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版權合作背後,騰訊和抖音、快手各懷心事

2020-12-18 36氪

過年宅在家刷抖音、快手的你終於可以聽到除了神曲和罐頭笑聲之外的多種風格音樂了,這其中也許還會有周杰倫、李宗盛和趙雷。此前,36氪曾獨家報導,抖音已和騰訊音樂達成音樂版權的授權合作。近日,36氪還獲悉,快手也已和騰訊音樂達成轉授權合作。

據接近雙方的人士透露,雙方的接觸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下半年,並於2019年上半年開始產品層面的研發接觸,目前曲庫已經完成對接。

《學貓叫》、《紙短情長》、《帶你去旅行》……越來越多的歌曲從抖音快手走紅,哪怕它們早在成為爆款BGM之前就已經在網易雲音樂或是QQ音樂上首發。不過爆款的壞處是,不少用戶對短視頻App,尤其是抖音的印象就停留在幾首聽得耳朵起繭的神曲上。

但也正是得益於爆款神曲,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才能快速成長,根據最新數據,抖音DAU已超過4億,而快手已也實現了年初立下的衝擊3億DAU的目標。爆款BGM在短視頻平臺病毒式傳播的背景是,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選擇這種形式去分享內容了。且爆款神曲延伸出的手勢舞更是引發全民狂歡,在陳赫、關曉彤等明星也加入到這波浪潮中後,短視頻平臺也藉由此發起了一場又一場的活動。

如今,抖音快手通過「爆款神曲+內容」穿透用戶的策略也已經成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持續拓寬內容品類,知識、科技、時尚、汽車……但這都離不開更豐富的音樂類型做搭配。

也正因於此,抖音和騰訊這對昔日的「冤家對頭」達成了合作。抖音想要獲取更多用戶,爆款神曲是遠遠不夠的,它還需要藉助周杰倫、林俊傑等偶像歌曲的力量進行不同圈層的滲透。而騰訊音樂,也正是看重了其作為音樂分發入口的能力和導流能力,BGM只是歌曲片段,用戶想要聽完整歌曲最終還是要流回流媒體音樂平臺。

所以,頭條和騰訊這對組合搭配再次引起注意並不是因為口水戰、也不是相互索賠的1元錢官司,而是切切實實的合作。在早前,騰訊曾因抖音「不正當競爭、對騰訊聲譽造成影響」要求索賠,抖音也曾不滿騰訊的外鏈封殺策略而發起訴訟。

不過,頭條系與騰訊系這次達成了難得的合作也與騰訊音樂在騰訊系內的發展一直都相對獨立有關。

放長線的騰訊音樂

「就不怕捧紅了抖音嗎?」這是業內人士在聽到抖音和騰訊音樂達成音樂版權轉授權合作後發來最多的疑問,幫助音樂屬性極強的抖音,無形中也為騰訊音樂埋下了一顆隱形「炸彈」。

在用戶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狀態下,內容平臺的危機無處不在。即便一個是短視頻平臺、一個是流媒體音樂平臺,看上去它們分屬不同賽道,並不是對方的直接競爭對手。但歸根結底,雙方卻也是在不同維度對用戶時長爭奪。打開QQ音樂聽歌還是刷會抖音,本就是一件不可同時兼顧的事情。

在合作中騰訊音樂也有保留,有知情人士告訴36氪,騰訊音樂也會拿出一些獨家資源給到微視。作為騰訊的親生子,微視雖然一直未能晉升到短視頻賽道的第一陣營中,但也一直得到了騰訊的厚愛。2020年春節期間,抖音撒幣20億、快手發出10億春晚紅包、而微視也豪擲了10億,在「砸錢」這件事上,微視不曾缺席。近日,連馬化騰也拿出了朋友圈資源為微視站臺,1月20日凌晨,馬化騰通過自己的微視帳戶發出一個視頻紅包,並將該條短視頻轉發至自己的朋友圈。

但微視的表現一直都不盡如意。去年8月,《財經》報導稱,自微視重啟以來,騰訊幾乎傾半個集團資源扶持,但一年半才達到750萬日活的成績。微視目前還難以擔當起爭奪用戶時長的重任,為了牽制抖音,騰訊選擇了站隊快手。這點在騰訊音樂與短視頻合作中亦能體現,騰訊音樂與快手的轉授權合作要先於抖音達成,有知情人士透露,其授權的規模也要大於抖音。

這是一次多贏的合作。騰訊音樂多了更多的流量分發入口,更重要的是,短視頻平臺還能幫助培養用戶使用騰訊音樂版權庫的習慣。騰訊音樂也會在短期內得到一筆版權分銷收入,但這只是小部分而已。有投資分析師對36氪表示,版權本身就很貴,利潤並沒有那麼高。從騰訊音樂財報中可以看到,包含數字專輯、廣告、分銷在內的收入,在營收中佔比僅為14%左右。

騰訊音樂看重的是更長遠的利益。

當用戶習慣了在短視頻平臺上用周杰倫、華晨宇的歌曲當背景音樂發內容時,定價權的優勢就將掌握在騰訊音樂手中了。短視頻平臺今後也可以放棄這部分版權,卻也將面臨用戶流失的危機,此前流媒體音樂平臺所經歷的周杰倫版權風波就是個很好的借鑑例子。

暗自蓄力的抖音

在拿下更多版權這件事上,抖音也在暗自發力。它深刻明白BGM對於平臺的重要性,也嘗到了曾因對音樂版權的疏忽而流失了不少爆款BGM的缺憾,《起風了》這首最初在抖音上廣為流傳的歌曲如今已在抖音上搜索不到。

抖音也曾想繞開中間分銷商與唱片公司洽談版權庫,但是卻陷入了對於授權條款的分歧之中。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抖音短視頻平臺的特點是只需獲取歌曲片段的版權即可,但國外唱片公司對短視頻的認知卻並不是很清楚,短視頻平臺並不能與流媒體音樂平臺相提並論。除此之外,要想獲得唱片公司的版權也是要付出不少的經濟成本。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2019年4月,字節跳動與環球音樂、索尼音樂和華納音樂的合作將陸續到期,而當初字節跳動獲得這樣的合作也源於收購musical.ly。

在國內,唱片公司也在尋求和抖音短視頻的合作。有唱片公司的人告訴36氪,今後在與QQ音樂等平臺籤訂獨家協議時,也在爭取保留部分歌曲片段的權利。在他們看來,在抖音上要火一首歌是很容易的,上傳30幾秒的副歌部分,節奏明快、歌詞上口即可,只要有人分享使用就取得不錯效果,尤其是大V等人使用更是能取得廣泛傳播。

而在此之前,唱片公司公司也會利用其他分公司與抖音籤訂授權協議。唱片公司的人告訴36氪,對於他們在短視頻平臺上傳歌曲片段,流媒體音樂平臺也是採用默許的態度,任何一方都不想錯過抖音這個打歌陣地。

頭條也清楚地明白,上遊的唱片公司和流媒體平臺看重的只是抖音的「導流」功能而已,如何形成流量閉環,是頭條在思考的。於是,在短視頻推歌之後,頭條也在做自己的流媒體音樂平臺。在2019年10月,字節跳動上線了音樂流媒體平臺「音樂幫」,其曲庫均為抖音熱門歌曲。

在更早之前,《金融時報》曾報導稱,字節跳動將推出面向海外的音樂流媒體平臺,按照公司規劃,該應用會率先在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西等新興市場上線,之後再拓展到美國等歐美市場。在做音樂流媒體上,頭條的野心顯而易見。

通過拿下更多版權主動地擴大運營內容、通過運營所積澱下來方法論以此製作更多爆款歌曲、探索更多的轉化形式。用戶喜歡哪個偶像、喜歡什麼樣的歌曲,這些沉澱下來的運營數據才是抖音看重的。

在商業世界裡,合作和競爭都只不過是暫時的。

相關焦點

  • 抖音、快手的音樂版權爭奪戰
    如果抖音、快手等平臺與唱片公司或版權所屬公司達成協議,在其曲庫中獲取著作權的授權,那麼用戶在這些短視頻平臺上使用曲庫中的音樂作為自己視頻的背景音樂,便不構成侵權。因此,為了吸引更多用戶,抖音和快手兩家平臺在音樂版權的爭奪上花費了相當多的精力和財力。
  • 騰訊音樂娛樂與抖音達成轉授權合作,流媒體與短視頻將如何合作?
    音樂讓抖音和騰訊從戰爭開始握手言和。 根據36kr消息,抖音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已於2019年年末達成音樂轉授權合作。目前,騰訊音樂與抖音已經正式開始了官方的聯動。除此之外,騰訊音樂的版權歌曲也會轉授權給到抖音。
  • 騰訊系虎牙鬥魚終於合併,但快手抖音B站已殺來
    在經過直播江湖的廝殺後,虎牙和鬥魚成為笑到最後的兩個玩家,並站到騰訊陣營,但兩家的停止較量並沒有停止,雙方在不斷地明爭暗鬥過程中,競爭從未停歇,陷入「內耗」境地。雙方在頭部主播、賽事版權上的爭奪從未停止過。例如,鬥魚主播韋神跳槽至虎牙,就被判支付違約金8000多萬元。去年,騰訊就在力圖減少鬥魚、虎牙的競爭。
  • 傳抖音、騰訊音樂達成合作:將實現版權互授和渠道打通
    1月13日消息,根據36氪今日報導,抖音與騰訊音樂已於2019年年末達成音樂轉授權合作。該報導稱,騰訊音樂與抖音已經正式開始了官方的聯動,版權歌曲也將轉授給抖音。目前騰訊音樂旗下的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以及QQ音樂都已經入駐抖音。
  • 快手與抖音搶跑,能搶下「短視頻第一股」嗎?|焦點
    在快手未提交上市招股書前,市場對其的公開估值,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和網易的市值,壓著百度、B站跨入中國科技內容向網際網路公司「百億美元俱樂部」。但幾乎同期,抖音被曝赴港上市。短視頻競爭更趨白熱化,快手能搶下市場第一寶座嗎?直播巨無霸過去,快手一度被稱為「慢公司」。
  • 焦點分析|抖音快手開啟搶人大戰
    文 | 王瑩編輯 | 張雨忻抖音和快手正在從對方碗中搶食,不僅搶用戶,還要搶達人。針對新晉達人,抖音給出了一系列福利政策,這其中不少與快手有關:扶持快手粉絲量大於10萬且無抖音帳號的達人,優先扶持30萬粉絲以上;已有抖音帳號近兩個月未發稿,在快手粉絲量大於30萬,優先給予相應流量扶持。
  • 《驚雷》50億流量的神曲背後,抖音快手入局音樂產業「三國殺」?
    TME左牽快手右攬抖音:  短視頻平臺動作背後的音樂產業野心  傳統音樂產業以上遊供給側的華納、索尼、環球三大唱片公司為主導,手握版權,享有絕對的話語權,處於中間宣發位置的音樂流媒體則處於相對弱勢地位,每年需要為音樂版權授權支付大量資金。例如此前周杰倫歌曲三年獨家授權費用超過5億。
  • 賽道前三收歸麾下,騰訊欲一統遊戲直播江湖,抖音、快手還有機會嗎
    如果評選跟騰訊關係最近的被投公司,B站和快手毫無疑問不在前列。它們一家與阿里深度合作,擺出不願意站隊的姿態,另一家則要時刻提防騰訊培育自家微視的小心思。 在2019年,B站、快手和抖音開始深度參與遊戲直播,這些「外來者」在用戶數據方面絲毫不落下風,有更多資金投入賽事版權競爭。
  • TME與網易雲音樂為版權大打出手,抖音快手虎視眈眈 I請回答2020音樂篇
    本年度,除了三大,騰訊音樂連續與包括豐華唱片、果然娛樂、Sony/ATV索雅音樂版權、摩登天空、Kobalt Music、Cooking Vinyl等在內的十家頂級音樂廠牌達成戰略合作;大踏步布局日音版圖,拿下了Being和新海誠除日本本土外的首個流媒體平臺授權,等等。根據官方數據,當下TME共獲得了超過4000 萬首曲目的授權。
  • 與抖音貼身肉搏的快手,為什麼需要周杰倫?
    有業內人士認為,快手與抖音的用戶重合度越來越高,已經進入互相搶流量階段,從近來雙方的動作看,明星流量池是雙方下一個肉搏的戰場。在這方面,抖音的布局更早,具備先發優勢,而快手拿下周杰倫的這一系列權益,相當於是補齊頂流空缺。這場名人爭奪戰中,抖音和快手的路線有何差異?它們分別看重明星的什麼能力?燃財經將從流量、版權、帶貨三個維度分析對比。
  • TME與網易云為版權大打出手,抖音快手虎視眈眈 I請回答2020音樂篇
    YG,並與SM和JYP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於此同時,抖音和快手也正在成為國內音樂產業鏈條上不可忽視的一環。 6月,快手宣布獲得杰威爾音樂旗下周杰倫全部歌曲及歌曲MV的短視頻平臺版權授權。
  • 爭奪音樂版權、高管離職?抖音、快手「音樂之爭」再添星火
    之後,抖音先後上線「抖音校園新唱將」,今年初發布首張抖音音樂專輯《聽見,看見》,抖音2019看見音樂計劃。邀請多位知名歌手擔任評委,數千名原創音樂人參與。快手也不甘示弱,在2018年4月推出了「快手音樂人」計劃。截止2018年底,快手音樂人作品9個月獲得了130億次播放。
  • 周杰倫宣新歌、華納贊tiktok,快手抖音不只「神曲」?
    外界普遍相信,這次牽手的背後,是「快手需要周杰倫」;但在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看來,這更是一次雙贏的合作。而其實早在2018年,抖音便就音樂版權和華納達成過合作,因此如今華納再度上市,就有不少聲音猜測,字節跳動和華納音樂是否有可能藉機搭建更多的聯繫。但無論資本層面雙方的關係究竟會走向何方,在業務層面上,短視頻和音樂產業的命運已然難以分割。「神曲」製造者退市近十年後,華納音樂終於捲土重來了。
  • 鬥魚管理層或主導鬥魚虎牙合併,「操盤手」騰訊劍指抖音B站快手?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抖音入局遊戲製作,快手、B站強勢加碼遊戲直播,對虎牙、鬥魚等老牌直播平臺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如今在騰訊的主導下,虎牙和鬥魚合併之後,將會打造出一個擁有超過3億用戶、市值百億美元的直播巨頭。「騰訊此舉除了減少內耗,更多的是為了對抗抖音、快手以及B站。」該人士表示。
  • 抖音、快手、騰訊等直播平臺對比(附開通要求)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抖音、快手、淘寶、騰訊、拼多多等這些平臺的直播帶貨情況對比,看看其中有哪些需要需要考慮的營銷策略。,個人主播對於品牌打造可能沒有很明顯的感覺,但從抖音對於企業品牌(企業藍V)的扶持和品牌主頻繁拋出橄欖枝的情況來看,品牌塑造以及保持抖音平臺調性依然會是日後發展的重點,抖音積極發展線下線上聯動的做法也能夠給予線下商家強支持,如果想要打造企業/品牌與年輕人的互動窗口,抖音平臺是不二的選擇。
  • 抖音快手的「聲音」戰役
    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短視頻流媒體,音樂一向是推動快手抖音社區運轉的高速馬達,而版權又是平臺發力音樂內容的關鍵,周杰倫的頭部效應是雙方音樂沙場上的一個縮影。不得不說,近兩年,我們能夠看到短視頻平臺走上了在線音樂平臺的「老路」,搶奪音樂版權,與各大唱片公司達成合作,搶奪頭部音樂人,這種在音樂內容領域雙管齊下——買版權造原創雙管齊下的方式似乎成為了既定方法論。
  • 七麥研究院發布極速版產品分析:抖音快手送現金、騰訊鬥魚為產品瘦身
    近日,據七麥數據監測顯示,騰訊於2月24日新上線了一款名為「騰訊課堂老師極速版」的教育類產品。七麥研究院從AppStore中調取關鍵詞「極速版」篩選出共計63款產品,針對這些極速版產品進行了分析。
  • 四句話解讀快手招股書:騰訊是最大股東,並且和快手存在密切業務往來
    02第二句話快手雖然可能領先抖音成為短視頻第一股,但日活躍用戶數仍落後抖音近一半作為國內短視頻賽道裡的兩頭「獨角獸」,快手和抖音的較量從未停止。就在快手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的同一天下午,字節跳動透過媒體稱擬尋求估值1800億美元融資,將打包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赴港上市。
  • 快手背後那隻手
    快手作為「兩個騰訊」中的一家,也是騰訊投資歷程中意義豐富的一筆。快手招股書提及,騰訊的投資大禮包贈了產業資源,公司與騰訊等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合作,按收入分成協議聯合運營移動端遊戲。而在騰訊生態下,快手成長到與抖音抗衡的體量,在微信視頻號出爐前,也承擔了部分狙擊抖音的戰略任務。
  • 抖音和快手是明星們的下一個「微博」?
    如今的短視頻平臺似乎也開始走類似的路子,二者背後的動因有相同之處,但亦有新的環境因子所驅動。明星密集入駐平臺背後:各取所需後的一拍即合沒有無緣無故的現象級行為。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的行為都有思考伴隨的,可能是不經察覺的下意識思考也可能是有意識的主動考量。如今明星與平臺的雙向選擇行為背後,自然有著相應的價值和利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