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講到在金兜山金兜洞,唐僧師徒因為偷了青牛精的背心,破壞了遊戲規則,被妖怪抓到了。孫悟空沒有辦法只能去各處找救兵。我們上周解決了這個回目中的前兩個關鍵問題,圈子的問題。這周接著解決另外三個問題。第一個:為什麼這次孫悟空不去找觀音,而是先去找玉帝,然後找如來,最後找到太上老君那。答案是,既然孫悟空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很清楚圈子的問題了,那麼自然要找圈子,也就是規則和秩序的最高界定人。如果有朋友經常接觸法律條文會發現一句話:本條文的最終解釋權在某某某。也就是說,如果你對這個規則有任何不同意見,只有這個某某某有權給予解釋,而且某某某就是最終解釋人。找別人沒用。對於普天之下儒家、道家和佛家來說,這種解釋權當然不在觀音那裡。悟空清楚沒必要找觀音。
而當悟空去找玉帝的時候,玉帝的態度是天兵天將你隨便調遣。但是悟空發現這些人都是廢物,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他果斷選擇去找如來。原文是這樣說的:
太子道:「你前啟奏玉帝,查勘滿天世界,更無一點蹤跡,如今卻又何處去查?」行者道:「我想起來,佛法無邊,如今且上西天問我佛如來,教他著慧眼觀看大地四部洲,看這怪是那方生長,何處鄉貫住居,圈子是件什麼寶貝。不管怎的,一定要拿他,與列位出氣,還汝等歡喜歸天。」
哪吒三太子都清楚,這事玉帝也管不了。悟空一聽就明白了,也許如來知道這圈子到底是咋回事?於是找到如來那裡,我們看看如來的態度。
如來聽說,將慧眼遙觀,早已知識,對行者道:「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鬥,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我這裡著法力助你擒他去罷。」行者再拜稱謝道:「如來助我什麼法力?」如來即令十八尊羅漢開寶庫取十八粒「金丹砂」與悟空助力。
如來作為取經的大BOSS當然明白其中道理,也很清楚這是太上老君的圈子,太上老君是最終解釋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不能硬來,必須要採取迂迴戰術。但是這話又不能說明白,如果人家知道是我說的,那就是我在破壞規則。而我的迂迴戰術就是18粒金砂。這金砂是什麼,就是18座金山。他的圈子不是能收一切嗎?有句話叫做預取之,必先予之。我要從你那得到取經之路的護照,我就要給你些什麼,這也是規則。所以如來沒有公開告訴孫悟空這是太上老君惹的禍,而是悄悄留下降龍和伏虎兩位羅漢私下交代,核心意思是,如果圈子把金砂收了,你再告訴猴子不遲。原作當中這裡有一首詩說的明白:
此砂本是無情物,蓋地遮天把怪拿。只為妖魔侵正道,阿羅奉法逞豪華。手中就有明珠現,等時颳得眼生花。
什麼是無情物,當然就是錢了。有人在這裡解釋說,如來這是通過賄賂太上老君來完成取經計劃,沒錯,就是賄賂。在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甚至儒家思想中,從來部否定財富的作用,釋迦牟尼成佛就是靠了信徒的供養,所以財富從來不是骯髒的東西,關鍵看你用來幹什麼?如果你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慾,買車買房包小三,那就是邪惡的東西,就是貪心愛欲,如果你用來實現大道,那就是聖物。當看到青牛精的圈子真的把18座金山給收了,降龍伏虎就告訴孫悟空說:嗨,哥們,知道剛才佛祖把我倆留那說什麼嗎?說什麼啊?佛祖讓我告訴你,如果這妖精把金砂收了,你就去找太上老君就行了。說到這,其實孫悟空全部明白了。所以他對太上老君一點好態度都沒有,原文是這麼說的:
他也不通姓名,一直徑走,慌得兩童扯住道:「你是何人?待往何處去?」行者才說:「我是齊天大聖,欲尋李老君哩。」仙童道:「你怎這樣粗魯?且住下,讓我們通報。」行者那容分說,喝了一聲,往裡徑走,忽見老君自內而出,撞個滿懷。
孫悟空對太上老君雖然態度一般,但是也從來沒有這樣粗魯過。因為他也清楚,錢你收了,這事你就必須解決,誰叫我們是甲方呢?我們給錢了啊。而老君的態度呢,當然也是很曖昧啊。
行者道:「現住金兜山金兜洞。他捉了我唐僧進去,搶了我金箍棒。請天兵相助,又搶了太子的神兵。及請火德星君,又搶了他的火具。惟水伯雖不能曛死他,倒還不曾搶他物件。至請如來著羅漢下砂,又將金丹砂搶去。似你這老官,縱放怪物,搶奪傷人,該當何罪?」老君道:「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憑你什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大聖才歡歡喜喜,隨著老君。
太上老君根本就沒提錢的事,因為所有的交易都已經形成一種默契了。不需要多說什麼,大家心知肚明。當然,在老君把青牛精給降服以後,孫悟空也沒像以前一樣向問人家要,這時候你要是點明了就太不給人面子了,就是你破壞規則了,悟空又不傻。以上我們就解決了上次留下的第四個問題,為什麼如來要用18粒金砂送給太上老君。最後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作者要把金兜洞這個故事設置在通天河和西梁女國之間呢?當然,這也是一種博弈。我們清楚,西梁女國有個妖精在那,是蟄了如來的蠍子精,顯然是佛家的勢力範圍,而通天河又有觀音的金魚精把守,顯然也是佛教勢力的範圍,想想就明白了,太上老君為什麼要在兩者之間安插一個自己的青牛精,而且還把金剛琢這麼厲害的法器給他了。在三教融合的過程中平衡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規則和秩序,萬事萬物都是平衡和不平衡之間的此起彼伏罷了!
當然,孫悟空當時不是去給師傅化齋了嗎?他就化來一大碗米飯,在他們結束了戰鬥走上行程的時候,原文這樣寫道:
行者道:「現住金兜山金兜洞。他捉了我唐僧進去,搶了我金箍棒。請天兵相助,又搶了太子的神兵。及請火德星君,又搶了他的火具。惟水伯雖不能曛死他,倒還不曾搶他物件。至請如來著羅漢下砂,又將金丹砂搶去。似你這老官,縱放怪物,搶奪傷人,該當何罪?」老君道:「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憑你什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大聖才歡歡喜喜,隨著老君。
一切規則也許落實的現實之中都不如一碗熱騰騰的白米飯啊!這才是名著的格局!
百問西遊51期中獎名單
請「毛毛」在12月8日(周五)前將「西遊+手機號碼+真實姓名+郵寄地址」發送到知了姐微信號:「zhiliaozhuanxian」領取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