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八首·蔡文姬》 宋 蒲壽宬
琴彈十八拍,聽此雙淚流。一死固已難,萬言復誰尤。九原見衛子,何語可以酬。
【《胡笳十八拍》作為千古名篇,常常與蔡琰關聯在一起,但其作者還有些爭議】
《詠史十首·其五·蔡文姬》 清 楊浣芬
御賜書成誦,黃金贖魏公。至今邊塞上,茄拍和秋風。
【案《後漢書·列女傳》引注的《列女後傳》蔡琰本來字昭姬,應是避諱司馬昭才改為文姬】
《偶見郭六脩侍御憐古詩八絕句步韻漫成·其二·魏武贖歸蔡文姬》 明 郭之奇
但得生還恨亦歡,離顏羞向漠雲看。若雲胡地堪回首,青草應將漢冢瞞。
【「文姬歸漢」也是後人津津樂道的典故】
《蔡文姬歸漢》 明 王世貞
漢相肇休業,威攬遍九圍。維昔先臣邕,蒙志赴屯夷。
太陽下回光,寒灰亦不遺。黃金馳大滷,穹廬出蛾眉。
朝辭單于庭,夕宿廣川湄。眾鳥媚其巢,接翼競言歸。
羈鵠將雛去,傍徨復置之。仰悼雙星色,俯割所恩私。
秦關忽在望,禾黍正離離。莊馗改故跡,人民能不非。
不敢稱董仇,戎首竟為誰。韶齒擲邊塞,中原渺焉依。
冉冉崦嵫景,條桑沐餘晞。荃蕙化蓬茅,何能薦庭階。
寶鑑既已毀,拂拭愧光輝。寄語閨中質,千金當自持。
【整首詩都是圍繞文姬歸漢而作,蔡琰正是蔡邕之女,流落於胡人之手,歷經二十餘載後被曹操贖回】
《蔡文姬》 清 林朝崧
家亡國破禍重臨,弱質飄零豈自禁。千古傷心悲憤作,失身漫比白頭吟。
【除去《胡笳十八拍》,蔡琰還留有《悲憤詩》】
《題二喬觀書圖》 元 楊維楨
君不見阿瞞老贖蔡文姬,博學才辯何所施,天下羞誦胡笳詞。
【蔡琰回歸中原後還複述了一些蔡邕當年收藏的書籍,都是寶貴的資料吶】
《魏武帝》 清 許詠仁
阿瞞心術苦難明,青史原來有定評。贖蔡文姬關友誼,殺楊德祖忌才名。
賦詩橫槊英雄氣,賣履分香婦女情。疑冢築為七十二,不知何處是佳城。
【顯然曹操與蔡琰也經常被詞人們關聯在一起】
《詠史》 清 何玉瑛
裂眥數阿瞞,慘戮一何悲。此女甘荼毒,空贖蔡文姬。
【百姓顛沛流離,遭逢苦難的豈止蔡琰一人】
《丁督護歌》 明 盧楠
妾非蔡文姬,長跪解君死。
【蔡琰回到中原後嫁與董祀,還曾為其向曹操求情】
《贈張姓》 元 貢奎
君不見蔡文姬,班婕妤,風流文採絕代無。
【掃眉才子知多少】
《題美人圖六首·其五·彈琴》 明 孫一元
翠翹雲髻有風儀,坐弄瑤琴日影移。性格聰明誰第一,辨弦應似蔡文姬。
【蔡琰擅長音律,甚至能在夜間分辨出父親蔡邕彈斷了哪根弦】
《青陵臺》 清 張廷壽
我悲蔡文姬,遠嫁應懊惱。
【被迫重新開始的人生】
《題友人所藏明妃圖》 元 許有壬
後來卻有蔡文姬,千古胡笳辱哀拍。
【千古知名的典故,帶給蔡琰的卻是痛苦】
《昭君怨》 清 蔣敦復
身在胭脂山外,心在琵琶聲裡。青冢是何人,漢功臣。
萬裡胡天冰雪,千古蛾眉奇絕。有女更仳離,蔡文姬。
【命途多舛,給歷史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答李昂長官富貴貧賤終篇之貺》 宋 徐積
所以漢烈女,深恨蔡文姬。
【誰也不想重複蔡琰的經歷,而社會風氣卻是另一種導向】
《贈琴妓二首》 宋 陳造
夢中曾揖蔡文姬,焦尾親傳半夜衣。莫向詩人彈別鵠,免煩衰淚對君揮。
【別老想著一蹴而就了,技藝還需自身勤加打磨】
關於蔡琰的詩詞,未完待續。
魏國少府:三國時期魏國歷任少府
胡姓人物: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胡姓人物?
黃祖:漢末江夏太守黃祖籍貫的幾種可能性
看官如感興趣,關注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