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登上了微博熱搜榜首!
什麼情況?
是中國吃貨還不夠狠?
還是小龍蝦比中國吃貨還狠?
明明這個季節的朋友圈
已成為小龍蝦的朋友圈了啊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雲南此次發布的《名錄》將入侵物種劃分為5大類,包括Ⅰ級惡性入侵類、Ⅱ級嚴重入侵類、Ⅲ級局部入侵類、Ⅳ級一般入侵類、Ⅴ級有待觀察類。
其中,Ⅰ級惡性入侵類包括微甘菊、鳳眼藍(水葫蘆)、褐雲瑪瑙螺、小管福壽螺等。美洲大蠊(大蟑螂)、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牛蛙等屬於Ⅱ級嚴重入侵類。
小龍蝦、牛蛙.
Ⅱ級嚴重入侵類?
開什麼玩笑
這明明都是
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啊!
當然
也有網友意識到了
物種入侵的確是嚴肅的事情
況且目前能上中國人餐桌的
小龍蝦還是以養殖為主
所以到底是雲南人民不給力
還是專家大驚小怪?
1
小龍蝦不止好吃
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上海水產大學漁業學院蔡生力教授介紹,小龍蝦原產於北美洲,上個世紀初,日本從美國引進小龍蝦作為飼養牛蛙的餌料。
二戰期間,小龍蝦從日本傳入我國,現已成為我國淡水蝦類中的重要資源,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各省市。
生活中,大多數人只知道小龍蝦好吃,卻不知道小龍蝦裡有肺吸蟲,容易造成「橫紋肌溶解症」。
一般來講,小龍蝦和蟹這類動物都攜帶肺吸蟲,而且用烤、炒或者醃的方法不能保證將肺吸蟲的幼蟲殺死。所以,吃小龍蝦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行。
此外,小龍蝦體內的蝦青素是一種抗氧化劑,顏色越深說明蝦青素含量越高。蝦青素被廣泛用在化妝品、食品添加劑以及藥品中,可謂用途廣泛。小龍蝦因此被一些國家引進後大量繁殖,卻忽視了外來入侵物種所造成的危害。
近年來,亞洲鯉魚在美國瘋狂繁殖,威脅到當地的生態平衡。不過作為中國人烹飪的一種材料,鯉科魚類深受國人喜愛。得知美國鯉魚泛濫後,很多網友表示,「讓國內吃貨去解決」。
巧的是,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小龍蝦,也是我國餐桌的一道美食。這使得很多網友認為,入侵物種之所以會泛濫,主要是因為沒有開發出「吃法」。
這種觀點顯然有失偏頗。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廖萬金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吃貨」能解決一切問題,就不會出現物種入侵了。
3
我國海關今年多次查獲
入侵物種
雲南面臨的棘手局面,是我國物種入侵形勢的一個縮影。中國是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海關在查驗時經常查獲入侵物種,僅今年就發生多起。
今年3月,廣州海關隸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現場關員對一名非洲籍留學生攜帶的進境行李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包內夾帶兩隻活體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被稱為「田園殺手」,當事人稱想作為寵物報關。
4月,杭州海關隸屬錢江海關駐郵局辦事處查驗關員在對進境郵件進行例行查驗時,發現一件來自西班牙的郵件存在異常。開箱後發現有8個小盒,裡面裝有200餘頭活體鼠婦。
同月,成都海關查獲了8隻活體蠍子。這批蠍子來自英國的無申報品名進境郵件,過X光機時圖像異常,打開後發現8隻收納盒內均有一隻蠍子。經檢測鑑定,屬於南非扁石蠍,原產於南非,毒性弱,性情溫馴、稍微神經質。
雖然小龍蝦味美
但還是提醒大家
正視「物種入侵」問題的嚴峻性!
另外
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
決定今天晚上就去
扛起消滅小龍蝦的重任?
來源:四川在線(ID:scxinwen)綜合新京報、東方網、新浪微博等
監製:劉洪 張立紅
編輯:蔡夢曉
校對:谷朋
吃小龍蝦,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