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必備】媽媽的潔癖 寶寶可能最討厭了

2021-03-04 辣媽必知

寶寶外出玩耍,媽媽總是擔心寶寶手腳亂碰容易感染病菌,特別是一些小寶寶喜歡撿地上的東西放進嘴裡,或者用髒髒的手直接拿食物吃,媽媽在一旁看得心驚肉跳。愛乾淨的媽媽為了寶寶的「安全」,不厭其煩地做好寶寶每一處的清潔工作。但媽媽的潔癖,有可能惹寶寶討厭哦!媽媽太乾淨引發寶寶健康問題:

  有潔癖的媽媽總是力求孩子吃的、用的還有家裡的環境都乾淨整潔甚至沒有細菌,擦手的溼紙巾也希望是能消毒的。但就是因為太乾淨了,寶寶對病菌的抵抗力會變差。過分使用消毒產品不僅不利於寶寶的健康,可能還會因為食入消毒劑而破壞腸道菌群,影響消化吸收功能,或發生接觸消毒劑導致過敏等問題。下面和媽媽們一起看看太乾淨所引發的健康問題。

我會容易生病

  一項研究顯示,過度清潔可能增加寶寶患過敏機率,常見的如溼疹和哮喘。身體有著自身對抗病菌的免疫系統,而家居太乾淨,或者媽媽清潔太過火,特別是使用消毒劑擦洗日常用品或衣物,不僅阻斷寶寶接觸少量細菌,而且消毒劑慢性進入人體還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削弱免疫能力,更易生病。寶寶身體一旦適應了無菌環境,突然的病菌襲擊會讓身體無法抵禦,寶寶就容易患病。所以,讓寶寶髒一點反而不容易生病哦!

我的皮膚又幹又癢

  每次寶寶外出玩耍回家,媽媽一定都會叮囑寶寶要用洗手液洗好手,或者洗澡再換上家裡乾淨的衣服。

事實上,嬰幼兒皮脂分泌少,患「冬季皮炎」,嬰兒皮膚表面有一層皮脂,對保暖、防止感染和外部刺激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冬天,過度洗手、洗澡很容易使得寶寶體表自然的油脂缺失,寶寶皮膚又幹又癢出現皮疹,嚴重者可能造成孩子長大後成為皮膚敏感人群。

  建議媽媽給寶寶洗手、洗澡用清水洗就可以了,儘可能不要用消毒紙巾或者免洗洗手液,儘量不選含鹼性的沐浴產品,非用不可則要選pH值中性的沐浴露,洗完澡後,立刻擦上無刺激的保溼潤膚品。

我會常常拉肚子

  吃進嘴裡的媽媽總是粗心不得,最怕寶寶病從口入,所以每次寶寶用完奶瓶、餐具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地反覆消毒。過於認真消毒嬰兒奶瓶,正常腸道菌群建立延遲,就給白色念珠菌營造了繁殖機會,容易導致鵝口瘡等疾病的發生,寶寶也容易出現拉肚子毛病。媽媽要注意的是,給寶寶消毒奶瓶、餐具儘量不要用奶瓶消毒液,而應該每次用完後用溫開水衝洗、晾乾,定期用開水煮沸消毒即可。

我的小JJ很癢

  小寶寶大小便不能自理,通常都是爸爸媽媽負責搞定。糞便髒髒的滯留在私處附近會引起各種瘙癢炎症,但瘙癢的感覺也可能是由於媽媽過度擦洗所致。

當媽媽過多地用紙擦或水洗肛門時,其自然油脂就會被去除無餘,導致乾燥瘙癢。寶寶長大以後同樣情況也會發生在他的小JJ周圍,過度清潔可能會使他的陰毛向肉中生長並引發小膿瘡。所以媽媽只要小心地做好基本清潔就好,避免簡單粗暴地給寶寶反覆清洗。

  我的耳朵鼻子會疼

  有些潔癖媽媽每天都會給寶寶做「日常清潔」,包括掏耳朵和挖鼻屎。一些媽媽用棉籤掏耳朵不僅會導致耳屎栓塞發炎,還有可能使耳鼓破裂。另外,寶寶鼻子比較柔嫩,每天給挖鼻屎容易損傷寶寶鼻腔皮膚組織,一旦受損就會給細菌侵入開闢道路,繼而產生感染。

  給寶寶清潔耳朵鼻子育嬰專家建議,給寶寶清潔耳朵只需滴幾次過氧化氫滴耳液或礦物油即可,沒必要每天幫寶寶掏乾淨。另外,不管是多大的寶寶,清理鼻腔建議放在寶寶洗澡過後,熱氣會讓鼻腔的分泌物軟化,如果是鼻腔邊上的用棉籤沾潤膚油增加潤滑度後再輕輕處理,如果是鼻腔深處的,建議用吸鼻器處理。

我的小指頭也會疼

  剪指甲是一個注意衛生的好習慣,能夠有效的防止細菌滋生。

但是很多媽媽過於頻繁地為寶寶修剪指甲,這樣會使指甲向肉裡生長,嚴重時可能引起骨質發炎或潰爛最終導致截肢。即便是常見的指甲向肉裡生長,也可能需要移植指甲或烙燒指甲根部,阻止其反向生長。因此,建議媽媽給寶寶剪指甲不要縱向修剪指甲兩側也不要剪得過短哦!

對於年輕父母盲目為寶寶「消毒」的行為,有醫生提醒,孩子還是「髒」點更好。過度的乾淨即使能讓寶寶避免接觸許多致病病菌,但同時也讓寶寶少了機會接觸正常的菌種,導致身體的抗菌機能降低。一旦寶寶無可避免置身比較髒的環境,病菌入侵寶寶就更容易生病。所以媽媽的潔癖,還是應該要有「度」哦。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相關焦點

  • 給潔癖媽媽支招 | 一歲寶寶怎樣畫水彩,媽媽可以不糾結?
    每次轉載都有很多媽媽留言詢問作者的聯繫方式,在等待了一年多以後,公眾號「安瀟AnXiao」終於千呼萬喚使出來。大家快關注起來吧↓今天這篇是關於如何在家陪孩子玩水彩的(也適用於其他手指畫顏料)。究竟是什麼辦法,既能讓孩子玩得盡興、而大人收拾起來又不麻煩呢? Δ 給潔癖媽媽支招 | 一歲寶寶怎樣畫水彩,媽媽可以不糾結?
  • 【育兒正能量】金夢媽媽:寶寶的育兒日記0-6個月
    ,減輕了不少,現在我想分享一下我這兩年的育兒經驗。 第3個月媽媽要關注的是寶寶的抬頭和翻身,我的寶寶是在90天的時候自己成功的翻了一個身,這些動作媽媽不必強求,在哄寶貝玩的時候就可以輕鬆訓練。大約到百天的時候,寶寶突然就乖了,睡醒後可以自己躺在床上玩20分鐘左右,不過這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掉到地上,你以為他還不會,可是他可能就在那一瞬間就會了,摔一下會很心疼的。
  • 一胎照書養,新手媽媽必備育兒書!「知識篇」
    即通過母乳餵養、和寶寶一起睡、用背巾背著寶寶、及時回應寶寶需求等方式,使父母與幼兒及早建立親密關係,讓孩子在充滿關愛的環境裡長大。胖達媽媽說:這是從懷孕母乳到育兒的一套全集流程指南,她最大的意義在於告訴我們,如何從心理上做好準備,和你的寶寶開展一段親密關係。
  • 育兒說:我們這屆媽媽可太行了
    我們這屆媽媽,大多都是歷經過高考的劫難,翻書、聽課、劃重點……都是我們曾經的必備技能,步入社會我們又趕上了網際網路的騰飛發展,這種信息碎片化的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每個人似乎都能化身育兒高手,而我們要解鎖的育兒技巧卻紛繁複雜,在這個新世界裡我們必須要乘風破浪!
  • 月子裡婆媳冷戰,只因給寶寶綁腿,老人經驗可能是錯誤育兒觀念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月子裡通常是婆媳之爭最激烈的時期。年輕人平時會理解老人的生活習慣,但一旦涉及到育兒方式,多數媽媽都會選擇寸土不讓。老人自有一套育兒理論,甚至說得頭頭是道,但很多觀點實際上是與科學衝突的,如果事事都按「老黃曆」,寶寶很有可能會受到傷害。
  • 新手媽媽必看3本育兒書,育兒沒煩惱
    不少寶媽表示,上學時都沒見這麼認真,有了寶寶後,各種育兒書、育兒課程、育兒公眾號等等,有知識的地方,就有我!在閱覽了眾多的育兒書後,想給所有的新手媽媽推薦3本,超實用的育兒寶典,每一個新手媽媽必入!適用於從孕後期到孩子5歲媽媽會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涵蓋了分娩前的困惑、新生兒的養育問題、母乳餵養問題、寶寶營養補充問題、寶寶會遇到的疾病問題等等,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真 百科全書!該書共有828頁,分兩個部分,35章!不少媽媽是看了一整個孕期才把這本書啃完,這書厚到可以去拍磚了。
  • 3個月寶寶死在媽媽「眼下」,125人圍觀,別輕信網上育兒課程
    3個月嬰兒趴睡死亡,媽媽監控2小時未實施救助這一天,新手媽媽霞霞(化名)在床上躺著刷某平臺的APP,官方正好給她推薦了一則營銷短視頻。視頻中介紹了一個「嬰兒趴睡訓練群」,該群的「教育理念」提倡寶寶應該和父母分房睡,父母在外面通過監控訓練寶寶,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
  • 新手媽媽必備|超實用的36款母嬰育兒APP
    在生活中,我們最常用到的就是手機裡的各種APP了,特別是自從有了小77,我和77媽媽的手機裡也準備了非常多的母嬰APP,這些APP在我育娃的道路上也算是幫了不小的忙,不得不再次感慨網絡世界的強大,挑挑揀揀最後剩下這36個非常實用的軟體,能夠幫助每位媽媽都能從小白變成超人媽媽~不僅有從孕期到寶寶出生後健康的育兒百科,基本所有的新生兒問題都能在裡面找到答案哦
  • 寶寶趴睡窒息死亡,切記要科學育兒!
    但同時,我們也發現這場悲劇的背後,也暴露出一系列「育兒風險操作」,需引起家長重視!新手媽媽付費加入某機構的「睡眠引導群」,這個群主要是訓練嬰兒獨立睡覺,根據這個群的訓練引導,要讓嬰兒跟母親分房睡,並且睡在完全漆黑的空間裡,媽媽只能在外面看監控,以此訓練嬰兒獨立入睡的能力。
  • 媽媽書單|10本豆瓣高分育兒書,推薦給育兒路上困惑求解的父母們
    從內容而言,全面覆蓋育兒相關知識,從孕期,分娩、母乳、孩子成長、生病、營養等等,每個階段孩子的表現是什麼?會出現什麼問題?應該如何應對……這本書給予 了充分的科學指導和意見,是每個新手父母必備的科學養育工具書。
  • 寶寶出生後,是和媽媽一起睡好還是單獨睡好?育兒專家這樣建議
    表姐說她在網上查了,說剛出生的嬰兒和大人睡在一起不好,有可能被大人壓到,所以還是自己獨立睡得好。寶寶出生後,究竟是應該和爸媽在一起睡,還是自己獨立睡更好?相信這個問題很多爸媽都說不準。爸媽和孩子一起睡擔心會壓到寶寶,而寶寶獨立睡又擔心有什麼意外的發生。那麼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 育兒須知:0~1月最全最新的育兒知識點,新手媽媽必看!
    一天大的寶寶2、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黃疸分為生理性、病理性兩種,95%的寶寶基本為生理性黃疸,只要在安全值內就不用太擔心但是需觀察,預防黃疸值升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讓寶寶多吃母乳4、出生第三天會出現生理性漲n,母體在為寶寶籌備充足的口糧,如果寶寶因為黃疸或其他原因暫時與媽媽分開,一定要做好擠n準備,防止漲n堵n,處理不好可能會嚴重到引起乳腺炎。
  • 孩子討厭媽媽做的5件事,可能你正在做
    許多寶媽會聚在一起討論什麼樣的寶寶最討人喜歡,不過可能很少有媽媽會在意什麼樣性格的媽媽會讓寶寶喜歡,什麼樣的媽媽又會讓寶寶討厭。 作為一個母親,我覺得自己有時候的行為會讓女兒心生厭惡,在看了心理學書籍和一些寶媽攻略後,才開始慢慢改正那些孩子最討厭的寶媽行為,今天就分享給大家,與大家共勉。
  • 育兒百科:懷孕第四周,寶寶神經管開始發育
    一個專注於育兒知識分享的媽媽,關注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懷孕到了第四周,準媽媽能有一絲懷孕的感覺了。而寶寶的身體長度已經長到了0.36-1毫米,頭佔整個身體的一半,下半身有著長長的尾巴,像一條小魚。之後這些絨毛會發育成對寶寶非常重要的胎盤。懷孕四周後,寶寶會出現頭與身體,細胞會分化成外胚葉、中胚葉、內胚葉。這些細胞開始各自發育成為身體的各個器官,最外成的外胚葉會發育成皮膚、毛髮、手指甲、大腦、脊髓、神經;中間的中胚葉會發育成肌肉、骨骼、泌尿系統、生殖器、心臟、血管以及其他器官;最內部的內胚葉會發育成黏膜、肺、腸道以及各種內分泌腺。
  • 科學育兒:新手爸媽了解這些育兒知識,對寶寶健康成長有好處
    她們幾乎每天都會想著肚子裡的寶寶多大啦,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呀……特別是寶寶從準媽媽肚子裡出生後,作為新手媽媽和寶爸就自然有了責任和義務去能照顧寶寶的衣食住行了。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面對新生嬰兒的到來,他們是既驚喜又迷茫。
  • 新生寶寶和媽媽一起睡會壓到寶寶?育兒專家:母嬰同床更有好處
    昨天的時候小王收到一個大包裹,她告訴我,前幾天瀏覽網頁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說,寶寶出生後一定要和媽媽分床睡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並且孕嬰商場正在搞活動,於是就選購了一個嬰兒床。新生寶寶和媽媽一起睡會壓到寶寶?育兒專家:其實母嬰同床更有好處。
  • 盤點9種討厭媽媽 看你是哪種
    4 「謙虛媽媽」——壓抑寶寶寶寶:我平時很努力的學習一些東西,因為我很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尤其是每一次家裡來了客人的時候,在客人面前,我總喜歡表現自己最拿手的長項,但媽媽總當著他人的面說我做得不好。我真的好傷心啊,我真的很努力的做好了,而且媽媽平時也經常表揚我的,為什麼在客人面前總是說我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呢?
  • 大晨媽媽:《大晨媽媽手繪育兒日記》
    完美小孩與襪子 媽媽沾大光 烏雲代表了什麼 寵物迷 凌亂的媽媽 畫性大發第四章 試著去懂「熊孩子」的內心世界 小誤會 小夥伴們通電話 「求抱」新手段 我們讓寶寶操碎了心 媽媽一直被保護 媽媽心中最重要的角色
  • 「壞媽媽,我討厭你」,孩子喜歡說狠話,可能是「無力感」作怪
    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同事生娃的時候已然是一名高齡產婦了,為了寶寶的順利出生同事沒少吃苦頭。於是在為人母后,同事對孩子照顧得頗為用心,甚至為了能夠有更多照顧孩子的時間而申請了部門換崗。同事總說「寶寶是我拼命生的,我就得對他好!」
  • 媽媽一離開寶寶就哭鬧,哭就對了,不哭問題可能更大
    也許這就是「甜蜜的負擔」吧,一方面讓媽媽們有一種被需要的甜蜜感,另一方面,媽媽們又苦於「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01.為什麼寶寶不讓你離開寶寶不讓媽媽離開,其實是分離焦慮,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焦慮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其他的親密照料者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