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七養訣之--少說話也能養生?

2021-02-22 中醫專家王玉英
古往今來,長壽是人們永恆不變的追求。有些帝王們還迷戀於尋找所謂長生神藥,但又忽視個人養生,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長生神藥並沒有給他們帶來長壽。實際上,日常生活中就有長壽的「秘訣」,普通人就可以掌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長壽。王玉英老師曾經於2013年11月份在北京衛視養生堂連續三期做了《長壽七養訣》的系列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以下是節目第一期的視頻連結和文字內容。世界衛生組織分析總結了影響人的壽命的因素,得出的結論如下圖。生活方式對人的壽命影響最大,佔到60%,起決定性作用。

可以說,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使人延年長壽。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使人未老先衰。

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而元代有一位中醫養生家叫鄒鉉,鄒鉉本人及爺爺、叔叔、伯母、叔母,以及他本人和妻子等,一家人很多都活到了90多歲,在當時非常罕見。他的長壽秘訣記載於他所著的《壽親養老新書》中,這是一本講述老年養生的專著。

中醫認為,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亡。人的生命,關鍵在於養護元氣,元氣的盛衰與人的生命長短密切相關。《壽親養老新書》說「人由氣生,凡在萬形之中,所保者莫先於元氣。」

人的元氣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受之於父母的先天之氣,在人出生之時已有。元氣就象一團火苗,需要後天的精心呵護才能燃燒更持久。

二是後天呼吸的自然清氣,養生術中的練習呼吸、吐納等功法,可以改善自然清氣的攝入。居住環境對此也有影響,比如,世界知名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等地,氣候宜人,空氣清新。

三是後天脾胃運化的水谷之氣,可以通過飲食調養來改善。繁體的氣字是「 氣」,帶一個「米」字,只有吃好飯才能使氣充足。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減肥過度的女孩,就是節食過度損傷了脾胃之氣,進而又損傷元氣,導致閉經等嚴重症狀。

即使先天稟賦有所不足,如果後天注意養生,仍然可以元氣充沛而健康長壽。反過來,即使先天稟賦充足,但後天失養,仍然可致元氣衰弱而未老先衰。

《壽親養老新書》的主要養生宗旨,就是固護元氣,並將養生的方法用七句精闢的語言概括出來,叫做「七養訣」。

七養訣之一 少言語 養內氣

說話多,人處於亢奮狀態,氣血上衝,代謝加速,中醫稱之為耗氣傷神,會出現乏力,氣短,沒精神等氣虛的證候。久而久之,就會損傷元氣。少言養生,就是減少氣的耗散。

多言傷氣醫案

某位大學老師,男,50歲,平素講課任務繁重,就診時疲乏、心慌、氣短、聲音低微,食慾差,已不能正常講課。身高1.68米,體重只有48公斤。檢查排除了甲亢、腫瘤等疾病。經辨證,為加班講課過多,致耗氣傷神,損傷元氣,治以補中益氣湯加養血安神類藥。服用七副後,自覺明顯好轉,之後又連續服用21副,基本痊癒。之後患者減少了講課次數,三個月後,患者體重增加到55公斤,面色紅潤,說話有力,健康狀況很好。

七養訣之二 咽津液 養臟氣

古人造「活」字,以舌旁有水方能活。「腎在液為唾」,唾液由腎的精氣產生,保存好唾液,就能養腎氣,滋養五臟。唾液少,口乾舌燥,是陰虛的主要表現。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唾液含有「口水腮腺激素」,有健胃作用,還能使人保持面色紅潤和身體強健,不減青春活力。

古代養生家們把唾液稱為瓊漿、甘露、金津、玉液、玉泉,通過一定的功法,吞咽自己的唾液,就可以起到滋腎陰、養五臟的作用。這種養生方法有「食玉泉」、「赤龍攪海」等美稱。唐代藥王孫思邈壽100多歲,清代乾隆皇帝壽88歲,都長期堅持練習咽津液養生功法。

上文視頻中,有咽津液養生功法的操作要領,易學易用,每天早晚幾分鐘,受益無窮,請大家觀看學習。

七養訣之三 戒色慾 養精氣

戒色慾,即節制房事,避免腎氣過度消耗。此方面的內容,大家一般都有了解,本文不再贅述。把這句話的用義發散一下,還有不要過度消耗的意思,即「生病起於過用……用之過耗,是以病生。」

老年人,體雖衰,心且壯,俗話說人老心不老,一定要避免過度消耗。比如,吃飯本來吃八成飽正合適,如果吃到十二分飽,對脾胃就是過用。某項運動本來鍛鍊半小時剛好,如果鍛鍊到兩個小時,也是過用。

本期節目還給大家推薦了兩款養生藥膳都來自《壽親養老新書》,適合冬季進補。

1 山藥酒

此酒為山藥和黃酒煮製而成,山藥味甘性平,益氣養陰,補脾肺腎,「治諸虛百損,療七勞五傷」。黃酒溫通祛寒,使山藥補中有通。此酒口感好,是滋補佳品,尤其適合於小腹發涼,小便次數多的人。對飲酒沒有禁忌的人群,均可飲用。注意,服用時加熱溫服。

 2 地黃粥

此粥由生地黃、大米、小米熬製而成。陰虛體質冬季常表現為上熱下寒、外寒內熱,生地黃滋陰、清熱、養血,非常適用。但生地黃性寒而滯,易傷胃助溼,而大米、小米煮粥之後顧護胃氣,使生地黃滋陰清熱而不傷脾胃。

以上兩種藥膳的詳細做法,請看文中視頻。

長按識別以上二維碼

關注「中醫專家王玉英」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夏天養長壽花,按「4字訣」執行,長壽花不黑腐,秋天旺長爆花
    夏天養長壽花,我們可以按這「4字訣」執行,讓長壽花安全度夏,秋天瘋狂爆花。1、疏度夏前,我們可以給長壽花疏剪一些枝葉,讓植株內部更加通風透氣哦。像有些朋友的長壽花差不多開敗了,可以剪去殘花,短截枝條,一些過大的,以及底部的老葉可以剪去,更利於盆面通風透氣。
  • 中醫養生6字決,調補肺氣,健康養肺
    那麼,如何調補肺氣、健康養肺呢?噓、呵、呼、呬、吹、嘻 六字調息祛肺疾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動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1、噓字功平肝氣噓,讀(xū)。口型為兩唇微合,有橫繃之力,舌尖向前並向內微縮,上下齒有微縫。
  • 三叟長壽歌和十叟長壽歌
    第一首是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應球所作的《三叟長壽歌》:佔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餘歲,相與働不秀。住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上叟前致辭,室內嫗貌醜。中叟前致辭,量腹節所受。下叟前致辭,夜臥不覆首。要哉三史言,所以能長久。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以下簡稱「素養」)中的中醫養生四大基石,就是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所主張的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法則,下面就聊聊運動養生。★運動養生:通過練習中醫傳統保健項目的方式來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常見的養生保健項目有: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素養」第29條)。
  • 養生長壽唱歌排第一
    剛看到一篇文章,據說,世界衛生組織綜合各國的長壽之法的調研結果,列舉了20個長壽之道。其中有:跑步、吃薑、大笑、睡眠充足、保持鎮定、舒暢心情、不久坐、跳舞、吃大蒜等等等等,但其中最有效且排名最前的長壽保健法卻是:唱歌!
  • 12張絕密養生圖,張張能保命!太有用了,快存下來!
    要想健康長壽 以下養生方法需牢記 膳食演繹,十大趨勢: 07 從吃多到吃少;從吃紅(肉)到吃白(魚); 從吃細到吃粗;從吃陸到吃海; 從吃養到吃野;從吃死到吃活;
  • 一日三餐,多吃「四類」,少吃「三味」,做好四件事,更能長壽!
    一日三餐,多吃「四類」,少吃「三味」,做好四件事,會更健康長壽! 多吃「四類」,飲食更均衡 一日三餐要怎麼吃,吃多少?其實「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已明確給出了答案—— 每日膳食多吃四類,即谷薯雜豆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奶豆堅果類。
  • 【彭祖養生·歷久彌新】
    彭祖集前人養生之大成,是著名養生學家,東方研究和踐行氣血運動的第一人。時過四千多年,真經不泯,其養生宏論,仍然通過醫書、道籍和傳記流傳至今,使人們得以窺其梗概大略,領其神韻。養生,指攝養身心,保健延年,當然還包括養其生身父母,養其身生子女,但主要指前者。健康長壽是人的普遍追求和永恆追求。只要人類存在,彭祖養生就不會過時。彭祖養生包括養生理念和攝養術。我今天講的主要是養生理念。
  • 依山傍水的巴馬長壽村 度假養生的好地方
    長壽村在甲篆鄉平安村巴盤屯,這裡只有五百一十五個人,但是百歲老人就有七個,是國際標準的二百多倍。巴馬長壽村,依山傍水,是個美麗,神奇,令人嚮往的地方。它在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山區地帶。長壽村巴盤屯的榨油坊,山茶油,火麻油,這是巴盤屯的一個榨油的作坊。
  • 養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越是順應天地規律,人就會越健康,越長壽。養生,並不需要花多少錢,也不需要多麼辛苦,只要跟上天地的步伐即可。二、24節氣養生一年24個節氣,天地陽氣升浮降沉,人亦應之。24節氣養生,其實是四時養生的細化。
  • 李友鵬原創養生保健丨語言養生警示錄
    語言養生的警示意義在於語言的多少、聲音的高低、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等方面把握一個恰當的分寸,把這些都做好了,才能對養生保健有益,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說起這語言,為什麼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呢?因為這說話能養生,也能傷生;能養人,也能傷人。而傷人又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說話多少對本人身體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話說出後所產生的效應,即是對別人的影響。
  • 玉仙修道百訣(七)
    即便修道者在做功夫,要長壽延命也很難。我認識的有名的修道者,活過80歲的並不多,不算長壽,更談不上延壽;活過90歲的更少;活過百歲的特別少。我見過的修道前輩,即便活了九十多歲的,一百歲的,因為衰老,生活質量並不高。我這裡不願意描述。即便古代的修道者,晚年健康不病的,不是很多。
  • 世界上最養女人的七個地方
    養美指數:★★★★★遊記中,貌似韓國人描述露易絲湖最多,而且更為詳盡。參考他們的說法,除了黑人,其他全白。當然也不準確,白人追求的日光浴,恐怕不在此列。不過,這裡應該是亞洲人喜愛之地,超市裡有來自日本、韓國、泰國的食品,甚至中國的老乾媽。能不能變白不知道,但當地的女人確實很美,美的心碎,美的自然,讓我這個女性都怦然心動。
  • 11月養「長壽」,注意「3多1少」,花苞嘟嘟冒,挨挨擠擠長滿盆
    今日導讀: 11月養「長壽」,注意「3多1少」,花苞嘟嘟冒,挨挨擠擠長滿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養一些花草綠植,用來美化居室,淨化空氣,養護花草的時候,還能感受到多多的樂趣,修身養性,愉悅身心。
  • 中醫至理名言30句:養身,養心,養生
    (《養生要集》)解讀:「牙齒堅完」是健康長壽的象徵,叩齒術是在我國流傳的一種古老的養生方術。腎主骨,齒為腎之餘,也屬於骨頭的一部分。齲齒,是牙齒的大患,人們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齒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對應的每顆牙齒互啄,就可以減輕齲齒的危害,保持牙齒的健康。 7、 五穀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
  • 愛吃這10種食物的人,少生病,易長壽
    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百歲壽星貝寧,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鬆跡象。
  • 彭祖長壽的秘密
    ,必重養生之道,這就要求自己不可耗費元氣而損傷精神,不可沉迷於身外之物而欲望太強,而必須時時蓄養精、氣、神.這三者是人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彭祖特別提出要保養好,不使之外洩的方法則在練好服氣煉神之術,如此去做,必可體魄健壯,精神旺盛,體內的真氣充盈,生命可得長久。
  • 氣功,中醫,經絡,健身,運動,養生,黃帝內經
    據《史記》記載,為求長生之術,黃帝還曾向崆峒山得道隱士廣成子頂禮求教,得到「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的指點,領悟靜以養生,即端正身心,清靜無為,自身陰陽媾和,能產生新的生命能量;慎守自身真一之氣,生命能量自然壯大旺盛之妙道,受益匪淺。
  • 蘇東坡的10大養生長壽法,觀念比我們還超前,值得學習
    東坡養生五訣 《東坡養生集》中記載了一種閉氣服氣法,兼以按摩。此法簡便易行,對後世特別是文人產生了廣泛影響。 4、內觀五臟 用意念內觀五臟,先觀肺之白色,再觀肝之青色,繼而觀脾之黃色,再觀心之紅色,最後觀腎之黑色。
  • 原來長壽這麼簡單!98歲國醫大師公開養生秘訣,絕對有用,真心推薦!
    在上海,有一位中醫女教授,98歲高齡的她面色紅潤,頭髮濃密,思維敏捷,說話中氣十足,至今仍然堅持出診,被人們稱為「送子觀音」。她,就是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國醫大師朱南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