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實驗劇場30年:和歷史重新遭遇實驗戲劇

2021-02-19 鳳凰藝術

本次展覽試圖對過往三十年來實驗劇場的發展脈絡進行一次儘可能完備的梳理——儘管我們深知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嘗試用包容的視野看待體制內外、學院、民間、市場等各種力量在實驗劇場發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三十年中國當代精神生活中的能量,並且關注實驗劇場與當代視覺藝術、影像、舞蹈等領域的跨界實驗。

我們從30年來波瀾壯闊的全景中選擇了幾十位作者的近百件代表性作品,搜集其表演現場的影像資料,以文獻展的方式進行展廳呈現。希望提供給觀眾一個和歷史重新遭遇的機會。本次展覽也將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實驗戲劇的影像資料庫,提供青年研究者全面接觸視覺資料的絕佳現場。對我們來說,真正的實驗劇場就是三十年來生機勃勃的中國社會本身。

參展藝術家及參展作品(排名不分先後、按姓氏首字母)

曹曦(長凳),豐江舟(浮城遊生、假象、後宮、微連接),顧雷(十個人的夜晚、顧不上),後感性小組(後感性·狂歡、後感性·新潮新聞、後感性·報應),何其沃(超級緊),侯瑩(介、冉、塗圖),姜若瑜(孔雀東南飛),金星(中國式交流),李建軍(狂人日記、美好的一天、25.3 km童話),李宇樑(澳門、水滸英雄之某甲某乙),李亦男(有冇),林兆華(絕對信號、鳥人、哈姆雷特、故事新編、櫻桃園、 白鹿原、建築大師、大將軍寇流蘭),孟京輝(思凡、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戀愛的犀牛、鏡花水月、關於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 兩隻狗的生活意見、我愛XXX、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牟森(彼岸/關於彼岸的漢語語法討論、零檔案、與愛滋有關、上海奧德賽),榮念曾(香港、百年之孤寂第四年·拾月、拾日譚·愛在瘟疫蔓延時、香港樣板戲、審判卡夫卡之拍案驚奇、九五二三事、百年、孤寂10.0文化大革命、舞臺姐妹、夜奔),孫曉星(————這裡是分割線————),田戈兵(非常高興),田沁鑫(斷腕、驛站桃花、青蛇(劇場版)、青蛇(水上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王翀(雷雨2.0、地雷戰2.0),文慧(和民工一起跳舞、生育報告和三奶奶跳舞),汪建偉(屏風、儀式、時間劇場展覽),新工人藝術團(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夢想、城市的村莊),許國權(澳門、媽媽離家了、上帝說,有光, 便有了光、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門奇談),邢亮(覺-II),趙川/草臺班(2011草臺班拉練、不安的石頭、世界工廠),張廣天(聖人孔子、眼皮裡摘下的梅花、紅樓夢、哈姆雷特危機、神佑新丹麥人、杜甫),張慧(哦!美好的日子!、「異象聚小組」作品回顧),張獻(舌頭對家園的記憶、左臉、紅樓夢、集體舞),總體藝術工作室(迷宮、理想國2·華西村)

部分參展作品


▲ 曹曦《長凳》


▲ 豐江舟《假象》


▲ 顧雷《顧不上》


▲ 姜若瑜《孔雀東南飛》


▲ 侯瑩《塗圖》


▲ 李建軍《狂人日記》


▲ 李宇樑《水滸英雄之某甲某乙》


▲ 林兆華《絕對信號》


▲ 孟京輝《戀愛的犀牛》


▲ 田戈兵《非常高興》


▲ 田沁鑫《青蛇》劇場版


▲ 汪健偉《屏風》


▲ 孫曉星《————這裡是分割線————》


▲ 新工人藝術團《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夢想》


▲ 王翀《雷雨2.0》


▲ 文慧《生育報告》


▲ 張廣天《哈姆雷特》


▲ 許國權《七十三家半房客》

▲ 趙川/草臺班《世界工廠》


▲ 張獻《舌頭對家園的記憶》


▲ 張慧《哦!美好的日子!》


▲ 榮念曾《香港九五二三事》


▲ 牟森《上海奧德賽》

策展人簡介


▲ 藝術家、策展人邱志傑

邱志傑,藝術家、策展人,1969年生於福建漳州。199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開始介入當代藝術活動。現為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教授,總體藝術工作室主任,碩士博士導師,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當代藝術院特邀藝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委員。居住在杭州和北京。


▲ 藝術家、策展人王子月

王子月,藝術家、策展人,1988年生於山東臨沂.201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2015年碩士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個人創作參加第十屆上海雙年展、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特別項目中山公園之《回聲》展,參與創作西岸2013 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開幕演出、第十五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開幕演出,並於2012年-2014年策劃轉塘拆遷區駐地創作計劃。目前生活工作於杭州。

展覽信息

▲ 展覽海報

展覽主題:實驗劇場30年

策展人:邱志傑 王子月

展覽地址:上海明圓當代美術館 (上海市永和東路436號,近平型關路)

展覽時間:2015年9月6日-2015年10月5日

開幕式時間:2015年9月5日下午4點

參展藝術家(排名不分先後、按姓氏首字母):

曹曦、豐江舟、顧雷、後感性小組、何其沃、侯瑩、姜若瑜、金星、李建軍、李宇樑(澳門)、李亦男、林兆華、孟京輝、牟森、榮念曾(香港)、孫曉星、田戈兵、田沁鑫、王翀 、文慧、汪建偉、新工人藝術團、許國權(澳門)、邢亮、趙川/草臺班、張廣天、張慧、張獻、總體藝術工作室

(鳳凰藝術獨家報導 責編 黃珍珍)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qinh@phoenixtv.com.cn。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相關焦點

  • 【微國美·聚焦】實驗劇場30年:給你一個和戲劇歷史重新相遇的機會
    中國實驗劇場走過三十餘年,近年來卻鮮有一次這樣在公開場合的脈絡梳理。林兆華、牟森、張獻、榮念曾、文慧、張廣天、孟京輝、田沁鑫、王翀、趙川……他們以及更多創作者,一起勾勒出當代中國的實驗戲劇面貌。包括他們在內的三十餘位導演近百件實驗戲劇作品,會以影像資料的形式集體在這次「實驗劇場30年」的展覽當中,於9.6-10.5日在上海明圓當代美術館免費公開展出一個月。
  • 前沿劇評|實驗精神和實驗劇場展
    圖片來源:網絡和即將開始演出的劇場一般黑暗,不同的是,數塊或大或小的屏幕閃著幽光,昔日鮮活的場面、事件、離經叛道和膽大妄為似乎都成了虛弱的幽靈,囚禁在每一方屏幕後面。2015年9月6日到10月5日,「實驗劇場三十年」和明圓當代美術館相遇,一如主辦方和策展人的意願,「提供給觀眾一個和歷史重新遭遇的機會」,「也將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實驗戲劇的影像資料庫」。
  • 明日上演|新加坡實驗戲劇《空轉/10》
    新加坡實踐劇場實驗戲劇《空轉/10》由兩個獨立的演出組成:
  • 西體中用:論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
    吳興國作為一個出身於京劇而又橫跨現代舞、影視劇表演的優秀演員,在用自身的全部技藝演繹西方戲劇經典的同時,也表達著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傾訴著自己對生命的認識。他的跨文化戲劇實驗,既是對西方戲劇經典的重新詮釋,也是對京劇表演體系的激活與重塑。
  • 李偉:西體中用: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
    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可以說一種新的戲劇型態誕生了,但我們也不無疑慮,「當代傳奇劇場」是否可以繼續下去?畢竟吳興國已經是年近花甲之人了,《欲望城國》中那掀起心底波瀾的最後一翻還能翻多久?
  • 廈門首個海邊實驗劇場,邀你來開門
    新漁民俱樂部創意設計大賽 大賽綜述 大賽主題:劇場,開門實驗劇場在中國大陸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已經走過三十多年的歷史。它無疑成為中國當代文化中重要的探索性板塊。然而在廈門,多數人依然對「何為實驗劇場」了解甚少。「實驗性」從何而來?「劇場」本身又能包容多少領域與觀念的聯接?甚至,「實驗劇場」是小眾的狂歡還是城市文化更新的一個巧妙入口?
  • 廈門首個實驗劇場創意大賽,本周五廈大開講
    新漁民俱樂部創意設計大賽 大賽綜述 大賽主題:劇場,開門實驗劇場在中國大陸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已經走過三十多年的歷史。它無疑成為中國當代文化中重要的探索性板塊。然而在廈門,多數人依然對「何為實驗劇場」了解甚少。
  • 收藏丨2016實驗劇場已開票演出排期
    演出時間:4月9日(周六)19:30; 4月23日(周六)14:30演出地點:實驗劇場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移形」當代阿富汗戰場兩大奧利佛獎得主同場飆戲演出時間:4月9日(周六)14:30; 4月16日(周六)19:30;4月23日(周六)19:30演出地點:實驗劇場
  • 【全福遊 有全福】新劇上演——實驗劇場《12.3坪》 11月傾情「劇」獻
    劇作中運用斷裂語言建立文本的文學性,為華語圈和臺灣留下近數十年當代生活語言發展的紀錄,以及集體記憶中欲望與救贖互為辯證的核心價值,在當代華語劇場的文本創作上深具開創性與影響力。學術專著:《別預期爆炸—洪席耶論美學》《現代戲劇敘事觀:建構與解構》等。
  • 【工作坊紀實】半影-實驗戲劇
    半影,天文學和物理學概念,指天體本影周圍有部分光通過的影區。在半影區內只能見到部分太陽。在影像上,半影是通過觀察影像來認識物體的主要障礙,半影又稱為模糊陰影。    完全的光明和完全的黑暗都容易辨別,光影之間的模糊地帶卻複雜多義。藉此隱喻,張獻導師用半影空間形容一種與公共表演完全對立的形式。公開與私密、群體與個人、藝術劇場與社會劇場,這是一次私人而獨立的戲劇實踐體驗。
  • 《演員實驗教室》,四十年傳奇大戲成都來襲!
    重現蘭陵人踏上劇場的故事蘭陵劇坊前身為耕莘實驗劇場,為臺灣第一個實驗劇團,而後更名為「蘭陵劇坊」,團長為金士傑。1978年,臺灣還處於「戒嚴」,那個實驗戲劇近乎荒漠的年代,金士傑接手「耕莘實驗劇團」,並從各處搜刮來第一批團員。並請來了從美國回臺不久的心理學博士吳靜吉。之後,推出蘭陵第一出作品,由金士傑編導的作品《荷珠新配》,掀起臺灣小劇場運動新浪潮,開啟臺灣現代劇場序幕。
  • 人間很值得|金士傑和他的《演員實驗教室》
    在劇中,有的人講小時候遭遇的家暴;有的人講父親骨癌去世前兩個月自己的逃避;有的講最好的朋友各奔東西,有的講離家出走……這些生活片段,裹挾著演員最私密的情感,在劇中娓娓道來。它關於「時間」。35年前,《演員實驗教室》首演。金士傑結合演員訓練與個人的生命故事,以一個表演技巧帶出一段人生故事,集體創作出《演員實驗教室》。
  • 福建人藝實驗劇場《衣帽間》首演獲贊!
    8月15日、16日、17晚,臺灣「劇場百變女王」姚坤君聯袂本院骨幹演員趙玉明出演的實驗劇場《衣帽間》在福建人藝黑匣子小劇場成功演出三場,獲贊無數
  • 如神降臨一般的實驗劇場《烏鴉》
    演出時間: 5月18日, 19日  晚上8點演出票價:150/人 演出地點:福田文化館 二樓音樂館劇場現場內容:實驗短片《精神病場》放映實驗戲劇2015年陳映開創了「詩影戲」劇場形式,將詩歌、影像、戲劇這三種形式融合在她的劇場作品中,《烏鴉》則是詩影戲的第一部。
  • 3SYZYGY x 智仁實驗劇場
    而這次3Y與智仁實驗劇場再次展開合作,讓觀者與智仁實驗劇場能夠更近距離的交流互動,放下一切瑣碎心無旁騖的去感知一切。黃禮孩   以身體機能預覽詩的語境,構建虛幻暗湧的世界。意念與身體一併失重,用局限的身體來演繹,用舞蹈來寫詩。生活它是一首詩,用意念與身體在寫詩。
  • 臺灣當代戲劇領軍人齊聚!【搶票!】《演員實驗教室》:這是今年戲劇界的壓軸大戲,蘭陵40周年「封箱之作」,史上首部10分劇作!
    而且這次,除了主演,金士傑還多了一個導演的身份,不僅全程參與製作,還聚集了幾乎所有臺灣當代戲劇領軍人物,一起為觀眾奉獻這場口碑票房雙高的神仙戲!時隔40年《演員實驗教室》重排,40年前那些青澀的演員都成了老戲骨,更多的人生閱歷和更加自然的表演經驗,也賦予了這部劇更加厚重的情感。
  • 經典劇作《伊庫斯》首登人藝舞臺 實驗劇場演繹心靈探幽
    本劇由班贊導演,王佳駿、何靖、張福元、吳珊珊、李珍、王君瑞組成的全人藝班底共同出演,即將於6月25日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與觀眾見面。早在1986年英若誠、林兆華兩位導演就曾在北京人藝舞臺上共同排演過彼得·謝弗的另一名作《上帝的寵兒》,並獲得觀眾廣泛好評,從而成為人藝經典劇目之一。話劇《伊庫斯》1973年在倫敦英國國家劇院首演成功,移師百老匯後創造了1200場的演出場次記錄,成為百老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舞臺作品之一,並於1975年獲得託尼獎最佳戲劇獎。
  • 《戲劇》2019年第4期丨陳恬:語言遊戲——英國強制娛樂劇團的後戲劇實驗
    後戲劇劇場所遭遇的最普遍的誤解,恐怕就是所謂「反文本」。在中文語境中,甚至有學者建議將後戲劇劇場翻譯成「後文本劇場」。這當然基於一定可理解的理由:和戲劇劇場相比,文本在後戲劇劇場中的地位確實明顯地跌落了。
  • 上海崑劇團 實驗崑劇《椅子》
    實驗崑劇《椅子》將會給你帶來不同的戲劇體驗,和對自己、對生命的深沉思考。演出歷程2016年9月1日          在日本利賀鈴木忠志主推的「第五屆亞洲導演節」首演;2017年5月30-31日  上海表演藝術新天地;2017年9月12-13日  參加第二十二屆俄羅斯
  • 活動丨一帶一路實驗劇場《驚夢》X 香港帶路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19
    那麼,什麼是「實驗」? 不得不說,這個概念,香港和內地之間是有著差異的。相較於內地劇場創作者的反權威和反主流,在我看來,「進念」的「實驗」是原生性的,而非出於「反對」的需要。《驚夢》是博物館裡館藏的一些翻天覆地精神錯亂的歷史檔案。跨文化實驗劇場先鋒榮念曾假借博物館的場景去幻想十七世紀凡爾賽宮庭裡歐洲中國熱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