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高考完就上防汛一線,武漢18歲小夥被眾央媒點讚!

2020-12-24 澎湃新聞

關注 | 高考完就上防汛一線,武漢18歲小夥被眾央媒點讚!

2020-07-13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剛參加完高考

就主動請纓上防汛一線

昨天,長江日報報導了

這兩天,周亮宇火了!

他的事跡被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等多家央媒轉發關注

▲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微信轉發

▲人民日報微博轉發

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8億

近10萬網友為他點讚:

「雖然還未知道高考成績,

但亮宇的人生答卷肯定滿分!」

「有這樣的年輕人

武漢一定能再次挺過難關!」

12日晚上22時30分,中央一臺《晚間新聞》欄目也將鏡頭對準周燕鋼和周亮宇父子,講述了二人聞「汛」而動、守護家園的故事。

意外走紅受寵若驚

最開心的是自己能感染更多人

記者再次採訪周亮宇時,他剛結束當天的巡堤工作。周亮宇說,回到哨棚拿起手機,發現微信消息「爆炸」,「好多同學和朋友說我火了」。

他打開微博,看到「武漢高三小夥高考完就上防汛一線」的話題已衝上熱搜榜第7名,一時間竟有點發蒙,「我覺得自己並沒有做什麼了不得的事,沒想到會得到這麼多人肯定,有點受寵若驚」。

不少網友留言提醒他,在堤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這讓周亮宇很感動。他認真閱讀了網友們的評論,其中一條令他印象深刻。一位網友說:「如果祖國需要,我也願意上一線,加油。」周亮宇表示,最開心的是自己的行為能夠感染到更多人。

在周亮宇看來,社會的關注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和鼓勵,「大家都看著呢,接下來我要更加努力」。

兒子在網上走紅,父親周燕鋼同樣十分意外。從中午開始,老周就不斷收到同事、親朋發來的祝賀信息:「周師傅,兒子不錯咧,以後肯定有出息。」周燕鋼向記者展示手機中的微信群消息,家族群、社區工作群、防汛突擊隊群內,大家都在轉發周亮宇上堤防汛的故事,為他點讚的大拇指刷屏好幾頁。「我為兒子感到驕傲。」周燕鋼說。

長期在社區、福利院做志願者

師生都稱周亮宇這樣做不意外

「我早上看到新聞,覺得很驚喜,但是又不意外。」周亮宇在市十五中讀書的班主任步士虎老師說,周亮宇是體育特長生,打得一手好籃球,而且訓練特別刻苦,「是個能吃苦的學生。」

周亮宇巡堤汗如雨下。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據介紹,周亮宇平時和同學們相處特別友善,很熱情。每次班上大掃除,髒活累活周亮宇總是主動做,擦電扇、給空調換濾芯都不在話下,步老師評價說,他生活自理能力也特別強。

「他還是學校博文愛心社的主力成員。」步士虎老師介紹,小周入校三年來,只要愛心社有活動,就有他的身影,到社區參與「清潔家園」行動,到福利院去獻愛心,「每次都是頭一個報名,很有愛心。」

同學趙易欽說,周亮宇非常好相處,「是一個很憨厚老實的同學,人特好。」趙易欽說,只要提出讓他幫忙的事,他能做到的絕不推託,「脾氣很好。」大家都說,周亮宇去防汛救災不意外。

好樣的,周亮宇!

長江日報出品

記者:陶可禕 楊楓

視頻:高文舉 吳天琦

通訊員:胡明 李厚普

來源 | 長江日報-長江網

原標題:《關注 | 高考完就上防汛一線,武漢18歲小夥被眾央媒點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礦泉水、鮮麵包、大西瓜……點點愛心湧向武漢防汛一線
    連夜將新鮮麵包送上大堤7月16日晚上10點多,在武昌區月亮灣防汛值守點,武漢祐禾麵包店兩名店員,將打包好的新鮮麵包送到了防汛人員手中。祐禾麵包店員為防汛人員送上麵包。 武昌區融媒體中心供圖在月亮灣送完麵包,他們匆匆離開趕往下一個防汛值守點。原來,祐禾麵包店組建了一個八人小分隊,從7月15日開始向各個防汛值守點送愛心麵包。
  • 獲金星認可央媒黨媒集體點讚 肖順堯越來越讓人期待了
    上周,由優酷、東方衛視、燦星聯合打造的混齡男藝人競演綜藝《追光吧哥哥》迎來哥哥們的初舞臺競演,演員、歌手肖順堯憑藉一首獨特的說唱《197653》致敬英雄,強勢炸場,並獲得「人民網」、「光明日報」等眾多黨媒、央媒點讚, 連一向嚴格的金星老師也流露出對其的認可。
  • 獲金星認可央媒黨媒集體點讚 肖順堯越來越讓人期待
    上周,由優酷、東方衛視、燦星聯合打造的混齡男藝人競演綜藝《追光吧哥哥》迎來哥哥們的初舞臺競演,演員、歌手肖順堯憑藉一首獨特的說唱《197653》致敬英雄,強勢炸場,並獲得「人民網」、「光明日報」等眾多黨媒、央媒點讚,連一向嚴格的金星老師也流露出對其的認可。
  • 脫下防疫靴就穿上雨靴,防汛一線奮戰者感動網友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11日訊(記者方歷嬌)武漢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以來,截至7月9日15時,武漢市累計出動巡堤查險人員共56712人次,封堵閘口263座,搭設防汛哨棚3013個,守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市水務局供圖)從戰疫到戰汛,黨員幹部衝在一線勇擔當,網友紛紛為他們點讚。網友黃振說,明顯感覺到武漢城市裡面的排水系統進步了,防汛作業先人一步,抗洪考試成績優秀。網友「原野」說,聞訊而動,主動作為才能有備而戰。網友「高高」說,他的一位朋友脫下防疫靴就穿上雨靴,向這樣的無名英雄致敬。
  • 浙江縣級融媒體中心獲得央媒頻頻點讚,戰疫宣傳可以這麼做!
    浙江縣級融媒體中心獲得央媒頻頻點讚,戰疫宣傳可以這麼做!反映一線抗疫的網絡爆款頻出,湖州吳興區《82歲老黨員捐款2萬元,「國家有困難,我就出一份力」》在「愛上吳興」客戶端、抖音等平臺總瀏覽量超1億,點讚近700萬;金華義烏市推送的「95後護士連續工作11天,與男友隔著傳染病房玻璃親吻」,展現了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的美好感情,在全網迅速獲得近億次播放量。
  • 國慶長假第一天 央媒鏡頭裡的武漢令人感動|央媒看武漢
    長江網10月1日訊  坐著高鐵「回」武漢、特別的長江燈光秀、不期而至的「快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國慶長假第一天,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央媒聚焦武漢,看英雄之城、英雄人民如何歡度佳節,祝福祖國
  • 新時代的洪湖赤衛隊:一支近4萬人的民兵隊伍衝在防汛一線
    (通訊員 董悅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芳 張泉 陳鵬 鄧偉61年前,隨著歌劇《洪湖赤衛隊》在北京公演,洪湖赤衛隊的故事家喻戶曉。歌劇講述了1930年夏天,戰鬥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洪湖水網地區的「韓英」和「劉闖」,帶領赤衛隊員保衛家園的英雄事跡。今天,一支近4萬人的民兵隊伍,衝在防汛一線。他們身後,揚起一面鮮紅的旗幟,旗幟上寫著「洪湖赤衛隊」。
  • 央媒為什麼頻頻點讚寶能?
    此次入選人民日報社「品牌強國計劃」,是寶能集團繼成為央視總臺「品牌強國工程」TOP品牌合作夥伴後,又一次與央媒的強強聯合,充分體現了國家平臺和社會各界對寶能品牌、企業發展的肯定。一向低調的寶能集團,憑什麼頻頻被央媒點讚?
  • 防汛抗洪一線的「老把式」 關鍵時刻顯身手
    央廣網合肥8月3日消息(記者張秋實 合肥臺黃夕婷)百年不遇大水襲擊合肥,巢湖防汛壓力嚴峻。緊急時刻,合肥幹群眾志成城投身防汛救災一線。在查險巡堤一線,有著一群「特殊人才」——這是一群防汛經驗豐富的「老把式」,在關鍵時刻為守護堤壩安全發揮出重要作用。
  • 助力抗洪 同舟共濟 | 品諾福利捐贈物資助力一線防汛!
    7月以來,長江防汛工作進入全面臨戰狀態。7月25日上午,品諾福利集團武漢分公司負責人與員工一行多人,前往武漢市江漢區沿江大道武漢港一元街道防汛指揮部,為戰鬥在防汛搶險一線的工作人員,捐贈了400餘箱急救包、降暑物資包、能量飲品、現烤麵包等慰問物資。一元街道工委書記周飛、紀委書記王國強參加了本次慰問活動。
  • 漢川河堤上的防汛大軍
    六月以來,在疫情中緩慢復甦的漢川市,又迎來了歷史上少有的洪水來襲,漢江水位暴漲。防汛歷來是漢川天大的事,防汛壓力較大。雖然漢川段的漢江水位還沒有突破歷史最高警戒線,但漢川與武漢東西湖區和蔡甸區等幾區接壤,作為武漢市西邊的門戶,守住漢江大堤,不僅是為保障漢川沿河周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是對擁有千萬人口的武漢市的守護,牢牢釘在這條生命線上,是漢川人的唯一使命。在第六輪強降雨襲擊以後,漢川防汛應急響應提升到三級,從7月5日起,開啟防汛模式。
  • 央媒關注揚州「巨蟒」出海
    寶勝海纜首根大長度光電複合海纜的交付,受到了中央電視臺、《工人日報》等央媒的關注。央媒報導稱,該項目攻克了海纜連續大長度生產的行業難題,將助推我國海洋新能源、海上風電、海洋油氣開發等海洋工程的發展。         莊文斌劉志攝
  • 文旅和公交推出「周邊產品」這創意央媒都來點讚
    點讚濟南國企力量央媒的關注轉發熱情滿滿  本次活動聚焦濟南公交、文旅、商業,推出的多款濟南特色的重磅優惠產品,將現場氛圍一再推向高潮。.愛濟南新聞客戶端對推介活動進行了全程視頻、圖文直播,記者看到,愛濟南新聞客戶端視頻直播熱度不減,再度掀起廣大市民轉發和關注的熱潮,眾多央媒也將目光聚集到濟南國企和「濟南質造」,包括人民日報app、央視新聞移動網、人民視頻、央視頻等中央媒體紛紛對此次活動予以關注和轉發。  (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許凱)
  • 【防汛抗災•她力量】龍坪鎮:綻放在防汛抗災一線的鏗鏘玫瑰
    在這危難時刻,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搶在前面、衝在一線,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一份責任和擔當,在龍坪鎮防汛抗災戰場上綻放出最美的「鏗鏘玫瑰」。她鏖戰一線搶險都說「女人是水做的」,但是說到龍坪鎮黨委副書記郭昭妤,有人開玩笑:她只怕是「水泥」做的。
  • 武漢結束超長梅雨季 高水位下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武漢結束超長梅雨季 高水位下防汛形勢依然嚴峻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1日 15: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當日,武漢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通報當前該市防汛形勢。  據介紹,梅雨天氣結束,當地城市內澇風險雖有所緩解,但長江、漢江水位仍呈上漲趨勢,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今年6月8日武漢入梅,較常年偏早9天。梅雨期長達43天,較常年平均(24天)偏多19天,居1951年以來歷史第7位,本世紀第1位;平均雨日多達30天,較常年偏多13天。
  • 黨員李啟正:退而不休的「水利老兵」衝在防汛一線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雷雲 實習生胡漫莉)今年入梅以來,武漢開發區鄧南街長江段、東荊河、通順河水位持續上漲,1月份就退休的鄧南街水利站站長李啟正,主動加入鄧南街防汛隊伍,擔任防汛搶險技術指導。截至7月15日,他已在長江幹堤、通順河堤、五壕泵站、上復興洲垸等防汛一線持續奮戰了10天。
  • 脫下防護服穿上綠馬甲,兩位90後黨員轉移陣地衝鋒防汛一線
    長江網7月11日訊 才下抗疫戰場,又奔防汛一線。他們剛脫下防護服,又穿上綠馬甲,轉移陣地繼續衝鋒。在武昌江灘白沙洲八鋪街堤九站3號閘口防汛值守點,90後巡堤員沈賽、王曄跟同事們一起上堤防汛值守,守護長江幹堤。
  • 龍泉驛區黨員幹部衝鋒一線,迎難而上防汛搶險!
    龍泉驛區黨員幹部衝鋒一線,迎難而上防汛搶險!汛情發生以後,龍泉驛區迅即啟動最高級別預警應急響應,全區黨員幹部靠前行動、衝鋒一線,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快排水搶險,做好積水點位的現場防護,及時轉移被困車輛,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這場雨到底有多大?
  • 15歲就上堤抗洪,22年後在防汛哨棚裡過生日
    楚天都市報7月23日訊(記者 簡俊暉 通訊員 張敏 劉曉媞)15歲就參加大堤防汛,時隔22年後又重返防汛一線,武漢開發區科經局幹部呂忠慶,在通順河新合堤的哨棚裡,過了個特別生日。「給我來了個突然襲擊,讓人既暖心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