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季消費需量力而行 別盲目「燒錢」

2021-01-18 騰訊網

最近,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69名經歷過畢業季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2.8%的受訪者為慶祝畢業大約花費3000元以上,30.9%的受訪者覺得畢業季花費給自己造成較重負擔。對於畢業多花錢的做法,28.7%的受訪者表示贊成,認為這樣更有儀式感,52.4%的受訪者反對,認為學生沒有經濟實力,應該節儉。(5月22日《中國青年報》)

客觀來說,大學畢業確實是人生的重要時刻。這意味著,畢業生即將離開熟悉的校園、老師和同學,走上社會,找到第一份工作,領取第一份薪水,實現經濟獨立,徹底擺脫父母的「經濟控制」。換言之,大學畢業季的確需要通過一些必要的儀式進行紀念,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比如聚餐、拍畢業照、交換禮物等,增加一些開銷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大學生畢業季消費要理性,需量力而行,不能在攀比心理之下,超出家庭和個人的經濟能力盲目燒錢,更不該把「致青春」與畢業季燒錢畫上等號,這就背離了「致青春」的本意。

眾所周知,以當下我國大學生群體的財務狀況來說,大部分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經濟上主要依靠父母。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孩子上大學本身就是一項沉重的經濟負擔,畢業季無節制地燒錢,不僅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而且可能讓一些家長感到心寒。不考慮經濟負擔,拿著父母的錢在畢業季燒錢,享受瀟灑的畢業紀念,這是一種很不道德的選擇。

再者,目前不少大學畢業生致青春淪為畢業季燒錢,其實除了在心理上真的很看重畢業季的紀念儀式,更多與攀比心理有關。你在省內畢業遊,他去省外畢業遊,那我就去國外畢業遊,不惜打腫臉充胖子,透支生活費或借款在畢業季燒錢。畢業季燒錢,不但不能從中獲得真正的美好留念,相反會在無形之中給其他同學造成了壓力。

畢業季給青春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燒錢並不是唯一的選項,畢業生沒有必要更不該把致青春與畢業季燒錢畫等號。畢業旅行等燒錢項目,都只是「致青春」的選修課,擁有一段難忘的經歷才是必修課。真正難忘的經歷,還包括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繼續深造而奮鬥、打拼,讓畢業季過得更充實、更快樂。而且,相比漫長的人生來說,值得紀念的不是只有畢業的那一時刻,還有校園生活的美好青春和多姿多彩的過程,後者或許更讓人一輩子難以忘懷。

總之,大學畢業季燒錢以及各個階段的畢業消費要講一個度,不能盲目、過度燒錢消費,學校和教師應當做好教育和引導工作,提倡舉辦以節儉為原則的畢業紀念活動。

(作者系小學教師)

相關焦點

  • 畢業季何苦背"告別負擔"
    畢業季,各種畢業紀念活動接二連三,拍攝寫真、朋友聚餐、畢業旅行等,都快成為應屆畢業生的「必修課」了。日前,國內一家人才交流網站對「畢業季消費」進行了一項調研,數據結果顯示,超過45%的應屆畢業生畢業季開支達到6000元以上,超過萬元者高達26.71%,畢業開支控制在3000元以下的僅為17.77%。
  • 大學生"開學經濟"引關注 盲目攀比"超錢"消費
    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記者 闞楓) 又是一年開學季,「新生裝備進萬元時代」、「月生活費千元起步」、「談不起的校園戀愛」……連日來,高漲的大學開銷被家長和學生集體吐槽。然而,當盲目攀比的「超錢」消費風浸染到大學生群體,校園內的貧富差距隱憂也更加凸顯。
  • 大學生入學過度消費背後的無奈 家長燒錢直呼受不了
    銷售人員說:「電子數碼產品已成大學生平時的必需品,針對這一群體推出優惠活動,效果很明顯。」家長對孩子如此消費如何看待?我國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因為各種原因,父輩人大多沒有讀過大學,大學在他們心中仍是象牙塔,家中若是有孩子考入大學,特別是考入重點大學,則是整個家族的喜事。
  • 破題大學生過度消費需樹立正確價值觀
    (9月4日 紅星新聞)雖然各地消費水平不同,各院校物價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但一名大學生,動輒要三四千元的生活費著實有些「超標」。就三餐而言,在學校食堂,一天20元的標準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如果要吃得更好一些,按一天30元的標準計算,也僅需900元一月。加上日常生活、服裝鞋帽費用,一月2000元足矣。
  • 大學生生活費都花哪去了?過度消費不可取
    作為大學生,大多數還屬於純消費者,我們的生活費主要依靠父母的給予,不能任由自己的喜好無計劃的消費,但好多同學卻意識不到。目前,大學生生活費消費主要有兩大方面:社交和購物。換言之,消費是為了面子,為了滿足貪婪欲望的人比比皆是。大學生應該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大學生代表新一代人才群體,倘若一個個都盲目跟風,過度消費,購物成癮,那我們怎麼成為新一代社會的接班人,怎麼去推動社會的發展。除了過度消費,社交又是大學生花錢的一大方面。大學不同於高中,社交面及其廣泛,時不時就會聚餐唱歌看電影,雖然大多數都是AA制,但是也擋不住三天兩日的社交活動。
  •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在校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在校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我的答案是:家長控制、學校引導,自己建立合適的消費觀(量力而行、勿要攀比、合理計劃、杜絕盲目朝前消費。)家長控制大學生消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作為父母,一定要根據地方經濟消費水平和家庭實際情況,嚴格控制孩子的消費行為。一是不能一味慣著。溺愛是種害。二是也不能給太少了。這樣可能造成孩子偷盜行為。根據筆者調查,筆者所在的學校,一般在校大學生每個月2000元左右足以。所以家長可以根據地方經濟水平給孩子錢。學校引導學生消費行為。其實大學生經濟行為還是不夠成熟、不夠理性的。當然好在大部分高校是重視學生的消費行為的。
  • 女大學生要求每月4500元生活費,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為何愈演愈烈
    又到開學季,隨著新生入學、老同學返校,一個消費高潮周而復始,席捲各地高校,成為家長們長籲短嘆,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據調查,大部分大學生每學期生活費在 1500-2000 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 1000-1500 元之間,個別學生在 3000 元以上。2018 年全國校園市場總規模近萬億。事實表明,在龐大的數據背後,瀰漫著部分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的霧霾。
  • 各大高校開學 昆明市消協提醒:大學生應理性消費
    長假以宅家為主的學生,回到群居的校園,可能會出現盲目衝動的消費行為,5月21日,昆明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大學生,返校後應更加注重健康安全理性消費。昆明市消協提醒,大學生返校後應根據實際需要選購學習、生活用品,不可盲目攀比。
  • 新聞觀察:大學生超前消費
    近七成學生每月超前消費近500元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超前消費話題,對全國106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主要用於購物、飲食和娛樂,近七成學生每月超前消費近500元,開銷主要通過下月的生活費補上,近八成學生認為,超前消費容易養成不正確的消費觀念。
  • 大學生太注重形象消費,沒必要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9大學生消費理財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花銷(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達到了1197元,其中,形象消費所佔比重最高(62%),其次是社交娛樂消費和學習消費。當生活費不夠用時,大學生會怎麼做?37%的大學生會選擇信用消費或分期付款。
  • 盲目自費出國留學,弊大於利!
    盲目的自費出國留學,而現在已形成了一股很不好的潮流。智課選校帝小編介紹:盲目自費出國留學,弊大於利!輕率地自費出國弊大於利,並且是弊極大,利極小;為害很大。主要原因是:自費出國留學基本上是「燒錢」,要花費家庭的全部或大部存款,對於大部分中國家庭來說;自費出國的開銷是巨大的,幾乎是天文數字。請看由哈爾濱《家》報2012年8月8日王宇昂、董琳的文章《各國留學費用大盤點》一文披露:(1)去美國留學一年約需20萬元(人民幣),讀私立學校還應多出5-10萬元;完成本科加碩士學歷共需200萬元。
  • 敦煌市法院:網購食品需謹慎,切勿盲目下單
    敦煌市法院:網購食品需謹慎,切勿盲目下單 2020-12-15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點|「女大學生」為什麼總是被消費
    他直覺其中有一部分確實是女大學生所為:「有些圖像尺度不大,只是穿短一點的裙子秀秀大長腿,或者在健身房裡穿比較短小、緊身的運動服,也沒有什麼不正常。但如果按長輩眼裡的理想中的女學生形象來審視現在的女大學生,有些方面底線確實低了。」沈明輝說。他的一位師兄交女朋友後辦了學校附近一家旅館的會員卡,畢業時已經是金卡會員。但沈明輝覺得,如果真心相愛,也不奇怪」。 女大學生形象正變得多元。
  • 大學生畢業離校前最想做的幾件事,說中很多人心聲!
    又是一年畢業季,大四學生拍完畢業照,結束畢業答辯,參加完謝師宴之後就要收拾行李,離開生活學習四年的大學校園,離別的過程讓人很是傷感,而離校前,畢業生們在心裡也會有一直想做卻還沒有完成的事情,尤其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應屆畢業生留下的遺憾更多了,今天就和大家來討論一下大學生畢業離校前最想做的幾件事
  • 快畢業了,讓我們更捨不得的居然是大學生特權?
    作為一個勤儉節約的女大學生(手動狗頭),我來從學、吃、住三個方面給大家盤一盤畢業生最不能錯過的薅羊毛姿勢,趕緊用起來吧。 姿勢1-學:想入手蘋果卻被價格勸退?別忘了用特權 說到蘋果產品,除了顏值高、效率高深入人心之外,還有並不友好的價格。
  • 老司機:買車要量力而行
    小編點評:奔馳的外觀設計十分霸氣,光是外邊看上去就可以感到豪華車的氣勢,性能方面也都非常不錯,駕駛起來也十分舒服,小編也十分喜愛奔馳汽車,可是奔馳汽車的維修費用實在是太過昂貴,而且修車師傅對於損壞的部件並不會維修,而是直接更換新配件,這對於許多資金緊張的車主來說是雪上加霜,奔馳車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燒錢機器。
  • 最強畢業季08期推薦|粵有文化,別劇一格書籍裝幀設計欣賞
    最強畢業季火熱進行中,今天大大君分享的優秀作品推薦是《粵有文化,別劇一格》書籍裝幀設計,還沒有投稿的朋友們趕緊把你的優秀畢業作品投過來吧!最強畢業季 給大學生涯的一次完美致敬!
  • 大學生過度消費遭遇校園貸,家長要為其買帳?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消費,沒有存在不消費的個體。每個人消費的多少不一,有多有少,有好有壞。消費的群體也是多樣的,有學生,老人,上班族,工人。在如今,社會消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質量越來越好,網際網路的發展也為消費水平增加活力。
  • 超八成大學生畢業旅行選自由行 五成選擇出境遊
    畢業季來臨,某知名調查網站發布了2016年大學生畢業旅行調查:大學生的畢業旅行目的地前五名依次是:泰國清萊、海南三亞、四川九寨溝、新疆天池、寧夏銀川。  【目標】 偏向去有山有水的地方  畢業去哪裡玩?調查顯示,炎炎夏日,60.3%的受訪大學生果斷選擇了溫度適宜、有山有水的景點作為畢業旅行地。
  • 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大學教育的意義何在?大學生很羞愧
    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是教育產業化盲目擴招所帶來的惡果。本來大學是培養高素質高端人才的學府,卻遍地開花把大學辦成是賺錢為目的學府,自然優秀的教授就不夠用了,只好找些不入流的教授來教學,覺得學生也有很多是跟風上大學的,其實有的學生不怎麼認真去學習,生活好了也有錢花了,沒有人生目標,只是混畢業證而已,學校也不管你學到沒學到知識,畢業就沒關學校什麼事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大學教育到底給了我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