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劇評|實驗精神和實驗劇場展

2021-02-19 戲劇與影視評論
2015年9月6日-10月5日,「實驗劇場三十年」在明圓當代美術館舉行。這次展覽試圖對過往三十年來實驗劇場的發展脈絡進行一次儘可能完備的梳理,嘗試用包容的視野看待體制內外、學院、民間、市場等各種力量在實驗劇場發展中的作用。但正如展覽前言中所說,「『實驗劇場』的概念和範疇還有待在進一步的討論中澄清」,這不由讓人質疑,出現在此次展覽中的都是「實驗劇場」嗎?

圖片來源:網絡

和即將開始演出的劇場一般黑暗,不同的是,數塊或大或小的屏幕閃著幽光,昔日鮮活的場面、事件、離經叛道和膽大妄為似乎都成了虛弱的幽靈,囚禁在每一方屏幕後面。2015年9月6日到10月5日,「實驗劇場三十年」和明圓當代美術館相遇,一如主辦方和策展人的意願,「提供給觀眾一個和歷史重新遭遇的機會」,「也將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實驗戲劇的影像資料庫」。戲劇早已邊緣,實驗戲劇的喧囂更是遠離大眾,「重新遭遇」也好,「影像資料庫」也罷,都是不錯的出發點。

然而,儘管展覽前言已經做了說明──「『實驗劇場』的概念和範疇還有待在進一步的討論中澄清」,還是不由質疑,出現在此次展覽中的都是「實驗劇場」嗎?

被尊稱為「大導」的林兆華導演佔據了展覽最核心的位置和最大的空間,展示的作品為《絕對信號》《鳥人》《哈姆雷特》《故事新編》《櫻桃園》《白鹿原》《建築大師》和《大將軍寇流蘭》,這些難道都屬「實驗劇場」?倘若以「實驗」的標準,《三姊妹·等待戈多》的實驗性是否更強呢?為何偏偏不見入選?這其中,也許每一部作品都可圈可點,如《絕對信號》是北京舞臺上的第一部小劇場作品,其上演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如《白鹿原》運用陝北方言、加入了老腔;如《哈姆雷特》《櫻桃園》《建築大師》和《大將軍寇流蘭》,呈現了對經典作品的另一種解讀,哪怕這些「另一種」放在一起時雷同成了「同一種」──把文本中的劇中人交流的內對話系統轉換成角色直接向觀眾交流,對話成了獨白或旁白,對話的各方仿佛成了交織的各個聲部──他依舊依循著高行健的「多聲部戲劇」在探索……這些戲或多或少地有某種實驗色彩,但具有實驗色彩的戲就等同於實驗劇場了嗎?除非將實驗劇場的概念寬泛到,任何戲劇行為本身都可視為一種實驗。

作為導演的林兆華對當代中國戲劇自然有其貢獻,「林兆華工作室」和「林兆華戲劇邀請展」也以最大的個人影響力發揮著作用。林兆華對北京人藝現實主義演劇風格的叛逆使他成了旗幟,莫不是因為「叛逆」和「旗幟」,他的上述作品就順理成章地歸入「實驗劇場」了?因其有與傳統決裂的姿態,姿態決定了作品的屬性?而祭起大旗的行為,不正背離了「實驗劇場」乃至所有實驗藝術的精神?

更不可思議的是,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兩隻狗的生活意見》也都納入「實驗劇場」,兩劇票房良好、「粉絲」眾多,是某種意義上的「成功」之作,然而、還是要「然而」,其實驗性表現在哪裡?──從觀念到技術。當孟京輝早已放棄先鋒立場轉向市場時,也許,展覽其學生時代的作品《等待戈多》《送菜升降機》《放下你的鞭子·沃伊採克》已經足夠?

至于田沁鑫的劇場版、水上版《青蛇》以及新作《羅密歐與朱麗葉》也出現在「實驗劇場三十年」中,啞然失笑了。這兩部戲若是「實驗劇場」,田導的哪一部戲不「實驗」?《生死場》中對肢體語言的運用、《趙氏孤兒》對原作的解構、《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兩人共飾男主角,難道至今仍然把上述手段都稱之為「實驗」不成?那麼,又有何戲劇語彙不是「實驗」?近乎本能地尋找和創造戲劇語彙,是一種本分吧?

也許是策展人的疏忽,也許是客觀條件的限制,上述作品的出現或許並非林兆華、孟京輝、田沁鑫導演的意願,或許是他們有實驗劇場的情結,也自願為實驗劇場壯聲勢。而與此同時,另外一些真正具備「實驗戲劇」品質的作品又輕易地被忽略了,比如曹路生先生的《莊周戲妻》《誰殺死了國王》等,文本和演出都在顛覆和解構經典;比如沈林先生的《北京好人》,以對布萊希特《四川好人》的改寫完成了對當下的指認;比如田蔓莎女士的《情嘆》,以程式動作的身體記憶建立了個人遭遇與時代變遷的關係;還比如實驗劇場的演出團體北京流火帳篷劇社,臺灣的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李清照私人劇團;再比如,已經去世的中戲舞美系學生齊力和他的「二十四節氣」,沒有他和他未完成的作品,亦不會有《思凡》的問世。

「實驗劇場」的本質包含著對權威和秩序的顛覆,尷尬的是,「實驗劇場三十年」的展覽恰恰在膜拜著權威和秩序,中心還是邊緣、一樓還是二樓、入口還是角落,分明凸顯著等級的劃分和話語權的運作。既然是「實驗劇場三十年」,既然本次展覽「試圖對過往三十年來實驗劇場的發展脈絡進行一次儘可能完備的梳理」,以紀年為序是否也是展覽的一種可能?紀年可勾連起產生這些實驗劇場作品的語境,也便於比較相同語境中作品路徑的不同。抑或者,為便於觀眾知曉「實驗」的方向和針對性,可以劃分為舞蹈劇場、影像介入、記錄劇場、戲曲實驗、後現代劇場等板塊?即便這種劃分的後果很可能是凸顯出實驗劇場的貧瘠,至少也提供了思考的契機。缺少應有的策展思路和文字說明,展覽喪失了專業度。

不由沮喪,違反了實驗戲劇精神的實驗劇場展是實驗劇場的某種現實,也是當代藝術的某種真相。

(原載於《戲劇與影視評論》2015年11月總第九期)

(文章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轉載及合作請聯繫後臺)

《戲劇與影視評論》是中國戲劇出版社與南京大學合辦的雙月刊本刊以推動中國當代戲劇與影視創作的充分「現代化」為宗旨

相關焦點

  • 預告|實驗劇場30年:和歷史重新遭遇實驗戲劇
    本次展覽試圖對過往三十年來實驗劇場的發展脈絡進行一次儘可能完備的梳理——儘管我們深知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 3SYZYGY x 智仁實驗劇場
    而這次3Y與智仁實驗劇場再次展開合作,讓觀者與智仁實驗劇場能夠更近距離的交流互動,放下一切瑣碎心無旁騖的去感知一切。黃禮孩   以身體機能預覽詩的語境,構建虛幻暗湧的世界。意念與身體一併失重,用局限的身體來演繹,用舞蹈來寫詩。生活它是一首詩,用意念與身體在寫詩。
  • 中央美術學院「虛擬策展實驗項目」 獲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
    該評選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申報推薦,教育部組織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共計認定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560門,其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327門。此次認定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共涉及26個學科,藝術學類首次參評此類教學項目。
  • 【微國美·聚焦】實驗劇場30年:給你一個和戲劇歷史重新相遇的機會
    實驗劇場30年實驗劇場在中國大陸興起於70年代末,至今在中國已經走過了三十幾年的道路。儘管「實驗劇場」的概念和範疇都還有待在進一步的討論中澄清,但它存在本身無疑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文化中重要的板塊。30幾年來,產生出了一大批既賦予實驗精神,又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的優秀作品,以及一些富於深度和生產能力的創作者,他們不少人至今依然活躍在舞臺上。這次展覽試圖對過往三十年來實驗劇場的發展脈絡進行一次儘可能完備的梳理——儘管他們深知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 人間很值得|金士傑和他的《演員實驗教室》
    這樣一部收穫了無數詩意劇評《演員實驗教室》,究竟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它關於「生活」。最真實、本質,甚至有些殘酷的生活。有著些許詩意,但時常也會失意的生活。35年前,《演員實驗教室》首演。金士傑結合演員訓練與個人的生命故事,以一個表演技巧帶出一段人生故事,集體創作出《演員實驗教室》。35年後,這些當年在蘭陵劇坊裡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再度聚首於《演員實驗教室》,探問生命及靈魂,回顧劇場及表演,用他們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召喚出集體的情感與記憶。它關於「熱愛」。時光流轉,初心常存。
  • 實驗劇場+佛山大舞臺!市文化館奇妙之旅即將開啟!
    在新城,有一座充滿藝術氣息的方盒子,裡面有著如夢似幻的實驗劇場,寬敞明亮的藝術展廳,還有各式各樣的功能室,絕對能夠滿足文藝青年們的各種幻想
  • 如神降臨一般的實驗劇場《烏鴉》
    詩 像朝聖者一般虔誠影 像時光一般穿梭戲 像酒神一般癲狂陳映「詩影戲」劇場演出時間: 5月18日, 19日  晚上8點演出票價:150/人 演出地點:福田文化館 二樓音樂館劇場現場內容:實驗短片《精神病場》放映實驗戲劇
  • 琴形影-聲音裝置實驗劇場
    6.22「會晤」使聲音的裝置成為可能,相信8.4晚上的實驗劇場將帶你體驗一場連三位藝術家都不可預知的耳朵的冒險,您將和藝術家一同放飛自由,共同遊弋於這場聲音的裝置藝術。琴形影—聲音裝置實驗劇場                                                                                   時  間:2019
  • 福建人藝實驗劇場《衣帽間》首演獲贊!
    8月15日、16日、17晚,臺灣「劇場百變女王」姚坤君聯袂本院骨幹演員趙玉明出演的實驗劇場《衣帽間》在福建人藝黑匣子小劇場成功演出三場,獲贊無數
  • 前沿劇評 | 2010—2019年觀戲筆記
    戲劇節展乃至戲劇市場的勃興也讓「後戲劇劇場」概念被置於更廣泛的行業與觀眾的注視和論爭之中:因各屆藝術總監興趣不同而策展理念屢有變化的烏鎮戲劇節,在孟京輝任藝術總監的四屆中著重扶植了「後戲劇劇場」概念作品,其中部分作品如《熱醒》(2015)甚至給戲劇節帶來了不小的輿論非議;以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為龍頭的國內各地青年戲劇節同樣對孵化、引薦「後戲劇劇場」概念作品功不可沒。
  • 畢業雲展丨實驗藝術系2020屆本科1
    實驗藝術系2020屆「畢業雲展」拉開帷幕了,這是一場「永遠」的展覽,只有發布(上傳)時間,沒有結束(刪除)時刻。歷史(網際網路)將永遠留下這143名本科生,21位本科導師,6位研究生,4位碩士導師,歷時200多個日夜,創作出來的500餘件作品,以及他們的故事。實驗藝術系的「畢業雲展」,分為5個部分,1)本科生專輯。
  • 懷遠實驗中學舉行「手繪收納袋」作品展
    懷遠實驗中學舉行「手繪收納袋」作品展 2020-12-13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首個海邊實驗劇場,邀你來開門
    新漁民俱樂部創意設計大賽 大賽綜述 大賽主題:劇場,開門實驗劇場在中國大陸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已經走過三十多年的歷史。它無疑成為中國當代文化中重要的探索性板塊。然而在廈門,多數人依然對「何為實驗劇場」了解甚少。「實驗性」從何而來?「劇場」本身又能包容多少領域與觀念的聯接?甚至,「實驗劇場」是小眾的狂歡還是城市文化更新的一個巧妙入口?
  • 空——一次藝術與醫學的跨界實驗
    藝術家和醫生都需要一種相似的對靈魂、精神高質量的要求,都有著對生命及人文的渴求與熱愛。他們用眼睛與視覺,充滿著熱情,仔細地去觀察事物,從錯綜複雜的事實、線索、色彩當中提煉精髓,發現真理。,當今前沿的藝術治療也通過音樂、繪畫、雕塑以及戲劇療法等媒介治療疾病、調養身心。
  • 收藏丨2016實驗劇場已開票演出排期
    時間:2016年4月15日(周五) 20:00地點:實驗劇場 義大利和美國的吉他新秀對古典吉他的百分熱情活躍於世界上各大舞臺音樂,讓我們在大洋彼岸相遇時間:2016年4月24日(周日)15:00時間:2016年4月24日(周日)15:00地點:實驗劇場 「大衛絕對是一位傑出的鋼琴家和音樂家!」
  • 李偉:西體中用: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
    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可以說一種新的戲劇型態誕生了,但我們也不無疑慮,「當代傳奇劇場」是否可以繼續下去?畢竟吳興國已經是年近花甲之人了,《欲望城國》中那掀起心底波瀾的最後一翻還能翻多久?
  • 廈門首個實驗劇場創意大賽,本周五廈大開講
    新漁民俱樂部創意設計大賽 大賽綜述 大賽主題:劇場,開門實驗劇場在中國大陸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已經走過三十多年的歷史。它無疑成為中國當代文化中重要的探索性板塊。然而在廈門,多數人依然對「何為實驗劇場」了解甚少。
  •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異見」——實驗影像展
    展覽時間2021.1.4-1.188:30 am-6:00 pm展覽地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南苑展廳策展人李玟玟策展團隊陳韓迅 魏藝然 謝絲琪參展藝術家陳大家本著對實驗影像藝術的熱愛聚到一起。目前組織剛剛成立,其成員多半來自各專業在讀的學生。
  • 西體中用:論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
    他的跨文化戲劇實驗,既是對西方戲劇經典的重新詮釋,也是對京劇表演體系的激活與重塑。 西體中用:論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文丨李偉臺灣的京劇改革,始於郭小莊1979年創立的「雅音小集」。【 一 】 1986年,臺灣青年京劇演員吳興國與其妻林秀偉攜手創立了民間劇團「當代傳奇劇場」。同年12月首演的改編自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的創團戲《欲望城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似乎奠定了「當代傳奇劇場」的基調與風格:跨文化戲劇實驗。
  • 活動丨一帶一路實驗劇場《驚夢》X 香港帶路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19
    什麼是實驗劇場創作?如何發揮劇場的不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