖滾樂手對於「搖滾」都有著不一樣的理解,並且,他們也在用不一樣的歌曲來闡釋「什麼是搖滾!」
其實不只是九連真人,我非常樂於見到像黑撒樂隊、南無樂隊、杭蓋樂隊等等這樣帶有中國地方特色的樂隊出現。
這些新生代樂隊雖然在名氣上可能還比不過老一代的黑豹、零點、唐朝這樣的樂隊,在音樂方面也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
但是在他們身上,我驚喜地發現,搖滾、現代音樂這樣的西方的種子,竟然已經紮根在了中華文明這偏廣闊的土壤上,吸收著地方方言、傳統戲曲、少數民族文化等等新鮮的養分,慢慢地生根發芽了!
我不知道他們未來能走多遠,也不知道他們能飛多高。但是我期待著未來有一天,中國的搖滾樂隊也可以站在世界一流搖滾樂隊的席位上,告訴全世界:「這就是搖滾!」
本文作者 / 編輯:李思辰
-End-
哎呀音樂在六一期間推出的系列特別策劃,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喲!
哎呀音樂長期徵稿
關注公眾號回復投稿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