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聖地」華強北:供貨全國網紅,沒100萬別想開店

2020-12-2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註: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顯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為順子,編輯為方園婧、孫實,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華強北老闆們轉行了。

從2018年開始,這些嗅覺靈敏的華南生意人們發現,手機賣不動了。經濟實力不足的人選擇撤離,但更多人則轉行開始賣起了美妝。

如今,華強北大樓的各個檔口前依然人山人海,絲毫看不出疫情也曾席捲過這裡。只是檔口前的人從電子產品販子變成了美妝代購。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華強北的轉型故事:其中包括從手機轉型美妝的老闆、來華強北做「海外代購」的微商、華強北某大樓的招商部員工、負責華強北某棟樓的快遞員等。

在他們的描述中,這個昔日的電子商城光芒逐漸暗淡,取而代之的是「暴漲至1000元每平米的店鋪租金」「每天數十萬件美妝快遞包裹」「拖著行李箱來選品的網紅直播」……

在這裡,只有沒關係、沒渠道的人才繼續賣手機。

以下是來自華強北的真實故事:

真假貨摻著賣,代購自己都不知道買到了假貨

小達 | 華強北電商平臺運營

最早我們公司在華強北做手機貿易,但這幾年手機行業越來越不好做,幾大電商平臺搞補貼,價格比我們渠道進貨的價格還低

一開始我們嘗試轉型在賣服裝,但總要花很多錢刷量、買曝光,實際銷量無法攤平這些成本,虧了不少錢。

後來看到附近有不少美妝店開起來後,我們迅速也拿下一個檔口轉行做美妝,用之前進水貨手機的進貨渠道。

目前生意還可以,每天能賣一百多單

圖註:小達說,生意最好的時候是周一到周六,有不少商家周日休息、扎帳不開門

任何生意做大以後,缺少監管,市場裡就會出現一些無良賣家。最普遍的情況是,真貨假貨摻著賣

如果你從代購手裡買到假貨,不要著急找他算帳,他很可能是無辜的。

比如這裡支持「一件無痕代發」(只買一件商品也可由華強北賣家代理髮貨,賣家填寫代購名字,不會出現代購名)。

一些無良賣家則會在發貨時摻雜假貨,最後代購自己也不知道發出的貨是真是假。

一個產品賣得過於火爆,導致缺貨,反而會成為摻假的契機。

曾有個檔口老闆,下家是一個網紅主播,因對方賣斷貨一款產品,老闆就在補貨時直接放了假貨。

圖註:某家非萬寧店鋪門口放著萬寧的封裝膠帶

當然也有一些無良買家,純粹就是來華強北「碰瓷」的。他們買了真貨轉頭就調包換成假貨,再來找賣家訛錢。

這導致華強北做零售的老闆們從不在網上開店,就是怕被掉包退貨,線下則更好管控一些,行業的規矩就是「離店概不負責」。

每天我被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保真嗎?」

別家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家絕對保真。

大部分華強北美妝檔口都是真貨為主,你親自去香港買到的假貨概率還更大一些。畢竟大家都怕把華強北口碑做砸,這樣全都不好過。

全國大部分美妝代購的貨,都是從華強北出來的

舒姐 | 華強北美妝店店主

2018年明通商城(早期叫明通數碼城,目前是華強北生意最好的化妝品市場)改賣化妝品後,我成為第一批進來的賣家。

在明通開店之前,我曾做過8年全職香港代購。2011年前後,香港的化妝品還是有不小的價格優勢。我按照港幣價出售,再加上10%的辛苦費,來幫顧客代購。

後來幾年,香港的價格優勢也漸漸沒了,利潤越來越薄,我就不再做」人肉代購「。靠著做代購時候積累的貨源,我轉行成立貿易公司,開始做代購上家貨源的生意。

我現在主營一些沒得到品牌授權的護膚品,通過兩種方式拿貨:

1、網上在境外大批量下單,通過「水客」背回來:這樣的產品一般沒有「中文標」,但會搭配送一些小樣,然後我們就把正裝和小樣拆開賣。

2、國內專櫃下架的貨:這些產品臨近保質期,專櫃會低價傾銷給我們。拿到貨後,我再通過代理給賣出去。

圖註:明通是華強北最早轉型做化妝品的市場

2018年,華強北手機業務開始下滑,政府引導這裡的手機商戶轉行賣美妝。

我入駐時,這裡還沒幾家正兒八經做美妝的樓。一開始生意一般,都是靠自己之前積攢的客源挺過來。

這一兩年,美妝生意勢頭超越了手機,附近同類型的美妝店鋪也開起來了。一般入駐的賣家本身都有一些客源,很快就有一大批代購來這裡「貨比三家」。

華強北美妝的名聲就這麼打出去了,不客氣地說,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貨都是華強北出去的。

圖註:華強北店鋪實拍

最近一年,華強北這裡的手機大廈都開始轉型做美妝大廈,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檔口(店面)的商品價格比香港還低,所以每個鋪位都在對比互相的價格,看誰更有競爭優勢。

為了避免價格被同行看去,有的店鋪會耍一些小手段:比如在標籤上隨便標價,等確定問價的人不是競爭對手喬裝改扮的,才偷偷告訴真的批發價。

因此在華強北的市場裡,不允許拍照是硬性規定

此外,「亂標價」還有一個好處:價格可以隨時根據行情變化。我們從來不給顧客長期「一口價」,因為這邊走貨量大,是國內美妝業價格的風向標,許多電商平臺也在這裡進貨。

華強北的價格波動,時刻反映著整個國內市場的供需關係。

比如上個月 Lamer 濃縮精華(國內專櫃價2730元)忽然火了,進貨價一周內漲300元,從1480元炒到1720元。

圖註:Lamer同款產品國內官方旗艦店價格比華強北高了千元

還有一個例子,最近某面膜品牌做市場推廣,結果帶動整個江浙滬地區的代購全找我們要貨。一周內,這盒面膜的價格就從50元炒到65元。

華強北每天都是「價格戰」,資金不夠雄厚的賣家,隨時容易被價格「逼」垮。

有些和渠道關係比較深厚的賣家,通過某款32元進貨價的商品,即便不賺錢,也要用32元賣出,就是為了拖垮旁邊賣35元的小店。

這種惡性競爭,直接導致很多店鋪乾脆鋌而走險,把假貨摻在真貨裡面買,只有用這種方式,才能生存下去。

我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做得比較早,和貨源的關係比較好,所以生意還不錯,現在每天能發一百箱產品、代發幾十件小包裹。

過幾天附近又要開一棟新的美妝大樓,又是幾百家商家入駐,別看華強北熱鬧得很,但處處血雨腥風。

現場堪比免稅店,我在這裡遇到不少海淘代購

阿方 | 職業海淘代購

因為疫情,我的國外代購生意全都停滯了,還有不少之前下訂單的客戶找我申請退款。

後來聽同行華強北能買到正品,我就乾脆直接來華強北實地考察。

現場的情況讓我大吃一驚。我之前一直覺得華強北是個「假貨雲集」地方,像福建莆田一樣。來了以後,發現華強北比我想像得正規,大部分商家甚至打出「假一賠十」的口號。

我還在這裡遇到很多代購同行,有的甚至直接拖著行李箱選品。要不是因為大家都是說普通話,我都懷疑這裡就是海外免稅店的現場了。

圖註:現場正在打包的代購人員

華強北和免稅店不同的是,雖然店鋪門面不大,但貨十分齊全,服務態度還很好。店裡人再多,店員都是笑臉迎人,不會催你,還支持「一件無痕下單」,服務非常人性化。

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價格真是非常低,比我之前親自飛國外買還便宜。

我還在這裡遇到不少熟悉的同行,和他們交談發現後發現,這批從華強北出去的貨退貨率不高,和做免稅店代購時差不多。

圖註:一個代購同行曬出的購買單據

做代購最擔心的就是和顧客之間的信譽問題,但在華強北採購則沒有這些顧慮。

這裡有很多海投代購的同行前來採購,華強北店主也提供保真承諾。看樣子在疫情結束前,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在這裡採購了。

每層樓每天發2000件快遞,公司在每棟樓都設一個快遞點

李哥 | 某快遞公司快遞員

華強北的快遞和別的地方不同,不只是按街道和社區劃分,我們還細化到「樓」,甚至有的配送員只負責一棟樓的某個樓層

每天這邊的發貨量實在是太大,甚至有的地方給每棟樓都安置了一個快遞點

在華強北目前有三種快遞服務:

1、普通快遞:代購線下採購後即時發出的;

2、電商快遞:每50單起訂,價格和義烏那邊一個水平,起重價4元一單,續重1元,量大還能再優惠;

3、物流快遞:直接走貨運貨車,一車車地拖走。

圖註:華強北每天等著物流託運的貨物

我負責華強北其中一棟美妝樓。儘管這棟樓只有1-2層生意比較好,但我已經累得腿都要跑斷了,每天都要收1000多件快遞

隔壁樓的快遞同事更慘,他幾乎一天都沒有休息的時候。那棟樓生意更火爆,1層每天至少有2000多單,剩下三層合起來也有1000多單。

華強北目前很流行一件無痕代發:即很多代購在華強北買完東西後,直接在我們這裡下單,然後從深圳發出,對外說是深圳倉庫發貨(發貨單只顯示代購名字和攬收地址,不出現檔口具體信息)。

「價格戰」不僅出現在華強北的賣家身上,快遞公司也打「價格戰」

疫情期間紙箱漲價,從幾塊錢30個漲到十幾塊錢,但我們這裡的快遞公司公司都不敢漲價,一漲價客戶就找別人下單了。

所以儘管疫情之後,生意還不錯,但是到手的錢卻沒有增多。

選店面容不得猶豫,上午不付錢,下午就被別人搶走

湯仔 | 華強北大樓招商員

疫情爆發後,我之前打工的旅遊公司黃了,我就從導遊改行來華強北大樓做招商。招商部的同事們都說我趕上了好時候。

兩年前,華強北主業還是賣手機,當時市場不好,整棟樓都空了不少。最近轉型做美妝後,反而很難找到一個空的店面了

現在華強北的情況就是,只要你努力,沒有賺不到的錢

這裡你感受不到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這裡的生意反而更好了。即便疫情期間大樓關停一段時間,但大家都是線上交易,商家都說生意沒有受到影響。

能在這裡拿下店鋪的商家,大部分都是有實力的,因為這邊的租金很貴,最差的地段也要700元/平,你還未必搶得到。

我們公司第一棟樓的1-4層都沒有空位,最貴的區域是一樓,租金漲到1000多元/每平米

圖註:20分鐘內,不同來看場地的四批人人」撞「在了一起

最近我們又開了一棟樓。由於鋪位太火,我們都是分樓層招商,每層又按10平米的規格分為數十個檔口。

第二棟樓的1-2層已經招商完畢,就連7月底才打算開的3層樓也被預定得差不多了,最差的位置也要700多元。

別以為交租金就能開店了,你想要進來還需要交5-10萬不等的「進場費」,也就是說,想開店至少準備20萬元。如果加上進貨和押金,起碼要100萬元起

很多客戶一聽這個價格,就大呼「太貴了!」

一般這時候,我就會合上施工圖,讓他們自己去轉轉,反正我是不愁租,每天我都要帶十幾波人來看攤位,少他一個客戶也無所謂

前幾天有個老闆看上了一個位置,但覺得價格高猶豫了一陣。結果下午這個鋪位就被別人租走了,最後老闆只能用差不多的價格租了更次的位置。

最後說句心裡話,要不是錢不夠,我都想在這裡租鋪位做美妝了。

時過境遷,曾經的電子第一城,在迎來自己的轉型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的質疑。

正如同上述商家所說,美妝商品假貨扎堆、快遞發貨地造假等現狀,在如今的華強北,已經屢見不鮮,這是否會成為華強北轉型的一大障礙,也只能用時間去檢驗。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華強北「美妝聖地」明通商城集體關店,傳檔口涉走私大案
    深圳市華強北商圈,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如今商圈內還有全國最紅火的化妝品市場。然而,剛火起來不到一年,2021年新年伊始,華強北的美妝市場就遭遇了第一股「寒流」。  李明1月6日告訴時代財經:「因為部門檢查,這兩天商場店鋪全部關閉,具體開店日期要等通知。」  傳聞:受緝私案影響?
  • 時代前沿華強北,為何轉型賣美妝?
    華強北的老闆們比誰都清楚,美妝不是3C數碼,華強北不可能永遠依靠3C數碼,更不可能全盤押寶美妝。甚至有人只靠回收老闆們實在沒時間打理的快遞紙箱,就能發家致富。這就是華強北。華強電子一條街,如今有過半的檔口在賣美妝。曾經盛極一時的數碼3C朝聖之地,已經悄然完成轉型,成為國內最大的高端化妝品批發市場,讓硬核直男迷失了方向。掉頭的生意有大把人做,但賠本的買賣沒人願意幹,尤其是在華強北。華強北是造富的天堂。
  • 揭秘華強北的美妝生意:價格不及專櫃三分之一,靠微商代購年入過億
    你沒看錯,這正是當下華強北異常火爆的美妝生意。而這樣的戲碼,在號稱「拿貨天堂」的華強北每天都在上演!從電子到美妝,「拿貨天堂」華強北的轉變「華強北打一個噴嚏,可以讓全國電子產品市場感冒。」這句廣為流傳的話,道出了華強北昔日的光輝歲月。曾幾何時,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佔據深圳9成以上的電子產品交易額,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
  • 深圳華強北再轉型:電子第一街風光不再,美妝城是不是終點
    來源:一財網今年年初,陳姐在深圳華強北紫荊城二樓租下了一間約10平方米的店鋪,正式加入了華強北美妝大潮。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十餘年,陳姐的微信裡已經積累了一撥客源。往往早上一睜眼,陳姐就開始在微信上接單,兩部手機、四個微信帳號輪流切換,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隨時可能向她發送訂單需求。
  • 華強北「寒流」: 美妝商鋪近日大多閉店 商場遍布「打擊走私」標語
    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商圈也於近年來開始謀求轉型,將目光投向了與電子產品相差甚遠的美妝。然而,轉型僅一年多,華強北的美妝便遭遇了2021年新年的第一股「寒流」。「這幾天整個華強北的美妝商場全都關門了,具體開店日期還不知道,要等通知,不過8號會有小部分先開業。」日前,一位明通美妝的從業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 華強北「寒流」:美妝商鋪近日大多閉店 商場遍布「打擊走私」標語
    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商圈也於近年來開始謀求轉型,將目光投向了與電子產品相差甚遠的美妝。然而,轉型僅一年多,華強北的美妝便遭遇了2021年新年的第一股「寒流」。「這幾天整個華強北的美妝商場全都關門了,具體開店日期還不知道,要等通知,不過8號會有小部分先開業。」日前,一位明通美妝的從業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 「海外代購」美妝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華強北超6億元走私案...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
  • 深度|起底深圳華強北美妝走私產業鏈:以跨境電商之名造假通關
    來源:時代周報華強北由「中國電子第一街」向「美妝聖地」的轉型之路,因一場緝私行動橫遭打斷。2020年12月底,海關緝私部門和深圳當地警方聯合對涉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的團夥開展集中打擊行動,對華強北曼哈美妝交易中心等多個商場內的涉嫌走私店鋪進行查緝。經查,犯罪團夥涉嫌走私貨物價值超6億元。一場大整肅,在所難免。
  • 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 新風口有多猛?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
  • 華強北「一米櫃」變「隔間」 美妝市場火爆 有商家入駐一個月接單...
    深圳茂業百貨華強北店營運一部主任黃英表示,閉店期間,華強北茂業全員轉戰線上賣貨,通過美妝直播、線上美妝節等手段吸引消費者購物,推動了線上商城的銷量。同時不少品牌也引進KOL的帶貨方式,拉高消費量。以該店SK-II專櫃為例,今年上半年實現2386萬元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漲20%。究其原因,店長呂傳利認為和線上消費有直接關係。
  • 瘋狂的華強北美妝:價格便宜一半,工資你說了算-虎嗅網
    樓頂的「曼哈美妝廣場」六字在夜色中格外明亮,撲面而來的化妝品氣息,已經包裹著這棟大樓。旁邊的明通數碼城,曾經的口號是「沒有你買不到的手機」,如今搖身一變成「匯聚全球美妝品牌」。明通之後,遠望、曼哈等數碼城紛紛跟上,進入美妝新跑道,搶食美妝大蛋糕。華強北再次成為眾多商家代購們新的淘金地。他們轉投美妝的速度可能比想像中的還快。界面新聞記者走訪發現,遠望一期要將二樓打造成美妝交易中心,目前基本改造完成,整層被切割成豆腐塊似的的單間,每個檔口面積從幾平米到幾十平米不等,已經啟動招商。
  • 揭秘華強北美妝市場超低價套路:神秘的返點公司與刷貨團
    8月,時代財經曾走訪深圳華強北,發現多個批發市場已轉型美妝生意(閱讀點擊《從電子重鎮到美妝聖地從不放過風口的深圳華強北》),其中明通商城(下稱「明通」)最先成功切入賽道。如今的明通儼然已成為國內代購的貨源新「聖地」,美妝生意火爆,從下午兩點一直到深夜才消停。
  • 華強北國際美妝城「地震」:緝私風暴來襲 曼哈等美妝店幾乎全關門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緝私風暴來襲 華強北國際美妝城「地震」證券時報記者 嚴翠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什麼情況?
  • 涉嫌非法走私,瘋狂的華強北美妝按下暫停鍵
    作者 | 戈振偉 吳容編輯 | 林騰瘋狂的華強北美妝按下了暫停鍵。2020年12月28日,據央視新聞報導,深圳海關緝私局在華強北破獲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的化妝品非法走私大案,打掉了4個走私團夥,抓捕了36名犯罪嫌疑人。其中,華強北明通數碼商城裡CC美妝是這次查緝行動的重點場所之一。
  • 華強北再謀轉型:電子低毛利難以為繼,美妝價格壓至市價一半仍有利...
    提起電子交易市場,大家依然會想起當年響譽亞太地區的華強北。作為昔日的「中國電子第一街」,在電子市場爆冷和電商突起的雙重夾擊下,華強北經歷了從繁榮到蕭條的起伏變化......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後,人們注意到,華強北開始賣起了美妝。從明通到遠望,再到周邊其他小商圈,「美妝交易中心」的招牌均被安排在醒目的位置,吸引著大量的人群湧入。
  • 對話明通化妝品市場總經理:揭秘華強北跨界轉型美妝業背後故事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中國兩個最有代表性的電子市場商業街實現轉型。隨著電子行業的利潤下滑,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稱號的華強北也遭遇寒冬。作為華強北較大的電子通信產品大賣場之一,2017年3月,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產業進軍,如今成了華強北轉型的風向標,帶動華強北一眾數碼商城紛紛轉向美妝市場。
  • 大不了回家開個美妝店 小資生活化妝品加盟幫助打工人輕鬆創業
    重要的是,你是否也擁有一個開店創業當老闆的夢想?相信很多打工人都想自己創業當老闆,小資生活化妝品加盟幫助你擺脫平凡的打工生活,成就不平凡的自己。除了供貨更要了解行業前沿的美妝趨勢,並結合終端顧客年齡、愛好、地域等反饋專業買手,整店輸出模式針對不同門店配不同品牌、品類的貨品終端銷量提升,帶動供應鏈出貨效率達到雙贏。
  • 華強北,化妝品的天堂?
    在沒有電商和運營商渠道的年代,華強北依託著深圳特區,成為了全國電子零售商的拿貨聖地,一年出貨量單位以億計算。很多叱吒風雲的企業都是從這裡起步,比如騰訊,第一間正式辦公室就在華強北賽格科技園...不過時代在發展,電子市場、網際網路和城市的變遷也在撼動著華強北的地位。
  • 深圳變「妝」
    贏商大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深圳78個購物中心(5萬方及以上)共引進了155個美妝護理業態品牌,總門店數達499家(統計自贏商網踩盤數據)。近90%的購物中心,擁有2家及以上美妝門店。其中,國產品牌(含港澳臺)門店226家,約佔45%。
  • 直男勝地華強北,香奈兒只賣100塊
    但做美妝,整個華強北,還數「明通」最成功。「明通」原名「明通數碼城」,目前1200多個檔口,幾乎全部轉型做美妝。由於美妝生意火爆,老闆直接改頭換面,摘了「數碼城」的牌子,改叫「化妝品市場」。這得談及美妝市場的發展和華強北的商業模式。近幾年,國內美妝市場崛起,美妝產品消耗快、利潤高,眾多「李佳琦」「薇婭」銷售額動輒破億,不少從業者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