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無相》閉幕儀式上,我們邀請智仁實驗劇場作為閉幕分享會嘉賓,主題是「我們的身體是機器人嗎?」在這個快頻的城市中,我們是否為了謀生而麻木的生活著?
引發了觀者更多的思考,由智仁導師帶領觀者展開了心靈上的情緒釋放,打開肢體上以至心靈上的感知去更好的享受生活。
而這次3Y與智仁實驗劇場再次展開合作,讓觀者與智仁實驗劇場能夠更近距離的交流互動,放下一切瑣碎心無旁騖的去感知一切。
黃禮孩
以身體機能預覽詩的語境,構建虛幻暗湧的世界。意念與身體一併失重,用局限的身體來演繹,用舞蹈來寫詩。生活它是一首詩,用意念與身體在寫詩。我們探索生活的本象,摸索不為人知的心理虛構,將重心從虛榮的注目中偏離。
3Y的這次活動用身體來描繪和探索生活,引發觀者對於自身與生活之間的思考。利用裝置、肢體、舞蹈的跨界交融來描繪生活中的切實境遇翻湧成詩,以現實失重的方式衝擊人心。
活動信息主題
《用身體來寫詩》
▼ 點擊下方前往購票通道
智仁實驗劇場舞動開放日
23、24日 9:30 - 12:00
兩天/499元
單天/299元
因人數限制請添加客服微信報名:3TAFF_3Y
智仁實驗劇場ZET | ZEN Experimental Theatre是智仁與熱愛舞蹈的小夥伴共同試驗、實驗的「陣地」,始於2018年。在這裡,大家不斷探索與反思,嘗試實驗性的身體表達。同時,鼓勵創作、即興,也鼓勵肢體行為與其他媒介融合、互動的試驗。希望把現代舞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呈現在作品中,並通過作品演出、工作坊、交流分享等形式,進一步推動創作。探索及反思的狀態進行實驗性表達
/
嘗試肢體行為本身與其他媒介的融合
智仁實驗劇場創始人/藝術總監舞動療愈師/現代舞者/自由編舞中國培青計劃支持藝術家、西班牙Natalia Medina 舞蹈團客席導師、澳大利亞艾森普斯舞團客席舞者、香港多空間舞團客席舞者· 編舞作品獲德國漢諾瓦第32屆國際編舞大賽銀獎(2018年)
· 編舞作品獲西班牙第23屆MASDANZA國際編舞大賽最佳編舞和最受觀眾歡迎獎/陪審團特別編舞合作獎(2019年)
· 編舞作品獲匈牙利布達佩斯國家舞蹈劇院第6屆Body Radical最受觀眾歡迎獎和touchpoint藝術基金最高獎。(2019年)
· 編舞作品2019年入圍中國「培青計劃」青年藝術家平臺展示單元。(2020年)
· 獲得上海DANCESTAGES現代舞展新晉中國編舞家支持計劃。(2018年)
· 編舞作品獲邀荷蘭鹿特丹國際編舞大賽,丹麥哥本哈根國際編舞大賽,以色列耶路撒冷國際編舞大賽。(2019年)
· 曾獲得美國舞蹈節給予的「2011年國際編舞藝術家」身份。(2011年)
· 2018年到2020年頭,完成一系列巡演,作品一致好評如潮。包括西班牙特內裡費劇院舞蹈節,拉斯帕爾馬斯舞蹈節,加的斯舞蹈節,薩拉戈薩城市舞蹈節,菲格雷斯MO舞蹈節,義大利博洛尼亞城市舞蹈節及波坦察城市舞蹈節,匈牙利布達佩斯國家舞蹈劇院「身體·激進」舞蹈節、澳門2020年「在地」藝術節、香港舞蹈團八樓平臺藝術節,香港i-dance舞蹈節等。
· 受邀國內多個城市、德國,西班牙,義大利 ,匈牙利,荷蘭,丹麥,澳大利亞,臺灣,澳門,香港等多地的身體技術及編舞工作坊。
· 《關係》、《無形體》、《紙偶》、《紙人》、《Human》、《試錯?》、《黑.音》、《從》、《X.2》、《我們有些胡思亂想》、《野炊》. 其中《無形體》為2020中國「培青計劃」青年藝術家平臺展示單元,《關係》2019年在歐洲及澳門多個藝術節參加巡演、《紙人》受邀2018年香港舞蹈團八樓平臺藝術節,《Human》受邀2019年香港i-dance舞蹈節。
2018年3月參演智仁實驗劇場現代舞實驗作品《紙人》,同年12月受邀香港舞蹈團藝術節,2019年參演智仁實驗劇場現代舞實驗作品《紙偶》,2020年參演智仁實驗劇場作品《野炊》、《我們有些胡思亂想》、《無形體》。旅學以色列,以色列Gaga Summer intensive訓練營舞者,以色列VERTIGO舞團國際舞蹈項目演員。2020 智仁實驗劇場作品《無形體》、《野炊》、《我們有些胡思亂想》2019-2020 《Mango》、《Rooster》、《White noise》、《Mana》、《Loneliness 》2020年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舞蹈編導系,曾參加北京舞蹈雙周,與荷蘭編舞家Kevin、臺灣舞蹈家林文中、北京現代舞團藝術總監高豔津子等多位藝術家學習。擔任智仁實驗劇場《野炊》、《試錯.現場》、《我們有些胡思亂想》、《黑.音》、《無形體》等作品的統籌工作
智仁實驗劇場公眾號二維碼
3SYZYGY是一個結合展覽、互動、體驗綜合的藝術空間,在這裡我們想將所有的可能呈現到極致,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顛覆、被論證、被實現,我們不會按部就班地做著某一件事情,而是希望通過3Y空間這樣一個載體融合多元的藝術創作,在藝術空間範疇內嘗試突破藝術形式的邊界,讓藝術與觀者同頻。