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故事的結構

2021-02-19 導演幫

文丨史建全

史建全,中國著名編劇和頂級電視劇文學策劃編劇。編劇作品有九十年代經典電視劇《針眼兒警官》、《無悔追蹤》;電影作品包括獲得53屆坎城評審團大獎的《鬼子來了》,與張藝謀合作改變的自科恩兄弟《血迷宮》的《三槍拍案驚奇》。

剛才講了一點,就是我舉看《人證》的例子,講故事就是按照故事發展的結構去講,什麼是結構呢?結構簡單的來說就是你講故事的順序,但是這個順序是你設計的,是你安排的,結構就是你用什麼樣的方式講這個故事,哪些明著講,哪些暗著講,這就是結構。結構就是把破碎的東西組織起來,把不同的細節有機的組織起來。看誰講得繪聲繪色,看誰講得眉飛色舞而已。我還拿剛才我舉的《人證》的例子來講,說我那個朋友,人家給我講《人證》的例子大家都能聽明白,但是他不是按照結構來講的。電影就更應該如此,你找了很多素材,怎麼組織這些素材,先講那兒,後講哪兒,哪些藏著講,哪些明著講,故事是瞞觀眾不瞞劇中人,還是不瞞觀眾瞞劇中人這個結構。


有一次我和馮小剛聊天,他問起我,你寫劇本,感覺最難的是什麼?我說是結構!我反問他,我說你呢?他說就是逗樂,能把故事講逗樂了不容易,這是他馮氏喜劇的特性。


組織結構這就好比拼七巧板,電影有時間要求,90分鐘,兩三萬字,百十來場戲,這有一個技術要求。它就好比七塊七巧板,這七塊顏色就看你在這百十來分鐘百十來場戲裡怎麼品,就是看誰拼得好看,誰拼得巧妙,誰拼得高級,這就是結構。我寫《無悔追蹤》的時候,一開始策劃,這是一個警察抓特務的故事,這個特務是明著講暗著講就討論了好多次,記得寶剛參加討論他就說了一句,他那時候拍了《北京的故事》,有一個祖傳金丹的線索,他把祖傳金丹埋得太死了,觀眾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兒,所以那個戲沒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這就是故事沒設計好。後來想來相去,我就決定明著寫了,就是瞞劇中人不瞞觀眾,讓觀眾說他,他就是特務怎麼不抓他。


電影《孔雀》是一種單元式的相對特殊的述事結構,也有人稱它為板塊式結構。「塊式結構,線性結構」這好象是電影學院總結出來的概念,電影學院還有一位老師專門寫了一本書,概括了幾十種講故事的結構。有興趣的不妨找來看看,比我講得明白。

《孔雀》講述一個工人家庭,父親,女兒,女兒是張靜初演的,和一個傻兒子的故事,他就是塊狀的,講女兒、家庭、傻兒子,塊狀的。但是我認為,就電影而言,不如把父親,兒子和女兒三個人的故事縫合到一塊,相互補充更渾厚一些。如果做塊狀的結構,轉場是需要最講究的,還要轉的有機,這是很藝術的活兒了。


電影是作者用主觀視覺敘述這個故事的進程。現在的年輕人,也就是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支離破碎的社會,社會浮躁,信息也很快,因此尋找新的講故事的方式,也就是新的述事結構,是很時髦時尚的事。但是,不管怎樣,故事本身還是第一位的,不然你就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

相關閱讀

如何寫出結構優美的劇本

文丨琳達·西格

很多修改劇本的工作涉及故事重構。三幕劇的劇本初稿很難寫得一目了然。通常,某一部分總是比其他部分顯得更強。有時,轉折點安放在了錯誤的地方。或者轉折點顯得有點薄弱,阻礙了劇本從一個部分向另一個部分過渡。

當你通讀劇本結構時,捫心自問以下問題:

(1)我是從影像開始的麼?
(2)該影像是否為故事確立了某種風格或者某種感覺?
(3)在開始故事時,我是否具有一個清楚的催化事件?催化事件是否強健,是否具有戲劇性,可以通過動作得以傳達麼?
(4)核心問題清楚麼?核心問題是否能引發故事高潮?每一轉折點是否都能將故事推向核心問題?
(5)我的第一轉折點清晰嗎?它是否能帶領故事走向第二部分?
(6)我的第二轉折點清晰嗎?它是否能引導故事走向高潮?
(7)我所設定的高潮之後就是大結局麼?我的結局是否能夠短小精悍?

(1)觀看5—10 部電影的開頭。找出每部電影中的背景、催化事件以及核心問題。在每部電影中,催化事件是在幾分幾秒出現的?在你所觀看的電影開頭中,你是否發現某些背景或者催化事件有點怪怪的,你是否會思考如何進行改善?

(2)找兩部電影或者兩個電視節目來看,一個是你喜歡的,另一個是你討厭的,看完之後對比思考二者之間的催化事件和兩個故事轉折點。它們是否暗示了行動將隨後發生?它們是否暗示太多,以至於故事變得毫無懸念?或者故事的暗示不足,結果讓故事顯得突兀?對比不同電影中的元素運用,比如偵探/ 懸疑類型,或者具有類似主題的電視連續劇,比如《犯罪現場調查》和《法律與秩序》。

(3)觀看懸疑、喜劇、劇情電影以及其他類型的電影,從中找出故事的轉折點來。標明轉折點發生在故事的幾分幾秒。這些轉折點真的有用嗎?這些轉折點是動作主導型的?還是對話驅動型的?

每個部分的結構都很好,要找到這樣的電影非常困難。在好萊塢,不是每個編劇都知道如何構建一個劇本,即便是才華橫溢的編劇也不一定就是結構高手。絕大多數電影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結構問題。

有時候, 你會看到非常緩慢的建置(《溫柔的憐憫》[Tender Mercies,1983])。

《溫柔的憐憫》


有些電影在拖了很久之後,才出現第一個轉折點,這會導致第一幕顯得過於拖沓,並直接影響了第二幕的故事發展,這種電影很容易讓觀眾失去興趣(《無語問蒼天》(Awakenings,1990)),或者給觀眾帶來不愉快的觀影體驗。

有些電影可能過早安置了第二個轉折點,這會讓故事的第三幕顯得有些冗長。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即第二個轉折點設置靠後,結果,營造第三幕張力和懸疑的時間就明顯不足,故事只得匆匆收尾(在《無語問蒼天》中,第一個轉折點和第二個轉折點安排得過於緊密,結果擠壓了第二幕的內容,它未能給老年人的歡樂時光留下足夠的時間,這很難和他們的痛苦時光達成某種平衡)。

有的電影(不排除某些偉大的電影)在高潮過後,還意猶未盡地徘徊在結局上(《紫色》[The Color Purple, 1985] 和《印度之路》[A Passage to India,1983])。在《指環王》三部曲的大結局部分,結局可以戛然而止於很多地方,這樣的話,故事會更為緊湊。你是否覺得結局部分有點過於冗長?你是否認真想過,在何處結束,《指環王》的故事反而會顯得更為緊湊?在重構大結局時,你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傳達大量信息?

《紫色》


劇本修改是對劇本進行剪輯、壓縮和重塑的過程。在修改過程中,影像變得更為清晰,背景變得更銳化。如果轉折點處寫得有些過度,以至於情節拖沓,那麼修改可提升轉折點的簡潔度。當然,結局也會變得更為緊湊。很多時候,劇本修改需要集約型的工作方式——該縮短的地方要縮短,該詳述的地方要詳述,這樣才能讓故事的價值最大化。

有時,電影的結構既強健又清晰,但這會讓故事不夠撲朔迷離——在結局發生之前,觀眾可以準確預測。有時,電影在保持藝術個性的同時,還想堅持原創。對觀眾來說,這樣的電影很難跟進,或者會被搞得一頭霧水。它們可能是精美的藝術傑作,但它們的技巧仍然不足。一個偉大的編劇可以把藝術和技巧融合得天衣無縫。

研究那些結構優美的電影有助於你寫出結構同樣優美的劇本來。值得研究劇本結構的電影包括《證人》、《亡命天涯》、《致命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1987)、《綠寶石》(Romancing the Stone,1984)、《非洲女王號》(The African Queen,1951)、《窈窕淑男》以及《回到未來》。近期一些結構緊湊的電影包括《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2000)、《陽光小美女》、《怪物史萊克》(Shrek,2001)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以及《戀愛中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in Love,1998)。你也可以在一些非傳統電影中看到很強健的結構,比如《撞車》,我在拙著《最佳劇本獎的獲得者是……》(And the Best Screenplay Goes to...)中分析過這部電影。在第一次觀看這部電影時,不太容易發現故事的轉折點。然而,對很多電影或劇本結構好壞的檢測標準都如出一轍:如果你覺得故事自始至終都很緊湊,你不會覺得乏味,故事也不會出現拖沓,那麼你可判定,這個劇本的結構非常好。

摘自丨《編劇點金術》  副標題丨劇本寫作與修改指南

原作名丨Making a Good Script Great,3e
譯者丨曹怡平   叢書丨後浪電影學院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小說:故事的起點,中間和結尾
    請點擊了解↓↓↓怎樣成為編故事高手學習如何寫小說涉及掌握許多技能 - 描述,敘述,製作可信的角色等等。了解如何撰寫引人入勝的故事開頭,中間和結尾也是關鍵。這意味著進入中間:2:如何寫小說,避開泥濘的中間正如作家丹尼爾·漢德勒的另一個自我指出的那樣,中間是主要人物發生的不太好的事情。如果角色太簡單,直截了當,快樂,那麼故事就沒有衝突,沒有衝突的故事也不是很有趣。衝突不足是泥濘中段的一個原因,其中節奏放緩。
  • 編劇||對照《救貓咪》的劇本結構表寫故事大綱
    80%以上,而掌握劇本或小說的結構和格式,頂多只能佔15%。誰若不服,可以挑一部其他的經典影片在電腦上放,然後試寫出一篇這樣的文字,看看情況如何。對於創作一部頭腦裡的電影來講,寫出這樣清楚並且諸多要素都有的故事大綱是否更難?
  • 一文教你如何寫好硬筆書法結構
    硬筆書法是書法藝術百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寫好硬筆字是每一個國人的必修課,那麼如何寫好硬筆字呢?硬筆字的好壞無非是看它的線條與間架結構,今天給大家分享寫好硬筆字結構的法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頭點高正,一個字第一畫為點畫,且位於字的中心正上,一般稱作頭點,頭點往往能夠表現一個字的精神氣勢。應高挑,並位於字的中線上,字的筆畫較少時,點距字的主體應該有一定的距離,筆畫較多時,點畫可適當貼近主體部分。
  • 乾貨▕ 古老的故事結構—「三幕劇」詳解
    戲劇的發展遠早於小說,這個經典概念,後來慢慢也被作家們給掌握運用,雖然我們是寫小說的,但畢竟都是說故事的同行。從您從靈感開始逐步積攢,手上已經累積不少情節與人物的殘片,甚至已經完成故事雛型,但不知如何動筆織就完整故事,那請仔細研究本架構。一旦掌握了三幕劇結構,就能清晰地理解既有情節如何編排、尚欠缺哪些東西、故事要如何開始與結束。
  • 楷書獨體字怎麼寫,掌握結構很重要,學會四種結構秒懂
    獨體字在楷書中如何來學習它的結構的,因為獨體字的結構比較簡單,而且有的字筆畫很少,雖然感覺起來簡單,但是寫出來往往不成樣子,這一般就是由於基礎的筆畫沒有練牢靠,另外就是今天我們講的結構沒有靈活掌握。在楷書書法種我們把獨體字的結構大致分為四種,分別是對稱型,狹長型,扁闊型,攲(ji)側型我們先看對稱型楷書結構:對稱型從詞面上我們就知道左右對稱,以中心先居中,我們這裡舉例的就是中和水兩個字,我們可以看對稱型,往往中心很明顯,這裡的是豎鉤,和豎來區別,左右兩側對稱。
  • 如何能夠講好一個故事——故事結構課程筆記
    情感引導,行動召喚故事的科學觀眾與故事人物產生聯繫時,身體會分泌「催產素」;以人物為驅動的故事會促進「催產素」的持續分泌;觀眾與故事感同身受會使「催產素」持續升高。總結:寫故事時儘量以人作為主角,吸引觀眾的注意,同時讓觀眾產生感同身受的感覺使觀眾一直保持對故事的持續關注。另外,在故事中,如果故事人物受到迫害,則更加容易吸引人的注意。
  • 如何尋找故事構思?寫劇本、編故事中最重要的一環是什麼?
    除非你的人生故事讓傑森·伯恩[1]都自慚形穢,所以最好要避免寫傳記性的劇本。同樣應避免的是基於你過去的創傷性事件的劇本。創作劇本有許多種回報,而寫日記才是一個用來解決你自己情緒問題的更好的選擇。       書寫個人經歷還有一個附加的難題:客觀性。我屢次讀到一些有嚴重邏輯問題,極度影響觀眾興趣的劇本,那些劇本的作者給出的理由經常是「這些事件真的發生過」。
  • 包圍結構的字怎麼寫好?
    包圍結構,就是我們在偏旁部首一節中介紹的字框類。包圍結構的字是由外框和被包圍部件兩部分組成,分為兩面包圍、三面包圍和全包圍三大類。一、兩面包圍1.左上包圍右下結構。2.左下包圍右上結構。指左面和下面有邊框包圍的字。書寫時,被包圍部分有向上顯露、和與左上齊平以及低於左上三種情況,但絕不可以像右面突出。3.右上包圍左下結構。指右面和上面有邊框包圍的字。書寫時,被包圍部分要向左面有所顯露。
  • 為什麼你的故事結構一團糟!
    你的故事必須圍繞某事——這就是你的主題。在電腦上把它打出來,一直盯著它。不管你的主題是什麼,你的英雄需要從始至終都在解決這個問題,他的性格成長也必須與主題緊密結合——這是故事結構的基礎。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如果他不能設法從麻煩中脫身而出,那麼你寫的是一部法國片,最好放棄把這個故事賣到好萊塢的念頭。如果他不能成功自救擺脫麻煩,你最好也別打算把它賣給牙醫,因為你找不到發行人。好了,現在,關於結構再說最後一點點。把布萊克斯奈德的《救貓咪》、克裡斯多弗?
  • 劇本結構:所有的故事都離不開這10種結構和這13種結局!
    劇本結構取決於編劇打算如何講故事,真正的用起來,實際上很簡單:你只需要知道你能把玩什麼結構
  • 乾貨||教你如何寫好一部電視劇故事大綱
    而科學的流程第一步,就是故事大綱的撰寫。必須重視故事大綱,找藉口來藐視它是沒用的。知道怎麼寫了不想寫真逼急了比誰都寫得好,與不知道怎麼寫而不想寫果然寫不出來,這是有本質區別的。真的英雄,是不找藉口的,在哪一個環節上都能白刃相見,把對手比下去。
  • 寫作 | 劇本結構:所有的故事都離不開這10種結構和這13種結局!
    劇本結構取決於編劇打算如何講故事,真正的用起來,實際上很簡單:你只需要知道你能把玩什麼結構.
  • 日更六七千,一天一篇小說的我告訴你:如何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01日更一個多月了,基本上都是每天一篇六七千的短篇小說或故事,而且據讀者反應,都還不錯。於是,他們經常問我:「成悅,你怎麼有那麼多故事可講?你又如何寫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在1個月20萬字,日更六七千,身懷六甲的我是如何做到的這篇文章裡有講到。故事的收集,其實就是素材的收集。因為太重要了,所以這裡再跟大家聊一下我的經驗:一、如何收集素材1、注意捕抓生活的細節。這就要求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巴金曾經說過:「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師是生活、中國的社會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為作家。」
  • 如何讓孩子理解什麼是核酸檢測?從探索DNA結構背後的故事開始
    在如今這個肉搏的世界裡,孩子們的成長從來不只是課堂課本上的那段時間那點知識,當帶著孩子們去核酸檢測時,你是否想過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理解這種檢測的重大意義呢?核酸檢測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檢測什麼呢?我們都知道病毒的遺傳物質可以是DNA或者RNA,而且每種病毒的遺傳物質各有不同。
  • 所有的故事都離不開這10種結構
    劇本結構取決於編劇打算如何講故事,真正的用起來,實際上很簡單:你只需要知道你能把玩什麼結構
  • 如何寫一個電影劇本?
    如何寫一個電影劇本,不如說如何講好一個故事。你的想法靠不靠譜?1.寫你真正感興趣的故事,就像要做你真正感興趣的事一樣。2.一個清晰明確的問題(開篇階段提出),主人公最終要解決這個問題。3.確定故事的一個主題(所有的故事夠圍繞其講述)。
  • 字體結構如何快速掌握,需要死記硬背嗎?
    其實學習書法,簡單來講,學的就是三大部分:筆畫、結構、章法。 除了「筆畫」可以通過長時間訓練牢牢掌握以外,「結構」和「章法」則看起來有些「虛無縹緲」。 這個「結構」,究竟是指什麼?又如何去練習掌握呢?
  • 《如何寫影評》:3步教你學寫影評
    每章都列舉了很多經典電影的例子,用實際案例來具體闡釋,避免就虛論虛;二是利用了很多學生和業界的影評案例,從如何做筆記,到列大綱、提煉主題,再到潤色文章,展示了寫影評的一個完整過程。除此之外,這本書提綱挈領,從談寫影評的目的,到影評的主題構思、電影的相關術語、評寫電影的方法,再到寫作風格與結構、資料來源、文稿形式等,結構有章可循、內容平實質樸。
  • 電影劇本就是結構,它是維繫你故事的脊椎
    我們是通過那個人物的眼睛並且以他的觀點才看到故事線展開的。我們讀者是在偷窺這個人物的思想、感觸、情感、言辭、動作、記憶、夢想、希望、野心、見識以及更多的東西。故事人物與讀者共同經歷情節、分享戲劇和故事的甘苦。我們了解他們的動作和反應,他們有怎樣的感受以及他們如何解決問題。
  • 【035】如何開始寫自己的動漫故事?
    至於如何將自己的作品打造成與眾不同的神級作品,我想阿政的分析更能幫助大家。1、在看到讓自己感動萬分/激情燃燒/捧腹大笑/毛骨悚然/眼前一亮...的動漫作品時,你有沒有想過要自己寫一個故事?2、在日常生活中,你的情緒發生巨大波動的情況下,有沒有宣之於口四處分享,或動筆將其記錄紙上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