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慘烈悲痛,熱血燃魂

2020-08-29 朱古力說


點映破千萬,刪改讓人懵

八佰》點映目前已超千萬,但還是輸給《哈利波特1》帶著回憶強勢而來。

但真正上映的時候,相信這撥口碑會反覆發酵,人們不斷感慨著莫名的刪改,一邊忍不住進影院,在兩個多小時的轟炸和感慨中得到非常飽滿的情緒滿足,進而都有不甘心的難受,但能夠感受到主創拳拳的誠意,或多或少有點感慨,生不逢時。

豆瓣破天荒已經打分,有8.2。

毋庸置疑,《八佰》就是國片救世的野心,它某種意義上也匹配得上。



刪改讓人揣測得難受

看完點映的大多數人應該和我一樣,讚嘆是真的讚嘆的,不滿足是真的不滿足。

由於刪減了十幾分鐘,真的像心病一樣,不知道到底是哪裡不好,又擔心自己想的可能比發生的還要好。

結尾在一段慘烈的不斷衝橋不斷被開槍的過程裡,另一邊平行蒙太奇——之前是逃兵後來在戰爭中覺悟的敢死隊,他們正奔赴和日軍純粹送死的戰鬥場面。

我想導演應該是把高潮放在這裡,前面情緒壓得如此低,就等這一刻的爆發。

然而都剪掉了。那麼多大牌明星演員,也就或多或少做了背景板。

這個真心是不滿足啊。



有看過原版的人說,也沒我想得那種有個大高潮燃戲,這就已經是不斷犧牲過橋就可以了。但我總覺得不滿足,應該在商業片標準下,這裡是肯定要大衝鋒大刺激的,讓那些戰爭中的小人物全部壯烈,全部圓滿,人物的弧光魅力才能真正釋放出來。

畢竟它是個商業大片呀,或多或少還是期待有這樣最炸裂的時刻。當然由於成片接近兩小時半左右,可能最高潮的場面提前被前面的炸裂悲慘透支了也有可能。

同時大家討論比較多的刪改應該就是關於&34;和&34;這裡,可以看出鏡頭有明顯的不自然,但整體節奏一直在人物的高燃環境裡,其實影響倒沒有那麼大。

聽聞還刪掉了蘇州河對岸阮經天的戲份,一個不斷鼓勵抗日的人,最終發現是日本人而被群眾打死……很像《葉問1》裡面林家棟演的良心發現卻被摧毀的漢奸。這裡可以體現影片的企圖和深度,因為全部都沒有,所以也很難評價。當然有這些總歸是很不錯的。

但在這樣刪改條件下,還是覺得影片很好看,很超值,其實也不用多說,隨著點映不斷密集,《八佰》必然會爆的,會超級受歡迎。



煽情與燃爽之處

不提宣傳上反覆提及的中國首部IMAX拍攝嘗試,多年辛苦搭建,純粹大片品質,眾星雲集,但都隱在角色。首先還是得肯定這個題材非常值得拍我們自己的戰爭題材,早在過去已有同類作品,但如果沒有一個現代升級版的呈現,我們這個&34;的夢就不夠真實可見……



管虎導演無疑是特別合適的,在這之前我也有擔心。但看了不到十分鐘就很放心,他很懂得運用各種手段來呈現影片該有的情緒調動。

單從題材來說,抗日前期我國軍隊一路潰敗,需要一個激勵。而這個激勵又的確山窮水盡,號稱八百人,其實也就400多個,空間背景也分外有趣,沿著蘇州河,大家逃到租界的暫時安全,有英國人保護,該過日子還是過日子,三教九流達官顯貴,都等著一個亡國的時刻,要保護自己和家人周全。此時戰鬥卻沒有結束,在四行倉庫,以不可思議的方式,純粹肉體犧牲的方式抵抗多倍日軍的進攻。

沿著河,兩邊人物原本沒有聯繫,但看著一場場戰鬥,慢慢城裡的國人被喚醒,站在中立的外國人開始予以支持與肯定,這是一個不斷爭取愛國心的過程,代價必然是血肉模糊。

這個設計就非常適合開展大片,矛盾重重,場景豐富又集中,人心紛繁,但終將被凝聚在共同的追求上。

作為商業片,燃點是非常合格的,那就是慘烈的戰爭場面。不斷有日軍侵襲之下,導演非常緊的節奏,不斷表現戰鬥的慘烈,各種轟炸,血肉模糊,之前在對話,片刻就成為了人肉炸彈。

你可以看到大量經費在燃燒,又隨時切到對岸的燈紅酒綠。戰士們各有各的悽慘,純粹的血腥爆裂,還有在戰鬥中日漸成長的那些逃兵小人物,以及早有準備的原有戰士,終是一死,但一直在反抗。

這裡觀眾看得是抓心的,沉浸的,被炮火轟鳴之下,十分壓抑與嚇人。縱然有一點爽感,很快因為是同胞感受,由欽佩和複雜的情緒不斷牽引,看到小人物一點點覺醒,那種內心激烈的燃感營造十分到位。



再就是猝不及防的煽情,片長被氣氛營造的完全不覺得長,只想著故事繼續下去。因為對岸的人不是那麼一下子能被爭取到的,他們在觀望。但看著一路的血流成河,才會慢慢被打動,被喚醒。這個過程裡,前面的情緒一直積攢著,猝不及防的眼淚我覺得大家都是在鄭凱演的角色犧牲的那刻。

在這之前,日軍瘋狂進攻,管虎導演用了很多筆墨拍逃兵小人物們消極參與,但也一樣承受戰爭的血腥,此時日軍靠著戴鐵盾慢慢靠在牆上鑿通,一旦淪陷就完蛋。而倉庫內的戰士們早已接近無力在反抗。此時鄭凱這個角色交代了下遺言,留下個遺物,沒有廢話就拿上炸藥包,被流彈襲擊,依舊縱身一躍跳下去與日軍同歸於盡。此時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我覺得是因為猝不及防又拍得克制,前面大家還在關心小人物的覺醒,但突然不拖泥帶水的一躍。讓你一下子揪心和欽佩。

接下來就是純粹的煽情了,眼淚難以抑制。其他同志紛紛組成敢死隊,沒時間廢話,拿好炸藥包,喊一句口號就縱身跳下去。因為他們的犧牲,日軍進攻被擊潰。而江對岸的人紛紛看著,看著這樣在自己眼前純粹的死亡,百感交集,民族精神由此凝聚。姚晨演的國軍領導看著說,若將士人人如此,何懼倭寇?

我們當時的祖國的確已千瘡百孔,靠的就是這樣殘酷的拼搏,一點點喚醒。這個是影片很大的淚點。

由這段開始,後面持續的燃和淚點就幾乎同行了,一次次不同的犧牲,讓人看到人在大義面前,人人都可以變得壯烈和美好。

整個觀影沒有覺得時間長,是深深沉浸其間。所以對刪改也會有種更為強烈的難受。



艱難的主創 真實的小人物

導演管虎戰績一直不錯,我念念不忘於他的《殺生》《鬥牛》,據說他特別好的還有電視劇,他沒有太多電影學院的大師包袱,一心熱愛電影,也積極擁抱商業片,玩過《廚子戲子痞子》,也有據說也刪改了的《老炮》。《八佰》應該是他最具野心之作。



我當時看《殺生》和《鬥牛》就一直感覺這個導演好像某刻其實是很接近姜文的,但又比姜文姿態更低,更願意擁抱平民。但他總好像差了口氣,剪輯總莫名有點混亂,可能是要往更高處走又兼顧受眾的平衡沒有找好。

這次拍戰爭題材,明顯就是為觀眾服務。所以感覺應該是他積攢了多年的洪荒之力全部施展,項目巨大,必然艱險。但由他做出來的確執行得很好。

首先是這個空間布置真心是妙,我覺得的確這個題材我們也是可以做出《桂河大橋》這樣的可能的,當然管虎首選還是做一個大商業片,所以給的爆炸場面和煽情點,包括人物都是滿滿當當非常滿,觀眾只要是節奏舒服是很願意享受這種超值。

當然他始終很懂得在加這麼多料一下如何中和一下思考性,詩意,還有觀賞過程的層次推進。

所以空間的選擇,河的兩岸,一個倉庫的戰役,真心妙啊。

這個倉庫底下還有水路,過河就是兩種人生。

一邊在倉庫困獸,一邊被喚醒的人們在看,在投入。

而馬,成為了導演心中的詩意。他讓一匹白馬在此間跑,活著留下火種。

還有老鼠,以及死去戰士曾經出現的壯闊的夢境:他單槍匹馬騎著馬,像趙子龍一樣面對萬千敵軍。

這個導演可真的不是在幹個行活,好像是把他精神的魂魄在不斷植入到故事裡。

影片拍了各種人,河對岸的普通人,有覺悟的人,黑幫,賭場,記者,女童子軍。但都不亂。

而倉庫裡更是著墨非常精準,更多在給一些想逃離的人,他們性格各異,都讓演技到位的演員盡情詮釋。包括有成長,歐豪這次十分勝任,一個農民子弟,慢慢成長為戰士。

這裡面導演的視角落在這些個本不願參與戰鬥的人上,每個都有清晰的設計和舒服的節奏,不亂,讓人心始終跟著走,倉庫內的層次也就做得分外好看了。

管虎導演始終還是很在乎小人物的,而小人物在大場面就是要比大人物更好看,更深入人心。



在這麼多繁複的交代裡面,始終牽引觀眾的還是因為這是一場不可能贏的戰役,打的意義。因為愛國,因為尊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一點血性。被詳細交代出來,真的很打動人。

我愛這些小人物視角,覺得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這場戰役就是我們共同陪著他們完成成長,然而他們直接步入死亡。



但中華民族就在這一次次死亡間,真正覺醒。

最後還是想說,趕緊去看吧。面對疫情影院當前的情況,這一部商業片是實打實的救世。

但還是要提醒,不要帶孩子,太血腥了。以及受不了的女性可以酌情考慮觀影。

相關焦點

  • 還沒看過《八佰》,先被它的熱血文案看哭
    終於,在萬眾期待下,電影院也復工了,而《八佰》就作為國產電影的開路先鋒上映了。真的抵抗不住這種熱血燃魂系列的文案,光看到仿佛就能將人置身於戰場之上揮灑熱血,並肩振奮見證。「八佰「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八佰」,是一河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八佰」,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
  • 你只看到《八佰》慘烈,卻不知他們的結局更慘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電影中,「八佰」慘烈血戰如同置身煉獄,卻不知:「八佰」壯士最後的結局,竟是被悽涼的出賣……看看四行倉庫中的「八佰」壯士!1946年三年內戰開始,倖存的「八佰」壯士明確表示,不願打內戰。再後來,謝晉元將軍遺孀凌維誠,帶著四個孩子回到上海,得知「八佰」勇士尚有不少流落街頭,便登消息:「抗日將領謝晉元遺孀昨日抵滬。」
  • 《八佰》真實遠比電影更慘烈
    電影院復工之後,相信最近大家都被電影《八佰》刷了屏。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國軍士兵的故事。然而真實的戰爭遠比任何電影特效都慘烈,當時的中國大地處處都是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中日戰爭自古以來就有,近代則是從甲午海戰開始糾葛不斷。1937年78月7日日本製造的盧溝橋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始。而在盧溝橋事變之前日本已經全面佔領東北建立滿洲國,以求擺脫國內經濟困境和政治危機,並想稱霸世界。
  • 《八佰》為什麼要拍得和《血戰鋼鋸嶺》一般慘烈?
    《八佰》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討,它目前面對的最大爭議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那麼神勇,為什麼《八佰》要拍得那麼慘烈?,給人直觀的印象,這場戰役不好打,真夠慘烈。儘管影片的戰爭場面非常寫實,甚至比較血腥,但《八佰》走的不是現實主義路線,對戰爭的慘烈呈現有點「表現主義」,整個劇作在編織上非常象徵主義。而這種風格化,導致我對《八佰》第一印象竟然有科幻片的感覺:一半「廢土」,一半反烏託邦。這種人為構建出的區隔讓人聯想起《極樂空間》《阿麗塔》中層級分明且又共生的社會場景。飛艇與霓虹美學也極具「未來主義」風格。
  • 《八佰》為什麼要拍得和《血戰鋼鋸嶺》一般慘烈?
    《八佰》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討,它目前面對的最大爭議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那麼神勇,為什麼《八佰》要拍得那麼慘烈?作為紅旗下的蛋,《八佰》的立場沒問題「神吹國軍抗戰」一直是《八佰》的原罪,即便經過了不少調整,它在與公眾見面時依然難逃這種苛責。
  • 《八佰》所呈現的亂世「眾生相」
    文:捉影子的貓《八佰》從上映到現在票房已破10億,而且外媒單周票房已超11《八佰》的歷史背景。《八佰》講的是淞滬會戰後期,著名的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保衛戰的故事。參戰的被稱為「八佰壯士」的英雄,實則為「棄子」一樣的存在。
  • 熱血《八佰》!海報設計與幕後概念大揭秘
    影院回春之後,第一部刷爆朋友圈的年度巨作,一定是當之無愧的愛國題材電影——《八佰,從上映當天起,《八佰》的周邊話題就沒斷過。《八佰》預告片:《八佰》海報《八佰》由管虎執導,本身在電影各方面的質量上,已經足夠令人期待
  • 熱血和魔幻主義混合的《八佰》,看哭的同時也留有遺憾
    1937年10月,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對抗日本王牌軍第三師團四天四夜,摧毀了日軍意圖三個小時拿下四行倉庫的妄言,用生命守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電影《八佰》正是基於這個史實而拍攝。
  • 《八佰》如此精彩,有人卻說沉悶
    電影《八佰》無疑是今年最惹人眼球的國產片,哪怕沒有疫情造成的影院停工,《八佰》的上映也會激起電影界最大的一波浪潮。與《1917》一樣,《八佰》選用小人物視角去反映這場極其慘烈的戰役。看完之後,我不得不說,《八佰》兼收了商業與藝術的雙重元素——作為一部商業大片,電影感十足,場面夠震撼,情感夠燃,夠好哭;作為一部藝術片,細節足夠細膩,有些鏡頭值得反覆看,有些人物的心理刻畫地很深很有耐心。但,也正因為有了商業與藝術雙重元素,《八佰》也有許多掣肘之處。
  • 《八佰》是熱血,《金剛川》是彼岸,它們是絕望與希望的不同
    如果說《八佰》是一場守衛抵抗之戰,那麼《金剛川》便是正面戰場鏖戰中的慘烈一瞬。我們在《八佰》中看到一座橋,那是通往生命最後希望的一座橋,我們在《金剛川》中守護一座橋,而那是通往最後勝利的彼岸。今年兩部優秀的戰爭電影《八佰
  • 【新片熱映】《八佰》熱血輓歌,盪氣迴腸!
    《八佰》取材於1937年10月淞滬會戰最悲壯一役,謝晉元奉命率領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一營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為了迷惑敵人,他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八佰》是一首中華民族弱亂之際的熱血輓歌,也是一次震撼心靈的歷史回眸。為了重現這段歷史,導演管虎和眾主創踏上了一場眾志成城的徵途——十年準備,四年製作,耗時一年半一比一實景還原。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個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 《八佰》的熱血文案,值得一看
    上映6天票房已到12.6億貓眼的票房預測破30億在十一前能跟《八佰》搶票方的電影好像還沒有30億的票房實現的可能性很大一起看看蓋世英雄體驗一些超燃的瞬間吧▼「八佰「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八佰」,是一河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八佰」,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
  • 電影中沒有呈現的結局,比《八佰》更令人悲痛唏噓
    取消上海電影節首映、撤出暑期檔、重新定檔8月21日,《八佰》顛簸了近463天。要想評價這部電影,其實是非常難的,因為這部電影早就陷入到了爭議漩渦之中,似乎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都會引來諸多謾罵。今天,小悅閱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真實的「八佰」。
  • 《八佰》只是一部抗戰神片,更慘烈的是這場戰爭
    電影《八佰》持續熱映,正式上映兩天,加上之前點映的票房就已超過《八佰》最致命的弱點不在於導演,也不在於劇情,而在於史實。這是一部基於歷史事實改編的電影,講的是國軍第88師254團第1營保衛四行倉庫的戰鬥。
  • 電影《八佰》與愛國主義教育
    最近電影《八佰》熱映,雖然對影片本身質疑聲不斷,但片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不容抹殺!在民族危亡之際,中華兒女的熱血情懷可歌可泣!《八佰》所展現的,只是抗日戰爭中的慘烈一幕: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敵人人多勢眾,裝備精良,狂傲兇殘。其實,八佰壯士都明白:這是為民族尊嚴而戰!有些人對這部電影吹毛求疵,抓住一些細節不放,其實是不懂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無論戰爭結局如何,八佰壯士能在極端險惡的形勢下,堅守孤島,血戰兇頑,彰顯了民族大義和血性擔當。這部電影,確實讓人看得盪氣迴腸!
  • 張譯和魏晨從《八佰》轉戰《金剛川》
    繼管虎執導的抗戰電影《八佰》斬獲院線頭把交椅後,官宣定檔10月25日的另一部戰爭片《金剛川》將再次徵戰,影片旨在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以熱血光影再現當年援朝戰役的時代烙印,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致敬,。
  • 四行倉庫,《八佰》壯士:一場用生命演繹的抗戰熱血宣傳片
    今天,記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影《八佰》已經進入了上映前的倒計時。 和吳京齊名的硬漢導演管虎,歷經十年籌備,三年拍攝才完成,這部飽含家國情懷和英雄熱血的電影即將在全國院線上映這座25米高的大廈是當時閘北區最高的建築物,也是電影《八佰》中,謝晉元將軍率領將士們和日寇殊死搏殺的地方。
  • 因《八佰》再次翻火,豆瓣7.4,這部10年的老片更加慘烈
    《八佰》的火爆,無形之中讓一部有著10年歷史的老片再度翻火 首映以來,《八佰》的勢頭相當強勢,他的到來不僅引領了一場全民觀影熱潮,同時也意外地將《喋血孤城》這部十年前的老片,再次推到了觀眾的眼前。
  • 《八佰》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
    八佰是一場喚醒民族意識與家園情懷的戰鬥是上海戰場最撕心裂肺的真相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國產巨製、《老炮兒》之後管虎導演又一力作《八佰》宣布定檔8月21日,進軍暑期檔影片聚焦抗日戰爭中日首次正面交鋒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堅守上海最後的防線《八佰》是一首中華民族弱亂之際的熱血輓歌
  • 《八佰》「見證」版預告,戰士以熱血喚醒中國人的骨氣
    果然視頻|《八佰》「見證」版預告,戰士以熱血喚醒中國人的骨氣《八佰》發布「見證」版預告。守衛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為民族為家國,以熱血以身軀守衛最後防線,「我們不只是在這裡抵抗日本人,我們是在給他們看,中國人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