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激|赤壁新賦

2021-02-19 黃梅雨竹軒

夫黃州赤壁,原非凡地;大浪驚濤,亦系仙泠①,二賦一詞②,仰東坡之絕響;千秋百載,嘆故壘之傳神。或挹勝於南國,或藏奇於赤縣,或遐瞰於江左,或曛凝於楚津。梓邑披綠,佔秀水明山之浩氣;古城再詠,慰鄉關血土之英魂③。

顧往必武操戈④,一多秉燭⑤,四光探寶⑥,先念西徵⑦。數百將軍,鐵馬冰河亮劍;萬千學子,文壇科苑追星。

蘇郎夢杳,世事翻新。醉客之風光,橫空而降彩虹於江渚⑧;撩人之景物,縱地而馳長龍於滬京⑨。區市兼融,企強業壯;城鄉一體,民厚風淳。十裡商街,錯落於朱樓碧榭;一川煙雨,參差之紫閣蒼林。旅達寰瀛,宜商宜住;田連阡陌,可稼可耕。況夫區位獨特,天安地設;蓋其地產無價,寸土堆金。城際相連,已融入大武漢;海空對接,正縮短地球村。

赤鼻江磯,高標萬古,齊安遺愛⑩,不染纖塵。任歲月之雲遙,歷風霜而永固;隨潮流以演進,傳韻事於斯城。孰意如何,閱千秋寄慨兮,乾坤不老;鍾情乃爾,賴時彥爭雄也,日月長恆。

註:①黃州赤壁座落於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北宋大學士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此地,自號東坡居士,寫出了二賦一詞,被稱為千古絕唱。②二賦一詞指《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③鄉關血土:大革命中黃岡犧牲了數百萬英雄兒女,乃著名紅色蘇區。④董必武,一大代表,投身軍伍,參加革命,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⑤聞一多,著名教授,著有《紅燭》。⑥李四光,著名地質學家,為國採礦,摘掉了貧油帽子。⑦當年李先念率領五師轉戰大別山後奉命率部入疆西徵。⑧黃岡已建起鄂黃大橋,黃岡大橋。⑨長龍,指京九、合九兩條鐵路從黃岡穿越。⑩齊安,黃州古郡名,蘇東坡曾寫下著名的《遺愛亭記》。

作者簡介:吳洪激,湖北黃梅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新聞出版編審。武漢大學出版社叢書編審委員會主任、主編,臺灣漢欣文化事業出版公司駐大陸總代理,《東坡赤壁詩詞》雜誌社常務副社長、主編,《東坡文化研究》雜誌主編。著有《大別山傳奇》、《大崎烽煙錄》、《五祖傳燈錄》、《風流神判鄭板橋》、《中國禪宗佛祖全傳》、《吳洪激文集》(1至5卷)等文學著作三十餘部及《精妙說話技巧》、《精妙應變技巧》、《精妙暗示技巧》等學術專著十餘部,其《精妙說話技巧》被臺灣國立臺南大學選作大學教材。

相關焦點

  • 赤壁新賦
    家山門水赤壁卻未曾一遊,實為可憾。己亥之夏,餘自北海返鄉,歸來赤壁,順道拜訪房叔華僑公之新府。叔公邀餘夜遊赤壁,正中餘意,昔坡公遊黃州假赤壁得真賦,餘今遊真赤壁焉得假賦哉?遂作斯賦,其詞曰:天開赤壁,地長紅巖,西極崑崙,大江之源。歷經亙古,盡閱桑田。雨澆風蝕,鎖大江而峙湘楚。天高雲淡,望洞庭而納漢川。
  • 《赤壁新賦》
    黃州古為偏遠陋鄉,今為通衢要地。一時豪傑浪湧,風物雲起,然卅年輪迴,河東河西;亦如千帆遠逝,鬥轉星移。思輝煌過往,慕風流當年,莫非文史,與誰可憶? 赤壁乃故郡一隅,不過彈丸之域,卻譽滿環宇,歷千載而鼎盛,借他名而溢名,縱然興衰景依舊,是否沉浮美不疑。何也?一詞兩賦,彪炳千秋;曠代奇才,橫槊賦詩!
  • 赤壁賦 赤壁賦-蘇軾(宋)
    《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          ,           。」2.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           」兩句概況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3.蘇軾《赤壁賦》「       ,         」用比擬手法借簫聲寫愁情。
  • 前赤壁賦
    蘇軾《前赤壁賦》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前赤壁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情感,矢志不移的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 後赤壁賦·蘇軾
    作品賞析前後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後赤壁賦重在遊、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風清之夜,與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無酒」、「有酒無餚」之憾,後有「攜酒與魚」而遊之樂。行文在平緩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 赤壁賦-蘇軾(宋)
    《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          ,           。」2.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           」兩句概況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3.蘇軾《赤壁賦》「       ,         」用比擬手法借簫聲寫愁情。
  • @趙孟頫|後赤壁賦
    《前後赤壁賦》是蘇軾被黃州時期創作的名篇。趙孟頫所書之《前後赤壁賦》為行書長卷,用筆嫻熟、精湛。在筆法上直承右軍,以流麗挺健為主,線條溫潤凝練,外秀內剛。該帖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趙孟頫《前後赤壁賦》紙本冊裝,共11開21頁,每頁縱27.2釐米,橫11.1釐米。帖共81行,935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朗誦/後赤壁賦
    ▲點擊關注 | 文學依然神聖后赤壁賦
  • 晨讀:蘇軾《赤壁賦》第一段
    (蘇軾《赤壁賦》,必修上)(7)<動>通「囑」。委託,囑託,交付。(8)<副>恰好。(9)shǔ<名>同一類的事物,類。①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2019Ⅰ)(10)shǔ<名>親戚,家族。
  • 《後赤壁賦》蘇軾
    後赤壁賦作者:蘇軾 朗誦:鮑國安 張家聲解讀:閆效平
  • 一天一篇文言文:蘇軾《赤壁賦》
    (1)(2019全國卷Ⅱ)蘇軾在《赤壁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婉轉悠長、延綿不盡的樂聲之美。(1)(2018·全國卷Ⅱ)蘇軾《赤壁賦》中描寫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 答網友問蘇軾《赤壁賦》
    有網友問我《赤壁賦》的全文及解釋,下面為大家一一道來。注釋譯文:前赤壁賦注釋[1]選自《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叢刊》本),這篇散文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在此之前蘇軾因烏臺詩案(元豐二年)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目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
  • 【語文必修上冊】16 赤壁賦/蘇軾
    :《赤壁賦》1課內文言文精講:《赤壁賦》2文言文精講:《赤壁賦》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湖北有兩個赤壁,一個是原蒲圻市,現赤壁市。一個是黃岡市也有個赤壁。他沒有去過赤壁,跑錯了地方,跑到黃岡的赤壁去了。在那裡他感覺不到有當年赤壁之站的風貌,寫下赤壁賦。後來他才發現他去的地方不對又寫了赤壁賦就叫後赤壁賦 後人就把赤壁稱武赤壁,把黃岡赤壁稱文赤壁。《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
  • 赤壁賦 蘇軾 | 每日藝罐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寫於其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元豐五年,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 蘇軾《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民國拓本
  • 蘇軾行楷書法作品「前赤壁賦」
    蘇軾行楷書 《前赤壁賦》局部試作剖析:王羲之的《蘭亭序》既有詩情畫意,又滲透玄理,《前赤壁賦》的內容與之相近。蘇軾行楷書 《前赤壁賦》局部蘇軾行楷書 《前赤壁賦》局部蘇軾行楷書 《前赤壁賦》局部蘇軾行楷書 《前赤壁賦》局部附《前赤壁賦》全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 程翔:《赤壁賦》文化語碼解讀
    北京第一○一中學   程 翔人們常說蘇軾《赤壁賦》達到了儒、釋、道三家圓融的境界,但是儒、釋、道三家究竟如何體現在文章中的,又是如何圓融的?筆者看了一些文章,總覺語焉不詳,便很想深入探討下去。有材料講,有一天,錢基博在書房讀《赤壁賦》,他的助手問,先生對這篇文章倒背如流,為何還要讀?錢先生回答,《赤壁賦》需要用一生去讀。
  • 【美聲詩詞】蘇軾《赤壁賦》
    《赤壁賦》[北宋]蘇軾
  • 【國學智慧】《前赤壁賦》賞析
    作者:蘇軾前赤壁賦
  • 《赤壁賦》(附譯文+知識點歸納+理解性默寫練習及參考答案)
    1.蘇軾在《赤壁賦》中描寫了客吹洞簫的效果,其中運用了側面描寫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赤壁賦》中,蘇軾飲酒甚酣,扣弦而歌,其中借用「美人」來抒發情懷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