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孫悟空本來可以隱姓埋名借走芭蕉扇,但是孫悟空的性格不允許他這麼做,當然作者也不允許他這麼做,於是鐵扇公主看到仇人來了,當然是非常氣惱。於是用芭蕉扇一扇子就把孫悟空給扇出5萬裡遠,正好到了小須彌山。大家看記得小須彌山嗎?有個靈吉菩薩當年用如來給的飛龍杖幫助孫悟空收了黃風怪,還有一件寶貝就是定風丹,這次正好派上用場。這時候靈吉菩薩向孫悟空介紹了鐵扇公主和芭蕉扇。
靈吉笑道:「那婦人喚名羅剎女,又叫做鐵扇公主。他的那芭蕉扇本是崑崙山後,自混沌開闢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陽之精葉,故能滅火氣。假若扇著人,要飄八萬四千裡,方息陰風。我這山到火焰山,只有五萬餘裡,此還是大聖有留雲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凡人,正好不得住也。」
芭蕉扇在取經道路上出現了好幾次,先是在金銀角大王那裡出現,後來太上老君又拿著收服了青牛精,再次出現在這裡。有人附會所有芭蕉扇的出場都跟太上老君有關係。其實大家不用那麼機械地理解問題。首先這幾把芭蕉扇的功效都不同,比如在金銀角大王手中就沒有發揮出把人扇飛的功能,比如老君在收服青牛精的時候也沒有把青牛精扇飛了,所以大家可以理解為並非只有一把芭蕉扇。就算都是老君的,也許他有多把芭蕉扇,功效不同呢?話說拿著定風丹回來的孫悟空這次不怕芭蕉扇了,於是鐵扇公主閉門不出。孫悟空就變成一個蟭蟟蟲飛到了鐵扇公主的肚子裡。
那羅剎心痛難禁,只在地上打滾,疼得他面黃唇白,只叫:「孫叔叔饒命!」行者卻才收了手腳道:「你才認得叔叔麼?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饒你性命,快將扇子拿來我使使。」羅剎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來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來。」羅剎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執在旁邊。行者探到喉嚨之上見了道:「嫂嫂,我既饒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個窟窿出來,還自口出。你把口張三張兒。」那羅剎果張開口。行者還作個蟭蟟蟲蟲,先飛出來,丁在芭蕉扇上。那羅剎不知,連張三次,叫:「叔叔出來罷。」
要不說孫悟空壞呢?他也可以像往常那樣把八戒他們叫過來幫忙,也可以把洞門打破衝進去,但是他偏偏去戲弄嫂子。其實在古典文學中叔嫂之間是一個描寫特別多的關係,往往碰到叔嫂這種關係就要發生點什麼曖昧事,比如說紅樓夢中王熙鳳和賈蓉、賈瑞之間就是這種叔嫂關係。作者在這裡也不能免俗,故意把叔嫂的關係寫得比較曖昧,博人眼球。比如接下來孫悟空變化成牛魔王的樣子再次調戲了嫂子。
酒至數巡,羅剎覺有半酣,色情微動,就和孫大聖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攜著手,俏語溫存,並著肩,低聲俯就。將一杯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卻又哺果。大聖假意虛情,相陪相笑,沒奈何,也與他相倚相偎。果然是——釣詩鉤,掃愁帚,破除萬事無過酒。男兒立節放襟懷,女子忘情開笑口。面赤似夭桃,身搖如嫩柳。絮絮叨叨話語多,捻捻掐掐風情有。時見掠雲鬟,又見輪尖手。幾番常把腳兒蹺,數次每將衣袖抖。粉項自然低,蠻腰漸覺扭。合歡言語不曾丟,酥胸半露松金鈕。醉來真箇玉山頹,餳眼摩娑幾弄醜。
孫悟空雖然是不得不假戲真做,但是這戲做的也不錯。孫悟空曾經說過自己打出生就不懂得這些事,但是在這裡卻表演的非常好,這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孫悟空。當然,孫悟空也清楚,只有這樣做才能真正激怒牛魔王。於是,接下來他又去牛魔王小情人玉面狐狸那裡挑唆。
大聖躬身陪笑道:「我是翠雲山來的,初到貴處,不知路徑。敢問菩薩,此間可是積雷山?」那女子道:「正是。」大聖道:「有個摩雲洞,坐落何處?」那女子道:「你尋那洞做甚?」大聖道:「我是翠雲山芭蕉洞鐵扇公主央來請牛魔王的。」那女子一聽鐵扇公主請牛魔王之言,心中大怒,徹耳根子通紅,潑口罵道:「這賤婢,著實無知!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載,也不知送了他多少珠翠金銀,綾羅緞匹。年供柴,月供米,自自在在受用,還不識羞,又來請他怎的!」大聖聞言,情知是玉面公主,故意子掣出鐵棒大喝一聲道:「你這潑賤,將家私買住牛王,誠然是陪錢嫁漢!你倒不羞,卻敢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