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 | 讓微單回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021-02-18 山東盛大攝影俱樂部

圖文轉自 / PhotoFans

自全畫幅微單誕生以來,其配套的鏡頭就一直爭議紛紛:全畫幅微單相比全畫幅單反在機身上確實輕便了不少,但在鏡頭方面,同規格的全畫幅微單鏡頭相比全畫幅單反鏡頭在便攜性上優勢卻不甚明顯。

 

當然,消費者可以通過選擇定焦鏡頭或者是小光圈鏡頭,以獲得全畫幅最輕便的體驗。但最終還是希望能選擇到高性價比、輕便的、大光圈變焦鏡頭。畢竟定焦終歸是少數人的選擇,而靠犧牲光圈大小去換取便攜性,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直到前不久,騰龍光學正式在國內發售了這支專為全畫幅微單相機設計的 28-75mm F/2.8 Di III RXD,自此也便有了第一支兼具輕便和大光圈的全畫幅微單標變鏡頭。550g的重量和原廠的SEL2470GM相比足足輕了336g,口徑也由82mm瘦身到了67mm。僅從便攜性上看,這支鏡頭就已經非常讓人心動了。

不過心動歸心動,在如此小的體積下,好鋼是否真正用在了刀刃上?又是怎麼用的?這才是本文需要回答的。

在外觀設計上,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作為騰龍的第一支全畫幅微單鏡頭,可以說是有所突破。鏡頭通體設計極簡,尾端的收腰和輝耀金裝飾環給人一種高級感。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側面,相對較寬的是變焦環,行程很短,方便使用它快速抓拍。下方較窄的是電子對焦環,可以進行精細的對焦調整。

鏡頭變焦時探出的長度

鏡頭正面,濾鏡口徑為標準的67mm,方便選配各種濾光鏡。 此外,這枚鏡頭的前組鏡片採用了具有防水防油性能的氟素化合物塗層,可以有效阻止灰塵、水滴和指紋,便於維護保養。

鏡頭尾端,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沒有意外的採用了專業鏡頭必備的金屬卡口和全天候防滴防塵設計。其中鏡組的最後一片還是密封設計,可以有效的防止鏡頭進灰。

鏡頭附送了遮光罩,遮光罩內有螺紋消光設計,支持反扣。整體搭配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非常和諧,無論是體積重量還是重心都堪稱最佳拍檔。

作為騰龍專為全畫幅微單設計的新一代鏡頭,這支 28-75mm F/2.8 Di III RXD沒有配備傳統的手自動切換按鍵或是焦距窗,這些操作都要通過相機內部進行調整或是檢視。這樣極致化的全電子化設計,倒也符合新時代微單鏡頭的發展方向。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採用了12 組 15 片的鏡頭結構,其中包含多枚特殊鏡片。在用料方面,應該算得上誠意十足,也讓人對這支鏡頭的光學素質表現充滿了期待。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結構圖

我們依舊使用實際拍攝的方法進行測試。搭配的機身是索尼A7RM3,JPEG最高畫質直出,關閉各項優化,使用三腳架延時10秒拍攝,截取中心和邊緣紅框所示位置的100%放大切片,結果如下:

 

首先是28mm端

再來是75mm端

從實拍我們可以看到,28-75mm F/2.8 Di III RXD在28mm廣角端中心部分銳度表現很好:全開就很不錯,當光圈收縮至F4、F5.6時,更是有著相當可觀的解析力表現。而在邊角處,這支鏡頭的表現雖然沒有中心那樣銳利,但仍在可用範圍。同樣,收縮光圈可以獲得相對更好的解析度表現。

 

在鏡頭的75mm端,依舊是中心好過邊緣的表現:中心表現出不錯的解析力,而邊緣則需要收小光圈,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畫質。

 

總的來說,這支鏡頭基本符合了我們日常拍攝的要求:拍攝人像和特寫時,全開光圈獲得淺景深的同時中心又可以有不錯的銳度表現;而在拍攝風光時可以通過收縮光圈的辦法獲得更好的邊角畫質。

鏡頭的設計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各項素質往往是「按了葫蘆起了瓢」。現代的鏡頭設計思路,廠商往往會優先解決銳度這樣的「硬指標」。而像畸變、暗角這類可以靠後期調整解決的問題,往往會選擇通過數碼的方式去解決。

 

為了更好地了解鏡頭的特性,我們還是要來看一看這支鏡頭的畸變表現。以下是使用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所拍攝的測試樣張,圖中紅色的直線是後期添加的參考線。

 

首先是28mm:


再來是75mm:

可以看到,28端和75端都存在輕微的畸變,對畫面的影響也比較小,實際使用時也足以忽略不計。

以下是使用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攝的測試樣張:

F2.8   1/800s   ISO100

100%放大後,來看一下細節

可以看到,無論是焦內還是焦外,這支鏡頭在這種非常極限的大逆光環境下都展示出了非常不錯的抗色散表現,而且還是光圈全開。能有如此的表現,相信應該沒有什麼繼續測試下去的必要了。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8  1/100s  ISO100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2.8  1/1250s  ISO100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2.8  1/125s  ISO100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8  1/100s  ISO100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8  1/200s  ISO100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2.8  1/80s  ISO100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2.8  1/60s  ISO500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2.8  1/80s  ISO500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

F2.8  1/80s  ISO1250

回到我們一開始說的,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在原廠1/3的價格上,實現了F2.8大光圈和便攜性的兼得,可以說是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而通過實際測試,這支鏡頭可圈可點的光學表現,無論是中心銳度、抗色散、畸變控制等方面都可以與原廠爭鋒。而在近攝能力方面這支鏡頭又有著相當突出的特點,無論廣角端還是長焦端都有一定的微距能力。

相關焦點

  • 適合SONY的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型號A071)是為索尼的Alpha無反光鏡相機設計的多合一變焦,並針對全畫幅傳感器進行了校正。於2020年6月發布,它比騰龍28-75mm f2.8 Di III加70-180mm f2.8 Di III變焦鏡頭更實惠,更輕巧,儘管在恆定的f2.8焦距上有一些圖像質量損失。在外觀上比28-200mm f2.8-5.6 Di III稍小一點,為200g。新型騰龍沒有光學穩定性,僅依靠索尼Alpha無反光鏡相機提供自帶穩定功能。
  • 【全幅微單必備,全能標變首選】騰龍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微測
    感謝騰龍公司提供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及SONY28mm  F8 1/160 ISO100其餘兩隻光圈都偏小,很多索尼全畫幅微單只能通過轉接環轉接其他廠家的同焦段鏡頭。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長度117.8MM,總量550G。採用12組15片的光學結構,其中包含1片XLD超低色散鏡片、1片LD低色散鏡片、1片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以及2片複合非球面鏡片,視角範圍75°23『-32°11『;最大光圈為F2.8,最小光圈達到了F22。
  • 人像攝影師如何評價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
    這枚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恆定F2.8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既擁有出色的畫面品質又具備輕便小巧的特質,凝聚了騰龍多年來鏡頭產品研發的尖端技術。我們特地邀請了三位專長在不同攝影領域,擁有各自攝影風格的知名攝影師來為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拍攝樣張。
  • 【實測】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
    作為首款推出的索尼全畫幅微單可變焦鏡頭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以其輕巧且高性價比的特質而受到大家的關注
  • 騰龍FE 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 開啟預售
    光學廠商騰龍在4月底正式發布了FE 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鏡頭,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該鏡頭即將上市。現開啟預售!諮詢電話:029-85518580店鋪地址:東新科貿A座門麵店 恆豐·影像騰龍此次針對索尼無反相機的特點,賦予了該鏡頭全新的光學結構和外觀設計,使其在小巧的體積上實現優秀的畫質表現。
  • 超性價比廣角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評測
    說起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A046)這支鏡頭,我們就不得不提28-75mm f/2.8 Di III RXD,作為騰龍首款在E卡口走紅的鏡頭,這支鏡頭無論是口碑還是綜合素質都相當棒,所以影友對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這支鏡頭的期待可想而知。
  •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評測
    騰龍的第一支全畫幅索尼E卡口鏡頭是28-75mm f/2.8,那支鏡頭價格適中,畫質出色,鏡身輕巧但堅固,是原廠24-70mm f2.8 GM的絕佳替代品,在市場上獲得了相當好的銷售成績。現在,騰龍又推出了超廣角的全畫幅無反鏡頭:17-28mm f/2.8 Di III RXD,新鏡頭比之前的28-75mm還要緊湊,付出的代價是相比在售主流f/2.8鏡頭稍小的變焦範圍。
  • 紀實攝影師如何評價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
    這枚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恆定F2.8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既擁有出色的畫面品質又具備輕便小巧的特質,凝聚了騰龍多年來鏡頭產品研發的尖端技術,並不僅僅適合人像的拍攝。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資深攝影編輯、攝影家陳仲元老師使用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攝的北京胡同。
  • E口廣角新星——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A046)評測
    當2018年騰龍發布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時,不少朋友就明白騰龍要出E卡口大三元的決心,果不其然,在今年發布了第二隻
  • 我為什麼會選擇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
    作為第四支自動對焦的索尼FE卡口超廣角變焦鏡頭,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甫一發布就成為了索尼微單用戶的近期焦點。
  •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年度美食家之眼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組來自騰龍明星產品「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攝的一組美食大片。攝影 / 李創AELX作為騰龍第一支專為無反相機設計的全新產品,28-75mm F/2.8 Di III RXD小小的身體裡積聚著大能量。
  • 圖賞 | 老茶館新人文 索尼口全幅微單鏡頭28-75mm F/2.8 Di III RXD
    攝影.文字 / 王大江索尼E卡口全畫幅無反相機一直缺少「物美價廉」的標準變焦鏡頭,騰龍這支28-75mm f/2.8 Di III
  • 試用 | 人像·靜物·棚拍·hold住 28-75mm F/2.8 Di III RXD
    攝影、文字 / 崔小熊      來源:TAMRON此次我共使用騰龍28-75mm
  • AI+VC加持 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評
    ·外觀介紹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和此前的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設計低調,簡潔大方,延續了騰龍產品一貫的特點。
  • F2.8起始的全幅大變焦,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體積方面這支鏡頭和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一般大小,這樣的鏡頭帶出門完全沒有什麼負擔。 二、全焦段光圈28-75mm F/2.8 Di III RXD一樣的0.19米近攝能力,放大倍率達到了0.32倍,同類型鏡頭中並列第一。
  • 測評 | 輕便性與實用價值的統一 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在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這款大變焦鏡頭髮布不久之後,科技視訊評測室也在第一時間拿到手並對它進行了短期的試用
  • 弘瑞豐騰龍LRC影友俱樂部 |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史達林公園拍攝體驗
    TAMRON 28-75mm F2.8  on α7m3 28mm  F2.8  1/125sec  ISO 4000 TAMRON 28-75mm F2.8  on α7m3 28mm  F2.8  1/125sec  ISO 2500
  • 測評 | 超廣微距 一手掌握 騰龍20mm F/2.8 Di III OSD M1:2
    騰龍對於索尼E卡口無反系統的支持自然是毋庸置疑。2018年,一枚騰龍28-75mm F/2.8 Di III鏡頭的橫空出世,讓眾多索尼用戶以高性價比獲得了準大三元的體驗。這枚鏡頭焦段適用性廣泛,深受各種攝影愛好者,影像工作室乃至玩家們的喜愛。之後騰龍再接再厲,推出了17-28mm F/2.8 Di III以及即將登場的70-180mm F/2.8 Di III。
  • 騰龍新品體驗會—品鑑騰龍28-75mm FE鏡頭
    早在2002年,騰龍就推出過一款適用於全畫幅單反的SP 28-75mm f/2.8 Di鏡頭(型號A09),之後又陸續推出了17-50mm f/2.8(型號A16和B005)一樣以高性價比恆定大光圈標準標準變焦吸引了不少個人和工作室用戶。今年年初,騰龍又正式公布了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的新一代28-75mm f/2.8: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
  • 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畫質測試
    今天我們主要想聊的是這支鏡頭的硬素質部分內容,因為我相信很多人都對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的解析度非常好奇。究竟畫質如何?請聽我詳細說說。相對於上周,我們使用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拍攝了不少樣片,首先大家根據樣片來感受一下這支鏡頭的解析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