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馬可·波羅》公開彩排 精彩搶先看

2021-02-28 泉州聚焦榜

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朱塞佩·塔拉莫飾演馬可·波羅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東南網6月29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28日晚,經過近一個月緊鑼密鼓的排練,泉州大劇院開幕大戲原創歌劇《馬可·波羅》進行了公開彩排。上百名市民成為首批觀眾,率先體驗排練成果。

開幕前接受檢驗 東西方攜手打開泉州歌劇之門

《馬可·波羅》通過深度演繹十三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與父親尼科洛·波羅、叔父馬泰奧·波羅,自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往返中國的傳奇經歷,展現波瀾壯闊的史詩格局、盪氣迴腸的愛恨情仇,抒發了對人類和平、世界和諧的讚美和祈頌。據了解,這部歌劇擁有由中意兩國的實力歌唱家、60多人的合唱團、30多位群演和舞蹈演員、80人的樂團組成的近200人的龐大演出陣容。泉州大劇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本場彩排既是對演出排練效果的確認,也是在30日正式開幕前對泉州大劇院演出管理、觀眾服務等方面的檢驗。

精湛的表演,震撼的視覺效果,儘管並不是正式演出,主創與表演團隊依舊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歌劇盛宴。其中,東西方結合的演出陣容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歌劇《馬可·波羅》主創主演團隊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文化背景,正是東西方攜手合作的縮影,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象徵。」《馬可·波羅》執行製作人、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陳睿介紹道。

不同於人們以往認識中的馬可·波羅旅行家的形象,歌劇《馬可·波羅》塑造了一個新的馬可·波羅,《馬可·波羅》編劇韋錦告訴記者,這部劇經歷的創作製作時間比較長,「劇中的馬可·波羅是宋末元初這場大動蕩的參與者、見證者,他和大宋女子傳雲、文天祥、忽必烈在內的的人物產生了關聯,在這些關係推進的過程當中,馬可·波羅的形象也就越來越不同於過去,這個形象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形象,又是一個誠實可靠的形象。」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是帶著一種強烈的好奇和一顆勇敢的心來到中國,來到泉州。這一次,換泉州人帶著這樣一顆好奇心走進歌劇《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指揮湯沐海認為,這部歌劇在泉州演出意義重大,歷史上的馬可·波羅作為東西方文化與貿易交流的使者來到泉州,如今馬可·波羅以歌劇的形式回到泉州,見證泉州大劇院的啟幕,也打開了泉州歌劇大門。

彩排現場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旋轉舞臺製造驚喜 服裝道具內藏玄機

除了演員精彩的表演,精緻的服裝和360度轉動的舞臺也成為本部歌劇的亮點。當天下午,在馬可·波羅B組演唱者南楓的帶領下,東南網記者探秘了本劇「機關重重」的舞臺與內藏學問的服裝間。據《馬可·波羅》舞臺技術副總監趙偉舜介紹,舞臺布景由一個直徑14米的大轉盤和20幅投影捲軸組成,隨著劇情發展,轉盤可360度轉動,配合各種道具、捲軸升降,投影出不同場景。趙偉舜表示,旋轉的舞臺象徵著「文明的進程」與「文化的交融」,而《馬可·波羅》也首次在中國運用到歌劇舞臺的D3舞臺控制系統,「為的是讓故事更好地呈現給觀眾。」

走進服裝間,數量眾多、色彩豐富的服裝配飾讓記者仿佛置身於馬可·波羅所在的十三世紀,《馬可·波羅》服裝與化妝統籌王曉填告訴記者,《馬可·波羅》全劇共有365套服裝,配飾超過1800件。「從布料的挑選到版式的製作都由英國服裝與布景師艾瑪·瑞歐特親自把關,在此之前,她經過了一年半的構思與資料研究,儘量讓那個服裝貼合當時的環境,三百多套服飾全部是純手工定製。」據王曉填介紹,劇中四個場景分別以不同色彩為基調,開頭的囚服等服飾以灰色為主,中亞古城撒馬爾罕場景使用的是多姿多彩的服裝顏色,質地也以棉麻為主,宋朝時期的場景用的是黑紅色為主的服飾,在元朝大都這一場景的服裝則主要以金色為主,走過劇中四個場景,就仿佛經歷了一場穿越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馬可·波羅》服飾的設計中既有對技藝的要求,也藏著對全劇內涵的深究。劇中獨特而具有中亞民族風情的男合唱演員服裝是由電腦掃描設計師的手繪圖案,再將圖案噴繪在衣服上製作而成。文天祥的女兒柳娘身著的銀色鎧甲是由一塊塊三指寬的皮革層層鋪疊而成,每一塊小皮革上都是手工製作的立體小突起,而這樣的小突起卻在腋下的部分專門留了空白,方便演員進行打鬥等動作,設計非常貼心。劇中兩種舞蹈的服裝——藍色漸變的胡旋舞長裙水袖真絲,紅色的肚皮舞服裝閃亮跳躍,都具有傳統的民族風情。

彩排現場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彩排現場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彩排現場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相關焦點

  • 《馬可·波羅》成為全國第一部在劇場復演的歌劇
    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中演院線、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廣州大劇院主辦的院慶十周年特別版歌劇《馬可·波羅》確定於6月25日、27日、28日復演,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第一部在劇場復演的歌劇。   6月24日晚,為向抗疫英雄們致敬,廣州大劇院策劃組織了公益專場,邀請抗疫英雄代表免費觀看歌劇《馬可·波羅》。
  • 一個超大製作的歌劇要來了……這就是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的《馬可·波羅》!
    繼「劇院聯盟」總部落戶西城區後,「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首部原創演藝精品歌劇《馬可·波羅》也是強強聯手、大師雲集:1、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前歌劇總監卡斯帕·霍爾滕執導!施耐德表示非常享受《馬可·波羅》的創作過程,尤其是在歌劇的戲劇性把控上,波瀾壯闊的史詩格局,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哀感頑豔的壯士悲歌,盪氣迴腸的愛恨情仇等都讓施耐德先生非常著迷。施耐德先生還表示,在歌劇排練中受到很多鼓舞,非常喜歡同伴們的默契合作,對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原創歌劇的現場首演非常期待。恩約特·施耐德坦言,「最大的挑戰是語言,不過困難都克服了。」
  • 原創歌劇《馬可·波羅》拉開廣州大劇院復演序幕
    廣州大劇院院慶十周年特別版歌劇《馬可·波羅》於6月25、27、28日復演,成為全國甚至是全球第一部在劇場復演的歌劇。24日晚,廣州大劇院還策劃了公益專場,邀請抗疫代表免費觀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特別版的《馬可·波羅》將線下演出與線上直播同步進行,引入多視角直播和VR技術,讓高雅藝術走進更多市民生活,在新形勢下對演出行業形態進行新探索。
  • 胡嘉琪:理性視角下的歌劇《馬可·波羅》
    在深沉恢宏的曲調中,清脆的馬蹄聲雀躍而出,似是帶領著劇院座下觀眾,跟隨著馬可·波羅的足跡,翻山越嶺,開啟通往東方的徵程。     這,是廣州大劇院原創歌劇《馬可·波羅》給觀眾帶來的初印象。     作為一個跨國合作的作品,此劇是處處有融合、處處有碰撞,集中表現為:故事講述的是義大利的馬可·波羅與生於中原本土的傳雲之間異域戀情;在西洋樂隊伍中加入笛子、二胡、揚琴、馬頭琴等中國民族樂器;以歌劇為體,創作中文歌劇;融合美聲唱法與漢語韻轍發音,為觀眾帶來別樣的審美體驗;打造兩種文化氣質,東西方文化語境共生於舞臺。
  • 復排歌劇《馬可·波羅》,他拒絕了劇院演唱《長江之歌》的致敬環節 | 人物
    王世光不到十歲就跟著華東大學的師生到處演話劇,上中學時喜歡聽各種曲藝,單弦、京韻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墜子、山東快書、相聲等等,兩分錢聽一段,到了北京就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看話劇。「我寫歌劇時臺詞的韻律感就是從人藝老戲骨那兒體味到的。」
  • 《馬可·波羅》經典新貌 | 樂評
    中央歌劇院音樂會版歌劇《馬可·波羅》劇照(張正東/攝)文 | 王蕊
  • 廣州大劇院復演,歌劇《馬可·波羅》門票被搶光
    日前,廣州大劇院正式啟動復演,《馬可·波羅》成為全國第一部在劇場復演的歌劇。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同時為迎接廣州大劇院院慶十周年,製作方邀請曾在《聲入人心》中表現不俗的王凱、洪之光、劉彬濠、戴宸四位青年歌劇演員主演此次特別版《馬可·波羅》。
  • 馬可·波羅,在這座城市復活
    無論疫情將以何種方式與人類共存,歌劇終究還需要劇場這個在場體驗,《馬可·波羅》的回歸,讓舞臺表現的魅力又重回劇場。在積極配合相關防疫要求的同時,廣州大劇院正在為復工復演做積極的準備。作為行業重啟後全國首部在劇場復演的歌劇,院慶十周年特別版《馬可·波羅》確定於6月25日、27日、28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
  • 「最出圈」歌劇《馬可·波羅》唱響廣州大劇院,線上聯動打造復演新體驗
    這部歌劇《馬可·波羅》也被許多樂迷譽為「最出圈」的歌劇製作。由在《聲入人心》節目中有著優異表現的王凱、洪之光、劉彬濠、戴宸四位青年歌劇演員擔任劇中重要角色。四位兼具人氣和實力的「跨圈」偶像,讓一向被認為「嚴肅高冷」的歌劇藝術迅速廣泛「圈粉」。
  • 廣州大劇院以歌劇《馬可·波羅》拉開線下復演序幕
    廣州大劇院將於6月25日和27日、28日上演原創中文歌劇《馬可·波羅》。記者10日從廣州大劇院了解到,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廣州大劇院首個復演的線下演出,目前正在進一步復工和籌備新的演出劇目。「觀眾熱情很高,開票的幾分鐘內,前兩天的票就售賣一空。」
  • 會員活動丨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吉賽爾》公開彩排
    演出之前,劇院君特舉辦《足尖上的傳奇——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劇照展,在廣州各大商場展示了近百張斯卡拉歌劇院獨家珍藏的照片和介紹,讓觀眾在演出前領略斯卡拉劇院的歷史底蘊與靜態的芭蕾之美。而除觀看劇院君精心準備的豐富資料之外,會員君也為劇院高級會員特別爭取到驚喜福利——公開彩排(帶妝)觀賞資格,讓您率先一睹名團風採!
  • 預售丨廣州大劇院原創歌劇《馬可·波羅》
    彼得·洛達爾飾馬可·波羅丹麥男高音彼得·洛達爾2007 年獲得了歌劇雜誌《歌劇世界》提名「年度青年藝術家」,2009年加入丹麥皇家歌劇院,2013 年被丹麥女王授予丹麥國旗騎士勳章。他是首位與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籤約20年的中國歌劇表演藝術家,應邀與柏林國家歌劇院、義大利佛羅倫斯歌劇院、維羅納歌劇節等世界上30多個重要的歌劇院合作,演出過40多部歌劇,約1400場次。
  • 《馬可·波羅》復演提振市場信心,廣州大劇院回歸市民文藝生活
    隨後6月25日、27日、28日,歌劇廳也將在歌劇《馬可·波羅》的復演中重啟,這標誌著廣州大劇院全面回歸廣州市民的文藝生活。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30%的上座率不能覆蓋投入的成本,但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表示:「《馬可·波羅》的復演可以提振所有文藝工作者的士氣,同時也增強了大眾恢復正常生活的信心,非常有意義,所以我們還是堅持把它做下來。」
  • 彩排現場組圖搶先看
    12月29-30日,應邀參加本屆紅白歌會的歌手們走進NHK演播廳進行最終彩排,以求在今年最後一天為大家呈現一場精彩的演出。彩排後,歌手們接受了日媒的相關採訪。通過採訪及彩排現場組圖,來猜測一下今年的紅白歌會將會是何種模樣吧!
  • 你擔的歌劇line終於小團體營業了,還要重返馬欄山?
    你聽過他們在節目中唱歌劇選段,你看過他們歌劇line的巡演音樂會,但你看過他們在同一部歌劇裡一起「營業」嗎?
  • 江蘇衛視2021跨年演唱會彩排搶先看
    今晚19:30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即將盛大開幕,彩排內容新鮮出爐搶先看!(藝人按照姓名首字母順序) 韓紅 演唱曲目《我的祖國》 《一時間》
  • 《馬可·波羅》線上直播來了!還有定妝美圖請查收!
    本次歌劇《馬可·波羅》來到廣州,得到中國光大銀行廣州分行的大力支持,並命名為光大之夏。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把光大優秀的「陽光」文化特質融入南粵文化,增強光大服務南粵的核心動力,中國光大銀行廣州分行與廣州大劇院攜手搭建文化傳播的「光大·陽光大舞臺」。光大之夏歌劇《馬可·波羅》講述古絲綢之路的故事,再現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與「陽光大舞臺」的核心理念充分契合。
  • 丁當「想戀一個愛」一戀十年演唱會二日全秒殺 精彩內容彩排搶先看
    丁當「想戀一個愛」一戀十年演唱會二日全秒殺精彩內容彩排搶先看
  • 湖南衛視中秋晚會 浩坤湖分會場彩排現場搶先看
    今晚,2020年湖南衛視中秋之夜晚會凌雲分會場將在浩坤湖景區進行首次彩排,精彩的歌舞與秀麗的湖光山色交融,將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盛宴。下面讓我們先飽飽現場彩排的眼福吧!>彩排打鼓>看完這麼精彩的彩排現場
  • 《相約北京》賞史詩歌劇 嗨唱世界流行音樂
    史詩歌劇《馬可·波羅》展現中西文化融合第一周線上演出的音樂部分,重點推薦廣州大劇院原創歌劇《馬可·波羅》和義大利拜佔庭學院古樂團演出。《馬可·波羅》是一部由中文演唱的三幕歌劇。該劇講述了一個傳奇故事:馬可·波羅前往東方遊歷,與刺客傳雲一見鍾情,傳雲希望他隨自己去南宋,但馬可決定站在蒙古一方向南宋議和。南宋在奸臣作梗下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