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對於酒類的認知度不斷提升,消費者也從白酒、啤酒類的單一需求轉化為多維度多品種需求,其中備受追捧的低度數果酒更是成為新興之寵。在國內一知名電商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的五年時間裡該平臺果酒銷量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200%。有很多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果酒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風口,行業的整體產值有望達到1000億元。這一系列數字,也逐步更新了大家對於果酒這類低度酒產品的認知。
果酒需求升溫,消費者認知悄然改變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消費者對果酒的認知一直停留在「個人獨飲」、「一個人微醺」等層面上。這是由於大多數餐飲場景中,佐餐酒一直被白酒和啤酒的身影所佔據,同時消費者對於果酒作為佐餐酒的感官不深。認為其作為小眾酒,缺乏知名大品牌的支撐,導致了果酒在餐桌上的市場並沒有得到很好地挖掘。然而,這種狀況如今正在悄然地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在就餐時喜歡飲用果酒,特別是年輕群體更是對果酒情有獨鍾。2020年線上酒水「90後、95後」消費增速TOP 5中,果酒增速僅次於白酒,位列第二,可見,果酒的潛力巨大。
在一些熱播的影視劇以及綜藝節目中,果酒也開始頻頻亮相。民謠類節目《新四季歌》裡,多位知名的民謠人和好友們一起飲用梅見的場景,讓不斷升溫的果酒顯現在了大眾視野中。果酒為何會越發受到大家的喜愛呢?在業內人士看來,很大的原因在於它的調性迎合了現代人的飲酒趨勢。如今大家在飲酒上顯得更為理性,越來越多的人群推崇「適量飲酒」和「健康微醺」,健康化的低度酒消費人數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此外,除了傳統的酒局,大家更希望通過飲酒來實現悅己、健康、休閒的目的。而梅見這類果酒的出現恰好趕在了這波熱潮,其酸甜的口感以及帶來的微醺感除了能給美食帶來更好的享受外,也給忙碌、疲憊、無聊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驚喜。
果酒更適合中國菜品,青梅酒佐餐優勢凸顯
在《新四季歌》第一期節目中,馬頔和幾位老友圍坐在爐火旁,吃著烤肉喝著酸甜的青梅酒。微醺的狀態中,大家發自內心地交流著關於創作以及生活的態度,這樣輕鬆閒適的場景更是讓許多觀眾都禁不住想喝一杯青梅酒。同在節目中,老狼與好友在北京的四合院裡支起了火鍋,一句「好久沒見」讓大家舉杯共飲,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在北方的冬天裡聊起了過往的歲月,梅見帶來的微醺感更是讓一起涮鍋的氛圍分外美好。
此外,陳鴻宇、阿朵、莫西子詩、房東的貓等民謠歌手組合也都在微醺狀態中紛紛敞開了心扉。儘管節目的拍攝地點不同,所吃的美食不同,但這款低度果酒給大家帶來的酸甜口感以及微醺的感覺卻是同樣的美好。有網友在看過這檔節目後,不禁心生疑問:市面上的果酒品牌為數眾多,為何大家都在喝梅見?
仔細觀察節目中的就餐場景不難發現,嘉賓們的就餐大多為中餐,長期以來中國人餐桌上都缺少一款適合中餐的佐餐酒,而紅酒搭配牛排、清酒搭配日料這類的搭配規則卻早已被人熟知。而中國菜系複雜,流派眾多,酸甜辣鹹多種味道並存,一般的酒類很難與中國菜進行適配。白酒度數高,飲用之後往往不知菜味;而啤酒苦澀,會壓制菜品的鮮美;果酒的度數低且口感酸甜適中、不僅能解辣還能解膩。從這一角度而言,梅見青梅酒的出現也剛好彌補了中國菜的佐餐之需。
在經常飲用梅見的消費者看來,梅見青梅酒的用料、工藝、口感都有著濃濃的「中國味」。每一瓶梅見都是以優質的普寧青梅為原料,採用糖漬工藝歷經九十天的時間出汁,使用單純的高粱酒作為基酒,製作出來的青梅酒口感酸甜,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高品質的果酒,還滿足了國人的社交情感需求,「好久沒見」的品牌寓意,讓其越來越多地融入到眾多的就餐場景中,賦予了果酒更多情感的魅力。
一款酒的背後往往有著深層的內涵,梅見很好地延續了中國傳統的飲酒文化,讓中國人的餐桌上洋溢著濃濃的中國味道。同時在國外酒水文化大量滲透國內的情形下,梅見也彰顯了中國酒水品牌的文化自信,憑藉其獨到的口感特色以及文化底蘊,梅見的未來令人充滿期待。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