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諾丁山》為例,淺析好萊塢浪漫愛情電影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刻畫

2020-12-23 文娛小仙女

作者:文娛小仙女

一個有態度的吃瓜群眾

引言:


《諾丁山》(Notting Hill)又名《新娘百分百》《摘星奇緣》,一直是我心中浪漫愛情片的TOP10,這部於1999年上映,由羅傑·米歇爾執導,明豔照人的大嘴美女朱莉婭·羅伯茨和英俊深情的英倫紳士休·格蘭特聯袂主演的愛情電影,斬獲第5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觀眾選擇獎。


如此之高的觀眾支持率,也印證了一句經典影評「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座諾丁山」。如果你忘記了愛情的樣子,那麼就去看一遍《諾丁山》。電影故事梗概,沿襲了全世界觀眾喜聞樂見的「灰姑娘」情結,只不過是性別倒錯的《風月俏佳人》,是女性意識徹底覺醒,結局圓滿版的《羅馬假日》。


一位到英國工作的好萊塢女明星安娜,偶然跑到威廉經營的那家生意不佳的諾丁山旅行書店買書,竟然無意中擦出愛情火花。最棒的部分是,這段跨越地域和階級的愛情最終排除萬難,躲過狗仔隊的糾纏獲得了美滿結局。


電影的故事並無太多新意,甚至略顯俗套,但勝在選角精準,畢竟茱莉亞·羅伯茨本色出演的國際影星安娜,毫無違和感,甚至片頭星光熠熠的場景,導演並未重拍,就是用茱莉亞出席活動的影像剪輯一番,就呈現了大銀幕上閃耀動人的絕代尤物。

英俊的休叔飾演的老派紳士威廉,一雙澄澈深情的眼眸,略顯笨拙的示愛,讓觀眾迅速代入普通人的視角,沉醉在安娜的魅力當中。荒誕奇妙之餘,有著出乎意料的落地真實感。或許這就是好演員的神奇魔力。

故事、選角和攝影都無可挑剔,甚至配樂部分也有神來之筆,那首《SHE》和《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搭配電影畫面來聽,簡直浪漫到無可救藥。但我們今天不僅是欣賞電影模式化的美學精髓,還有更深層次的價值可以探究。我們可以從電影美學、主題塑造和社會反思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愛情教科書,電影《諾丁山》的藝術魅力。


一、電影美學:演員表演、劇情設計、影片攝影到電影插曲都近乎完美


作為一場精心炮製的美夢,電影藝術的美學層面表現如何,是決定評分和口碑的關鍵性因素。畢竟「真善美」三者,「美」才是最高級別的追求與享受。而這部《諾丁山》無疑是備受觀眾認可的佼佼者。演員表演、劇情設計、影片攝影到電影插曲都近乎完美。


1、 強烈夢幻的視覺衝擊


大嘴美女茱莉亞·羅伯茨本色出演紅極一時的大明星安娜,隨便一部戲的片酬就是一千五百萬美元,這是一個可以恃靚行兇的天選之女,擁有世界級的名氣,巨額財富和豔光四射的外形。


電影開篇的鏡頭中,頂級巨星安娜巧笑倩兮,錦衣華服出現在電影節,雜誌封面,電影片場,享受著鏡頭的追逐,影迷的簇擁,有幾個大特寫,近鏡頭都能看到安娜迷人眼睛下的淚痣,為這張精緻無匹的面容平添了一絲惹人憐惜的嬌弱。

別說英國男人了,我一個東方女人看見這張臉都有一瞬間屏住呼吸,只剩驚嘆。茱莉亞·羅伯茨是真的有頂級巨星的風採。


2、 荒誕又具真實感的浪漫故事


安娜在比弗利山的世界是一個夢幻之地,離住在諾丁山的英國男主威廉十萬八千裡,任誰都不會把他們兩人的生活軌跡想像到一起。可是電影需要的就是戲劇張力,一切的不可能在這裡都會變成童話。


安娜走進了威廉的旅行書店,買了一本很糟糕的旅行書籍。本來以為再無交集。但偶遇女神暈頭轉向,後知後覺的呆萌威廉又在街角把橙汁撒到安娜衣服上,電影的16分鐘他就幸運地得到了夢中女神的香吻,毫無徵兆,導致我們的威廉當場傻掉。

但其實從女明星的角度分析一切卻並非那麼難以理解。浪漫多情的女神在一個紳士又拘謹的陌生英國帥哥面前,憑著女人特有的直覺敏銳捕捉到了對方的好感。其實從威廉目不轉睛表現來看,那就是在熱烈告白啊!科學家說,男人一見鍾情只需要8.2秒,很顯然,威廉已經荷爾蒙上頭陷入愛情了。愛上一個人只需要一瞬間,不僅是說說而已。


然後就是尷尬又充滿喜感的一段,威廉滿懷期待跑去酒店和大明星約會,竟然撞上還沒結束的記者會,不得已假裝《名駒與獵犬》的記者,問了很多傻出天際的問題。不過好在女神晚上就陪威廉出席了他妹妹漢妮的生日晚宴。

這群平凡又溫暖的人,讓這個大明星卸下偽裝,傾吐心聲,她好像也喜歡上了這種感覺。


3、 愁腸百轉的愛情煩憂


陷入愛情之後,必然有一些常規操作,比如一起看電影,共進晚餐。結果面對女神的熱情邀約,可憐的威廉撞上了安娜男友,尷尬至極。就連伶牙俐齒的女神也一時詞窮。孤獨返家的威廉一時間清醒了不少,卻再也無法忘掉安娜。

熱心的狐朋狗友開始給威廉安排一場又一場相親,可他就像個吸食了「愛情海洛因」的可憐男孩,再也無法愛上其他人。就在他瀕臨失望的時候,安娜又一次出現在他家門口。遇到豔照風波被記者圍堵,不知所措的安娜跑到這個剛認識卻可以信任的平凡男人家裡避風頭。


這次在威廉的主場,二人關係進一步升級,真的是甜到爆表。夜色之中安娜的裸背和側臉真的超美的啊!第二天醒來依然很甜,還有貼心的床上早餐,但是一切的美好,瞬間就被門外齊聚的大批量記者毀掉了。安娜以為自己被出賣,對威廉大發雷霆,二人第一次不歡而散。

失魂落魄的威廉是真的緩不過來。在得知安娜就在附近拍電影的消息之後還是忍不住跑去看她。但卻無意中聽到了安娜所說關於二人關係很絕情的話。看到這裡我都禁不住心疼起「傻白甜」深情男主,我休叔在得到幸福之前,被虐得很慘啊!

4、 完美的攝影和魔力配樂

我個人在整部電影中最愛的一段,就是大明星和平凡人,結束充滿煙火氣的家庭晚宴之後,隨意散步到了一處靜謐的私人花園,翻越鐵門之後就是另一個世界,進入了一個浪漫又安全的私密空間,感情迅速升溫。


搭配上那首《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還有那個象徵廝守終生的長椅,熱吻也顯得如此夢幻。此時此刻的他們還未經歷這段愛情的苦痛折磨,簡直甜度爆表,缺氧警告啊!

臨近結束部分,落荒而逃的威廉在書店等來了安娜的深情告白,這也是電影中最催淚的一段,她說「我只是個平凡女孩,站在一個男孩面前,請求你來愛。」我的眼淚幾乎是瞬間流下來。


威廉拒絕安娜後極度後悔,開會研究之後決定追回真愛。在全體朋友的幫助下成功在記者會上當眾道歉且表白,當安娜在鏡頭面前說出「無限期停留」的時候,那個笑容真的是甜到無法形容。比我的熱可可和車釐子都要甜。

二、主題塑造:父權社會下女性意識的徹底覺醒,勇敢衝破樊籬的愛情


1、 概念解析


男權制,也稱父權制,其與男權、男權主義、男性主義、父權、家父長制等名詞在學術定義上重疊,表達方式交互使用,是男子在家庭、社會中的支配性特權。


男權制指的是男性統治,一個社會中,無論在政治、經濟、法律、宗教、教育、軍事領域還是家庭領域,所有權威的位置都保留給男性。人類社會最大的不平等是兩性之間的不平等,男權製作為一隻看不見的手,使男性在社會中處於支配地位,女性處於劣勢與服從的地位。


2、表面光鮮,實則備受壓迫的女明星


圓滿結局版《羅馬假日》,《諾丁山》電影中,茱莉亞·羅伯茨飾演的女明星安娜,其實也和《羅馬假日》中的公主一樣,深受男權社會的壓迫和束縛,但是她卻選擇了對男權社會更為直接和徹底的反抗,勇敢地追求愛情並最終獲得了幸福。


可以說,《諾丁山》中主人公安娜將女性意識徹底覺醒的過程完整地展示給觀眾,讓觀眾看到了一位現代女性的成長、成熟之路,也讓觀眾見識到女性意識覺醒給人帶來的力量。影片中,主人公安娜女性意識之所以覺醒,是因為她雖然身份亮麗光鮮,實則深受男權社會的壓迫與束縛。


3、女性意識覺醒的直接因素


不同的是,安娜所受的壓迫比之公主更加明顯,這也許是其女性意識完全覺醒的原因之一。影片伊始,作為著名女星,主人公安娜心中並沒有多少女性意識覺醒的跡象,甚至為了滿足男性對她的欲望,十年來不曾吃飽肚子以保持身材,還經歷了幾次痛苦的整形手術才擁有尤物的面容。


為了獲得男性賜予的愛,她與很多男人相愛過,但即使是交往了很多男朋友,卻沒有一個人認真對待她,甚至作為大明星還曾遭受過男友的暴力。無論其如何努力,如何成功,在男性眼中,她就是個弱女子,無法獲得和男性一樣的地位與話語權。


尤其影片中男性客人對其惡意誹謗並侮辱她是個妓女。這種無中生有的誹謗和赤裸裸的侮辱與其說是個別男性對她的偏見,不如說是男性對所有女性尊嚴的肆意踐踏。


之後當安娜早期的部分照片被惡意地散發到城市各個角落,她變為所有男人慾望的對象,安娜的尊嚴被男性社會無情地踐踏了,雖然這種踐踏對安娜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但這種踐踏卻促使了其內心對尊嚴的嚮往,女性意識得以發展。


在這種屈辱和痛苦中,安娜女性意識得以萌芽,而且這種萌芽相對於《羅馬假日》中公主心中萌發的女性意識來說,顯然更為強烈,當然這種更為強烈的女性意識也奠定了其最終女 性意識覺醒的基礎。


4、體現女性意識覺醒的電影情節

而影片中,最能體現其意識覺醒的當屬其在書店邂逅威廉後主動地親吻,因為此時她已經敢於直面社會的侮辱,勇敢地表達著自己的情感,不再像以前那樣奢求男性的愛。之後在與威廉夜間散步時,安娜又一次主動地送出了親吻。


通過兩次主動的親吻,觀眾可以發現,安娜雖然遭受過無數次男性的傷害和侮辱,但是她內心愛情的火焰從未熄滅,這一方面證明了其內心的堅定,另一方面也證明其女性意識完全覺醒,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去獲取。


影片結尾之前,安娜放下明星的身份,以女人的身份去威廉書店向其求婚,作為男人,威廉反而顯得猶豫不決。這種優柔寡斷讓安娜雖然傷心,但是她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對男人苦苦哀求,而是尊重威廉的選擇。

因為此時,她已經將自己放置在與男性平等,甚至更高的位置去爭取愛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她的行為比男性求婚更加驚世駭俗,但這證明了其女性意識不僅最終覺醒,同時也證明了女性意識覺醒給予了其更多的話語權和勇氣,讓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知道如何面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這是安娜的成熟,也是其女性意識成熟的表現。影片最後,當記者問她想在英國待多久時,安娜毫不顧忌經紀人的反對,勇敢地說出了無限期的決定。她完全不在乎男主人公威廉的拮据,不在乎威廉曾離過婚的身份,毅然決然地選擇與其生活在一起。或許觀眾認為這是愛情的力量,但是如果僅憑愛情的力量是很難讓其真正擺脫以往的人生的。

實質上,電影通過安娜的蛻變告訴觀眾,其之所以敢于堅決地擺脫了男性的控制,實現了自我的解放和幸福,最主要的還是其內心女性主體意識的完全覺醒。這種更為徹底的女性意識讓女人不再被男權社會束縛,不再被身份地位束縛,而是敢於追求自由、愛情並有信心獲得愛人的愛。


5、勇敢衝破世俗樊籬的愛情與女性意識,確立新女性形象


因此可以說,相對於《羅馬假日》中的公主來說,《諾丁山》中的安娜雖然遭受男性的壓迫更大,但是其女性意識的覺醒卻更加徹底,並且將這種女性意識轉化為更為實際的行動和力量,用充滿力量的反抗打破了男性為其編織的樊籬,為觀眾樹立了一個反男權統治的新女性形象。

同時也讓觀眾從其身上看到女性意識對女性自我發展的作用和價值,從而讓更多女性形成對女性意識覺醒的正確認識。從這點上來說,《諾丁山》在一定程度上比《羅馬假日》更加具有現代性和藝術感染力。


電影以浪漫的愛情為主線,但是卻對女性意識進行了深刻的闡述,為原本簡單的故事賦予了 更深層次的意蘊。體現出了女性對男權社會的反抗,讓觀眾獲得對女性主體意識的理解,從而獲得對女性自我發展更為合理的認知。


三、社會反思:《諾丁山》為觀眾帶來了怎樣的愛情觀?有何價值?


關於愛情的話題永遠不會過時。所以諸如電影之類的文藝作品也總是以此為主題來進行創作。愛情是人類所獨有的美好心靈感受。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愛情觀,不同的愛情觀也會對愛情產生不同的結果。


愛情是不假思索的感情,由於慾念或軟弱,它猝然而生:一顰一笑使我們動情,讓我們矢志不移。——拉布呂耶爾


在浪漫愛情童話電影《諾丁山》當中也有一些愛情觀值得我們去思考。電影的故事雖說是虛構的,但它畢竟來源於生活,也就能給我們的現實生活帶來啟發。通過對電影中愛情觀的分析,再結合中西方的一些關於愛情觀的文學影視作品和實例來探討在當今社會中這些愛情觀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價值。


1、 門當戶對不僅指物質條件,還有精神層次的契合


門當戶對的觀念很早就已經存在於人類的愛情文化體系中,古今中外的文藝作品中都有所體現。傳統的門當戶對觀指的是物質與階級地位等一系列有關名利的對等關係。門當戶對觀的形成原因最早應該可以上溯到周代禮制。最終深入中國人心應該與魏晉門閥制度脫不開干係,儘管這一制度在南北朝後期衰落,但由它派發出來的婚姻論門第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時至元朝,反抗傳統門當戶對的觀念開始出現。元朝元貞、大德年間的文藝作品《西廂記》通過敘述窮書生張生與大家閨秀崔鶯鶯衝破禮教樊籠的故事,表達了「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思想,具有很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無疑是對傳統門第婚姻觀的強烈衝擊。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傳統的門當戶對觀大體發展軌跡,即使是現在,很多父母依然遵循著這樣的規則,比如最近憑藉《幸福三重奏》熱度很高的鋼琴家郎朗,他父母口中的兒媳標準,就是典型的門第觀念濃厚,甚至劉亦菲這樣的仙女都被嫌棄過。


我們再將目光投向國外。其實古代中西方關於門當戶對的觀念大體相同,古代西方一樣講究物質上的門當戶對。但古代西方的男女,即使有相當嚴格的門第要求,也一樣敢於去追求自己的真愛,而不是屈服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西方男子在成年後可以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去自由選擇自己所愛。現代社會更是如此,就像俄羅斯名模,出身貧困的「水果姐」,Natalia,先嫁給英國土豪貴族,離婚帶孩子又迷倒LV集團太子爺,迎來了第二段幸福婚姻,可謂是把「門當戶對」四個字按在地上摩擦了。所以《諾丁山》電影裡的窮小子逆襲大明星算什麼,現實社會中誇張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呢!

而這樣的情況出現的原因,個人以為是另一種形式的門當戶對——心靈和精神層面的契合。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以及社會道德觀、價值觀、婚姻觀的發展,一種新的門當戶對觀開始出現,我們可以把這種經過轉變的門當戶對觀當成心靈的門當戶對觀,就是電影《諾丁山》和現實中的灰姑娘案例中所表現出來那種。


這種契合無關名利,只關乎心靈感受。換言之就是看兩個人在一起是否合拍。《諾丁山》所表現出來的男女主人公相處的過程,無疑是甜到爆表,眼神裡的愛意和柔情,濃到化不開。現代社會,男女結合最重要的是感情,是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


比如當時事業並未那麼成功的沈嘉偉當時娶了「全香港男人的欲望」邱淑貞,無名之輩張晉娶了大明星蔡少芬,特種兵何捷娶了美豔女星張馨予,娛樂圈小咖張倫碩追求老牌女神鍾麗緹,劉鑾雄過盡千帆後選擇和質樸的甘比廝守餘生……種種現實案例讓我們明白,婚姻和愛情,不僅僅是傳統的「門當戶對」能決定的事情,內心的真實情感更重要!


2、 真正的愛情和幸福需要經歷考驗和磨難,沒有勇氣、輕易放棄,是得不到真愛的。


在《諾丁山》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身為好萊塢巨星的安娜毫無生活隱私可言,在一次被記者圍堵在男主家後,女主在遭受背叛的痛苦中離開了男主很長時間。男主也認為自己可以忘掉安娜,並拒絕了多年以後女主在他書店的表白,這段真是看得揪心呢!幸好男主腦子宕機時間不長,反應夠快,趕在女主人公離開諾丁山前用真情留住了她。


當然,他們之後擁有了童話般的完美結局。但他們彼此為了這段愛情所作出的忍耐和努力也不該被忽視。首先,安娜的女性意識覺醒,讓她有勇氣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給了這段愛情萌生的基礎。男主威廉也抓住機會,用自己的風趣幽默、真誠紳士贏得了安娜的好感。


後來幾度經歷誤會和磨難的考驗,安娜沒有放棄,反而鼓起勇氣向威廉吐露真實情意,害怕受傷的威廉起初軟弱了一下,拒絕了,但在影片結尾還是抓住最後的機會追回了自己的真愛。即使有受傷的危險,流淚的可能,但他還是不想錯過。


真正的愛情一定是會讓你流淚和受傷的,也是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沒有永遠甜蜜的愛情童話,但經歷苦痛的折磨,彼此才會更加珍惜,不是嗎?


3、兩種愛情觀的完美融合,才是當今社會的追求


物質是這個世界的基礎,我們提倡務實,但愛情卻是一件精神層面上的事情,傳統的門當戶對是婚姻的保障,心靈的門當戶對是愛情的粘合劑,雙方共同努力與相互珍惜才是感情長久的助力。


結語:


很多人成年人把這個故事當成虛無縹緲的童話,他們自己並不相信完美的愛情,因為現實和電影有著巨大的落差,但也不會指責這些童話製造者是騙子,畢竟,枯燥的生活裡,需要這樣的美好來提味。


影片的男女主人公足夠幸運,邂逅了命中注定的愛情。真愛無法推算和預期,當那個人出現在你生命裡,就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碟機散所有的陰霾。你只用了8.2秒就愛上了她,當她短暫消失的時候你會失魂落魄。再多的不對等和理智都擋不住你持續的思念。於是你選擇了聽從自己內心,得到了女神也得到了幸福。

大女主光環加身的安娜,是父權社會下女性意識覺醒的代表,面對真摯的愛情和一閃即逝的機會,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迸發出堅定勇敢的力量。這是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一個講給勇敢又懂愛的人的故事。


或許,當你愛的人也愛你,並且都有足夠的勇氣向對方靠近的那一刻,就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好萊塢電影《蝴蝶夢》:男權主義的噩夢和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成長
    一如早期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工作者所指出的,在好萊塢電影中曾長期存在著一種以偽人種學為基礎的女性定型化形象:那便是金髮碧眼的、天真的(準確地說,是近乎無頭腦)性感美女,是男人的夢中情人和理想賢妻,宜家宜室;另外是黑髮女人,又稱淺黑型女人或拉丁裔女人,神秘、聰慧,可能帶給男人愛情與生命的奇遇,卻同時可能充滿未知的威脅和邪惡。
  • 青蛇-----壓抑已久的女性慾望的釋放與女性意識的覺醒
    電影的布光如國畫裡的「設色賦彩」,用極度寫意化、舞臺化的表現手法刻畫了電影整體奇幻、性感、浪漫的質感,具有一種純粹、直觀、非理性的東方思維,這樣很「黑澤明」。(徐克也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迷弟)比如影片中場景、人物不同的燈光、色調,伴隨著人物情緒、心理的演變而變化,對人物刻畫也筆墨徐增。以法海為例,彩色的燈光象徵了法海的「神性」。
  • 青蛇——壓抑已久的女性慾望的釋放與女性意識的覺醒
    電影的布光如國畫裡的「設色賦彩」,用極度寫意化、舞臺化的表現手法刻畫了電影整體奇幻、性感、浪漫的質感,具有一種純粹、直觀、非理性的東方思維,這樣很「黑澤明」。(徐克也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迷弟)比如影片中場景、人物不同的燈光、色調,伴隨著人物情緒、心理的演變而變化,對人物刻畫也筆墨徐增。以法海為例,彩色的燈光象徵了法海的「神性」。黃綠色的燈光象徵了法海的欲望。
  • 《紅河谷》從雪兒達娃看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紅河谷》是一部愛國主義電影,穿插著頭人首領的女兒丹珠,漢族女孩雪兒達娃,康巴漢子格桑,英國人瓊斯相互間的扣人心弦的命運和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情;以及藏漢人民團結抗擊入侵的愛國情懷。下面我們就從雪兒達娃的自我意識的覺醒歷程,來淺析一下這部經典電影。
  • 每個男人女人心中,都有一個《諾丁山》式的愛情夢
    他所創造的童話般《諾丁山》式愛情生活,是每個男人女人的夢。《諾丁山》海報而這部甜到掉牙的經典愛情片《諾丁山》的背後,其實有著戲劇性的浪漫故事。據說這部電影的靈感源自天后麥當娜。當年,兩位主人公地位懸殊的愛情,讓觀眾在光影的世界中感受著浪漫,很多人甚至前往諾丁山,踏上一段段尋愛之旅。
  • 從電影《諾丁山》到倫敦諾丁山,我等了20年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公眾號☝ 英國回來的某天晚上,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把休·格蘭特和茱莉亞·羅伯茲在1999年拍攝的愛情喜劇《諾丁山》
  • 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諾丁山》,愛情無關身份地位和金錢
    今天又想給大家帶來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平平無奇的劇情、簡單的生活軌跡卻讓人看過之後莫名覺得很舒服。影片講述了一個普普通通甚至生活的有些邋遢的書店老闆和好萊塢大明星安娜之間的愛情故事,最終,這段愛情並沒有無疾而終,而是勇敢的迎接世人的目光,獲得了美滿的結局。男主角威廉住在倫敦的諾丁山,是一家生意普通的書店老闆,憑藉著經營書店勉強餬口。
  • 一部嚴肅而又認真英國喜劇電影:《諾丁山》
    這句經典的臺詞來源於英國的經典浪漫喜劇電影《諾丁山》。今天由《諾丁山》淺析一下英國喜劇電影。在電影《諾丁山》中,有很多搞笑片段,最著名的場景就是男主威廉為了在酒店裡能和女主安娜多聊一會而冒充雜誌記者的片段。
  • 女性意識的覺醒,《都挺好》再現現代女性的人設
    姚晨演繹的《都挺好》,讓我們聯想到了現代女性角色的人設。不得不說姚晨演繹的這部電視劇確實有很大的看點,充分的展現了女性角色的人設。這是我們在之前《我的前半生》熱播時,討論過這樣一個話題,也不過現在的話題又重回到這裡。那麼本期小編就開篇點題,談一談現代女性的人設到底是怎樣的?
  • 《羅馬假日》:突破階層的浪漫愛情背後關於人性和女性成長的思考
    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都立足於安妮公主和記者喬愛而不得的美好愛情之上。誠然,這場充滿浪漫色彩卻又遺憾落幕的愛情絕唱,足以打動任何一個對愛情懷抱理想和憧憬的人。但是在愛情主旋律之外,我還看到一個反對束縛追求自由的女性自我成長的歷程。
  • 【影視原聲】電影《諾丁山》插曲欣賞!
    《諾丁山》這是一部讓人相信愛情的暖心佳作,電影對愛呈現是如此迷人而浪漫,這種浪漫並非源於身份,而是期間真正以情動人的溫馨與幽默,每個人心中都該有座這樣的諾丁山。 「浪漫」、「幽默」、「感人」和「耐人尋味」。《諾丁山》通過浪漫的愛情故事滲透了電影創作者的寬容、健康的生活態度;而製作上從劇情設計、演員表演、影片攝影到電影插曲都近乎完美。片中健康的人物情感、絢麗斑斕的電影畫面,在觀眾走出電影院依然感受到感染。
  • 七夕必看經典愛情電影:羅馬假日、真愛至上、諾丁山
    《羅馬假日》電影海報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  (陳苑)今年,電影七夕檔僅有《閨蜜》與《白髮魔女傳》兩部較為矚目的電影,與往年相差較大。提起愛情電影,有哪些經典鏡頭值得回味,有哪些熒幕情侶令你難忘,七夕將至,小編帶你回顧《羅馬假日》、《真愛至上》、《諾丁山》、《北京遇上西雅圖》等多部國內外經典愛情電影,重溫銀幕上那些的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 中國本土「女性意識覺醒」影片,已經離得很近了
    這種女性意識的覺醒,讓我們觀眾看的很暢快,一舒心中憤懣。電影是時代精神的銀幕反映。如今,女性意識的覺醒,已在好萊塢影視劇裡成為主流。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大小謊言》、《使女的故事》一再告訴男人們,女人不再是男人和生活的附庸,不再是生孩子的機器。她們會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精神家園,也會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觀。
  • 豆瓣評分8.4《喊山》,無聲的吶喊背後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導演楊子也憑藉該部電影獲得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最受傳媒關注導演和最受傳媒關注編劇獎,由此可以看出《喊山》這部小說非常具有魅力。目前,該劇豆瓣評分高達8.4分。影片以上世紀八十年代太行山一個小山村為背景,講述了外來戶臘宏誤踩韓衝放在山裡炸野物的套子,而後不治身亡,留下了啞巴妻子紅霞和一對兒女。
  • 周末電影:《諾丁山》
    《諾丁山》是1999年的電影。那時候兩位主角風華正茂,真真金童玉女一般。朱麗婭·羅伯茨一笑起來,真是山花爛漫。
  • 電影《諾丁山》:打動我的不過是一場純粹的愛情故事
    電影《諾丁山》是由美國著名影視演員茱莉亞羅伯茨和英國男演員休格蘭特飾演。 講述的是好萊塢大明星安娜在英國拍戲期間,去到諾丁山的一家旅行書店買書,從而認識了性格靦腆的書店老闆威廉。臨出門時店員威爾突然進門,還將一杯橙汁不小心灑在了安娜衣服上,後安娜去威廉家換衣服並莫名其妙地親吻了威廉,此時愛情的種子似乎開始生根發芽。
  • 爸爸》看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成長,女人的確不比男人差
    爸爸》上映至今,好評如潮,對於影片中「女性形象」的討論更是激烈,可以說是完美地承載了這一沉重並爭議重重的話題。在印度這樣一個女權意識尚未覺醒的國度裡,導演在虛擬的電影時空中用新穎的題材,以最易於觀眾接受的形式揭示了印度女性權利不平等的現狀,深刻觸動了觀眾的內心。
  • 把《致命女人》拼命地上升到女性意識覺醒,我受不了
    劇情主要講述在不同年代裡,發生在同一棟房子中的三位女性的故事。三個人中一個是家庭主婦,一個是社交名媛,一個是律師。雖然生活在不同年代,她們卻面臨著相似的情感問題:愛人不忠。並做了相同的選擇:殺人。很多人說,從這部劇裡看出了「女性意識覺醒」。現在國內外每年都有大量女性題材的影視作品,隨著這些劇的熱播,關於「女性意識覺醒」的話題討論也開始源源不斷。
  • 《莎菲女士的日記》|獨特藝術手法,凸顯女性意識的覺醒與掙扎
    《莎菲女士的日記》是女作家丁玲的日記體小說,這本小說大膽地採用日記體第一人稱敘述方式,敘述知識女性莎菲女士對於生活、愛情、性、精神、自我價值等的心理獨白,以主人公的角度主觀直感地吶喊出那個時代女性精神的覺醒與掙扎,「五四」時期新時代女性在動蕩混沌年代中找不到精神出路的惆悵和苦悶。也正是這本日記本小說使丁玲在上世紀30年的文壇展露頭角。
  • 圖人影院 | 《諾丁山》
    我回答他我相信「因為《諾丁山》我願意再信一次。」那麼本周,就和圖人影院一起來重溫這部經典愛情喜劇電影《諾丁山》個性溫柔善良的威廉·薩克住在倫敦西部的諾丁山,擁有一家生意慘澹的旅遊書店。同時他也意識到這位優雅的女士正是那位家喻戶曉的好萊塢女影星。在安娜離開書店後不久,威廉在幫同事購買飲料返回的路上再次遇到了安娜,他不小心把一杯飲料潑在了安娜身上。威廉提議安娜到他家裡整理衣物,就在安娜走進威廉的家中之時,一場浪漫的愛情之旅開始了。羅傑·米歇爾(Roger Michell),1956年出生於南非,南非導演、製片、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