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年到1521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可以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通過他的探險團隊的努力向人類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論斷,包括現在的太平洋也是他所命名的。
可是如此優秀的一位航海家,竟然沒有完成環球航行這一偉大的壯舉,而是死在了現在菲律賓的一個小島上。
麥哲倫是一個蹩腳的軍人
在我們的認知裡,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可是他更是一位蹩腳的軍人。
我們知道,13到14世紀歐洲的大航海其目的並不是像我們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一樣,宣揚國力,結交友邦,歐洲這群探險家更多的目的是為了發現未知的土地,掠奪他們的財富,當初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時,當地人口還算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謂是一塊大大的肥肉,自然適合做殖民地了。
可是麥哲倫就不是那麼走運了,我們看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路線就可以發現,1519年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經過大西洋,繞過南美大陸南段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1521年抵達菲律賓,這一年半的時間,麥哲倫似乎並沒有哥倫布那麼好的運氣,麥哲倫所經過的地方,除了浩瀚無邊的海洋就是荒無人煙的戈壁,都不能滿足他強烈的財富欲望。
現如今,他到達了菲律賓,此地距離馬來西亞已經很近了,他艱苦的環球航行也快結束,而且好不容易發現菲律賓這塊物產豐富的土地,他內心強烈的財富欲望便爆發出來,也正是這一欲望害得他客死異鄉。
麥哲倫達到菲律賓的時候,當地還是一群土著人,雖然菲律賓武力並不強(我們知道環球航行時麥哲倫船隊一共就三艘船),但是他認為依靠軍艦的火炮和火槍嚇唬嚇唬這些土著人還是有把握的,可是他失策了,這群土著人很聰明(我想是收到了中國的影響,雖然是土著,但是熟讀兵法),也正是麥哲倫的狂妄自大害死了他。
在看到麥哲倫的火炮和火槍後,土著酋長沒有採取武力對抗,而是選擇了智取(可能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學會了中國那句話,識時務者為俊傑)。
土著酋長表示願意聽從麥哲倫的命令,可是酋長提出了一個條件:酋長希望麥哲倫能幫助他們解決馬克坦島另一夥土著,因為他們經常被這夥土著欺負。
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出來,酋長這是在借刀殺人(看來果真是熟讀中國兵法),利用麥哲倫去對付敵人,讓他們互相消耗。
可是,這麼一招簡單的借刀殺人,麥哲倫並沒有察覺,而是帶著幾十個七拼八湊的部下去和那夥土著人作戰去了。
可是,馬克坦島的土著部落不像酋長說的那般不入流,而是一群非常英勇善戰的人,他們有一位非常出色的首領叫拉普拉普,拉普拉普不僅作戰勇猛,而且富有謀略(可能也是熟讀中國兵法)。
拉普拉普手下有數百土著武士,裝備精良,作戰十分勇猛,反觀麥哲倫這邊,麥哲倫一行人本來就是東拼西湊的,加之麥哲倫本人十分輕敵,這一比較,就決定了最終的成敗。
拉普拉普在看到麥哲倫這群人登陸時,精明的拉普拉普並沒有立即迎戰,而是暫時退回村子,觀察敵情。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拉普拉普充分學習了這一作戰思想,在麥哲倫對村子射擊時,拉普拉普帶領眾人退入叢林,麥哲倫見土著逃跑,更是得意地放了一把火,燒了整個村子,可是這個時候拉普拉普已經十分了解了敵人的情況,可以開始反擊了。
在麥哲倫靠近叢林的時候,拉普拉普率眾人殺出,雙方展開了肉搏,可是麥哲倫一行人哪是這群土著人的對手,最終,麥哲倫被一群馬克坦人一陣砍殺下成了碎片。
很多年以後,在麥哲倫被殺的時候,樹立了一個紀念碑。正面歌頌拉普拉普「他是擊退歐洲侵略者的第一位菲律賓人」,反面則是稱讚麥哲倫「第一位環球航行的偉大航海家,因入侵菲律賓被殺」。
麥哲倫一行人完成了環球航行,是人類的英雄,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的航行帶有侵略性,這也使得他最終客死他鄉,從這一點看他是個不折不扣的侵略者,他的死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