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檳源:做藝術,就像進山打獵

2021-02-18 打邊爐ARTDBL

受訪者:厲檳源

採訪及編輯:黃紫楓

和厲檳源的採訪約在12月30日,厲檳源在那天從北到南地跑了深圳三個美術館,行程滿滿當當,一直到晚上11點以後才得空聊一聊,結束時已不知不覺來到了2020年的最後一天,一旁的「拍春」正好結束,人們歡呼、鼓掌,一起慶祝著成交與新年的到來。

當晚新一輪的寒潮襲擊廣東,我們在不足10°C的天氣,坐在一個半戶外的走道裡,身邊擁簇著閒置的桌椅,厲檳源一根根煙地抽,帶著一貫的湖南口音,語速慢悠悠的,逗點清奇,不時陷入長達近十秒的停頓,偶爾講著講著音量就不確信地降了下去,笑著自嘲道「艹,說得跟什麼似的」,緊接著又會篤定地說「這是我很誠實的想法」……我說話的時候,他便頻頻點頭或是以簡短的語氣詞表示回應,似乎需要極力地集中才得以支撐繼續。霎時間有些恍惚,一面門帘之隔就是拍賣現場此起彼伏緊張的氣錘聲,厲檳源在這頭緩緩地講著做藝術就像進山打獵,躊躇滿志也接受鎩羽而歸;他和家鄉就像武俠和山林之間一樣,受傷時歸隱山林修養生息,好了以後行俠仗義雲遊四方,似乎他作品中那些暗暗的陰天、氤氳著水汽和綠意的永州場景即在咫尺。

這次的對談,源於坪山美術館跨界展覽系列「九層塔」的第四個項目《天堂電影院》,由建築師吳林壽負責展覽空間設計,設計師何見平則負責展覽平面視覺設計。吳林壽在開幕沙龍上提及自己和厲檳源都是「小鎮青年」,在溝通過後嘗試回到厲檳源影像作品背後的個人經歷,於空間內搭建起一個屋頂,作為對回不去的故鄉這般抽象情結的實體承載,空間與影像相互配合,構成建築和藝術家共處情感點的創作。不同於過往厲檳源展覽海報中那常見的、已形成標識的手寫字跡,何見平在設計中用了發泡膠去書寫展覽標題及藝術家名字,其餘的展覽信息則被壓縮至幾乎難以捕捉的大小,在框限內幾乎溢出的失控感,與自然湧動的飽滿,亦呼應著展覽作品的基調。

文章發表前經過受訪者本人審校。

「天堂電影院」開幕前,厲檳源和坪山美術館館長劉曉都在進行最後的展廳調試,拍攝:黃紫楓

1、文責自負

這次展覽中幾件比較重要的作品都跟我自身的經歷和情感相關,在崔燦燦的策展理念中,這九個在不同地方(義大利、韓國、湖南老家、北京、江西、東莞、香港、深圳當地等)創作發生的作品形成了一個地理概念,也體現了我在遊走中的工作方式。其他的作品如同遊記一樣,但不管我出走到哪裡,最終還是面對自己的根、還是要回到故鄉一樣的感覺。

建築師吳林壽根據對我作品的理解,在不大的空間內通過一個「屋頂」的設計,營造出室內和室外不同的氛圍,託起了作品之間相互承載的關係,我的作品在特定空間中也有了一個全新的呈現。《當鐘聲響起時站立》這件作品我過去從來沒有展出過,作品裡教堂的鐘聲太強烈了,如果處理不好對其他作品來說反而是種傷害,但當它和《最後一封信》放在一起的時候,突然發現那持續的「噹噹當」聲和讀信的儀式感之間配合得恰到好處。正好《當鐘聲響起時站立》是在義大利做的,選完作品,結合屋頂的設計讓我和燦燦不約而同想起《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還有小時候看露天電影的經歷,這種互為關照的處理反而讓我的作品不再是影像在平面的簡單投射,在結實的空間體驗感中,觀看作品的維度更豐富了,作品也成為了這個沉穩場域的整體。

「九層塔」的展覽方式把平面設計師和建築師這兩個身份工種都提到了跟藝術家視覺上平等的同一位,我一開始還不太適應,不過還是要尊重遊戲規則,三個人文責自負,創作互不幹涉。這種碰撞還挺有趣的,就像何見平老師設計的海報,雖然第一次看到別人來寫我的名字,還開玩笑說那有點「雞屎」味的字體感覺很不習慣,那是因為我以前的海報都要自己手寫,這是第一次由別人寫我的名字,發泡膠寫出來的字體帶著不可控又自然流露的氣質。設計師堅持從他自身的理解出發,那就不會再局限於我對他在審美趣味上的某種「控制」,跳出我個人的慣性,這樣挺好的,以至於後來我越看越喜歡。

《海鳥》,視頻截圖,韓國,2018

2、打獵

我很少有方案性的作品,不走到那個地方我都不知道要做那個事情,人到那兒才知道要做什麼,我向來是在一種不確定、發散性的狀態中遊走創作。我會讓自己儘量保持一種新鮮的狀態和感受,創作的種類隨時都在,也做好了工具上的準備(其實一般情況下也就是帶個攝像機),但具體要做什麼、會發生什麼事情都是未知的。這像是打獵,獵人去到山上,並不知道今天能打到什麼的,一隻兔子、一匹狼、一頭野豬,或是什麼都沒有,而我也做好了空手而歸的準備。

這種未知和不確定特別吸引我,這途中也許會遇到某種危險或是意外,意料之外的狀況我都能接受。基本上自己心裡會有一個對創作、身體狀況、風險值的評估,不過想得再多也沒有用,只有在做的過程中才會知道自己真正會遭遇什麼,在實際操作中需要調整什麼,這也是在我工作方式中的一種職業狀態吧。我得靠這個手藝活吃飯呀,它不僅能給我續命,還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不做這個就感覺自己活得沒啥意思,我的意義、我的生命,就是在不斷地折騰、冒險,去面對這一切的風險和未知。似乎是宿命一般,有個聲音在召喚、吸引我,我沒法抗拒,不表達出來的話就渾身難受。確實,每次做完作品都能給我帶來巨大的的滿足,挺棒的,這種滿足感只能是親歷者才能體會得到。

當代藝術的屬性帶著很大的競技成分,做得好不好?是不是出手不凡?能不能做出一個讓自己想起來就特別激動的東西?別人看到了又會不會感同身受,帶來共情和新鮮的能量?這都是競技,有點懸,就像每個藝術家身上都別著一把「槍」,看誰拔槍快,誰射得更準,彼此之間亦敵亦友。當然肯定人人都希望能做出偉大的作品,我不迴避的,這是我很誠實的想法。

3、算法

在這個前提下,選擇要在哪裡,做什麼,這是一個具有衝突感的場景,一定是能引起自身情感震動的場景,多少都會帶著我的口音。也免不了要面對一定程度上掉進慣性之中的問題,不過創作永遠是發展和推演的,身體的動物性是帶有算法的,像數學一般嚴謹。我還想做得更深入一些。現在的創作節奏變得很慢了,今年就做了兩三件作品,但我覺得很好,可討論的東西更加豐富飽滿了,做出來的東西跟之前的面貌確實不太一樣。沒預料的是,一個個「即興」的東西做下來,展開看我的作品時,它們相互形成了一種敘事性的聯繫,作品的發展跟著我的經歷在走,它像遊記或是散文體一樣,帶著我的自傳性,只不過是用創作的方式,把我的生活、我的經歷,包括我對周邊的一些個人回應和紀錄,呈現在作品裡了。

「天堂電影院」展覽現場

4、性感

我今年35歲,馬上就36了,我父親去世的時候也是36歲,到了這個節點,我開始會去想自己和父親的關係,他在我同樣的年齡上的狀態、都遭遇到了些什麼事情。每次回家我都會把父親生前的東西拿出來看看,反覆讀他寫回家的最後一封信,是不是可以做一個跟父親有關的作品,把我長久以來淤積的念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我計劃找來36個保安,把我父親家書的內容分成36段,每人用粵語教我一句,然後再完整的讀出來。真正去到東莞做《最後一封信》這個作品時,才發現比想像中的困難。過去廣東當地的語言是粵語為主,我父親去打工的時候,專門買了一套粵語的教學磁帶學習,我都還記得他在家練習的場景。現在不像1990年代了,大家說普通話也沒問題,有意思的是這些保安都帶著自己的口音,有的外來打工者是到廣東才學的一點點粵語,有一些來自廣東不同的地區——東莞、湛江、潮汕、偏香港的粵語。他們教我啥我就學成啥,反正我對粵語的標準沒有概念,完全是按他們教的發音來讀的,也有些廣東人挑刺說聽不懂。但一板一眼地學,讓這個作品變得跟播音員式的,我不要那種所謂的標準,關鍵是帶著自己的語言理解和鄉音表達的內容。

以前不太想在作品裡面談太多自己私人的事情,但又沒辦法迴避,它的影響太大了,甚至是伴隨著一生的,讓人不得不去面對它。可能是自己在經歷了一些腦部受傷、包括社會評價的波折,變得更坦然了,作為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沒什麼不能說的,我接受所有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它們都是事實,而且我要去正視它,不逃避地直面問題,我所做的事情足夠生動和性感就行了。

每當作品完成後,我完成了一次轉換,仿佛是倒過去再看另一個人的故事,我脫了一次殼。

2020年7月,厲檳源在觀察社展覽「最後一封信」現場
我平時很少跟人社交,或是深入地聊天,基本上都是自己跟自己對話,是在這樣的獨處的狀態中生活著的。很多表達都在作品裡了吧,用作品說話,這大概是最好的,了解一個藝術家,看作品才是最有效的方式。當然啦,聊天的內容也能夠讓他人認識一個人,總得說點什麼,我只是覺得自己貢獻不了特別有價值的東西,而且好像語言怎麼都沒法完全準確,即便是特別真誠、認真回答的內容,也會抱有懷疑。文字的魅力還是很吸引人的,我很喜歡文學,只不過有點懼怕要寫自己、闡述自己,似乎在這方面有些缺陷。也可能是應試教育留下來的後遺症,以前寫作文總是不知道寫什麼,永遠都是寫一個標題,就連高考作文也只寫了幾個字,導致語文不及格;寫作是會給我帶來這樣的一種壓力和障礙。空洞,這是我特別真實的感覺,教育制度規定了一個寫作文的標準,我對標準的東西沒什麼感覺,卻還要在文字上補太多的課了,才會這樣無從下手,就像現在我連話都還說不好。可能是我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吧?需要一定閱讀的積累,才會更加了解和駕馭文字,等到特別想說的時候,自然就會找到自己的語言,按照自己的語法去寫一些東西。創作和寫作的工作方法不太一樣,文本有著建構和描述的功能,我現在很想用影像來做一些這樣描述的工作。想在家蓋一個房子,以後能經常回去,待得踏實一點。現在在老家沒有房子,每次回去都要住酒店,回到老家卻無家可歸。我挺喜歡回去的,回去沒那麼容易,要倒好幾趟車,我卻老想著要回去。老家那種濃鬱的氣息對我來說很有魅力,它是一個純野生的環境,在那裡遇到的都是柴米油鹽之事,沒什麼大的欲望,都是一些很小的目標,為了一點點的利益爭得頭破血流,你看路邊去買菜的和人不斷砍價少個八毛幾分,這樣的生活很生動,很真實,很有煙火氣息。它像毛孔一樣,是一個被放大了的局部,因為特別具體,才特別可愛。

老家是個很養我的地方,雖然那邊也沒什麼,但對我來說,特殊之處就在這裡,它的風土人情、山山水水、氣味……環境的一切都能賦予我能量,對我的身體都是有益處的。說一個比較實際的情況,每次身體不太舒服的時候,只要回家待上幾天就恢復了,家就是我的康復院。

家鄉原生態的、純樸的環境,給了我最好的教育。像古時候那些武林高手,總在山上有一方自己的「基地」,下山以後去闖一闖,行俠仗義雲遊四方,受傷了以後趕緊歸隱山林,回到寺廟裡養一養,恢復元氣,這其實是一種很古典的關係,像電影經典故事一樣。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永州老家做的,每次回去都會有很多創作的想法,當中的情感自然會濃烈一些。回到老家我就特別放鬆,既熟悉那兒,又感覺挺陌生的,想被它接受,又想接受它,這種感受、和家鄉的關係,不斷地影響著我。我一直好奇回去還能做什麼,回到家,我還能怎麼樣,也想弄清楚一些新的狀況、挖掘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我最近有一個在老家的創作計劃,用我的方式來說說「永州八記」,是有點像實驗電影的東西,今年回去我會去做的。

我很清晰地記得小時候在一個小山坡裡玩老鷹捉小雞,看到地面有一堆土上出現了一個由是一根線扯著的、一個工業生產的、塑料殼的、黑色的電燈開關,那個瞬間我突然意識到這個東西從此被扔掉、被拋棄和遺忘了,莫名其妙地對它產生了一種共情,還有一種奇怪的感動,很觸動我,我在那呆住了很久,到現在我還能清楚地記起那種感受。很神奇,我那時才4、5歲,注意到這個東西,好像不是一般小孩會做出的反應。2010年我做了一個類似感覺的作品,走在一個小山上,地上躺著一個不起眼的小石頭引起了我的留意,我用馬克筆在石頭上寫上「一個被遺忘的石頭」並標註下日期和名字,然後轉身離開。

其他玩的就是很豐富了,在田裡面挖泥鰍鱔魚,釣青蛙時常常釣到蛇,去河裡遊泳洗澡。我們遊泳,一定不會在水很清的時候去遊的,都是在發洪水的時候跳下去,有一回我第一個跳下去,洪水把岸邊的泥都衝走了,跳下去之後我的身體就被水下的樹根纏住了,別的小孩不知道下面發生了什麼,又看不到洪水下有什麼,他們也不敢下來救我,只能看著我折騰,臉好像露出水面的一刻又被吸進去了。那感覺很絕望,水下各個方向都有阻力,嗆了很多水,最後是用盡所有的力氣才終於上去的。

這樣的玩法很容易就把命給丟了,偏偏我們小孩不愛玩那些簡單的東西,就是要找這種刺激的感覺。以前去山上砍柴,都要用磨得很鋒利的勾刀,還要爬很高的樹比賽誰砍得多,有的小孩不留神一下就砍掉自己的手指,就掛著點皮哭著就回去了。記得一次爬樹,我和堂弟腳底下踩著兩根樹枝在一棵壓彎的樹上彈來彈去的,有點像我作品《測試》的情況。突然一下整根樹杈翻了過去,我一個跟頭重重摔下來暈倒了,後來清醒過來發現在腦門旁邊剛好有一根砍過的很尖的樹杈,要是摔得不好,那根樹杈直接就插穿我的頭了。

現在想想,自己還經歷過蠻多這樣差一丁點要了命的情況,能活過來還是很幸運的,好像天生就是這樣冒險的性格吧,只要我想做就會去做。不過刺激也不能老這樣,會疲勞,偶爾還是需要平靜的生活,平靜下來,做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我一直在找不同的把手,抓到這個支點以後,就想拉開抽屜看看裡面都有什麼。還把自己當作一個實驗對象,完整地交出去,看看交出去以後會跟世界形成什麼關係,這樣能夠認清自己,也認識了自己存在的這個世界。我不斷地練習,練習到可以整理出更加完整東西的程度,就像寫一段時間的短篇之後,或許會感覺可以嘗試寫寫長篇那樣,總有一種力量讓我付諸於行動。對我來說藝術是一種自我完成和自我教育,又說到一個宿命的感覺了,我在通過這個方式做一個更好的人。文章版權歸深圳市打邊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及使用,違者必究。轉載、合作及廣告投放請聯繫我們: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電話:0755-86549157。

相關焦點

  • 講不出的再見:厲檳源的「最後一封信」
    在做之前,他也和母親進行過交流,但沒有說要具體做什麼事,只是說自己要用這塊地做一個事情,母親的心裡是理解和支持的。在一次採訪中厲檳源說,在做這件作品之前,他對家鄉愛恨交加,「明知道自己屬於那裡,卻又不想面對那裡」;之後「終於和這片土地達成了和解,從此自由了」。
  • 她帶木系異能重生成獵戶妻,進山打獵採竹蓀,分家蓋新房,空間文
    哈嘍大家下午好啊,今天為大家送上的小說推薦是4本空間文,她帶木系異能重生成獵戶妻,進山打獵採竹蓀,分家蓋新房!《獵戶家的俏媳婦》——蘇妲己219精彩內容:她帶木系異能重生成獵戶妻,進山打獵採竹蓀,分家蓋新房!爽文,重生成為小鄉村獵戶新媳婦,體內血脈還含有祖傳的木系異能。爹不疼,娘早亡,繼母搞冷暴力,一大家子都不待見。分家!必須分家!分完了家,夫妻倆蓋新房,做買賣,幫扶友鄰,發家致富喜不勝收。
  • 靈異故事:老漢晚上進山打獵,遇到鬼請客
    村裡有一個老漢,喜歡喝過酒後獨自上山打獵 ,野雞 、野豬啥的, 一來可以逢趕集拿到鎮上去賣掉換點酒 ,二來可以弄點下酒菜 ,這也是他的愛好 。    他經常來著打獵 ,從未見到過這戶人家,再說,也沒人住在山裡,但抵擋不住美酒的誘惑,他連喝三碗 、第四碗他就醉了。
  • 《最後的山神》紀錄片分析
    比如:虔誠地在松樹前雕刻山神,並頂禮膜拜;每次進山打獵都要請求山神賜予他獵物;當打獵有所收穫時,他就認為這是山神的意思,便要虔誠地給山神進貢祭品。有時沒有祭品時就給山神點根煙,這些細節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孟金福老人身上的很多傳統反映了鄂倫春人的心靈。
  • 幾位獵人上山打獵的那些事
    這一天,幾個獵人一起去打獵,其中叫王三的獵人對李武等三位獵人說:「你們往東走,我往西走,到時咱們在此處相遇」。此時,有個叫李二的獵人突然插話對李武等三位獵人說:「此山不能去,是一座鬼山」。李武等三位獵人對李二說:「你說那座山是鬼山,真是可笑」。李二急忙解釋說:「我聽附近的村民議論到,只要村民走到那座山上,就無故消失了,這分明就是一座鬼山」。另外叫李武等三位獵人對李二說:「不遠處的山上根本不是什麼鬼山,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山,哪有什麼鬼?再說了,這個世界上也根本沒有鬼,是自己嚇唬自己」。第五個獵人說:「不是嚇唬,是真事」。
  • 生活就像遊樂場 | 十二月那山生活指南
    在2019年,那山市集NO.14,以「咖啡、復古與貓」為主題,帶你在藝術展廳裡,一口氣遇見20多家優質咖啡館,vintage好物,以及貓咪治癒館、一口愛上甜品屋、不靠譜試映會、不太一般花坊、麥霸Happy Time、一分鐘新年禮物誕生處、那山小職員分享會等。如果你也喜歡咖啡、希望參加山裡的歲末PARTY、喜歡貓咪、想要和我們說些什麼,一定要來哦。
  • 重生五零,她上山打獵囤野味,帶著軍政一家進空間躲文革!軍嫂文
    重生五零,她上山打獵囤野味,帶著軍政一家進空間躲文革!軍嫂文愛看軍嫂文的澤恩又來給大家推文啦!俗話說得好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為了大家的閱讀體驗,澤恩在每本小說的下方放了小說免費章節閱讀連結呢!要說這4本中最有看點的就是這本,重生五零,她上山打獵囤野味,帶著軍政一家進空間躲文革!
  • 《孤島驚魂5》打獵技巧及位置點推薦 哪裡打獵比較好?
    孤島驚魂5哪裡打獵比較好?刷錢的方法很多,打獵也可以賺不少,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是「jonexhd」提供的孤島驚魂5打獵技巧及位置點推薦,缺錢的萌新玩家們可以參考下。打獵技巧及位置點推薦,首先你需要裝備和隊友。裝備的話最好先開出第二主武器,然後配一把噴子和一把弓。
  • 荒野大鏢客2怎麼提升打獵效率 打獵效率提升方法
    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了荒野大鏢客2打獵效率提升方法和荒野大鏢客2送私酒技巧,幫助各位新手玩家更好的融入大表哥2的環境中,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一起來看看吧。荒野大鏢客2打獵效率提升方法  送私酒不會有追兵方法  再送私釀酒時遇到檢查哨,到達之前全部清光留一個活口,綁起來放在自己的馬背上,讓馬跟著自己的貨車走,一路就不會有追兵,可以試試看
  • Margarita 請你忘掉那個打獵的故事
    Margarita是西班牙語,它指的是Daisy Flower小雛菊,Daisy這個名字來自於Day's Eye,因為這種花的花瓣就像白天的眼睛,它會在夜晚降臨時閉合,曙光到來時張開。type=109&id=724),你會看到君度給出的起源,它們沒有寫打獵的事,事實上,關於Margarita我從沒在任何權威網站上看到過打獵的事。君度給出的說法是,這杯酒由一位名叫Margarita Sames的社交名媛在她位於美麗的海邊城市Acapulco的家中舉辦聖誕節趴體招待賓朋時發明出來的,時間為1948年。
  • 大雕衝進農家院狂吃兩隻雞,深山區救助「座山雕」,多種猛禽聚集滹...
    「這隻鷹有一米多高,張開翅膀小兩米,俺們村的人說這是座山雕,你們快來看看吧……」12月17日,保定阜平縣深山區,一隻大鷹飛進了農家,吃了兩隻雞之後鑽進了屋子裡面!護飛行動:阜平縣深山區救助禿鷲!17日一早,太行項目中心、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一行四人趕赴保定阜平縣深山區,救助一隻落在了農戶家中的「座山雕」。沿著彎彎繞繞的山路兩個小時,趕到了阜平縣抬頭灣村。
  • 遇見森山大道 · 跨界藝術攝影展
    ▲  遇見森山大道·耿樂「其實,藝術與學歷、職業都沒關係,和人有關係。你是什麼樣的人決定了你和它的距離,所以藝術不會離我更近,也不會離我更遠。」▲  遇見森山大道·編號223「在尋常事物裡發現不尋常的細節,做攝影作品是一種依賴對世界擁有敏感心智的行為。」
  • 清朝搞了140年的皇家打獵活動 為何被道光皇帝宣布廢除
    4年後,康熙皇帝第二次來到此地時,揮手畫了一個大圈——這個大圈,圈進了14000 多平方公裡的地盤。14000 多平方公裡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196萬個標準足球場、19444個故宮博物院、4827個頤和園、4034個圓明園、30個朝陽區、2.2個上海市、半個歐洲國家阿爾巴尼亞。
  • 山進收音機與鋼琴詩人高至豪,相遇廣州深圳綻放音樂之美
    同樣具有獨特性格魅力的國際高端收音機品牌-山進SANGEAN,  和鋼琴詩人pianoboy高至豪,  在2019年5.24、25日,相遇於廣深兩城,  也讓小編充分感受到了兩座城市的人對於音樂的熱情,  對於pianoboy高至豪的尊敬,  喜愛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相比於去年,今年在深圳和廣州的兩場演出可謂爆滿
  • 西藏有個古老民族,生活在大山,捕魚打獵為生,如今都住上了別墅
    西藏山南地區的隆子縣,靠近印度,這裡有很多美麗的鄉村,這些鄉村平均海拔在3500以上,他們遠離喧囂的城市,保留著非常原生態的民俗風情,如果你是個旅遊愛好者,不想走尋常路,那不妨走進這些村落。
  • 女主借屍還魂穿越成五零後,帶著金手指,種參打獵養包子!五零文
    女主借屍還魂穿越成五零後,帶著金手指,種參打獵養包子!簡單說,這是一個八十後穿越成五零後,帶著金手指和在地府學到的本事,在長白山種參打獵養包子,然後一不小心浪成山神的故事。PS:男主是不可能有男主的,不過男配會相繼出現。內容搶先看:待眾人送了旺爺出去,見他抱著小壯走遠了,佟太爺這才嘆息道沒想到沈家後人居然躲到了我們這一畝三分地來,也算小壯運氣。只可惜,聽話音,他竟是不想動針了。
  • 機評譯文299:山進HDR-14收音機評測
    山進HDR-14是一款小巧
  • 荒野大鏢客2打獵用什麼武器好 荒野大鏢客2打獵武器推薦
    荒野大鏢客2中打獵用什麼武器好?很多玩家都想在遊戲中打到比較好的獵物,但是需要一把相當優秀的打獵武器才能更順利的打到獵物,那麼要用什麼武器呢?下面小編就整理了關於武器推薦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一下詳細介紹吧!
  • 獵奇藝術|寺山修司「生活給你太多苦痛,那就拋掉書本上街去」
    而湧現於70年代的寺山修司,他是俳句詩人,也是最純粹的昭和時代藝術家。-用底片作畫,用藝術叛逆-在繁榮的藝術實驗臺上,他通過創作實驗短片,旨在用無限的想像力擊敗世界。寺山借著演員的肢體展現其內心的侷促,運用象徵的動作與畫面表達出情慾、仇恨、原罪等等母題。在他的作品裡空間被分割、被「篡改」,他嘲諷自己的藝術生涯,嘲諷欣賞行為本身,這種大刀闊斧而張揚的反叛,似乎是不合時宜的,但這也是他在尋找出口的一種新的嘗試。在他的藝術面前,與其努力尋求答案,不如解除防備,安心感受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